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篇】新版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
整版)】及答案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春天的小雨滴滴滴
陈木城
雨已经下了很久了。
浙淅沥沥打在篷顶的波浪板上,滴滴答答打在树林里的叶子上,叮叮咚咚打在铁皮屋顶上。
于是,屋子前面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高兴得哗啦哗啦,哗啦哗啦,你推我挤。
打开一把红色的雨伞,走在树林里的小路上,听雨滴打在油加利树上,打在相思树上,打在羊蹄甲上,打在面包树上……淅浙沥沥,啪啦啪啦,哗啦哗啦,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小雨滴在树叶上集合起来,成为一颗大水珠,顺着叶脉滑下来,打小鼓似的:啪!嗵——嗵一—嗵!咚——咚——咚!
突然,吹来一阵风,树叶上的水珠通通跌下来了。
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所有的鼓都敲起来了,敲在小伞上,敲在地面上,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选文有改动)
(1)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________清泉一________大水珠一________小鼓
(2)照样子,摘录文中描写雨的声音的词语。
滴滴答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文章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①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________。
②整片树林仿佛成了________。
③好像地球就是________,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4)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
A. 雨的颜色
B. 雨的样子
C. 雨的声音
D. 雨的敲打
(5)在作者的笔下,小雨的心情是()
A. 激动的
B. 忧愁的
C. 愉悦的
D. 平静的
(6)小雨滴落下来,会像打小鼓似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
A. 小雨有时下得大,有时下得小
B. 小雨滴下来的力度不一样
C. 小雨滴落在不同的物体上
D. 小雨滴落下来的速度不一样
【答案】(1)股
;颗
;面
(2)叮叮咚咚
;哗啦哗啦
;淅淅沥沥
;啪啦啪啦
;嗵嗵嗵
;咚咚咚
;啪啪啪
(3)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
;一座音乐厅
;一面鼓
(4)C
(5)C
(6)C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量词的掌握情况,这道题是让填量词,量词通常用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的数量单位的词,填空时要按语言习惯合理搭配。
如:一股清泉、一颗大水珠、一面小鼓(2)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文中描写雨的声音的词语:叮叮咚咚、哗啦哗啦、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3)本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明白比喻这一修辞手法以及其作用。
所谓“比喻”,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
本体、喻体有相似点,但不是同一类事物。
①小水沟里的水流动起来了,像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
②整片树林仿佛成了一座音乐厅。
③好像地球就是一面鼓,雨滴们叮叮咚咚的,在把地球敲响。
(4)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以掌握一定的技巧,可把整篇文章拆分成几个部分,明确写了哪几方面内容,然后总综和即可。
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雨的声音。
(5)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在作者的笔下,小雨的心情是愉悦的。
(6)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小雨滴落下来,会像打小鼓似的发出不同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小雨滴落在不同的物体上。
故答案为:(1)股颗面
(2)叮叮咚咚、哗啦哗啦、淅淅沥沥、啪啦啪啦、嗵嗵嗵、咚咚咚、啪啪啪。
(3)一股从地底下涌出来的清泉一座音乐厅一面鼓
(4)C
(5)C
(6)C
【点评】(1)掌握量词的用法,学生做题就容易了,平时要注意积累和运用。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考查学生对比喻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注意本体和喻体特点的一致性。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5)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6)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老屋已经活了一百多岁了。
它的窗户变成了黑窟窿,门板也破了洞。
它很久很久没人住了。
“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一个晚上,行吗?今天晚上有暴风雨,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睡觉的地方。
”
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哦,是小猫啊!好吧,我就再站一个晚上。
”
第二天,天晴了。
小猫从门上的破洞跳了出来:“喵喵,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猜猜“窟窿”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哪项有关?()
A. 声音
B. 洞穴
C. 颜色
(2)“老屋低下头,把老花的眼睛使劲往前凑”中“凑”的意思是________ A.聚集 B.碰 C.接近
“使劲往前凑”说明________。
(3)下面与“安心”意思相反的一项是________
A.放心 B.担心 C.舒心
我们还可以这样搭配:安心________ 安心________
(4)“‘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它自言自语着,准备往旁边倒去。
”三个同学读到这段话时,分别对后面会发生什么做出了预测。
小明:老屋又破又旧,老屋要倒了。
小红:题目是“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所以老屋肯定倒不了。
小华:课文插图中的老屋向一边倾斜,门板上有破洞,所以老屋要倒了。
①小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红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小华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
A.故事的插图 B.故事的内容 C.故事的题目
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Ⅰ这三个同学的预测都是有依据的。
________
Ⅱ预测的内容可能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也可能不一样。
________
Ⅲ小明预测的内容跟故事的实际内容一样。
________
(5)如果接下来是“熊宝宝”向老屋求助,它会说:“________。
”老屋会说:“________。
”当“熊宝宝”得到帮助后它会说:“________。
”老屋接下来又会说:“________。
”你预测的依据是:________。
(6)你认为老屋总也倒不了的原因是()
A. 爱听故事
B. 乐于助人
C. 舍不得倒下
【答案】(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B;C;A;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再过一个冬天,行吗?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解析】【分析】(1)、(2)词语理解的考查。
要结合语境,正确理解词义。
(3)本题主要考查对反义词的辨析能力。
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选项选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词语搭配就是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准确。
(4)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②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5)人物语言的揣摩是要在细致地了解故事情节,理解人物的处境、性格的基础上来完成得。
语言的组织要条理。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
(2)C;老屋老了,眼睛花了
(3)B、工作、学习
(4)①B、C、A;②正确、正确、错误
(5)等等,老屋!再过一个冬天,行吗?猎人想追杀我,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冬眠的地方;哦,是小熊啊。
好吧,我就再站一个冬天;吼吼,谢谢;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故事中小猫和老屋的对话。
(6)B
【点评】(1)、(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理解词义。
(3)主要测试学生对反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反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的搭配的能力,在于平时的词语积累,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只要对课文内容熟练掌握,做起来就不难。
(4)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②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5)此题主要考查对人物语言的揣摩能力。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3.课外阅读。
聪明的老鼠
一只老鼠钻出洞口,两只猫同时逮(①)住了它。
白猫抓住鼠尾说( )是我先捉住了这只鼠( )应该归我享用( )黑猫抓住鼠头说( )你没看见我捉着鼠头吗?是我先击中(②)了它的要(③)害部位。
”两只猫争执不下,谁也不让谁。
老鼠见状,忙对两只猫说:“反正我已经被你俩捉住了,谁吃都一样,但为了使你俩不伤和(④)气,是否先放我回洞里,让我重新钻出来,你们(⑤)抓,就能比出谁先抓到了。
”
两只猫同意了。
它俩一左一右守在洞口,几个时(⑥)过去了,可惜它俩
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1)给文中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汉字。
①A.dǎi B.dài ________ ②A.zhōng B.zhòng ________
③A.yāo B.yào ________ ④A.hé B.huó ________
⑤A.在 B.再 ________ ⑥A.晨 B.辰 ________
(2)给第2自然段空白处选择合适的标点符号()
A. :“,。
”:“
B. :“,。
”“
C. “,。
”:“
(3)两只猫为什么连老鼠的影子也没见到?()
A. 因为老鼠要过会才出来。
B. 因为老鼠在他们背后。
C. 因为老鼠钻进洞里躲起来了。
(4)这篇童话告诉我们( )
A. 不要太贪婪。
B. 不能轻信老鼠的话,否则会上当。
C. 不能太贪婪,要互相谦让。
【答案】(1)A;B;B;A;B;B
(2)A
(3)C
(4)C
【解析】【分析】(1)①—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⑤⑥考查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能力。
同音字音同,形、意不同,组词不同。
解答时要依据字义注意比较。
(2)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根据标点符号各自的作用,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ABBABB;(2)A;(3)C;(4)C
【点评】(1)①—④准确识记字音,要掌握常用多音多义字的正确读音,注意纠正方言中跟普通话读音不一致的字音,关键在于把词语的形音义结合起来,音随形或义变。
⑤⑥主要测试学生对同音字的掌握,从结构、字义两方面加以区别,然后再选词填空。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3)、(4)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4.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
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
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
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
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
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
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
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
”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
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
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
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
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1)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________。
()
A. 白求恩是如何抢救伤员的。
B. 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
C. 白求恩如何在硝烟中帮助撤退伤员的经过。
(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白求恩大夫________。
()(多选)
A. 临危不惧
B. 不考虑个人安危
C. 白求恩医术高明
(3)从文中划线部分可以读出()
A. 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
B. 白求恩很是生气。
C. 白求恩觉得阵地上没有什么危险。
【答案】(1)B
(2)A,B,C
(3)A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 A B C ;(3)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5.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天柱山
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天柱山的山峰很高,我们在天柱山的眼中,不过是一群蚂蚁罢了。
天柱山最好玩的是它的奇石,这里的石头很奇特: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远远地看,绿树和石头给大山披上了白绿交加的外衣。
这里最有名的霹雳石,它本是一块好端端的大石头,经过风吹日晒,日积月累(lěi lèi),就形成了一个大裂缝,像被雷劈过一样。
天柱山的雾很大,进了山仿佛就进入了仙境。
在山脚时,天很蓝,像海;云很白,像棉花糖。
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zàng cáng)。
我们置身于云雾之中,飘飘欲仙。
那些
隐约可见的松树,它们舒展着美妙的身姿,伸着双手,像是要拥抱我们一样。
难怪大诗人李白赞美天柱山“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
天柱山真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啊!
(1)选出文中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日积月累________(lěi lèi)捉迷藏________(zàng cáng)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四字词语,填在横线上。
①名声远扬到国内外。
________
②形容隐隐约约。
________
(3)“有的白白的,像雪;有的细细的,像针;有的圆圆的,像球;还有的像老虎,像飞鸟,像巨树,像象鼻……”这一句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
A. 比喻和拟人
B. 拟人和排比
C. 比喻和排比
(4)用横线画出本文的中心句。
(5)本文先写天柱山是________的旅游胜地,然后写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
天柱山的________很________,最后又说天柱山真是个________的地方。
这是一种________的结构。
A.总——分 B.总——分——总 C.分——总
(6)关于“但到了山顶,远处的山峰看不见了,近处也若隐若现,像在和我们捉迷藏”这句话。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借助若隐若现的山来表现天柱山的雾很大。
B. 这里写山和雾没有关系,只是作者看到了而已。
(7)试着写出“奇峰出奇云,秀木含秀气”的意思。
提示:想想本文描写了天柱山的哪些景物,它们有哪些特点。
天柱山有奇特的________和奇特的________,二者相映成趣,秀色无边。
【答案】(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A
(7)山峰;云雾
【解析】【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的辨析。
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选择正确的音节即可。
(2)此题是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义词,但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在短文中了。
(3)确定一个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时,先要掌握修辞手法类型:比喻、拟人、反问、排比等。
再细读每句话,看符合哪种修辞手法的特点,然后作出判断。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
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
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主要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6)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7)理解句子含义题,一是要抓住关键词语,二是要联系课文内容来理解。
故答案为:(1)lěi、cáng
(2)驰名中外、若隐若现
(3)C
(4)天柱山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那里山高石奇,云蒸雾绕,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5)驰名中外、山峰、高、雾、大、美丽神奇、B
(6) A
(7)山峰、云雾
【点评】(1)对于多音字,我们读的时候,要根据词语的意思来确定它的读音。
做到认真、细致,如果对某个字不大熟悉,一定要查字典弄明白。
(2)本题考查学生对短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
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3)考查学生对常用修辞手法的掌握。
要求学生能判断,会应用。
(4)考查学生掌握找中心句的方法并运用。
(5)这道题是短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短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6)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
(7)此题主要考查对句子的理解能力。
6.阅读绘本故事,完成练习。
彩虹色的花
早春的一天,在积雪还没融化的原野上开出了一朵彩虹色的花。
花儿跟太阳打招呼:“终于见到你了!真高兴呀,我想跟每个人分享我的快乐!”
过了几天,有一只蚂蚁从彩虹色的花身边经过,它告诉彩虹色的花:“我想去奶奶家,可是雪融化了,原野中间有一个很大的水洼,我不知道该怎么过去。
”
彩虹色的花摘了一片橙色的花瓣给小蚂蚁:“你可以用来当船划过去哦!”
又过了几天,一只蜥蜴经过,它告诉彩虹色的花:“我想去参加宴会,可是没有合适的衣服,怎么办呢?”彩虹色的花又摘下一片红色的花瓣,当作披风,衬在绿色的蜥蜴身上,威风极了!
……
(有删改)(1)你喜欢彩虹色的花吗?请结合故事内容说说理由。
(2)展开想象,还有谁会遇到困难?彩虹色的花会怎么帮助它?
【答案】(1)喜欢。
因为彩虹色的花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花,它总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友爱之手。
(2)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经过,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彩虹色的花和小老鼠交谈起来,才得知是因为天气又闷又热,小老鼠已经被热得晕晕乎乎的了!彩虹色的花摘下一片蓝色的花瓣,让小老鼠绑在尾巴上,变成扇子扁风,小老鼠顿时舒服多了!
【解析】【分析】(1)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2)仿照课文发挥想象,写出还有谁会遇到困难?彩虹色的花会怎么帮助它?前后表达要一致,合情理。
故答案为:(1)喜欢。
因为彩虹色的花是一种乐于助人的花,它总是在别人遇到困难时伸出友爱之手。
(2)有一天,一只小老鼠经过,它呼哧呼哧地喘着气。
彩虹色的花和小老鼠交谈起来,才得知是因为天气又闷又热,小老鼠已经被热得晕晕乎乎的了!彩虹色的花摘下一片蓝色的花瓣,让小老鼠绑在尾巴上,变成扇子扁风,小老鼠顿时舒服多了!
【点评】(1)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
(2)根据所想象内容进行写作,注意内容具体,结构清晰,语句通顺。
7.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
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
(1)这是老屋第________次做好事。
(2)老母鸡提出了什么要求?请你在选文中写出相关句子。
(3)老屋有没有答应老母鸡的请求?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1)二
(2)“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
(3)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
这说明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解析】【分析】(1)、(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
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二
(2)“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
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
(3)老屋答应了老母鸡的请求。
这说明老屋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点评】(1)、(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理解句意,有利于对文章中心主题的把握。
8.课外阅读。
让我们有片栖息之地吧
大森林依然有着欢快的气氛,我、爸爸妈妈都是鸟儿,住在一棵高大挺拔的白杨树上,每天都过着幸福的生活。
一天晚上,我在家听爸爸妈妈讲森林沦陷的故事。
我听得出神,突然,爸爸妈妈提到了一个我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人类。
我急着问爸爸妈妈:“人类为什么要把我们的家夺走呢?”“是钱财,是贪婪,它们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
”爸爸说。
听着听着,我睡着了。
“嗞----嗞”一阵刺耳的噪音把我吵醒。
怎么回事?我揉了揉朦胧的睡眼,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环顾四周,人们正用电锯砍树,我的家摇摇欲坠,我害怕极了,惊慌失措地飞出了森林,一路上眼泪不断,打湿了小草,每一滴都藏着说不清的痛苦。
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你们把我们弄得妻离子散,让我们没有圆满的家庭,这样你们会高兴吗?
我疯狂地扑扇着翅膀,心里的愤怒与怨言一时涌上心头,终于,我对着天空长啸一声,便栽倒在地……
一会儿,我醒了,已经没了力气。
这时,我多么希望人类能觉悟。
森林可以蓄水可以冬暖夏凉,可以挡住风沙洪水……我们小鸟也可以吃害虫,保持生态平衡,多少好处啊。
现在,你们只知道用树木来做一次性的木制品,这样多么浪费资源啊!难道只有在资源严重缺乏的时候,你们人类才会反省己的愚蠢举动吗?人类啊,快觉悟吧,我们是多么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小家呀!让我们有一片栖息之地,还大家一个美丽的大自然吧!
(1)是谁破坏了美丽的大自然?用文中爸爸说的一句话说明破坏大自然的原因。
(2)从“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中你读出了小鸟怎样的心情?
(3)“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什么事?你是怎样理解“好事”这个词的?
(4)人们愚蠢的举动将带来哪些后果?
【答案】(1)人类;是钱财,是贪婪,它们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
(2)很悲伤
(3)砍伐树木;好事是讽刺,其实是坏事
(4)浪费资源,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解析】【分析】本题在认真领会课文的内容后,就会不难找出正确答案。
(1)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搜索答案的能力。
是谁破坏了美丽的大自然?是人类;是钱财,是贪婪,它们使人类泯灭了良知,失去了同情心。
(2)从“啊,我的爸爸妈妈不见了?!”这句话中读出了小鸟很悲伤。
(3)“啊,聪明的人类,这就是你们干的好事?”人们干的“好事”指砍伐树木;“好事”这个词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