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7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我国水稻种植面积中,约有一半是采用袁隆平培育的杂交水稻, 每年增产的部分,可多养活7500多万人。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合作探究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科技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 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二是 靠袁隆平。
想一想:以上的材料表现了邓稼先拥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导弹是一种可以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 发射后可以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及时转 弯、爬高或俯冲去追踪目标。导弹按发射 点和目标可分为地地导弹、空地导弹、地 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弹道 导弹等;按飞行方式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 弹;还可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和战术导弹。 按照射程又可以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 弹。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材料二: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 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 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 力量,保卫祖国,中国必须研制出原 子弹。
1964年6月,我国设 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 北地区试验成功 .
1966年10月27日,装有 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 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 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 用于实战的导弹
二、航天科技
1999年 神舟一号 第一艘无人飞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6、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1)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谢 谢!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
是( D )
A.神舟一号 C.神舟四号
B.神舟二号 D.神舟五号
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D(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C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 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 用核武器
5、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
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C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我国的核政策:
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
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 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2年零 8个月
两弹元勋——邓稼先
材料:在研制原子弹的 过程中,邓稼先经常在最关键、 最危险的环节(如插雷管等) 亲自操作。并以院长的权威向 周围的工作人员下命令:“你 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后 来,在一次实验的事故中,他 遭受核辐射,1986年不幸去世。
第17课
一、军事科技
什么是“两弹一星”? 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
卫星。
代号为“小男孩”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只剩下一片废墟
代号为“胖子”
想一想: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 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 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 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 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 带”……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 2003年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
1973年
邓稼先等
杨利伟 等 袁隆平
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C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合作探究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 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 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 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 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 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200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 功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10)
它相当于20000吨烈性炸 药(TNT)的爆炸威力。
我国是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 武器的国家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 功爆炸。
它相当于百万吨烈性炸药(TNT) 的爆炸威力。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
2001年袁隆平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
合作探究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取得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人民政府重视科技工作。 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努力。 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推动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
三、农业科技
2004年度感动中国人物的颁奖词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 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 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 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 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 所有的人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有人曾经风趣地说,中国人吃饭靠“两平”,一是靠邓小平,二是 靠袁隆平。
想一想:以上的材料表现了邓稼先拥有哪些崇高的品质?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崇高爱国主义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导弹是一种可以自动寻找目标的飞行武器。 发射后可以根据目标位置的变化,及时转 弯、爬高或俯冲去追踪目标。导弹按发射 点和目标可分为地地导弹、空地导弹、地 空导弹、反舰导弹、反坦克导弹、反弹道 导弹等;按飞行方式分为弹道导弹和巡航导 弹;还可按作战使用分为战略和战术导弹。 按照射程又可以分为中程、远程和洲际导 弹。
中国需要和平,但和平需要盾牌。
材料二:我们今天要比昨天更强大,我们不但要有更 多的飞机和大炮,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这个世界上, 我们要不受别人的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
——毛泽东
中国研制原子弹的原因:
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核垄断,粉碎 帝国主义的核威胁,加强中国的国防 力量,保卫祖国,中国必须研制出原 子弹。
1964年6月,我国设 计的中近程地地导弹在西 北地区试验成功 .
1966年10月27日,装有 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点 火发射,核弹头在预定地点 实现了核爆炸。我国有了可 用于实战的导弹
二、航天科技
1999年 神舟一号 第一艘无人飞船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6、列举出本课中三项重大科技成果:
(1)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2)1970年,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3)1973年,袁隆平育成籼型杂交水稻
谢 谢!
2、2003年10月15日,实现我国载人飞船航天梦想的飞船
是( D )
A.神舟一号 C.神舟四号
B.神舟二号 D.神舟五号
3、在我国研制“两弹一星”过程中,最先取得成功的是D(
)
A.氢弹
B.人造地球卫星
C.导弹
D.原子弹
4、我国对使用核武器作出的承诺是( C )
A.在任何时候、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使用核武器 B.没有受到明显威胁时,不会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C.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会 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D.无论何种情况,只要中国受到战争威胁,都会考虑使 用核武器
5、2001年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主席亲自
给袁隆平颁发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奖励他( C )
A.在基础数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B.在航天技术方面作出的巨大贡献 C.在杂交水稻培育方面作出的突出贡献 D.在理论物理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
原子弹爆炸的意义和我国的核政策:
意义: 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加强了我
国的国防力量,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对维护世界和平具有重要意义。
核政策: 我国政府郑重宣布,中国在任何时候,
任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 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
2年零 8个月
两弹元勋——邓稼先
材料:在研制原子弹的 过程中,邓稼先经常在最关键、 最危险的环节(如插雷管等) 亲自操作。并以院长的权威向 周围的工作人员下命令:“你 们还年轻,你们不能去!”后 来,在一次实验的事故中,他 遭受核辐射,1986年不幸去世。
第17课
一、军事科技
什么是“两弹一星”? 指核弹(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
卫星。
代号为“小男孩”
原子弹爆炸后的广岛,只剩下一片废墟
代号为“胖子”
想一想:原子弹是杀伤力极强的核武器,我国是 爱好和平的国家,为什么也要研制原子弹?
材料一:1945年,美国在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加快了 世界大战结束的步伐,也拉开了核竞赛的序幕;新生的 人民共和国从战争废墟上刚刚站立起来,战火烧到了鸭 绿江边,麦克阿瑟甚至扬言要在中朝边境建立“核辐射 带”……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4年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1966年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
第一艘无人飞船
1999年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五) 2003年
首次育成籼型杂交 水稻
1973年
邓稼先等
杨利伟 等 袁隆平
巩固练习
1、我们现在通常说的“两弹一星”指的是(C )
A.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 B.原子弹、氢弹、实用通信卫星 C.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 D.导弹、氢弹、返回式卫星
2003、10、15, “神舟5号”载人飞船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合作探究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对我国有何意义? 在国际上有何影响?
“两弹一星”,抢占了科技制高点,增强了我国 科技实力和国防实力,奠定了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重 要地位。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如果六十年代 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 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 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 五号(2003)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六单元 科技教育与文化 第17课 科学技术的成就(一)》教学设计_27
1999、11、20,“神舟1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1、1、10, “神舟2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3、25, “神舟3号”无人飞船发射成功
2002、12、30, “神舟4号”无人飞船发射成 功
1、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 (1964、10)
它相当于20000吨烈性炸 药(TNT)的爆炸威力。
我国是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 武器的国家
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成 功爆炸。
它相当于百万吨烈性炸药(TNT) 的爆炸威力。
温馨提示:为更好地满足您的学习和使用需求,课件在下载后可以自由编辑,请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Thank you f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