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教改的现实基础分析及路径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教改的现实基础分析及路径探讨
大学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都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点内容。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入和改良,但语言教学自身拥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特殊性,在教学改革中须首先认识现实基础分析的重要性,然后基于对这些认识着重探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在未来的发展之路,仅作参考。

标签: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实基础分析路径
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引领我国高等院校在教育工作中当大刀阔斧展开合理改革工作。

因此,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将面临一个新起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也将成为立足现实和尊重语言社会功能的基本路径。

另外,与国际社会深入外交也势必以英语发展水平作为国民精神层次的一种体现,也是我国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提出更为高层次的要求。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作的展开普遍受到各大高等院校及外国语言学术界的关注和认可,大学英语教改大戏将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教改的现实基础分析
当前我国高等教学体制仍为计划经济社会的产物,已不完全适合用于时下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多方面发展的实际需求。

而我国各大高等院校的规模壮大势将走向市场经济环境当中,不断推广符合于市场需求的高新技术产品,大学生在毕业之后即可由高校推荐就业,同时很多高等院校也在这一方面兑现了用人单位与学生双向选择或学生自主择业等就业政策。

我国大学英语迄今为止一直都是由国家英语教学大纲指导,并形成同一目标、规格与模式,这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

但是,我国地域幅员辽阔、人口基数巨大,各个不同区域的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和教育发展水平必然有所差异,大学英语教学不能够分类引导就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和人文等大方面发展的实际需求。

从宏观角度讲,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在根本观念上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导致课堂教学仍然占有绝对大的课程比例,很大一部思想保守、观念传统的教师会因教学任务繁多而放弃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积极主动性,教师站在讲台以一种“满堂灌”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给台下学生营造出极为低沉和压抑的学习环境。

有鉴于此,笔者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所面临的现实基础。

1.教学方法落后
大部分高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形式比较单一的“统一式”讲课方法,由教师掌控课堂上的一切,呈现“单向交流”、“满堂灌”或“灌输式”的讲授形式,教师讲,学生记,大班化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造成大学生只有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而缺少了理论知识于实际生活或工作的应用。

2.教材内容陈旧
教师授课以大纲制定教材为主,无法估量这一部教材对不同地域学生适用性的好坏,而且一部教材的内容盖板和更新的时间一般是比较久的,很少能及时补充比较新鲜、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教材,从而造成学生对于大学英语的学习热情不高,缺乏积极主动性。

3.应用作文的训练少之又少
课后很少会有教师布置关于应用作文的练习作业,学生也缺乏对英语作文重要性的自觉认识,即便是偶尔的几次应用文写作也仅是因大学期间要进行四、六级英语考试而进行的一些模板练习,并不能解决生活中或工作上的遇到实际问题需要的应用作文。

这方面内容也是大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不能提高实际英语应用能力存在的问题,不容小视。

综合以上可见,重理论而轻实践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是无法提高学生英语交际应用能力的,无论以后是参与英语相关专业的工作还是日常生活交际都将难堪大任。

用我国著名英语专家张中载的一句话讲:“学语言,只听不说,只读不写,是学不好的。


二、大学英语教改的发展之路
1.教学观念的改变
改变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模式,以提高大学生语用性语言应用能力分为听、说、读、写四大板块,又可综合为输入能力和输出能力。

我们可以看到,在展开教学改革大旗过程中尽管有一些教师为改变重走传统老路付出了十分的努力,而大学生英语学习方面的表现则不尽然与其付出形成正比。

从新观念、新模式的认可角度看,输入能力(阅读英语)比重仍然过大,造成此种情况的原因无非两类,即非英语语言环境和传统教学导致输入大于输出。

因此,追根溯源。

在大学生的英语课堂上由教师组织共同营造一种愉快的环境,而输入大于输出则需培养大学生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均衡发展问题,而非仅侧重于某一方面。

2.营造更为真实和多维的学习环境
2.1提高各种学习渠道,以拓展学生的输入路径。

大学英语课程安排较少,但短短的几十个课时却承担着比较中的学习任务,显然大学生对于英语学习都会存在输入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需要将输入路径拓宽,教师积极参与其中,旁观指导并积极优化输入路径和学习环境,给大学生更多可以接触到英语的机会,从而弥补英语教学听和说两面的不足。

2.2英语现代科技手段,以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现代科学技术的引进也是促成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

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音频、视频、传媒、数字电视、因特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都有助于提高大学英语教学的质量。

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极力推广这些科学技术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活动的应用,尤其是多媒体技术为我国高等院校展开教学工作提供的服务。

另外,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因特网络技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要充分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提供课后学习英语的便利,可组建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交流的互动平台,提供英语课文背景知识及英美文化介绍等等。

3.综合建构主义理论加强教学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人的认知发展。

人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而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在以建构主义理论作为基础,大学生始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使学生形成可自由组合的群体,共同开展并参与研究活动,拓宽他们的文化视野,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下,稳定提高听、说、读、写四大板块的综合能力。

另外,成功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认识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改“宝塔形”的固体被动机制为“分流形”的积极活动机制,让所有人都有机会表达自己,感受成功的经验。

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课题研究中获得能力、展示能力,并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驾驭自己的结构能力。

这也正是新世纪对素质教育提出的优化能力结构的一种要求。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项事无巨细的系统工作,需要依仗一支具有强大核心力量的改革团队长期付出努力和汗水。

在已展开教学改革工作的部分试点高等院校中,我们仍然可以发现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如完善团队建设机制,对改革团队全体成员进行动态管理;如加强对各部门工作的监督和阶段性检查;如加大各部门教改研究力度,找准科研方向,积极申报研究课题等。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继续探索和总结,努力打造一支实力超群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团队,将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推向另一个新高度。

参考文献
[1]马廷奇;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定位与策略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7,(11).
[2]杨忠,张邵杰,谢江巍;大学英语教师的科研现状与问题分析[J];外语教学;2001,(06).
[3]王彪;大学英语教师角色变为初探[J];教书育人;2006,(08).
[4]李浙烽;卓越的团队建设与管理[J];饲料博览(管理版)[J];2007,(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