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兴隆中学高二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江苏省镇江市扬中兴隆中学高二化学月
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
1. 下列事实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是()
①醋酸与水能以任意比互溶;②醋酸溶液能导电;③醋酸稀溶液中存在醋酸分子;④常温下,0.1mol/L醋酸的pH比0.1 mol/L盐酸的pH大;⑤醋酸能和碳酸钙反应放出CO2;⑥0.1 mol/L醋酸钠溶液pH=8.9;⑦大小相同的铁片与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反应,醋酸产生H2速率慢
A.②⑥⑦ B.③④⑥⑦
C.③④⑤⑥ D.①②
参考答案:
A
略
2.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Na2O2中含阴离子数是2N A
B、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N A
C、1mol的溴乙烷中含有N A个Br--
D、1mol乙酸和1mol无水乙醇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分子为N A
参考答案:
B
略
3.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CN和NaClO溶液相比,前者的pH较大,则下列有关同温、同体积和同浓度的HCN和HClO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性:HCN>HClO
B.pH:HClO>HCN
C.浓度:c(CN-)<c(ClO-)
D.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HClO>HCN
参考答案:
C
略
4. 水热法制备直径为1~100 nm的颗粒Y(化合物),反应原理为:
3Fe2+ + 2S2O32- + O2 + a OH-== Y+ S4O62- + 2H2O,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A.a=4 B.将Y均匀分散到水中形成的体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C.每有3 mol Fe2+ 参加反应,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为5 mol
D.S2O32-是还原剂
参考答案:
C
略
5. 下列卤代烃能发生消去反应且消去产物唯一的是
A.CH3Br
B.(CH3)3CCH2Br
C.(CH3)3CBr
D.CH3CH2C HBrCH3
参考答案:
C
略
6. 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 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
B.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
C.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一定为0.3×6.02×1023
D.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
参考答案:
D
略
7. SO2通入Fe(NO3)3溶液中,溶液由棕黄色变为浅绿色,但立即又变为棕黄色,这时若滴入Ba Cl2溶液,会产生白色沉淀.在上述一系列变化过程中,最终被还原的是
A.SO2
B.Cl-
C.Fe3+
D.NO3-
参考答案:
D
略
8. 下列命名中正确的是
A.3—甲基丁烷 B.2,2,4,4—四甲基辛烷
C.1,1,3—三甲基戊烷 D.4—丁烯
参考答案:
B
略
9. 关于浓度均为0.1 mol/L的三种溶液:①氨水、②盐酸、③氯化铵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c(NH4+):③>① B.水电离出的c(H+):②>①
C.①和②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H+)=c(OH)+c(NH3·H2O)
D.①和③等体积混合后的溶液:c(NH4+)>c(Cl)>c(OH)>c(H+)
参考答案:
B
略
10. 今有高聚物…—CH2—CH(COOCH2CH3)—CH2—CH(COOCH2CH3)—CH2 —
CH(COOCH2CH3)—…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其单体是CH2=CH2和H—CO—O—CH2CH3 B.它是缩聚反应的产物
C.其链节是CH3—CH2—CO—O—CH2CH3 D.其单体是CH2=CH—CO—O—
CH2CH3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该高聚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其链节是—CH2—CH(COOCH2CH3)—,即应该是加聚产物,则单体应该是CH2=CH—CO—O—CH2CH3,答案选D。
11. 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mol/L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c(B2)=0.16 mol/L,c(C)=0.84
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A. 2A2+B22A2B
B. A2+B22AB
C. A2+B2A2B2
D. A2+2B22AB2
参考答案:
D
略
12.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乙酸分子中含有羧基,可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CO2
B.蛋白质和油脂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一定条件下都能水解
C.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D.苯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说明苯分子中没有与乙烯分子中类似的碳碳双键
参考答案:
B
略
13. 目前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对这些处理方法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回收垃圾如纸类、金属、塑料、玻璃等,通过综合处理、回收利用,不仅可以减少污染,而且还可以节省资源
B.厨余垃圾如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可以作为有机肥料,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和利用
C.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进行特殊安全处理
D.“白色污染”主要指的是我们日常用的塑料袋,它污染土壤的主要原因是不易被分解,影响正常的物质循环
参考答案:
B
有机物质不能直接被农作物吸收利用,需要通过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分解成有机小分子物质或矿质元素,才能进入植物体内被吸收和利用。
14. 大量获得乙烯的工业方法是:
A.乙醇脱水 B.石油分离 C.石油裂
化 D.石油裂解
参考答案:
略
15. 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时,需要经过下列哪几步反应()
A.消去→消去→取代B.消去→加成→水解
C.消去→消去→加成D.消去→加成→消去
参考答案:
B
考点:有机化学反应的综合应用;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及其结构.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可用逆推法判断:
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以此判断合成时所发生的反应类型.
解答:解:由2﹣氯丙烷制取少量的1,2﹣丙二醇,
可用逆推法判断:CH3CHOHCH2OH→CH3CHBrCH2Br→CH3CH=CH2→CH3CHClCH3,
则2﹣氯丙烷应首先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H3CH=CH2,CH3CH=C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
CH3CHBrCH2Br,CH3CHBrCH2Br发生水解反应可生成1,2﹣丙二醇,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合成的方案的设计,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有机物官能团的变化,为解答该题的关键.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7分)为探究乙炔与溴的加成反应,甲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先取一定量工业用电石与水反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溴水中,发现溶液褪色,即证明乙炔与溴水发生了加成反应。
乙同学发现在甲同学的实验中,褪色后的溶液里有少许淡黄色浑浊,推测在制得的乙炔中还可能含有少量还原性的杂质气体,由此他提出必须先除去之,再与溴水反应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甲同学实验中两个主要的化学方程式、。
(2)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填“能”或“不能”)验证乙炔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其理由是 ___________ (填字母)
A.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未必是加成反应
B.使溴水褪色的反应,就是加成反应
C.使溴水褪色的物质,未必是乙炔
D.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就是乙炔
(3)乙同学推测此乙炔中必定含有的一种杂质气体是,它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在验证过程中必须全部除去。
(4)为验证这一反应是加成而不是取代,丙同学提出
可用pH试纸来测试反应后溶液的酸性,理由是
参考答案:
(7分)(1)CaC2+2H2O→C2H2↑+Ca(OH)2
HC≡CH+Br2→ CH(Br) =CH(Br)或HC≡CH+2Br2→CH(Br)2—CH(Br)2
(2)不能 (a)(c)
(3)H2S Br2+H2S=S↓+2HBr
(4) 如果发生取代反应则有氢溴酸生成,溶液呈酸性,反之,溶液中性。
略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反应m A+n B p C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
①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正反应速率小于逆反应速率,则m、n、p的关系是
______ _________。
②若C为气体,且m + n = p,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_____方向移动。
③如果在体系中增加或减少B的量,平衡均不发生移动,则B肯定不能为_____态。
参考答案:
m+n>p 逆向气
略
18. 甲醇是一种化工原料,工业上合成甲醇的反应:
CO(g)+2H2(g)CH3OH(g) △H= -90.8kJ·mol-1。
若在温度、容积相同的3个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
①.容器内压强P:2P甲与2P乙与P丙关系是
②.变化的热量数值Q中, Q1与Q2的和是
③.画出平衡时甲醇的百分含量(纵坐标)随温度(横坐标)的变化曲线,
要求画出压强不同的两条曲线(标出p1、p2,且p1<p2)。
④.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CO和H2催化合成二甲醚反应为:
3H2(g)+3CO(g) CH3OCH3(g)+CO2(g)右图为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a电极的反应式
为
参考答案:
① 2P甲等于2P乙且大于P丙②Q1与Q2和是90.8
③④【(CH3)20】 CH3OCH3 - 12e-
+3H2O=2CO2+12H+
略
19.
(1)若25<t1<t2,则α(填“>”、“>”或“=”)1×10-14,作出此判断的理由是。
(2) 在t1时,测得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c(OH-)为。
该温度下,测得某H2SO4溶液中c(SO42-)=5×10-6 mol·L-1,该溶液中c(OH-)
=mol·L-1。
(3) t2℃下:①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pH=。
②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混合之前,该强酸的pH值pH1与强碱的pH值pH2之间应满足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
(1)> 水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c(H+)增大,c(OH-)增大,K w= c(H+) ·c(OH-),K w增大
(2)2.4×10-7mol/L 5.76×10-9 mol·L-1(3)① 10 ② pH1+pH2==13
(1))水是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吸热.所以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答案为:>;温度升高,水的电离程度增大,离子积增大;(2)依据纯水存在电离平衡,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和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某温度下纯水中的C(H+)=2.4×10-7mol/L,则此时溶液中的C(OH-)=2.4×10-7mol/L,该温度下,某H2SO4溶液中c (SO42-)=5×10-6 mol/L,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是1×10-5 mol/L,c(OH-)=5.76×10-14:10-5=5.76×10-9mol·L-1;(3))t2温度下水的离子积常数是1×10-12,①0.01 mol·L-1的氢氧化钠溶液的[H+]=1×10-12/0.01=10-10 PH=10;②设强酸的pH=a,强碱的pH=b,由t2℃时,若10体积的某强酸溶液与1体积的某强碱溶液混和后溶液呈中性,即n(H+)=n(OH-),则10×10-a=1×10b-12,101-a=10b-12,即1-a=b-12,则a+b=13,pH(酸)+pH(碱)=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