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强底线意识标准意识高端意识和担当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加强底线意识、标准意识、高端意识和担当意识
强化底线意识
一、树立底线意识,把底线思维引入到生产安全管理
无论是哪类项目,安全管理都是第一位的,所谓“百年大计,安全第一”。
建筑行业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据不完全统计,建筑行业的事故发生率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
因此,更需要我们将安全管理放在第一位。
有统计资料显示,建筑系统中的各类操作事故,绝大多数不是由于操作者的技术原因,而是由于安全意识不高所造成的,由此可见,安全管理在建筑系统中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而我国目前由于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技术防护水平有限,安全意识更是单薄,在安全管理上更是极为欠缺。
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管理人员,要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无小事的观念,努力建立和完善事故防范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把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
更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以责任制度为约束,加强安全监管,加大行政执法力度,确保安全保底线”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同时还要加强对
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的教育,使所有施工人员都要熟悉安全生产知识,掌握安全生产要领,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定组织现场施工。
二、建筑质量要严格把关,守住质量底线
建筑工程质量安全是工程建设的底线。
建筑质量与生命息息相关,要提高建筑质量,首先就得提高监管质量。
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监管。
①施工企业的各级领导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认识,从思想教育入手,狠抓职工的技术业务素质,提高职工的管理意识,把施工现场管理当作企业的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约束机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紧紧围绕施工现场管理开展各项工作。
②要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抽查制度,落实施工现场管理责任制,重视施工现场管理规律和管理经验的研究和总结。
③要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调整和解决,始终保证施工现场管理正常进行。
2.合理安排,周密计划。
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现场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各项工作
的中心,必须紧密结合施工现场实际,采取科学有效地方法,认真加以研究和编制,对整个工程的现场布置、人员安排、特别是秋、夏季节的季风性时期的人员安排都要认真考虑周到,对施工进度计划表、平面布置图等要经过严谨的计算和合理的安排,对控制工程施工周期的质量、安全都有详尽的安排,并且要留有余地。
施工组织设计经建设单位领导批准后,就要认真执行,确保整个工程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组织施工。
强化“标准”意识
工作要有标准。
标准是衡量事物和行为的准则和遵循。
在建筑行业的标准即为建筑的设计及施工的规范、章程等。
标准又有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任何一项事业、一项工作、一种行为都有标准。
按标准办事,就会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事业才能少走弯路,工作才能有所进步。
相反,如果不按标准办事,可能会产生一时的效益,但最终都不得不面对失败的局面。
标准就是规范,标准就是高度。
行业有国家标准,地方有地方规范,企业有企业制度。
必须要按照这些标准对企业管理、产品要求、个人行为进行控制,这样企业才能标准化,产品也才能有序进行生产。
强化高端意识
高端形容人或事物处在一个高水平、高层次的位置。
不论对于哪一个企业而言,它是否能适应未来市场竞争的需要,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关键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
要想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就是提高强化企业领导及员工的高端意识,把企业打造成为同一行业中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更高的生产效率及高附加值,拥有自己产品关键技术的高端企业。
这样,企业的产品也具有了高端品牌。
一、强化企业领导及员工的高端意识,培养高端人才
提高竞争力,使企业找到更好的经营方式,强化自己在市场的竞争地位,或者创造出新的商机,同时也能提供成长所需的资金。
目前市场的竞争归结于人才的竞争,一个成功的企业具备五种力:1、竞争力(市场竞争中获利的能力)。
2、执行力(把事情做对的能力)。
3、成长力(持续获利的能力)。
4、生命力(追求理想内在的力量)。
5、学习力(吸收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而一个优秀的团队是提高竞争力的核心。
二、铸造高端品牌,提高产品竞争力
市场经济人民信任品牌,追逐品牌,在于品牌能给消费者完美的承诺,这种承诺包含的不但是完美的质量,更是超值的服务,有了品牌就能站稳市场,有了市场得天下,产品的竞争力和附加值就更能充分地显现。
强化担当意识提升履职能力
应该做的事,顶着压力也要干,必须负的责,迎着风险也要担。
担当是一种责任。
俗话说得好:在其位谋其政,在其职履其责。
一事当前,对工作,对任务,对困难,敢于负责,敢于担当,是强烈事业心的表现,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反映。
同时担当是一种能力。
做任何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敢于担当要有良好的素质、能力和本领作支撑,讲的是真功夫。
所以说治庸的核心是
“提能”,提高能力素质,才能实现自己的担当。
岗位责任担当,简而言之,就是立足岗位职责,做好份内应该做的事情,承担应当承担的责任,履行应当履行的义务,完成应当完成的使命,并在承担义务当中激发自己的全部能量。
每个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处在什么岗位,都应当而且必须树立岗位担当意识,始终做到守士有责、知责思为。
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更要带头强化岗位担当意识,主动作为,勇挑重担,敢于负责。
只有牢固
树立岗位担当意识,才能保持高昂的斗志,提升工作境界,推动工作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