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翻译技巧探讨
摘要:在大学英语中,教师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的能力,而忽视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从而导致翻译教学成为当今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针对当今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提一些有效的翻译技巧。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翻译技巧
一、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直是教学大纲的首要任务,其次就是听、说、写、译。
而翻译教学长期以来就处于被忽视的边缘地带。
早期为了避免“哑巴英语”现象的扩大化,教师则逐渐着手于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可是“译”还是处于最末的位置。
就目前的教学状况,翻译教学依然是作为附属品的形式存在,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且独立的知识单元。
其作用也仅仅只是便于用课文中所学的句型、词汇、短句造句而已。
这种现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越来越缺乏翻译知识和翻译技巧,同时也造成了“说容易、译困难”的局面。
1.翻译教学模式老化僵硬,花样单一
一般在大学院校中开设的英语翻译课所沿用的还是最为传统的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一概主张教师是课堂的掌控者,学生则是被动的接收者,其教学方式也是传统的“填鸭式”。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就像是温室里的花朵,守着方寸之地,默默地接受一切的安排,甚少有
机会能够在一个真实的语境里进行翻译实践。
虽说在这种模式的教育下,学生的听、写能力以及阅读能力都会有所提高,然而,学生对于语言知识的翻译能力却不见长进。
同时,老化僵硬的教学模式,仅仅只是授“鱼”于学生,并没有把真正的“渔”授予学生,在一定程度了挫伤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单一枯燥的教学内容也很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至于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差
学生在阅读某篇英语课文时,能够比较准确地抓住该篇的主旨以及知道翻译一些重要片段。
不过,要想他们用汉语精准地翻译出通篇内容,则不是一件轻松并能顺利完成的事。
就算译出来了,也只是死板地直译,不能够做到顺畅且自然。
归根结底还是学生本身的语言底子不够雄厚,英语的学习底子如此,母语的也没好到那里去。
学生语言综合素质水平低,间接地影响了学生的翻译能力,从根本上约束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
3.翻译教师的整体素质水平不高
在当今大学英语教师队伍中,有很多不是主攻翻译研究方向的,从而欠缺一定的翻译知识以及翻译技巧,以至于在授业中显得有点费力。
同时,教师自身的翻译能力已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了。
除此之外,教师的授业对象也大多不是英语专业出身的,这就使得学生很难把在大学中学到的英语知识进行课堂实践。
授业主体与授业对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大大影响到整个翻译教学的水平。
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技巧
1.中文英文比较差异法
我们母语的语句形式是主语+谓语+宾语,英语的句式结构也是主+谓+宾。
不过,英语常常会出现主语、谓语、宾语倒置的句型,也就是所谓的倒装句。
这类句型与中文的语句顺序逻辑有所偏颇。
如“how+形容词”的感叹句型:How cute the dog is!(多么可爱的狗啊!)按照我们中文惯用的语句形式则是:The dog is cute.既然如此,倒装句有什么作用呢?其实倒装句的作用就跟我们中文重复运用某词起强调作用一样。
How cute the dog is!这句话就是强调这只狗是多么的“可爱”。
而且这种“可爱”表达的情感层次更深些,这也是倒装句内涵所在。
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通过这样简单的中英文差异性的句子来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并让学生逐渐明白两种文化转译所需要注意的细节,从而慢慢提升自己的翻译水平。
2.灵活转变词性
在我们母语课文中,常常会看到一些词,本身是动词,但是语境的不同,则会被用作为形容词或者名词。
英文中也是如此,如:没有想到你这么虎。
“虎”本身词性是名词,但是在这里却用作形容词。
还有英语中的:You should have a rest.(你应该休息一下。
)其中rest本身词性是名词,但是这里转作动词。
在英语翻译中,一般有形容词、名词、介词的词性转化成动词,还有作为表语的副词也常常转化为动词。
如果学生在翻译的时候,不懂得区别不同语境下的词性运用,依然按照惯用的词性思维直译句子,那么就会闹出笑话。
例如:Rain cats and dogs.如果直译的话就是:下狗、下猫。
这显然
是不符合常识跟逻辑的,应当是倾盆大雨。
又如:Tom is out now.直译的话就是:汤姆是外面现在。
这同样不符合语言逻辑,应该翻译为:汤姆现在出去了。
out在英语中是副词,但是在这个语境中,则需要译为动词出去。
再如:Zhuli is up now.按照直译的逻辑则是朱莉是上面现在,显然这也不符合语言逻辑,应当是朱莉现在起床了。
up同样是副词,但是这里也是用作动词,翻译成起床。
从上面这些简单的例子,我们不难得出这么个结论:翻译不能直译,要灵活转变词性,翻译出的句子要符合语言逻辑。
所以,教师在进行翻译教学时,要多抽查学生对词性的掌握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加大学生对词性转化的学习力度,尽量避免学生在翻译时出现不必要的问题。
3.弄清中英文语序的差异
我们母语文化跟英语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在语序表达上面也是如此。
因为学生从小到大是受中文文化的熏陶,从而使得学生以中文格式去套用英语,以致在翻译时出现不符合语言逻辑的情况。
比如:这座老房子四周长满了杂草。
有些学生就会按照惯用的中文思维翻译为:The old house grow fully weeds.我们来分析这个句子,The old house是整个句子的主语,grow是句子的谓语,fully weeds 则是宾语。
粗略看一下,主语谓语宾语都不缺。
按照中文格式那就是可以通过了的。
但是再继续深入分析,就不难看出这个句子是有问题的。
其中The old house是物,即不具备生命力的事物,而它所带的谓语却是只有生物体才能发出的动作grow,这显然是不符合常识逻辑的,所以这个翻译是不妥的。
应该翻译为:The old house was
covered by weeds.再举个翻译例子:这个市场已经人满为患,苹果之外的许多新进者都在艰难地争取立足之地。
有些学生就会翻译为:The market people by people,and many non-apple entrants have struggled to gain a toehold.在学生的思维理解中,人满为患就是说人太多了,一个挨着一个,没处下脚了。
但是这种翻译就类似于词语拼叠一样,且market 与people之间没有任何连词,这同样是不符合英语语序表达的。
正确翻译应该是The market is crowded,and many non-apple entrants have struggled to gain a toehold.因此,教师在翻译教学时,需要让学生清晰中英文语序的差异。
三、结语
英语在世界上的普及范围较广,学生掌握好这门语言对其以后的发展是很有帮助的。
而翻译又是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良好的翻译技巧便于与外国人更好地交流,从而实现学习英语的真正用处。
因此,大学英语教师要认清目前翻译教学的发展形势,学习翻译理论知识,加强自己的翻译技巧,提高自身的授业水平,摈弃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让我国大学生的翻译水平迈上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丁玲.浅谈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翻译教学[J].科技信息,2010,(12).
[2]唐利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及其对策[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