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色谱法
一、色谱法发展简史 固定相(stationary phase):按形状分为柱色 谱法,毛细管色谱法,平板色谱法;按材料 分为吸附色谱法,分配色谱法,离子交换色 谱法,凝胶色谱法,生物亲和色谱法 色谱柱 (packed column) 流动相(mobile phase):气相色谱(gas chromatography,GC);液相色谱(liquid chromatography,LC);超临界流体色谱法 (supercritical fluid chromatography,SFC)
火焰法: CL 2Sb S 2Sb A C
石墨 炉法: mL CL V
第二节 荧光分析法
一、概述
荧光(fluorescence):当物质分子吸收光子能量
而被激发,然后从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 级返回到基态能级时所发射出的光 荧光分析法(fluorometry) :通过测定分子所发 射荧光的特征和强度,对物质进行定性、 定量分析的方法 分子荧光分析法(molecular fluorometry) :物 质在可见-紫外光区激发并发射的荧光
第十四章 现代仪器分析简介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了解原子吸收光 谱仪的基本构造,熟悉标准曲线法及标准加 入法、熟悉灵敏度和检出限的计算方法。 。 2.熟悉激发光谱、发射光谱、荧光寿命、荧光效 率等概念,掌握荧光光谱的特点、影响物质 发光的因素及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了解荧光光谱仪的基本构造,熟悉标准曲线 法及比例法。 3.了解色谱分离理论、色谱仪的基本构造、进行 物质定性分析和定量测定的基本原理。
二、色谱仪
气相色谱仪示意图
高效液相色谱示意图
响应值与时 间的关系的 色谱图
三、色谱法分离理论 1、基本术语 色谱图(chromatogram) 以组分的响应值为纵坐 标,组分的流出时间为横坐标所得 基线(base line)当色谱柱中仅有流动相通过时, 检测器响应信号随时间变化的纪录,应是平行 于横轴的直线 色谱峰(chromatographic peak) 组分通过测试 器所得到的响应信号的大小随时间变化所形成 的峰形曲线。不正常的有:拖尾峰(tailing peak)及前延峰(leading peak)。
三、原子吸收光谱仪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显 示 器 显光源 -空心阴极灯(hollow cathode lamp)
2. 原子化器(atomizer) (1) 火焰原子化器 (2) 电热原子化器
3. 单色器:平面光栅单色仪
4. 检测系统 :光电倍增管
四、测量分析方法 1、校准曲线法 (calibration curve) 2、标准加入法 (standardaddit ions)
物质分子产生荧光必需满足两个条件:在紫 外-可见光谱区有强吸收和具有较高的荧光 效率。 发射荧光的光子数 荧光效率 吸收激发光的光子数
f
影响荧光强度的 (1)具有长共轭结构的物 质具有较高的荧光效率(2)分子的刚性和 平面性可使荧光效率提高(3)各种取代基 对荧光效率有很大影响,吸电子取代基使 荧光效率降低,而斥电子取代基使荧光效 率提高。
16 (
tR W
)
2
5 . 54 (
tR W1
2
)
2
3、速率理论 色谱柱的柱效也就是峰宽受四个力学因素控制, 即涡流扩散项、分子扩散项、流动相和固定 相传质阻力项。用板高方程表示为:
H A B u Cu
A、B、C分别表示涡流扩散系数、分子扩 散系数、流动相和固定相传质阻力系数之 和。只有当A、B、C较小时,H才能小, 柱效才能高。反之柱效低,色谱峰将展宽。
第一节 原子吸收光谱法
一、概述 1. History: 2. Definition : AAS是基于光源辐射出待测元素的特 征谱线,通过样品的原子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 元素的基态原子吸收,通过测量吸光度对元素进 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二、原理 1.原子吸收光谱的产生 : = c/ = hc/h = hc/E 2.原子吸收测量的基本关系 A= -lgT = lg Iov / Iv =0.4343KNL
1、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
荧光激发光谱(excitation spectrum):固定某一
发射波长,测定荧光发射强度(F)随激发 波长(ex)变化所得的光谱 荧光发射光谱(emission spectrum)或荧光光 谱(fluorescence spectrum):固定某一激 发波长,测定荧光发射强度随发射波长 变化所得的光谱
五、样品的处理
T
干燥-----灰化-----原子化----净化
drying
ashing
Time atomizing cleaning
六、灵敏度和检出限 1. 灵敏度 特征浓度(characteristic concentration):产生 1%吸收(0.0044 A)所需浓度。 Sc = C ×0.0044 / A 特征质量(characteristic mass): mc = C V×0.0044 / A 2. 检出限
二、光强度与荧光物质浓度的关系 It = Io10-bc Ia=Io - It F = Io(1-10-bc) = Io(1- e-2.303bc) 对于稀溶液,bc <0.02时: F = 2.303 Iobc =(2.303 Iob)c F=Kc
三、荧光光谱仪
四、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1、校准曲线法:用已知浓度的标准物质经过和 未知样品相同的处理之后,配制溶液,逐一 测定荧光强度,以荧光强度为纵坐标,标准 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成标准曲线。在校 准曲线中查出对应浓度。 2、比例法:
cx F s Fo F x Fo cs
3、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1)无机化合物的分析:形成荧光螯合 物的直接分析法;被测物作为荧光熄灭 剂的荧光熄灭分析法 (2)有机化合物的荧光分析 :芳香族及 具有芳香结构的化合物;还原型辅酶I (NADH)和还原型辅酶II(NADPH); (3)荧光标记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常用溴化乙锭 EB
2、塔板理论 (1)理论塔板高度(Height equivalent to a theoretical plate;H)把色谱柱看作分馏塔, 每个塔板之间的距离。 (2)理论塔板数(The number of theoretical plates) 在一定柱长(L)中的塔板的数目(N)
N
L H
fs
W 0 . 05 h 2X
(X Y ) 2X
fs在0.95~1.05之间为对称峰;小于0.95为前延峰;
大于1.05为拖尾峰 峰高(h): 峰顶到基线的垂直距离;半峰宽(W1/2): 峰高一半处色谱峰的宽度;峰面积(A): A h×W1/2 保留时间(retention time;tR) 试样中各组分在色谱 柱中滞留的时间 死时间(void time;tM):不被固定相吸附或溶 解物质从进柱到出柱出现响应值最大时t 调整保留时间(adjusted retention time;t’R): 扣除了死时间之后的保留时间
4、分离度(resolution)
R
t R1
1 2
t R2
2 tR
W 1 W 2
W 1 W 2
四、色谱法中的定性和定量方法 1、定性方法 2、利用峰面积定量 3、色谱法分析中生物样品的预处理
课后练习 p308 1、3、6、9、10
本章小结
一、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基于试样的基态原子蒸气 对特征辐射的吸收作用来进行元素定量分析的 方法。 原子吸收的测量 根据Lambert-Beer定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主要 由光源、原子化器、分光系统和检测系统等四 部分组成 定量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常用的定量方法 有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法。
F
荧光波长407nm 386 366
F
407 430
激发光谱
荧光光谱
453
347
激发光波长386nm 350 375 400 400 430 460
2、荧光寿命和荧光效率 荧光寿命(fluorescence life time,f):当除去激 发光源后,分子的荧光强度降低到激发时最 大荧光强度的1/e所需的时间 荧光量子产率(fluorescence quantum yield,):
Fo Ft t
ln
f
f
发射荧光的量子数 吸收激发光的量子数
3、影响物质发光的因素 (1)分子结构与荧光的关系 能够发射荧光的 物质应同时满足两个条件:物质分子必须有 强的紫外-可见吸收,有一定的荧光效率。分 子中有共轭 键、刚性平面结构、分子上的给 电子取代基使荧光增大,而吸电子取代基则 降低荧光强度。 (2)影响荧光强度的外部因素:若温度升高, 降低荧光效率和荧光强度;荧光波长随着溶 剂极性的增加而长移,荧光强度增加;溶液 的pH;荧光焠灭剂。
二、荧光分析法 激发光谱反映荧光强度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情况, 荧光光谱反映荧光强度随荧光波长的变化情况。 固定荧光波长,以激发光波长为横坐标,荧光 强度为纵坐标,可绘制物质的激发光谱;固定 激发光波长和强度,以荧光波长为横坐标,荧 光强度为纵坐标,可绘制物质的荧光光谱。激 发光谱和荧光光谱可以用于对物质进行定性分 析,也可用于荧光测定时激发波长和测量波长 的选择。
影响荧光强度的外界因素: 温度升高,荧光强度 降低;溶剂极性增加,荧光强度增大,同时荧光 峰向长波长方向移动;pH值;荧光熄灭剂 荧光强度与溶液浓度的关系:当荧光物质浓度较 低,且符合abC≤0.02条件时,荧光强度与其 浓度呈线性关系:F = KC 荧光计或荧光分光光度计,一般由光源、单色器、 样品池、检测器和读数装置等元件组成。 荧光法的定量方法有标准曲线法或直接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