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考题》人教版初中9年级化学第二章填空题专项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
1.如图有六种途径可以制得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途径,除B 途径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2)写出F 途径发生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途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AFKClO3KCl+O2分解反应D
解析:AF KClO 3Δ
−−−−→二氧化锰KCl+O 2 分解反应 D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有:加热高锰酸钾,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化合物,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溶液,所以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途径,除B 途径外还有:AF ,故填写:AF ;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加热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填写:KClO 3Δ
−−−−→二氧化锰KCl+O 2; 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一变多”分解反应,故填写:分解反应;
(3)途径D ,空气制取氧气是利用液态氮的沸点与液态氧的沸点不同,进行混合物的分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写:D 。

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现有①明矾②氧气③氮气④二氧化硫。

选择适当物质填空(填序号).
(1)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

(2)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的是______________。

(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

(4)可用于净水的是____________。

④③②①
解析:④ ③ ② ①
(1)二氧化硫气体易溶于雨水中形成酸雨,是空气污染物。

故选④
(2)氮气可用于制造硝酸和氮肥。

故选③
(3)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故选选②
(4)水中加入明矾可以吸附固体杂质,加速沉降。

故选①
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进行探究。

(1)如图1所示装置和药品进行实验,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现象描述完整,否则不得分);
(2)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写出一条即可):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组内同学将图1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写出图1装置的两个不足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由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1/5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污染环境气密性不好控制
解析: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由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1/5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污染环境气密性不好控制
(1)如图1所示装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实验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白烟,放热,水由导气管进入集气瓶中,体积约为集气瓶中气体体积的1/5 ;
(2)该实验还可推论出氮气的性质有: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或难溶于水;
(3)小组内同学将图1装置进行改进,如图2,写出图1装置的两个不足点:
1污染环境2装置气密性不好控制。

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一种重要方法,分类标准不同所得分类结果也不同。

(1)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
①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 _____ ;请将A.糖水; B.铁; C加碘盐; D.氧气,符合要求的物质填入图②③中。

_____ ; _____ (填字母编号)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_____ (填字母序号)。

A 钢铁生锈
B 葡萄酿酒
C 食物消化
D 石蜡熔化是否含有一种物质ACBDD
解析:是否含有一种物质 AC BD D
(2)下面是物质分类的归纳整合:
①处应该填写的分类标准是是否含有一种物质;
A.糖水中含有蔗糖分子和水分子,属于混合物;
B.铁中只含有铁原子属于纯净物;
C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和碘酸钾属于混合物;
D.氧气中只含有氧分子属于纯净物
混合物中包含:AC。

纯净物中包含:BD。

(2)我们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中,下列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钢铁生锈,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B 葡萄酿酒,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C 食物消化,有新物质产生,属于化学变化;
D 石蜡熔化,没有新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D。

5.请从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这四种气体中,按要求填空。

(1)属于空气污染气体的________;
(2)能支持燃烧的___________;
(3)常用做食品保鲜气体的是__________;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___________。

SO2O2N2CO2
解析:SO2O2N2CO2
(1)属于空气污染的是有毒气体:二氧化硫(SO2);
(2)能支持燃烧的是具有助燃性的氧气(O2);
(3)常用做食品保鲜气体的是化学性质稳定的氮气(N2;)
(4)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二氧化碳(CO2);
6.请从A或B两题中任选
..1.个.作答,若两题均作答按A计。

A B
实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现象_____。

_____。

实验结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黑色的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C+O2CO2
解析:银白色的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3Fe+2O 2 点燃Fe 3O 4 黑色的木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C+O 2 点燃CO 2
(1)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填: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3Fe+2O 2点燃Fe 3O 4。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故填: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大量的热;C+O 2点燃CO 2。

7.空气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贵资源。

(1)空气的组成
①老师利用图甲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②载人航天器工作舱中的空气要与地球上的空气基本一致。

已知在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分子个数之比。

用微观示意图表示工作舱中空气的主要成分,图乙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

宇航员呼出的CO 2可用氢氧化锂(LiOH)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232LiOH+CO =Li CO +___________。

③工业上常用__________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是__________。

(已知在1.01 105Pa 时,O 2的沸点为-183°C ,N 2的沸点为-196°C)
(2)空气的保护:下列措施对减少PM2.5效果最不明显的是___________。

A 减少汽车的保有量
B 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代替燃煤发电
C 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CH2O 分离液态空气-196℃<T<-183℃C
解析:2254P+5O 2P O 点燃 C H 2O 分离液态空气 -196℃<T<-183℃ C
(1)①红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方程式为:
2254P+5O 2P O 点燃。

②空气中氮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个数比为4:1均匀的分布在空气中,故由图可知,AB 没有均匀分布,D 中个数比不是4:1,故选C 。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种类、质量不变,求得化学式为H 2O 。

③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法的方法制取氧气,在生产中应控制温度的范围高于氮气的沸点,低于氧气的沸点,故范围是-196℃<T<-183℃。

(2)A、减少汽车的保有量,可以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减少烟尘,对减少PM2.5效果明显,故A不符合题意;
B、用风能与太阳能发电替代燃煤发电,减少了烟雾粉尘的排放,对减少PM2.5效果明显,故C不符合题意;
C、减少工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可以减缓温室效应,但与PM2.5没有什么直接关系,故C符合题意。

故选:C。

8.化学是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化学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_____
(2)硫的燃烧_____
(3)过氧化氢制氧气_____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硫+氧气二氧化硫过氧化氢水+氧气
解析: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硫+氧气
点燃
二氧化硫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水+氧气
(1)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
(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硫+氧气点燃
二氧化硫
(3)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氧气:过氧化氢二氧化锰
水+氧气;
9.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用①氮气②氧气③氖气④水蒸气⑤二氧化碳⑥二氧化硫填空(填序号)
(1)灯泡中充入___,在通电时既能发出红光,又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2)可用于医疗急救和切割金属的是_____
(3)食品包装充入_____以防腐
(4)属于有害气体的是________
(5)判断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还是混合物,用序号填空
①洁净空气②橙汁③冰水混合物④干冰⑤稀有气体⑥液氮⑦五氧化二磷⑧臭氧⑨澄清石灰水⑩水泥砂浆⑪食盐水
其中纯净物是:________混合物是:
________.③②①⑥③④⑥⑦⑧①②⑤⑨⑩⑪
解析:③ ② ① ⑥ ③④⑥⑦⑧ ①②⑤⑨⑩⑪
(1).稀有气体常用作保护气和灯光,例如在灯泡中充入氖气,在通电时既能发出红光,又可以延长使用寿命;
(2).氧气既可用于医疗急救也可用于切割金属;
(3).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在食品包装中充入氮气以防腐;
(4).二氧化硫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形成酸雨,是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属于有害气体;
(5).纯净物是由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

所以以上物质中,纯净物有③④⑥⑦⑧,混合物有①②⑤⑨⑩⑪。

10.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飘尘,对人体健康和空气质量的影响很大。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包括下列的第____项(填序号)。

①氮气
②二氧化碳
③二氧化硫
(2)下列措施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_______。

A鼓励开私家车
B大力支持用煤发电
C尽量使用清洁能源③C
解析:③C
(1)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外,还有二氧化硫等,不包括二氧化碳.
故选:③;.
(2)A、私家车越多,燃烧的化石燃料越多,生成的微小颗粒物越多,会增加PM2.5污染,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B、煤属于化石燃料,燃烧生成微小颗粒物,会增加PM2.5污染,故说法不符合题意;
C、使用清洁能源,不会增加PM2.5污染,故说法符合题意;
故选:C.
11.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

70年来,我国污染防治方式不断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力度不断加大,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持续改善。

(1)洁净的空气属于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请说明其中的成分_____。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_____(填字母)。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氮 d.臭氧 e.细颗粒物
(3)为了改善环境,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

A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
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
C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
D 及时清理路面,露天焚烧垃圾混合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acdeAB
解析:混合物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acde AB (1)洁净的空气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其中的成分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及杂质。

(2)目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可吸
入颗粒物,故选acde 。

(3)A 增加使用太阳能、核能等新能源,不用或少用化石燃料,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此选项符合题意;B 发展公共交通,提倡绿色出行,可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此选项符合题意;C 改进燃煤锅炉烟囱,将废气排放到高空,并没有消除空气污染物,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 露天焚烧垃圾,污染空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

12.在进行燃烧条件验证实验时可以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该实验装置的缺点是_____(写一条)。

另一同学用图乙所示的改进装置进行实验,通过对比_____处的实验现象,可得出燃烧需要可燃物与氧气接触的结论;实验过程中气球内压强的变化情况为图丙中的_____(填字母)。

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表达式是_____。

污染空
气Y 型管中的白磷a 和水中的白磷cB 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或P+O2P2O5
解析:污染空气 Y 型管中的白磷a 和水中的白磷c B 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或P+O 2−−−−
→点燃P 2O 5 图甲装置是在空气中点燃白磷,故缺点是污染空气。

通过对比Y 型管中的白磷a 和水中的白磷c 的燃烧情况,说明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

a 处的白磷燃烧,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压强增大,反应后白磷耗尽管中的氧气,温度逐渐减小,故最终气体的压强减小,故选B 。

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表达式为:磷+氧气−−−−
→点燃五氧化二磷或P+O 2−−−−
→点燃P 2O 5 13.水在下列实验中的作用:
(1)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
(3)向试管加水__________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清洗试管
解析: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清洗试管
(1)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用水可以吸收,防止产物污染空气;(2)铁丝在氧气中燃烧,为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在瓶底放些水和沙子;
(3)向试管加水,可以把试管清洗干净。

故答案为:(1)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瓶底
(3)清洗试管
1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碳在氧气中燃烧: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2)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_______;基本反应类型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______;实验注意事项:______。

碳+氧气二氧化碳化合反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沙子或预先放入一些水用于隔热或降温
解析: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化合反应氯酸钾
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分解
反应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集气瓶底部铺一层沙子或预先放入一些水,用于隔
热或降温
(1)碳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符合“多变一”特征,属于化合反
应;
(2)加热氯酸钾固体制取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
加热
氯化钾+氧气;符合“一变多”特
征,属于分解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铁+氧气点燃
四氧化三铁;实验注意事项:集气瓶底部铺
一层沙子或预先放入一些水,用于隔热或降温。

15.现有①氮气②氧气③稀有气体④二氧化碳四种物质,请按下列要求将序号填入空格内: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2)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4)可制氮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④②③①
解析:④②③①
(1)占空气总体积0.03%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故选④;
(2)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故选②;
(3)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可以用来制多种电光源,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故选③;
(4)因为氮气中有氮元素,可以用来制氮肥,故选①。

【点睛】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氧气用途有: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能充入灯泡延长其使用寿命又可制多种电光源的气体是稀有气体,因为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制氮肥的气体是氮气。

16.根据概念的范围大小,化学概念间常存在以下三种关系(如图所示):
(1)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上述中的______关系。

(2)已知物质:①洁净的空气、②过氧化氢溶液、③液氮、④五氧化二磷、⑤稀有气体、⑥冰水混合物,其中属于纯净物的有______(填号,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有________。

(3)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上述中的______关系。

并列③④⑥①②⑤交叉
解析:并列③④⑥①②⑤交叉
(1)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因此混合物和纯净物属于并列关系;故答案为:并列;
(2)①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②过氧化氢溶液是混合物、③液氮是纯净物、④五氧化二磷是纯净物、⑤稀有气体是混合物、⑥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故答案为:③④⑥;①②⑤;(3)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因此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属于交叉关系;故答案为:交叉
17.请用化学符号表达式表示下列反应,并在括号内标明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1)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2)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酒精(C2H5OH)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__________________。

C+O2CO2化合KClO3KCl+O2分解Fe+O2Fe3O4C2H5OH+O2CO2+H2O
解析:C+O 2点燃CO 2 化合 KClO 32MnO ΔKCl+O 2 分解 Fe+O 2点燃Fe 3O 4 C 2H 5OH+O 2点燃CO 2+H 2O
(1)木炭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O 2
点燃CO 2;该反
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 (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并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KClO 32MnO ΔKCl+O 2;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Fe+O 2点燃Fe 3O 4; (4)酒精(C 2H 5OH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C 2H 5OH+O 2点燃CO 2+H 2O 。

18.在做铁丝的燃烧实验时,铁丝燃烧的现象______,必须预先在集气中__________,防止集气瓶破裂.某同学在做这个实验时,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________.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铁丝已经生锈或氧气不纯或集气瓶破损等
解析: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原因是铁丝已经生锈或氧气不纯或集气瓶破损等 铁丝燃烧的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为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破裂,应在集气瓶底加入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未能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铁丝没有燃烧。

可能的原因有氧气不纯如集气瓶破损,收集的氧气不纯净等,也可能是铁丝的问题,如铁丝已经生锈。

还可能是温度不够,如伸入时火柴已经熄灭等。

19.根据氧气的性质实验回答:
①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火焰呈_______色;二氧化硫若大量排放到空气中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

②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实验时应预先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细沙,细沙的作用是________。

(明亮的)蓝紫色形成酸雨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解析:(明亮的)蓝紫色 形成酸雨 2
343Fe+2O Fe O 点燃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瓶底炸裂
(1)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时释放大量的热,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形成亚硫酸,所以将二氧化硫排放到空气中容易形成酸雨。

(2)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

氧气和铁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34
32O O Fe Fe +=点燃。

在瓶底放细沙的目的是为了防止生成的高温熔融物溅落瓶底,炸裂瓶底。

20.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根据如图回答问题。

()1A 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反应物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

红磷燃烧停止后,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

()2B 实验是探究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

观察到火焰分别是______,产生现象不同的原因是______。

()3A 、B 实验中,集气瓶底部都放入少量的水,分别说明使用水的目的______。

红磷过量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明亮的蓝紫色淡蓝色氧气浓度不同实验A 是吸热降温和吸收五氧化二磷实验B 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析:红磷过量 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明亮的蓝紫色、淡蓝色 氧气浓度不同 实验A 是吸热降温和吸收五氧化二磷、实验B 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解:(1)①A 实验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为使测量结果更准确,需要将集气瓶中的氧气消耗完全,所以红磷需要过量。

②因为实验目的是测量氧气的含量,在反应的过程中红磷消耗掉了瓶内的氧气,使得瓶内的气体体积减少,压强减小。

所以当反应停止后,需要温度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

烧杯中的水就会倒吸入集气瓶中。

通过观察吸入的水的多少来得出消耗掉的氧气的多少。

(2)①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②硫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不同是因为空气和氧气中氧气的浓度不同。

(3)因为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五氧化二磷为有毒物质,且极易溶于水。

所以瓶底放水为了降低温度和吸收五氧化二磷。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且易溶于水。

所以瓶底放水是为了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21.“爆竹声中一岁除”或将成为一种记忆,山西出台了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

烟花和爆竹中都含有黑火药,其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

(1)黑火药属于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是_________(填化学式)。

(3)为减少空气污染,政府采取的措施还有_________。

混合物CO (或SO2)煤改电(或煤改气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合理即可)
解析:混合物 CO (或SO 2) 煤改电(或煤改气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合理即可) (1)黑火药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

(2)黑火药组成为硝酸钾、硫磺和木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有毒,是空气污染物,木炭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有毒,故燃放烟花爆竹产生的一种有害气体是二氧化硫或一氧化碳,化学式分别为SO 2、CO 。

(3)为减少空气污染,政府采取的措施有煤改电(或煤改气或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等,合理即可)。

2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______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
(4)一种淡黄色固体,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_______ 解析:2254P+5O 2P O 点燃 22C+O CO 点燃 2343Fe+2O Fe O 点燃 22S+O SO 点燃 (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和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2254P+5O 2P O 点燃; (2)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22C+O CO 点燃;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2343Fe+2O Fe O 点燃;
(4)淡黄色固体是硫,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22S+O SO 点燃。

23.如图所示,如果A 、B 两圆分别表示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请根据两圆关系来回答下列问题。

(1)C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能举出C反应的例子吗?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石蜡+氧气点燃
二氧化碳+水”属于________(填“A”、“B”或“C”)反应;“二氧化
碳+水→碳酸”属于___________(填“A”、“B”或“C”)反应。

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其他合理答案也可)BA
解析: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点燃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燃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B A
(1)C区的反应既属于A化合反应,又属于B氧化反应,说明此区的反应的特点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其中有氧气反应,生成一种物质;C表示:既是化合反应又是氧化反应;
(3)符合C区反应特点的反应为:只生成一种物质的可燃物燃烧的反应,如木炭燃烧、铁丝燃烧、红磷燃烧等;
故填:
点燃
木炭+氧气二氧化碳(+
点燃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点燃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③石蜡和氧气反应,属于物质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氧化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不属于化合反应,所以属于B区;“二氧化碳+水→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不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属于A区。

24.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或符号表达式并回答问题:
(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
(2)燃烧红磷制造烟幕弹_____;
(3)加热固体混合物制氧气_____;
(4)蜡烛燃烧_____;
上述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属于氧化反应的是
_____;既是氧化反应又是化合反应的是_____。

(填序号)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1)(2)(3)(1)(2)(4)(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