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语文“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语文“新课标”下的作业设计
《新课程标准》为我们一线教师提供了许多新理念,使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过程中尝试到开放的语文作业设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自选型作业
《新课标》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编拟出适合学生的作业,还可以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设计中来。
比如:我在教学《桂林山水》一文后,学生都为桂林美丽神奇的自然风光所折服、陶醉。
这时,我说:“同学们,你们愿意为这篇优美的课文设计一项作业吗?”同学们听了,都高兴地开始设计作业。
不一会儿,有的学生说:“配乐朗诵。
”有的学生说:“仿照文中‘总——分——总’的写法写一段话。
”有的说:“选择自己喜欢的句段背下来。
”有的说:“以桂林山水为背景,设计邮票。
”还有的学生说:“为桂林山水设计广告词,让中外游客都到那里观光游玩。
”……
学生自编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作业质量也很高,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实践型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因此,设计实践性作业,让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培养能力、增长知识。
1、做一做。
学完课文后,应将所学的知识动手做一做,实践一下。
比如:学完《曹冲称象》后,让学生回家做一做“称象”的实验,验证一下课文所讲的方法,从而明白其中的道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说一说。
比如: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相互说说这个故事,也可以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此外,老师还可以提出具有争论性的问题,如“开卷是否有益”,让学生召开辩论会,进行辩论。
这样,就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辨析能力。
3、演一演。
比如:在教学《将相和》中的第一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时,可让学生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将这个故事改编为课本剧演一演。
4、查一查。
比如:在教学《落花生》一课,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阅读与文本有关的音像、图片和文字资料,以帮助学习和理解。
5、写一写。
比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后,可以让学生对本地环境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访问和实际考察,并撰写调查报告,从而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创造型作业
《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因此,语文作业设计要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赞赏学生的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
那么,如何设计创造性作业呢?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1、改编体裁。
如:在学了《军魂》这篇课文后,可让学生按照《军魂》剧本的故事情节,将剧本改写成一篇几百字的短文。
2、续写故事。
如:学了《穷人》后,可以让学生从《穷人》的结尾接着想下去。
即:在渔夫和桑娜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他们的生活会怎样?根据渔夫一家的生活现状,合理地想象,然后用文字写下来。
3、画示意图。
如:《詹天佑》一课,可让学生画两张示意图,分别说明居庸关和八达岭两个隧道的不同开凿方法。
又如:《田忌赛马》,让学生用简单示意图说明田忌和齐威王两场比赛的方法等。
总之,语文作业设计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由课堂走向课外,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