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国二卷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全国二卷解析
高考语文在重视基础、创设情境、关注应用、鼓励学生创新表达等方面,也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方面,力求通过不同类型的素材、不同测试重点的板块组合,形成对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全面覆盖。
在试卷题目设计上,选择语文学习中的主要内容,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避免偏题怪题,以期通过不同类型题目间的有机结合全面考查考生语文素养,引导语文教学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本功的培养。
例如,第一大题多文本阅读采用实用类和论述类文本组织材料,试题侧重考查信息处理和加工能力,考查更为全面综合。
另一方面,结合语文学科特点,试卷力求创设真实生活情境和个人体验情境,强调在语言实践中积累、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凸显语文的应用性、综合性,避免对知识的僵化记忆。
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注重联系考生生活。
力求通过考试,引导语文教学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例如,积累背诵古诗文是中学语文学习的主要内容,第17中第④题,创设“校庆致辞”情境,要求学生在校庆欢迎词中填入恰当的古诗文。
题目力求从贴近学生生活出发,设置真实的生活情境,使“默写”不再是诗句的僵化记忆,答案的开放更是对学生能基于多年的诗歌学习积累进行合理联想、创造性应用的鼓励。
同时形式创新,回归本质,注重语文素养的考查。
主要测试考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3道选择题和2道主观题组成。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语言文字运用17-19三道试题将辨析修改病句、成语使用和语句连贯放在同一个语段中考查,即在充分理解语段意思的基础上正确使用词语和句子。
这3道试题延续了近三年高考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的多变的特点,在考查形式上有了变化,知识点依旧是近年高考的“法定考点”,注重对考生语境分析和语文素养的考查。
20小题延续了2017年用语得体的考点,将2017年的选择题改为主观题,赋分5分;21小题利用所给材料仿写题,赋分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