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心得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史问廉第八集《千秋之评》心得体会
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鉴史问廉》虽然只有八集,却让观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秋之评》更是用历史的终极审判功能警醒我们鉴史,慎思笃行。
众所周知,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墓碑上竟然没有一个字,这位敢于打破历史常规的女皇,给后人出了一个哑谜。
有人认为,碑上无字,是武则天有意让后人和历史去评价自己的功过是非。
且不说这个观点对错,无字碑让我们能感受到,武则天甚是很看重身后之名。
历史是人创造的,每一个人都会在历史上留名。
历史是公正客观的。
清名与骂名,历史自有评判,也会铭记。
我认为留名需留清名,留一个后人敬仰的清名。
中国历史上,很多人在居高位权倾朝野,积累家财富可敌国,掌握天下的生杀大权,极为煊赫。
但他们鱼肉百姓,残害忠良,甚至是出卖国家利益。
因而他们的风光是短暂的,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钉在历史耻辱柱上,他们身后必将骂名滚滚,遗臭万年。
南宋奸相秦桧在位时,贪污受贿,私通敌国,以“莫须有”的罪名害死抗金名将岳飞,最终在人们的唾骂声中死去,他的铜像也永远的跪在岳飞的墓前。
据记载,后世一个秦姓学子游历风波亭,感慨万千,提笔写了两句诗,“人自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
骂名影响,竟至于斯!明朝东厂太监魏忠贤把持朝政多年,横征暴敛,残害忠良,竟还恬不知耻地要求全国各地官员为其建立生祠。
生祠没有延长他的福寿,也掩盖不住他的滔天罪行,更抹不去他的千古骂名。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臧克家这句诗意味深长。
很多人虽早已故去,但他们没有被历史的大潮淹没,他们的光荣事迹一直为后人称道,他们的作为造福一方,影响深远,他们的功绩彪炳史册,他们的清名流芳千古。
战国时期,淮河支流史河经常泛滥,孙叔敖变卖了自己的家产,率领民众在史河安闸筑坝,引水灌农田,经过改造的史河,直到今天还在造福着当地的百姓,他的清名正如史河之水,一直流传至今。
唐朝的韩愈被贬至偏远的潮州,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在当地
兴修水利,垦荒造田,开办学堂,教化万民。
潮州人民为纪念他,将潮州的小山改名为韩山,树林改名为韩林。
苏州的苏堤是人民纪念苏轼而命名,钱清江是当也地人民为纪念“一钱太守”刘宠而更名……像这样留下清名的官员还有很多,他们能真心为民,造福百姓,他们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有句话说,计利当计天下利,留名需留万世名。
不仅要留万世名,更要万世清名。
而今,我们党员干部切实践行党的宗旨,诚心诚意为人民服务,党不会忘记他,人民不会忘记他。
像焦裕禄、雷锋、孔繁森、沈浩、牛玉儒、杨善洲……他们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
即使在经济物质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的事迹依旧激励每一名党员,他们丰碑永立,万古长青。
他们的清名永垂不朽。
雷锋同志说得好,“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们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
这句话应成为每一党员干部的座右铭。
党员干部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一个有价值的人,一个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留一个让后人敬仰的万世清名。
鉴史既是问廉,又是兴廉,更是养廉。
廉是明,是清,是正。
廉,不仅应是从政为官的操守,还要成为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气节。
以历史为镜鉴,今人追思古人,学廉向廉;他日现实成为历史,后人思慕今人,亦应为今人之崇廉敬廉,做千秋之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