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长沙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长沙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B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33.0分)
1.一刻度准确的杆秤,若将它的秤砣挖去一小块,则称物体时的读数将()
A. 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小
B. 和物体的实际质量相等
C. 比物体的实际质量大
D. 无法确定
2.留心周围的生活情景,你会时刻从中感受到物理知识的无穷魅力.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说法
正确的是()
A. 用吸管喝饮料是由于人对饮料有吸引力
B. 弯曲的撑竿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C. 过山车在环绕轨道中行驶,所受合力为零
D. 人用力推车没推动,推力小于摩擦力
3.临沂大学城停靠了很多共享单车。

共享单车是常见的交通工具,骑车出行既健康又环保,王字
一家骑车在大学城内游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匀速转弯过程中共享单车处于平衡状态
B. 给共享单车车轮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车坐垫做的很宽大是为了减小臀部的压力
D. 骑车上坡前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大惯性的作用
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无关的是()
A. 倒置的试管中的水不会流出来
B. 塑料吸盘不会从墙面上掉下来
C. 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再次沸腾
D. 利用船闸,船可以顺利通过三峡大坝
5.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的实心半球体,静止放置在一个水平桌面上的盛水
的容器底部,半球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

此时容器内水深为H,水的密度记
πR3,则()
为ρ0,球体的体积公式为4
3
A. 半球受到的浮力为0
B. 半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为ρ0gR
πR3ρ0g+ρ0gπR2(H−R)
C. 水对半球球面部分压力的合力,其方向竖直向上,大小为2
3
πR3ρ0g+ρ0gπR2(H−R)
D. 水对半球上表面的压力的合力,其方向竖直向下,大小为2
3
6.如图所示是一磁悬浮地球仪,地球仪的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球体悬浮于空中,受到的平衡力是()
A. 球体受到的重力和底座对球体的排斥力
B. 球体对底座的排斥力和底座对球体的排斥力
C. 球体对底座的排斥力和底座受到的重力
D. 球体受到的重力和球体对地球的吸引力
7.同一鸡蛋先后放入甲、乙两杯不同浓度的盐水中,鸡蛋在甲杯处
于悬浮状态,在乙杯中处于漂浮状态,如图所示,可以肯定的是
()
A.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小
B. 甲图鸡蛋受到的浮力比乙图鸡蛋受到的浮力大
C.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小
D. 甲杯盐水密度比乙杯盐水密度大
8.使用下图工具的目的不是为了省力的是()
A. 门把手
B. 开瓶扳手
C. 旗杆顶端的滑轮
D. 修枝的剪刀
9.如图,某同学用力推静止于水平地面的箱子,则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不动,摩擦力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同
B. 若物体不动,摩擦力的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
C. 若物体运动,摩擦力随推力的增大而减小
D. 若物体运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推力有关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省力情况是由其中的动滑轮个数决定的
B. 剪刀实际上是两个杠杆的组合
C. 费力杠杆是不好的,实际应用中应当尽量避免使用
D. 不论是定滑轮还是动滑轮,其轮心都相当于杠杆的支点
11.如图所示,舰载飞机正从“辽宁号”航母上起飞,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将消失
B. 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受平衡力作用
C. 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始终漂浮,航母所受浮力的大小不变
D. 飞机飞行时由于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从而获得升力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3.0分)
12.如图所示斜面长1.2m,高0.3m。

用沿斜面向上的1.8N的拉力F
将重4.5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斜面顶端,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 斜面的机械效率是62.5%
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等于1.8N
C. 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的过程中动能转化成重力势能
D. 在斜面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22.0分)
13.卫星绕地球转动,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______ 能转化为动能,此过程机械能
______ (选填“不变”“变大”“变小”),若某个瞬间卫星受到的力都消失,则它将______ .14.刘老师将一只去盖、去底的饮料瓶的瓶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入瓶内并注水,看到有少
量水从瓶口流出,此时乒乓球静止(如图),这是因为此时水只对乒乓球的上表面有
______;再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上浮过程中(末露出水面),乒乓
球受到的浮力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5.若两手分别拿着一个乒乓球和一个体育课用的铅球,把他们都浸没到水中,同时松开手,乒乓
球(受浮力F1)上浮,铅球(受浮力F2)下沉,其中F1______F2;若将同一鸭蛋分别放入盛有不同液体的甲、乙杯中,鸭蛋在甲杯中下沉,在乙杯中漂浮,则鸭蛋在这两杯中所受浮力F甲______F乙.(填“>”、“<”或“=”)
16.如图,一根质量均匀的长方体木板,底面长40cm、宽0.5cm,重16N
现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并有8cm的长度伸出桌面,则木板对桌面的压强
为______Pa:如要将木板的右端稍向上抬起,至少要在右端施加
______N的力。

17.一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力是100N,桌面的受力面积2m2,则桌面受到的压强______ Pa,它的物理
意义是:______ .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4.0分)
18..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小明先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金属块
的重力,然后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液体中不同深度,步骤如图B、C、D、E、F所示(液体均未溢出),并将其示数记录在表中:
实验步骤B C D E F
弹簧测力计示数/N 2.2 2.0 1.7 1.7 1.9
(1)由图A可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______N。

(2)物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N。

(3)分析比较A、______三图,可得实验结论是:浮力大小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
(4)分析比较A、B、C、D四图,可得实验结论是______;
(5)分析比较A、E、F三图,可得实验结论是______;
(6)分析实验数据可知,F中液体密度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水的密度。

19. 在“探究力和运动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
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三个实验中要使木块到达斜面底端时有相同的速度,木块应从同一斜面______开始下滑;
(2)实验结论:水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______,速度减小得越______(选填“快”或“慢”);
(3)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作______直线运动。

20. 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同学们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器材做
了如图所示的系列实验。

(1)同学们是根据______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的。

(2)观察比较图甲、乙所示的情况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
明显。

(3)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关系,应比较______两图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______。

下列生活实例中的应用与这个规律对应的有______。

A.重型坦克履带很宽
B.压路机的碾子质量很大
C.鞋底刻有很深的花纹
D.书包的背带做得宽且松软
21. 某小组同学在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一些猜想并对猜想进行验证。

(1)下列A、B是同学提出的两个猜想:猜想一: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
细线的绕法有关;猜想二:两个相同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其机械效率与滑轮组提升的物重有关。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同学们准备分别按图1、图2、图3和图4的滑轮组进行实验。


证猜想一的小组应按图______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______ (相等/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一是错误的;
验证猜想二的小组应按图______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实验,若实验测得两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大小不相等,则可初步判断猜想二是______ (正确/错误)的。

(3)请你为该班同学提出一种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方法: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0.0分)
22. 如图所示,高铁列车正在进站.请回答下列问题:
(1)问题:从运动和力的角度说明列车为什么最终停下来.
冋答:______
(2)请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提出问题并作冋答.
问题:______
冋答:______ .
23. 天地广场是根据泰山封禅文化现象创意设计的,是一所历史文化内涵
丰富大型游览场所,是西路登山的起点.广场占地总面积3.5万平方
米,主要包括方形广场和圆形广场;方形广场边长为36米,面积1000
多平方米;圆形广场直径为108米,面积1万多平方米,全部用泰山
花岗石材铺装,在两广场连接通道两侧,安置12根高7.2米、直径0.9米的九龙盘旋石柱(可近似看为圆柱体),代表了曾到泰山举行封禅祭祀大典的12位帝王.王锐同学为了估测其中一根石柱的质量,采集了一块相同材质的花岗岩,质量为27g,体积为10cm3,请利用以上数据计算出这根石柱的质量多少吨.
24. 无人驾驶汽车是智能汽车的一种,也称为轮式移动机器人,主要依
靠车内的以计算机系统为主的智能驾驶仪来实现无人驾驶。

如图所
示,一款质量为2t的国产无人驾驶汽车,在某次测试中汽车以
72km/ℎ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了20min,在这个过程中的输
出功率为4×104W。

求:(g取10N/kg)
(1)静止在水平路面时,车轮与地面的接触总面积为0.04m2,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2)无人驾驶汽车匀速行驶的牵引力。

【答案与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如图,由题知,G=Mg不变,力臂L OA不变,
G′=mg变小,
∵G′L OB=GL OA,
∴L OB将变大,即:称物体时的读数比实际质量要大.
故选C.
物体的质量不变,物体的重力(G=mg)不变,物体对杠
杆施力的力臂不变;秤砣的质量变小,秤砣的重力变小(G=mg),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秤砣对杠杆施力的力臂将变大,读数比实际的质量要大.
使用杠杆,当一边的力和力臂不变,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杠杆要平衡,力和力臂的乘积要相等,另一边的力变小,它的力臂将增大,这是本题的关键,如能画图说明,更好理解.
2.答案:B
解析:解:A、吸管吸饮料时,吸气时,管内压强减小,饮料在大气压作用下被压入嘴里,故A错误;
B、撑竿由于受到力的作用,所以发生了弯曲,表明力能使物体发生形,故B正确;
C、过山车在环绕轨道中行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故C错误;
D、人用力推车没推动,车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说明一定是在平衡力作用下,推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B.
(1)用吸管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把饮料压入嘴里.
(2)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或形状;
(3)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物体一定是在平衡力作用下,合力为零;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则一定是受非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不为零.
此题主要考查大气压、力的作用效果以及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的理解与掌握情况,属于基础知识.3.答案:B
解析:解:
A、匀速转弯时,方向不断变化,所以共享单车处于非平衡状态,故A错误;
B、给共享单车车轮的转轴处加润滑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故B正确;
C、共车坐垫做的很宽大,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故C错误;
D、上坡前加紧用力蹬车是为了增加动能,上坡更容易,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惯性大小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1)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摩擦代替滑动摩擦
(3)减小压强的方法: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是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4)惯性的大小由质量决定,与速度大小无关。

自行车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应用了非常多的物理知识,包括力学、声现象、光现象、杠杆等方面,平时多注意观察,将其知识活学活用。

4.答案:D
解析:解:A、纸片托水能够证明大气压的存在,是大气压支持着纸片不会掉下来,故A不符合题意;
B、塑料吸盘不会从墙面上掉下来,利用了大气压,故B不符合题意;
C、停止沸腾的水浇上冷水,再次沸腾,气压降低水的沸点降低,与大气压有关,故C不符合题意;
D、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要逐一分析四个选项中的实例是不是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

大气压的利用一般都是在某处使气压降低,然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产生了某种效果。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利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5.答案:C
解析:解:A、半球体的体积:
V=1
2×4πR3
3
=2
3
πR3,
半球体排开水的体积:
V 排=V=2
3
πR3,
半球体受到的浮力:
F 浮=ρ

gV

=ρ0g×2
3
πR3=2
3
ρ0gπR3;故A错误;
B、由于半球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由图可知半球上表面所处的深度:ℎ=H−R,则半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p=ρ液gℎ=ρ0g(H−R),故B错误;
CD、半球体的上表面积S=πR2,
根据p=F
S
可得,半球体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
F
向下
=pS=ρ0g(H−R)S=ρ0g(H−R)πR2,
因为F浮=F向上−F向下,
所以水对半球体向上的压力:
F
向上=F

+F
向下
=2
3
ρ0gπR3+ρ0g(H−R)πR2,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1)求出半球体的体积,即半球体排开水的体积,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半球体受到的浮力;
(2)由于半球上表面与水平面平行,根据图示求出半球上表面所处的深度,然后利用p=ρgℎ求出半球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强;
(3)半球体的上表面积S=πR2,求出半球体的上表面所处的深度,利用p=ρgℎ求半球体的上表面受到的水的压强,再利用F=pS求半球体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而F浮=F向上−F向下,据此求水对半球体向上的压力。

本题考查了两种计算浮力的方法:阿基米德原理和压力差法,理解浮力产生的实质(压力差)是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球体静止在空中时受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竖直向下的重力,一个是竖直向上的底座对它的排斥力,这两个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物体的一条直线上,所以是一对平衡力,说法正确;
B、球体对底座的排斥力和底座对球体的排斥力,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说法错误;
C、球体对底座的排斥力和底座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向下的,且大小也不一定相同,故不是一对平衡力,说法错误;
D、球体受到的重力和球体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不是一对平衡力,说法错误。

故选:A。

从图可知: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故可判断球体与底座是相互排斥的;再对静止在空中的球体受力分析,结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即可判断其所受的平衡力是哪两个。

根据磁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可知,球体受到了排斥力的作用,再结合二力平衡条件来进行受力分析,即可做出判断。

7.答案:C
解析:解:①由图知,鸡蛋悬浮在甲液体中,所以鸡蛋在甲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鸡蛋漂浮在乙液体中,所以鸡蛋在乙中所受的浮力等于鸡蛋的重力,所以A、B错误.
②鸡蛋在甲中悬浮,所以甲液体的密度等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在乙液体中漂浮,所以乙液体的密度大于鸡蛋的密度.由此可知甲液体的密度小于乙液体的密度.所以C正确,D错误.
故选C.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
当物体全部浸没入水中,若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便下沉;
若物体的重力等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等于液体的密度),物体悬浮;
若物体的重力小于浮力(或物体的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物体上浮,最后漂浮在液面上.
知道物体漂浮和悬浮时,物体所受的浮力等于重力.
此题首先根据鸡蛋的浮沉情况,判断出液体密度与鸡蛋密度的关系,从而判断出甲乙的密度关系.根据两种情况下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判断两种情况下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
此题主要考查了物体浮沉条件的应用,首先掌握物体的浮沉条件,能根据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或物体密度和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判断物体的沉浮,同时能根据浮沉情况判断密度的大小关系及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
8.答案:C
解析:解:
A、门把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使用门把手是为了省力。

故A不符合题意;
B、开瓶扳手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使用开瓶扳手是为了省力。

故B不符合题意;
C、旗杆顶端的滑轮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杆,滑轮是定滑轮,使用滑轮不是为了省力,是为了改变用力的方向。

故C符合题意;
D、修枝的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使用门把手是为了省力。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然后选择符合题意的选项。

此题考查的是杠杆的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省力杠杆,动力臂大于阻力臂;②费力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③等臂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

9.答案:B
解析:解:AB、若物体不动,在推力作用下箱子有向前运动的趋势,则箱子受到向后的静摩擦力,方向与F的方向相反,故A错误,B正确;
CD、若物体运动,则箱子受到向后的滑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只要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摩擦力大小就不变,与推力无关,故CD错误;故选B.
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力是平衡力.对本题的分析,主要从两点入手,一是物体的运动状态,二是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本题考查的是对二力平衡条件的理解和应用,在分析时,要注意明确物体所处的平衡状态的判断,然后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进行分析,不要想当然的认为箱子没动就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注意滑动摩擦力此时只有处于平衡时,才与推力有关.
10.答案:B
解析:解:
A、滑轮组的省力情况由承担动滑轮及重物的绳子的根数决定,如果绳子的根数为n,则绳子末端拉
力F=1
n (G

+G

),并不是由动滑轮的个数决定,故A错误;
B、剪刀的两个刀片均相当于一个杠杆,它们共用一个支点,故B说法正确;
C、省力杠杆和费力杠杆没有优劣之分,应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使用,故C说法错误;
D、定滑轮相当于轮心为支点的杠杆,但动滑轮的支点不在轮心,而在轮与固定绳相接触的轮边上。

故D错误。

故选:B。

该题考查了杠杆、滑轮及滑轮组的特点,具有一定的迷惑性,需要学生熟悉各种简单机械的使用特点。

11.答案:D
解析:解:A、物体在任何时候都有惯性,飞机在起飞过程中,惯性不可能消失,故A错误;
B、飞机在航母甲板上加速飞行时,处于非平衡状态,受非平衡力作用,故B错误。

C、航载飞机飞离航母后,航母的总重力减小,航母始终漂浮,浮力等于重力,所以浮力会减小,故C错误;
D、飞机飞行时能获得向上的压强差,是因为机翼上方空气流速大于机翼下方空气流速,上方压强小于下方,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了漂浮条件、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平衡力的判断、惯性的定义等多个知识点,有一定的综合性,但总体难度不大。

12.答案:AD
解析:解:
A、有用功为:W有=Gℎ=4.5N×0.3m=1.35J;
拉力F对物体做的总功为:W总=Fs=1.8N×1.2m=2.16J;
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η=W

W

×100%=1.35J
2.16J
×100%=62.5%,故A正确;
B、克服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2.16J−1.35J=0.81J,
则由W额=fs可得,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f=W额
s =0.81J
1.2m
≈0.7N,故B错误。

C、物体沿斜面匀速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不变,动能不变,所以动能没有转化成重力势能,故C错误;
D、根据斜面的工作特点可知,当斜面的高度一定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故D正确。

故选:AD。

(1)根据公式W=Gℎ可求重力做功,即提升物体所做的有用功;根据公式W=Fs可求拉力对物体做
的总功,再利用公式η=W

W

×100%计算机械效率;
(2)根据总功和有用功求出额外功;然后根据W额=fs求出物体所受斜面的摩擦力。

(3)判断是哪种能量转化成了另一种能量的标准是:减小的转化为增多的.
(4)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

本题考查了功和摩擦力的计算、动能和势能的转化、斜面的的特点等,明确有用功和总功、额外功之间的关系以及额外功为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是关键。

13.答案:重力势;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解析:解:(1)卫星绕地球转动,当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过程中,高度减小,速度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由于卫星在大气层外运行,没有能量损失,所以此过程中机械能不变;
(2)若某个瞬间卫星受到的力都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它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重力势;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
动能大小与质量和速度有关,重力势能与物体的质量和高度有关,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没有能量损失的情况下,机械能的总量守恒;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判断当卫星受到的力全部消失时,其所处的运动状态.
本题考查了卫星运行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情况,以及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对物体的运动状态进行判断,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4.答案:压力;不变
解析:解:(1)开始时乒乓球受到上面液体压强,下部没有液体(从瓶口流出),向上的压强小于向下的压强,向上的压力小于向下的压力,乒乓球不能上浮,静止不动;
(2)用手堵住瓶口,一会儿乒乓球浮起来了,上浮过程中(末露出水面),由于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F浮=ρ水gV排可知受到的浮力不变.
故答案为:压力;不变.
(1)乒乓球静止时受到水的压力、重力和支持力作用,在这几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
(2)浮力大于重力,物体上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判断浮力的变化情况.
本题是与浮力有关的知识,考查了平衡力的分析、阿基米德原理的应用及浮力产生的原因,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理解.
15.答案:<;<
解析:解:(1)∵乒乓球上浮,铅球下沉,
∴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乒乓球的体积,铅球排开水的体积等于铅球的体积;
在生活我们知道:乒乓球的体积小于铅球的体积,
∴铅球排开水的体积大于乒乓球排开水的体积,
∴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公式F浮=ρgV排可知,铅球所受的浮力F2大于乒乓球所受的浮力F1。

(2)鸭蛋在甲杯中下沉,所以浮力F甲<G,
鸭蛋在乙杯中漂浮,所以浮力F乙=G,
而鸭蛋的重力不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