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第二单元5黄河颂课堂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测试题
一.请依据文章内容,将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表达你对《黄河颂》中黄河形象的感悟和理解。
黄河是,因为她;
黄河是,因为她;
黄河是,因为她;
黄河是,因为她。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中关键的段落,仔细品味并进行概括式批注,使学生对文中黄河的形象有整体感悟和全面理解,并能对文章结构有比较清晰完整的认识。
参考答案:
黄河是英雄,因为她一往无前,无坚不摧,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黄河的英雄气魄)
黄河是摇篮,因为她源远流长,温柔地养育着五千年中华文明;(黄河的历史贡献)
黄河是屏障,因为她胸襟博大,坚强地保卫着伟大的中华民族;(黄河的地理优势)
黄河是榜样,因为她伟大坚强,不断地激励着祖国的英雄儿女。
(黄河的精神影响)
二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请在课文中选择最能体现黄河特点或最能打动你的两三处诗句,仔细品味并请仿照示例,另选一处进行分析式批注。
示例: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
用“惊涛”而非“波涛”,令人想起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用“万丈”极写黄河波涛的力量浩大,气势磅礴;用“狂澜”而非“波澜”,豪情万丈,志气昂扬。
用“澎湃”而非“汹涌”,给人一种激情澎湃,不可抑制,表现了作者对黄河英雄气魄的热情赞颂。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习用作分析式批注的方法精读诗歌的佳句。
教师首先要教方法,做示范。
让学生知道,分析式批注,可以是一个词的品味,也可以是一个句、段的赏析,还可以就课文具
体诗句谈阅读感受。
教师还可以充分运用本课的“批注示例”,让学生以现成的范例作为
参考。
参考答案:
1.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
..东南。
用“奔向”而非“流向”,突出了黄河浊流滚滚,奔腾不息的景象,有画面感。
后面还有“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可在文中圈划标注)。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
用“摇篮”而非“发源地”,让人想到母亲、哺育、成长、温暖、眷恋……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的画面仿佛展现眼前,表现了作者对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的热情赞颂。
3.像一个巨人
.....。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我们民族的屏障”,用“屏障”而非“天险”,突出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是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在抗日烽火中,尤为重要。
4.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
运用拟人,把黄河当作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
身上千万条“臂膀”。
用“铁”形容“水”,体现黄河不可阻挡的力量和恢宏磅礴的气势,足以激发中华民族钢铁般坚强的精神和必胜的信念。
三请用“啊!黄河!你……我们……”的句式作为领起,以第一人称说出自己读完诗歌后的感受。
示例:
啊!黄河!
你,,。
,将要。
啊!黄河!
你一往无前,气象万千,
向星辰大海展开宽阔的胸怀。
我们国家的伟大复兴,
将要在你的激励下成功实现!
设计意图:这项练习,主要让学生思考“黄河精神”的现实意义,并训练学生通诗歌的形式代表自己的思考,并能通过有感情地朗诵,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自己的风采。
参考答案
示例 1.啊!黄河!/你浊流滚滚、一泻万里,/越崎岖坎坷越显你之奇绝壮绝。
/华夏儿女的梦想之花,/将要在你的滋养中迎风怒放!
示例2.啊!黄河!/你无坚不摧,气魄非凡,/遇绝壁关山必现洪荒伟力。
/人类命运的壮阔航程/必能在你的指引下乘风破浪!
示例3.啊!黄河!/你千里奔涌,夺隘而出,/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助炎黄子孙勇立潮头、奋勇搏击,/创造令人瞩目的中国奇迹!
示例4.啊!黄河!/你奔腾不息,声震霄汉,/为沧桑历史奏响雄浑交响,/我们民族的壮阔未来,/将要在你的轰鸣中尽情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