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本科生龈上洁治术操作考试成绩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医学本科生龈上洁治术操作考试成绩分析
宋建玲;苟建重;张兰;陈悦;孙俊毅;阮建平
【摘要】目的通过对口腔医学本科生手工龈上洁治术考核成绩统计分析,了解学生每一项操作环节得分情况,为牙周实习手工龈上洁治术教学提供参考.方法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根据执业医师龈上洁治术考试的内容,制定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牙周临床实习结束后,由两名高年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根据龈上洁治术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平均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洁治前准备得分最高,95.59%的学生仪表端庄、服装整洁,91.18%的学生洗手、戴手套正确,洁治得分最低,没有
一个学生龈上洁治器械使用完全准确,98.53%的学生龈上洁治器的握持方法及支
点不正确,92.65%的学生器械选择错误.男女生在各操作环节中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考虑性别,五年制与七年制学生在器械选择方面的表现并无显著性差异(P=0.063).考虑性别与学制,五年制男生在器械选择方面得分显著低于七年制男
生(P=0.018)及七年制女生(P=0.049).结论增加牙周实习时间,加强仿头模上器械使用、器械握持的方式及支点的训练,牙周实习用手工做龈上洁治术洁治.
【期刊名称】《西北医学教育》
【年(卷),期】2017(025)005
【总页数】4页(P806-809)
【关键词】牙周实习;手工龈上洁治术;考核成绩分析
【作者】宋建玲;苟建重;张兰;陈悦;孙俊毅;阮建平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
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
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安 710004;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牙周黏膜科,陕西西安71000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0
牙周病是口腔两大类主要疾病之一,是牙齿缺失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属于在世界范围患病率较高的疾病,其在我国发病率为89%。
牙周病的基础治疗方法之一是龈上洁治术,即用手工洁治器械或超声洁治器除去龈上牙石、软垢和菌斑,并用磨光器械将牙面磨光。
它是口腔医师必须掌握的技术,同时也是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结束应掌握的牙周基础治疗方法。
为了解学生手工龈上洁治术掌握的情况,在牙周临床实习结束后,我们对学生进行龈上洁治术考核。
本实验旨在对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对今后龈上洁治术教学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1.1 调查对象
以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2011(5)(硕)级31人,其中女生18人,男生13人;选取2012(5)(硕)38人,其中女生25人,男生13人。
1.2 调查项目
根据执业医师龈上洁治术考试的内容,制定考核项目,包括洁治前准备、洁治、洁治后、完成时间等4大项,13小项内容,总计100分。
1.3 调查方法
学生牙周临床实习两周,出科进行考核,接诊一个初诊病人,再治疗一位龈上洁治术患者,由两名高年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根据龈上洁治术评分标准进行打分,取平均分,进行统计。
1.4 统计方法
我们计算了龈上洁治术评分表各项得分等级的频率分布。
使用t检验分析了性别以及学制分别对于评分表各单项以及总分的影响。
当Levene检验提示两组数据方差不齐时,Welch’s t检验被用于做上述分析。
此外,我们还分析了性别及学制综
合考虑后对于评分表各单项以及总分的影响。
方差分析(ANOVA)被用于此项分析。
同时,进行了多性别-学制组间的多均数两两比较,并对相应P值进行了Bonferroni校正。
2.1 对学生龈上洁治术得分等级频率分布的分析
龈上洁治术评分表各项得分等级的频率分布见表1。
(1)洁治前准备
仪表端庄、服装整洁:95.59%的学生考试接诊患者服装整洁,戴口罩、工作帽合
乎要求,但仍有个别学生没有戴工作帽、口罩,或者戴的不合乎要求,帽子没有将头发完全覆盖;口罩边缘与鼻子、脸颊、下巴贴合不紧;甚至口罩只掩住嘴巴,却把鼻子露在外面。
洗手、戴手套:实习中严格强调无菌观念,看病人前、后洗手,91.18%的学生熟
悉六部洗手法,仍有学生洗手有遗漏、顺序错乱、细节不到位。
洗手后手没有完全干燥,戴手套困难;撕开手套袋子,手直接与手套外面接触。
操作结束没有收拾完毕治疗器械,将治疗盘放在医疗垃圾筒,将手套卸掉。
体位调节:36.76%的学生体位调节合乎要求,其他学生椅背调节的过平,与地面
平行,患者的头、背、腿不在一条直线上,甚至头的位置低于腿部,患者坐起不方便;椅背调节的过直,与地面垂直,操作时与患者的面部距离过近;头托调节的不合适,患者的头枕部没有在头托的中央,靠在头托的边缘;或者患者的头部悬空;也有患者头枕部在头托与椅背衔接处。
操作者的座椅位调节的过高,脚不能全部着地,只能脚的前半部着地;座椅位调节的过低,腿弯曲,不能伸直,座椅位的高
度调节的合适,却将脚放在椅子的腿上,不稳定。
灯光调节的不能够使操作时术区。
消毒:14.71%的学生龈上洁治术前没有消毒牙齿和牙龈,或者消毒范围不够,只
消毒牙面。
(2)洁治
器械选择:仅有7.35%的学生对龈上洁治器械熟悉,92.65%的学生对器械不熟悉,器械选择错误,不知道哪一把洁治器用于哪个牙面,拿上器械才在患者的牙上来回比划。
器械握持方式及支点:98.53%的学生龈上洁治器的握持方法及支点不正确。
①器
械握持存在的问题,用拇指的指腹与食指的指腹握持器械;用拇指和中指指腹握持器械;用拇指和食指指腹握持器械;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的指腹握持器械;握持器械过于靠近工作端或器械末端;器械握持过紧或过松;②支点不正确,洁治时无支点;或支点的放置位置不准确,洁治上颌牙将支点放在对颌牙上;放支点牙不干燥有唾液。
器械使用:没有一个学生龈上洁治器械使用完全准确。
①器械刀刃调整不到位,工作头的角度过大或过小;刀刃未置于牙石的根方,没有与牙面贴合;后牙的镰形器工作端没有与邻面贴合;牙石层层剥离。
②器械的运动,没有沿着牙面使牙石移位;洁治时用力过大,牙石飞出口外。
③操作幅度过大,刀刃的运动幅度前牙超过切缘,后牙超过牙合面。
④运用臂力,而不是腕力。
洁治有序:32.35%的学生洁治有序,其余学生没有按区域逐个牙齿、牙面洁治,
跳跃牙齿、牙面,频繁更换器械,有牙齿、牙面被遗漏没有洁治。
牙龈保护:57.35%的学生牙龈保护,爱伤意识不强,操作无支点或支点不稳,器
械放置的角度小于,损伤龈缘、龈乳头。
(3)洁治后
洁治效果:66.18%的学生没有洁治干净,没有用清水冲洗术区或用压缩空气吹干
牙面,仔细逐个牙齿检查,有牙石、菌斑、色素残留。
抛光、冲洗上药:54.41%的学生洁治后抛光、上药不准确,使用橡皮抛光杯加抛
光膏,转速过快,抛光膏四溅;抛光时压力过大、持续性与牙面接触。
冲洗时针头没有深入龈沟或牙周袋内;上药时没有隔湿或吹干牙面,将药置于龈沟或牙周袋内。
卫生宣教:38.24%的学生洁治结束后,没有告诉患者治疗后可能有不同程度的牙
龈疼痛、局部炎症消退后,牙龈退缩,出现牙本质过敏症状。
没有指导患者如何进行口腔卫生的维护,如何有效去除菌斑,如何正确的刷牙。
(4)完成时间
76.47%的学生能够按时完成操作。
没有按时完成,因为患者有色素,牙石多,洁
治耗费时间,洁治中需要频繁更换器械,出血多,视野差。
2.2 性别及学制对于龈上洁治术评分的影响分析
性别及学制分别对于龈上洁治术评分表各项得分的影响见表2。
当综合考虑性别及学制对于学生得分的影响后,各性别-学制组间学生得分差异见表3。
龈上洁治术操作过程中,男女生在各操作环节中的表现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
当不考虑性别时,五年制与七年制学生在器械选择方面的表现并无显著性差异(表2,P=0.063)。
然而,当性别与学制被同时考虑后,可发现五年制男生在器械选择方面的得分显著低于七年制男生(表3,P=0.018)及七年制女生(表3,P=0.049)。
龈上洁治术是用洁治器械去除龈上牙石、菌斑和色渍,并抛光牙面,以延迟菌斑和牙石再沉积。
牙菌斑和牙石是牙周病最主要的局部刺激因素,洁治术是去除龈上菌斑和牙石的最有效方法,洁治术是否彻底完善,直接影响治疗效果。
洁治术技巧是口腔医生的基本功,尤其是应用手持器械做洁治,是每位口腔医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术。
3.1 做好洁治前准备
洁治前准备4项,除体位调节得分低,其余项目都比较高,说明学生基本操作好。
体位调节不到位,医生操作不便利,而且容易产生疲劳,患者也不舒服,颈部不适、
腰背酸困。
为此,我们专门对学生进行医患体位,上下颌不同牙位体位调节的训练,强调无菌观念,使学生每接诊一个病人都严格洗手;戴手套时,没有戴无菌手套的手,只允许接触手套套口的向外翻折部分,不能碰触到手套的外面。
3.2 洁治准确无误
洁治中得分低于洁治前准备、洁治后和完成时间,尤其器械使用在所有项目中得分最低,没有一个学生龈上洁治器械使用得满分,其次是器械握持方式及支点,再次是器械选择。
原因学生学生临床训练时间比较短,牙周实习只有2周,手用洁治
操作比较少,大部分采用超声波龈上洁治;不熟悉镰形器和锄形器的结构和特点,操作过程中,不会正确握持器械,没有稳固的支点。
增加牙周实习时间,加强仿头模上器械使用、器械握持的方式及支点的训练,用改良握笔式控制器械,用拇指、食指和中指的指腹抵住器械的干,形成三角形,洁治时手指用力器械不会转动,建立稳定的支点,不至于器械刀叶失去控制,防止器械操作时损伤患者及术者自己,有效使用器械,减少术者疲劳,同时操作中支点的稳固给患者精神上安全感。
将全口牙分区洁治,防止遗漏。
3.3 洁治后的宣教
龈上洁治后,牙面不光滑,有刻痕并遗留色素和细小牙石,如果不抛光牙面,容易形成菌斑,牙石沉积。
通过抛光牙面,减少菌斑的再附着速度和程度,采取低速弯机头插上橡皮杯蘸抛光膏,低速旋转抛光牙面,稍施压力,抛光杯的薄边缘伸入龈缘下和牙邻面。
告知患者洁治术后,可能出现疼痛、出血、牙齿敏感、牙面粗糙感等情况及对应措施。
指出正确的口腔卫生措施的重要性,教会患者正确的刷牙及牙线使用方法。
【相关文献】
[1]孟焕新.牙周病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2]孙卫斌.牙周基础治疗技术[M].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3]宋泽庆,朱艳芬,彭秋凤.等,影响教学医院临床本科实习OSCE成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7):106-107.
[4]谷秋红,徐宁,李智伟.五年制医学专业学生传染病学考试成绩分析与评价[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