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方小青龙汤治咳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古名方小青龙汤治咳嗽
刘渡舟教授在1983年第4期《北京中医杂志》曾发表过一篇“怎样正确使用小青龙汤”的文章,我个人总结下来,主要有四个辨证的关键点
一、辨气色
“水色”:面部黧黑。
“水环”:两目周围出现黑圈。
“水斑”:额头、鼻柱、两颊、颏下出现黑斑。
二、辨脉象
脉或弦、或浮紧、或沉。
三、辨舌象
舌苔多水滑,或阳气受损后,舌色淡嫩。
四、辨痰涎
痰涎清稀不稠,如泡沫,落地为水。
或如鸡蛋清状。
网上流传着黄煌教授总结的一句小青龙汤的典型指征,非常的形象,叫“水样的鼻涕水样的痰”,即清涕滂沱,咳痰清稀量多。
但或许是临证经验太少,按照两位医家所述,临床中很少能碰到典型的小青龙汤证患者。
直至后来在大家中医看到史欣德老师的一篇讲稿,“没有‘大量清稀泡沫样痰’,还能用小青龙汤吗?”才顿觉豁然。
史老师通过个人亲身体会,提出小青龙汤一个关键的应用点,只要咳嗽属于寒性咳嗽,就有应用的机会,这极大的扩展了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应用范围。
如何判断咳嗽属于寒性呢?史老师列举了一些问诊技巧:
1、每次咳嗽的时候,是不是只要喝热水,或者洗热水澡,症状就能缓解
2、咳嗽在下午太阳落山、温度下降是不是会加重,晚上九十点则越来越重
3、舌象、小便没有明显的热象
儿科属于“哑科”,这么问肯定问不出什么来,所以史老师认为要仔细观察小孩子的体征,小青龙汤证的小患者有这么几个特点:
1、面色暗,也就是刘渡舟教授讲的“水色”
2、“眼睛变小”,由于眼胞轻微浮肿,会显的眼睛特别小。
3、舌头水淋淋的
4、一般咳嗽之后大便偏溏
后来阅读邢斌老师《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一书,其中提到典型的寒痰咳嗽,即小青龙汤应用指征:痰多易咯,色白清稀,多伴畏寒或仅背部畏寒。
自此,我对小青龙汤治疗咳嗽的使用指征逐渐明了,应用的机会也就多了起来,试举一则典型案例。
患者,女,35岁,一个月前感冒,经用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后其他感冒症状已无,唯遗留咳嗽频繁,服用川贝枇杷膏等止咳药水,每次服药后咳嗽即会减轻,但一小时后咳嗽复频,有慢性咽炎史,咽痒则咳,痰少,易咳,痰色白,略粘,咳引胸痛,舌淡苔薄,脉细弱。
首诊辨为典型的玄参利咽汤(邢斌老师自创方)证。
予以玄参利咽汤两剂,并自信告知患者咳嗽应该会好(当时还是太年轻了)。
一周后患者复诊,自诉服药当天及第二天咳嗽有过明显减轻,第三天咳嗽又开始频繁,期间继续服用川贝枇杷膏等止咳药水以缓解症状。
刻下:咳嗽仍频,痰少,易咳,痰色白,偶略带黄,略粘,咳引胸痛,咽痒,遇痒则咳。
仔细观察患者面色偏暗,详细询问患者,得知饮热水后咳嗽会有所缓解,遇风或天气变冷则加重,恶寒,背冷,大便偏溏,舌脉同前。
辨为咽燥咳嗽兼寒饮咳嗽。
予小青龙汤合玄参利咽汤,五剂后咳嗽全无,恶寒背冷等症亦除。
附:玄参利咽汤(出自邢斌《半日临证半日读书》):
玄参30~90克,僵蚕15克,蝉衣15克,木蝴蝶12~15克,桔
梗9~15克,生甘草9,薄荷3~5克。
应用指征:咽痒则咳,无痰,或极少的痰,或易咳,或难咳(若难咳,则加利咽化痰之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