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冉雍个人资料冉雍的故事介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弟子冉雍个人资料冉雍的故事介绍
孔子弟子冉雍
《论语注疏》记载到:“雍,(孔门)弟子,仲弓名,姓冉。
”,孔子弟子冉雍,与冉耕、冉求都是在孔门十哲之列,世人称之为“一门三贤”。
冉雍画像
孔子弟子冉雍由于家庭是以游牧为生,加上父亲冉离是个品行不好的人,所以很是自卑。
但是主张因材施教的孔子针对他的心理状况进行开导。
于是孔子就鼓励他说:“用来犁地的牛生下小牛长着红色的毛、端正的角,就是不想把它作为祭祀山神的祭品。
但是难道山神也会舍弃它吗?”在中国古代,供祭祀用的牲畜常用红色的牲畜,一般情况下不用耕牛,所以自然也不用犁地的牛产下的子。
孔子这番言论的大致意思是,你的父亲虽然是个品行不好的人,但如果你自己很优秀,别人就不会在意你的出身地位低下而抛弃你。
根据资料我们可以知道冉雍是孔子弟子里较早一批里边的。
这样推算下来那么他成为宰相时也许还比较年轻。
在当时仲弓得到季桓子的任命时,将自己要当宰相这个消息告诉了孔子,并征求老师的意见。
从这点就能看出好像仲弓是很开心的,比较乐意接受这个使命,而且有了长期为季氏家族服务的准备。
冉雍以前曾做过季氏私邑的长官。
做官时,他“居敬行简”,冉雍主要主张“以德化民”。
但是在季氏“而谏不能尽行,言不能尽听。
”于是冉雍就辞去这一职,重新跟随孔子。
冉雍在孔门弟子中以德行著称,是其“德行”科四大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的极高评价。
这是孔子对其他人从来没有过的最高评价。
冉雍的故事
冉雍是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人,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七十二贤之一,冉雍的故事的故事有哪些呢?
冉雍画像
其实,冉雍的身世并不好。
他的父亲冉离是一位品行不好的人,但是他的继母公西氏是个非常知书达理且疼爱孩子的人。
她听说孔子讲学,就把三个孩子送入孔子门下学习。
在冉雍的故事有很多,都很有趣。
传闻因为父亲的品行不好,偷过东西,所以冉雍一直很自卑,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而且同窗的小伙伴也会看不起他,甚至会欺负他。
有时候他们还会觉得父亲是小偷,所以冉雍也会偷东西。
孔子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准备找一个恰当的时机,教育一下弟子们。
有一天,大家外出游玩,看到一头毛色赤红,头角端正的小牛。
弟子说老师曾经说过这样的小牛是要用来祭祀山神的。
孔子故意说,他的血统不好,不能用。
学生辩驳道血统不影响,因为不是用它父母来祭祀。
孔子顺势说道,的确啊,人也一样。
不能因为一个人父辈的品行原因,就怀疑甚至否定他的一切。
弟子们知道孔子说的就是冉雍,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逐渐接纳了冉雍,后来,冉雍也与其他弟子相处的很好。
在冉雍刚入孔子门下时,孔子问他有什么志向,他说愿意把尧舜这样的圣贤之道发扬光大。
孔子甚是欣慰,觉得自己有人将自己的思想学说传下去了。
作为孔子门下德行科的弟子,孔子称他“雍也可使南面。
”即他是可以为官的人。
冉耕冉雍冉求
对孔子有研究的人,想必都知道,冉耕,冉雍,冉求都是孔子门下的得意门生。
那么冉耕,冉雍和冉求又有怎样的关系呢?
冉耕冉雍冉求
冉耕,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伯牛。
是孔子门下的弟子,为孔门“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耕,春秋末年鲁国人,字仲弓。
同为孔子弟子,也为“德行”科代表人物之一。
冉求,春秋末年鲁国人,字子有。
人称“冉有”,与两位兄长一样,为孔门弟子,以政事见长。
其实,冉耕,冉雍,冉求三人是亲兄弟。
他们的爸爸名叫冉离,家里很穷,以牧为业,人称“犁牛氏”。
在《冉氏族普》中记载道:
冉离娶了颜氏,生下长子冉耕,以及次子冉雍。
在颜氏去世后,父亲冉离又娶了他们的后母公西氏,生下三子冉求。
后来公西氏听说孔子设学堂教书,便让三个儿子去孔子那里拜师求学。
虽然是亲兄弟,但是三人的命运迥然不同。
在孔门学习时,三人均颇受孔子赏识。
大哥冉耕被大家公认为最像孔子,只是没有孔子那样博大精深,后来,年纪轻轻的,不幸染了重病,英年早逝,令人叹惋。
而冉雍品行端正,为人憨厚,为孔门“德行”科的代表人物之一。
孔子称赞他可以做南面王。
冉求,素来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其擅长理财。
与哥哥们不同的是,冉求虽身为孔子弟子但对孔子不是绝对的服从,他的思想中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
冉求的父亲是冉雍吗
在《冉氏族谱》中这样记载,“离娶颜氏,生长子耕,次子雍。
颜氏死,又娶公西氏,生求。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冉离娶了颜氏,生了长子冉耕、次子冉雍。
后来颜氏死了,冉离有趣了公西氏,生下了冉求。
所以这样就明朗了,冉雍不是冉求的父亲,而是冉求同父异母的哥哥。
而且他们两个人,包括冉耕都是孔子的门生。
而且冉耕,也就是伯牛,还有冉雍和冉求,都是孔门十哲之一,有“一门三贤”的美称。
冉求立像
冉雍在孔子的弟子中是以德行著称的,孔子对冉雍的评价是“雍也可使南面”,意思就是冉雍可以做一方的长官,古时候以坐北朝南为尊,所以一般官员都是面朝南而坐的。
所以这是孔子从来都没有过的对弟子的最高的评价,可见孔子对冉雍德行的认可。
孔子临死的时候说,要说贤德首先要讲的就是冉雍了,而且还超过别人很多。
荀子在他的《儒效》中就把孔子和冉雍相提并论,这也是对冉雍的德行非常高的认可。
但是冉求在德行方面是不如冉雍的,但是冉求也非常有自知之明,对自己的认识非常的清晰。
而且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也是受到孔子的认可的。
而且孔子也认为冉求是有治世的才能的。
冉求在跟随孔子的的时间里,受到孔子的教化,德行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最
难能可贵的是,冉求身上有有一种质疑的精神,并不是以孔子所说的是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