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创造市场蛋糕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善于创造市场蛋糕的人
朱家良个人档案
●1957年,生于台湾南部屏东县。
●1987年,于美国加州南部,创立KeyPoint Technology 公司,开始销售台湾生产的计算机组件。
●1990年,正式独资创立ViewSonic(优派)。
●1993年,于美国洛杉矶荣获杰出企业家奖。
●1996年,被美国泛太平洋杂志誉为十大亚裔青年企业家之首。
●2000年,积极投入新世代无线科技产品? 数字电视及与因特网相关事业,带领ViewSonic进入新纪元。
●2005年3月,被美国媒体评为北美十大“渠道巨擘”,与思科CEO钱伯斯、微软CEO鲍尔默等人同登榜单。
16年来,3只代表优派集团的、色彩艳丽动人的胡锦鸟,已经成功飞入千万家。
这期间,优派把不少竞争对手抛在身后。
3月20日下午,在优派2006年度全线新产品暨新策略发布会的前一天,优派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家良,在接受《中国计算机报》副总编范兆霞的独家专访时却说:“竞争不是我们本意,我们是要引领液晶新视界。
”
1毫秒是个完美句号?
范兆霞:这次您专程来北京参加新品发布会,是基于一种什么考虑呢?
朱家良:在过去两年里,优派在液晶显示器速度方面一直持续领先,而且市场对液晶显示器最看重的也是速度。
在这次发布会上,优派会展示革命性的优派灰阶1毫秒技术与产品。
优派采用的OverDrive芯片技术,与其他竞争对手有所不同,是自主知识产权开发的,因此,从灰阶8毫秒、4毫秒产品开始,优派灰阶响应时间技术走上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并在长期的经验积累基础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范兆霞:有不少用户说,在8毫秒产品推出后,大多数应用其实已经得到了满足。
到4毫秒,再往下,就得借助专业设备才能辨别出它们之间的差距。
这次为什么还要推出1毫秒的产品呢?
朱家良:我觉得,优派的灰阶响应时间从16毫秒、8毫秒、4毫秒、3毫秒、2毫秒,到1毫秒,整个过程非常完整,有始有终。
消费者能否感觉到1毫秒,我们不敢保证。
但是,消费者最关注的就是速度,从这个意义上看,1毫秒是个完美的句号。
另一方面,传统意义上,很多消费者觉得CRT的速度比液晶要快,但是到1毫秒后,液晶显示的速度和CRT 的速度将不分彼此。
也许1毫秒对普通消费者的实际意义不
那么大,但是网吧市场的很多玩家将不再坚持使用CRT。
另外,液晶有8毫秒、4毫秒、3毫秒、2毫秒等,种类非常齐全。
范兆霞:在给毫秒系列划上句号的同时,优派策划的下一个亮点会是什么?
朱家良:今天主流尺寸大约在8毫秒左右,我们希望下半年能够将8毫秒提升到5毫秒这一主流。
和其他大公司比较,优派的资源毕竟有限。
我们希望做到,看到优派就是最好的显示器,看到优派就是最好的液晶电视。
优派从不以价格取胜
范兆霞:您曾提到过,未来显示器市场会在速度、色彩、人性化等三方面发生比较重大变化。
除了刚才说到的速度外,优派在其他方面进展如何?
朱家良:优派在今年年初就发起了攻击,我们要站在最有利的位置。
我们认为,在人性化方面,市场上的主流液晶显示器,去年的17英寸将在今年被19英寸取代。
中国市场的变化比其他地区要稍微晚一点,优派在今年年初就把价格做了非常大的调整,把19英寸的价格定得非常优惠。
今年2月,我们19英寸液晶显示器的销量比1月增长7倍。
优派
给出了非常有竞争性的价格,这个价格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这次,在明天的新产品发布会上,我们会把20英寸宽屏液晶的价格从1个月前的5999元下降到3999元,大约是1年前的19英寸的价格。
在桌上型显示器方面,我们认为,20到30英寸是明年的主流,今年要做好布局。
我们的23英寸显示器,价格降幅高达50%以上。
2006年,在中国市场上,优派将在速度、色彩、人性化上不断引领产业发展趋势,持续创造新的市场需求,获得新的市场增长点;同时,继续深耕渠道,深入三四级市场,使更多的中小城市的消费者能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优派。
同时,在优派成立网吧事业部,与全国各大连锁网吧结成紧密合作的基础上,2006年将重点把宽屏液晶、绿色负离子健康CRT显示器提供给网吧业主。
范兆霞:从市场现状来看,显示器利润日趋单薄,许多厂商都考虑把19英寸宽屏作为高利润产品,但是优派却选择了大幅降价。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朱家良:优派向来不是以价格取胜的公司,我们始终承诺性价比第一。
今天,我们并不是要如何去抢别人的市场,我们对抢别人市场兴趣不大。
单纯地抢市场竞争并不是我们的用意。
整个市场潮流是往宽屏走。
比如,19英寸在去年12月市场量很小,做到市场第一又能怎么样,也是很小一点点。
我们认为,优派要持续发展,就必须引领市场,创造新
市场,有最好的性价比,使这个市场从无到有。
这样做的结果是,消费者得利,同行也赢:虽然他占的比例很小,但是总比没有要好吧。
我们的观念是要“引领液晶新视界”,竞争不是我们本意。
范兆霞:在对市场走势的分析和把握上,优派一次又一次地带头打破游戏规则。
优派在进行市场分析时,主要会从哪些方面进行考虑?
朱家良:分为几个方面吧。
第一,优派是非常专注的公司,我们只做显示器,做得越专,就做得越好。
第二,我们做的是全球市场,每一个地区的消费者需要什么,工厂能生产什么,面板的消费潮流等方面,优派有很快的全球反映机制。
第三,我们在中国有非常好的团队,2004年我们的营销成本在10%以上,去年低于5%。
这样,即使我的利润不高,但是我们最后的利润还是很不错的。
即使在一个竞争的行业里面,我们还是很有竞争性。
我们的价格有竞争性,但是,只靠价格竞争的话,钱赚得很辛苦,对我们不好,对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也不好。
这三个因素加起来,优派就会适时地变化。
范兆霞:优派可以不断地打破市场游戏规则,主要原因是什么?是否得益于优派所推崇的“虚拟垂直整合”模式?
朱家良:2004年9月,优派宣布与两大三小面板厂商结成更加紧密的“虚拟垂直整合”合作模式。
到现在为止,我
非常满意这一模式。
“虚拟垂直整合”实际上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向上游整合,一个是向下游整合。
往下游走,我们跟下游渠道有很强的虚拟整合,这样,对任何厂商提供我们的产品,我们都变得非常有竞争性。
往上游走,跟面板厂商间,我们也获得非常好的进展,刚开始合作模式走得还不是很顺,目前非常顺利,彼此相当默契。
对于面板厂商来说,他必须一代一代干下去,不干下去,就代表失败,他们最怕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稳定的客户。
面板厂提供给我们非常好的来源,他们需要我们,我们也需要他们,我们之间是非常紧密的合作关系。
优派自身不做面板生产,因而能与各面板厂商寻求最大利益的共同点,将市场的瞬息万变迅速反馈给面板厂商,并采取主动、及时的市场策略。
去年我们是市场成长最快的厂商,今年成长率可能会更高。
上下游整合的结果就是,我们的成长速度非常快。
今年我们要倾全力扩大市场,利用我们的“虚拟垂直整合”模式,让19英寸大屏全面荣升主流,让19英寸宽屏进一步取代17英寸,20 到30英寸全面推进。
显示器和主机分开卖
范兆霞:优派一直在提以显示器为中心,但是优派也在推MP3,这是不是表明优派的战略有了新变化?
朱家良:我们实际上不是走多元化的路线,我们是以显示器为中心,所有产品都息息相关。
MP3的下一步是便携式的影像显示器。
优派每年都推出很多产品,不见得都会成功,但是我们一直会推陈出新。
很多时候,在外面看是看不清楚的。
范兆霞:如您所说,优派推出新产品的频率很高,可是,据我所知,优派在全球只有不到1000人,这些人怎么支撑起这么高的创新效率呢?
朱家良:我们全球总共有700多人。
研发有两个区域在做,一个在美国,一个在中国台湾,大概有100人。
这100人担任总工程师的角色。
范兆霞:这是否意味着很多研发工作都外包给其他企业?
朱家良:如果别人可以做得更好,我们可以给别人做,这样我们就可以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取得很多新机会。
如果只有一家可以做,就是我们一家做;如果大家都能做,我们就给别人做。
对我们来讲,我们会集中火力做大家不会做的事情。
范兆霞:但企业研发实力会不会因此受制约呢?
朱家良:不会,因为我们分得很细。
范兆霞:飞利浦也跟你们一样,把生产那一块放弃了。
有人分析说,优派在美国显示器市场做得比较成功,原因之
一是美国消费者更习惯于分开购买显示器和主机。
在国内,大家买电脑,还是更习惯于把显示器和主机一起搬回家。
朱家良:我们很感谢同行们,包括飞利浦对优派的认同,跟着我们的模式走。
我们的模式是把工厂切掉,至于显示器和主机,是分开卖还是一起卖,在国内市场我觉得应该是分开卖,我相信中国的消费者对性价比的要求,只会比美国消费者更高。
好的PC厂商不见得是好的显示器厂商,所以需要最专门的公司来做显示器,最专门的公司做PC机,这样在预算里面才会有完美的搭配。
就全球市场而言,显示器单独采购占70%,欧洲的这个比例超过80%。
我相信,在中国市场,当大家对显示器了解更多以后,拆开买的可能性更大。
现在,PC越做越小,越来越便宜,显示器则越做越大,越来越贵。
我们希望带动这个潮流,让更多的消费者知道怎么样搭配最好的产品。
液晶电视的最好时候
范兆霞:我们注意到,在年初的CES展上,优派推出了自己的液晶电视产品。
优派在液晶电视领域的算盘是怎么打的?
朱家良:以前,把显示器和液晶电视来比较,液晶电视基本上是30英寸以上的市场,显示器基本上是20英寸以下
的市场,所以中间有很大的鸿沟。
优派要做的,就是填评20到30英寸之间的空缺。
一方面,桌上型显示器不再受限于20英寸以下,可以达到20英寸以上。
不但优派这样做,微软也是更大尺寸的宽屏,英特尔的欢跃平台也是一样。
20到30英寸是非常理想的,在家里除了客厅以外,其他的房间也会有,有很大机会。
新人类现在已经在网上看很多电影。
新一代的硬件、软件在20到30英寸之间是发挥最好的。
数字家庭里,其他房间已经布满优派的显示器,剩下的就是在客厅。
这是我们下一步要做的。
范兆霞:目前优派LCDTV进展情况如何?
朱家良:对国内家电厂商来说,他要占有市场率,那就要大量流血,用流血去换取市场占有率。
优派如果跟他们一模一样的话,我觉得是得不偿失,我们做每件事要有赢的计划,要有赢的策略,如果没有赢的策略,下场都很惨。
我觉得,跟我们当初的预期还是蛮吻合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在所有家电卖场里面,我们液晶显示器的品牌优势最能够得到发挥。
另外,我们要学习家电领域的所有做法,充分了解别人怎么玩,渠道怎么运作,利润模式如何,很快速地适应这个市场,争取在最少损失的前提之下,获得最大的学习。
IT厂商在液晶电视方面绝对是大有可为。
不是不可为,而是时间未到。
范兆霞:卖液晶电视有两个渠道,一个是传统的家电渠
道,一个是IT卖场。
传统的IT卖场前一段时间尝试过卖液晶电视,包括开拓一些家电产品的销售,到目前为止都不太成功。
如果把优派液晶显示器、液晶电视放到家电卖场里,靠什么亮点能够把优派突出出来?
朱家良:要在IT卖场卖小尺寸,或者到家电卖场卖30英寸以上的,如果我们硬碰硬打,不见得能够得到什么好处。
但是,20到30英寸我们很有优势。
我想,年轻一代看电视不见得一定要在客厅看,看电影在房间看也是非常好的,对于很多愿意接受新事物的人来说,吸引力非常大。
范兆霞:你还是想从IT卖场切入?
朱家良:不。
我们在IT卖场和家电卖场两边同时做。
范兆霞:近段时期,液晶电视新一轮的跳水又开始了,40多英寸的液晶电视已经跌破2万元了,优派有什么新打算?
朱家良:我们看到战场上已经死伤累累,兵疲马倦,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时候。
在新的趋势下,虽然这个消息让人感觉很震撼,但是利润空间还是很大。
创业家的精神
范兆霞:优派这两年在国内发展很不错。
在跟优派的中国团队交往过程中,我们感觉这边的高层都是很强势的人,
带动优派取得了特别快的市场增长。
我们想知道,你选拔高层的标准是什么?另外,我们发现,在国内市场同行业里面,优派的员工特别敬业,反应特别快,您是怎么调动员工积极性的?
朱家良:优派是一个非常授权的公司,宣讲“创业家的精神”。
在奖励措施方面,我们让员工觉得,公司的好坏跟他的口袋是息息相关的。
待遇方面我们不是最高的,但是有两点:第一,基本的薪水以外,还有奖金,奖金是自己赚来的;第二,优派维持一个环境,让大家能够持续快速地成长,收入能够有更快的提升速度。
优派是不断创新的公司,让员工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大家都有机会,你有能力就上。
我们有很多的创新,比如,昨天晚上我们吃饭的时候讲了一些概念,就把明天的记者会整体加以改变,弄到很晚。
这是因为我们希望优派的每一次发布会都非常有震撼性,让大家每一次去了以后都很难忘。
我们希望每一次都有一个新的点,这次是“引领液晶新视界,体验优派大不同”。
优派不但满足员工最底层的需求,还让年轻人在这里能够得到很大的发挥,而不像有的公司需要层层报告。
在优派,公司利益和自我利益是相互结合的。
对我来讲,找到人是一回事,怎么样和这个人相处是另外一回事。
相处的方式,要让他觉得,在公司努力做,不但是公司的成功,也是他个人的成功,这样,他会工作更努力,这就是优派的精神。
范兆霞:从创业到现在,最让你感到意外的是什么?
朱家良:说实话,我不能给你准确答案,因为创业时的问题确实很多。
如果要说惊喜的话,我觉得是每天都有持续的挑战,不同的挑战。
如果能够做一个品牌,不只美国第一,不只中国第一,而是做到全世界第一的话,我们会有一种很大的成就感。
我相信,以我们最近的速度,实现这个目标,时间不会太久。
链接
优派(ViewSonic)是全球视讯的领先厂商,由华人企业家朱家良于1990年在美国加州南部创立。
优派为商业、网络、教育、医疗、航空航天、广告出版和娱乐等多个垂直行业提供视讯解决方案和多元化的选择,同时也致力于不断将最先进的显示技术引进到产品中来。
在2002年,优派集团的年营收已超过13亿美元,目前已经在全球设有超过30个分公司与办事处。
业务范围覆盖5个大洲128个国家,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全球销售网络。
在美国、加拿大、希腊、新西兰、智利、中国台湾甚至北欧市场都是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品牌。
如今,除了传统的显示器领域,优派还积极投身于视讯革命的浪潮中,在全球率先提出了以“显示为中心”的概念;更将此理念贯穿到显示器以外其他数字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领域,推出了包括液晶电视、投影仪、背投、等离子电视、便携式影音播放器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视讯产品,并在2003年初推出全球第一款无线智能显示器,在2004年9月推出全球第一款可传输高品质画质的无线视觉网关、无线视觉适配器整体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