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交界处节点处理技术概述 杨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交界处节点处理技术概述杨勋
摘要:为保证城市的良好形象,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城市旧改更新工程
数量大幅增加。
旧改工程周边建筑物密集,为保证基坑安全,此类工程的基坑支
护形式通常采用内支撑体系。
基坑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的节点处理是工程中的
一个重难点,处理后的节点需同时满足结构设计强度和防水要求,避免因处理措
施不到位产生的裂缝及渗漏问题。
结合工程实例,总结与分析支撑立柱与底板交
界处的节点做法优化。
关键词:基坑支撑立柱;防水性能;节点处理;植筋
1、前言
本工程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为集商业功能的超高层公寓式住宅。
总建筑面积27.8万㎡,占地面积20836㎡,基坑深度约22m,基坑周长约568.38m,4层地
下室。
基坑总体围护方案:周边围护体采用灌注桩+三管高压旋喷桩,外侧设置
双轮铣搅拌墙或三轴搅拌桩止水帷幕,竖向设置三道混凝土支撑梁柱体系,内支
撑立柱共计81根。
内支撑立柱的拆除需在所有内支撑梁拆除后进行,立柱穿过底板及多层楼板,为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工程质量及进度要求,避免该处节点出现渗水。
本工程采用
二次钢筋绑扎、二次混凝土浇筑技术对该节点部位进行优化处理。
2、技术特点
(1)适用性强:基坑内设置有内支撑的工程均可用到此技术。
(2)作业条件低:施工作业现场所涉及到的施工机械有冲击钻、电焊机等小型工具,且因节点处结构预留范围较小,后期混凝土浇筑也较为方便。
(3)操作简单:施工人员携带简易工具,施工处理速度快。
(4)不延误工期:该节点施工与其他部位施工不冲突,基坑支撑立柱周围底板钢筋绑扎可与底板结构同时施工,不会对工期造成延误。
3、施工工艺
(1)基坑支撑立柱(无外包混凝土)与底板交界处的节点做法
施工顺序:底板、承台底筋绑扎→底板承台面筋绑扎→止水钢板焊接→铺设
快易收口网、钢丝网→格构柱切除→二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详见图3.1。
施工做法:
1)底板、承台面筋在格构柱处弯折,钢筋平直段长度为20d。
2)节点处预留范围为格构柱外边缘向外延伸600mm(一个钢筋搭接长度)。
3)底板、承台底筋在格构柱处无法贯通时需将钢筋焊接在格构柱上,焊接长度为单面焊10d或双面焊5d,并在两侧附加同等数量的底筋。
4)在预留节点位置外边缘距离底板顶面标高200mm位置设置止水钢板,止
水钢板3mm厚。
5)应在底板或承台顶面高度以下200mm位置将格构柱切断,在立柱外
150mm位置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环绕一周,并对支撑立柱进行防锈处理,
6)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比底板更高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本工程使用C40P12
微膨胀混凝土。
图3.1 基坑支撑格构柱防水节点做法图
(2)基坑支撑立柱(外包混凝土)与底板交界处的节点做法
施工顺序:立柱混凝土面剔凿→底板、承台底筋绑扎→底板承台面筋绑扎→
止水钢板焊接→铺设快易收口网→格构柱切除→混凝土剔凿→二次钢筋绑扎→浇筑混凝土,详见图3.2。
施工做法:
1)底板、承台底筋需植筋锚入立柱外包混凝土内,直至钢筋碰到格构柱。
2)底板、承台面筋在外包混凝土外表面处弯折,平直段长度为20d。
3)节点处预留范围为外包混凝土边缘向外延伸600mm(一个钢筋搭接长度)。
4)在预留节点位置外边缘距离底板顶面标高200mm位置设置止水钢板,止水钢板3mm厚。
5)应在底板或承台顶面高度一下200mm位置将格构柱切断,并将剩余立柱的混凝土剔凿。
在立柱外150mm位置设置遇水膨胀止水条环绕一周,并对支撑立柱进行防锈处理,
6)后浇混凝土应使用比底板更高标号的微膨胀混凝土,本工程使用C40P12微膨胀混凝土。
3)焊接操作人员须持证上岗。
4)焊接过程中应及时清渣,焊缝表面光滑,焊缝余高应平缓过渡,弧坑应填满。
5)检查焊接件是否有夹渣、气泡等缺陷,如果缺陷严重,应取样试验,合格后方可安装并要求改善焊接工艺,消除不良现象。
6)钢筋保护层厚度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5)的要求。
(2)安全保证措施
1)须严格执行以下安全规范:JGJ 59—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33—2012《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46—20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2)机械设备一定要有防护罩和接地、接零线。
3)建立现场施工安全组织,对施工人员作好安全技术交底,建立安全责任制。
设置专职安全员,监督各项安全规程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4)施工现场严禁烟火,材料堆放处、库房等区域须配备消防器材。
5)施工作业人员须持证上岗并穿戴防护用口(工作服、工作鞋、手套和安全帽等),按规程操作,不得违章。
5、结语
采用本文所提到的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因内支撑立柱节点处理产生的工期影响,在确保施工进度的同时,也可以满足施工质量和安全的要求。
在内支撑拆除后进行的节点处结构二次浇筑不仅工程量小而且易于施工。
尤其对防水要求较高的底板结构,与传统地下室施工做法相比,大大减少了因节点处理方法不当所造成的后期繁重的修补工作。
该施工方法可以取得很好的社会效益,且施工方便快捷,机具设备操作简单,综合造价相对较低,经济效益明显,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石伟国,乐雨,吕志鹏.基坑内支撑立柱与地下室底板防水节点施工工法[B].建筑技术Vol.46 No.47(2015);
【2】深基坑混凝土内支撑组合拆除施工技术[J].张冲,杭欣,孙靖亚.价值工程,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