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与价值追求探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内涵与价值追求探析
企业新型学徒制旨在培养既接受过专业性的理论知识教学、又经由实践经验丰富的职业人引导培育而形成的技能型实用人才,为教育改革后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战略新方向,并且以校企联合式招生和教学、一体式培养专业化实用人才为当下及今后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标签: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价值追求
目前试点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企业基本都拥有生产一线的知识和技能,希望寻求和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试点院校则拥有能够传授普通知识与技能的教育教学资源,希望通过企业共同参与提高教学的质量,所以企业新型学徒制的关键点在于架设起企业、学校、学徒之间的沟通桥梁,调动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通过建立“企校双导师制”“校中厂”“厂中校”等形式,逐步实现职业院校和企业所需人才培养的“零距离”对接,使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一、企业新型学徒制内涵及其进展
企业新型学徒制是对传统学徒制传承与发展的一种教育新形态,它以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和学生就业为导向,在学校和企业的协作下,由专任教师和兼任教师(即企业师傅)联合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注重“做中学、学中做”,是一种由专兼职教师协作实施的新型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形式。
校企融合的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实训基地共建与共管、人力资源的共育与共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的共研与共享、成果效益的共创与共赢,为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使其与职业院校分享发展成果,激发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双主体”育人模式持续协调发展提供稳定的推动力。
山东省是全国企业新型学徒制12个试点省市之一,2015年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2016年,确定山东开泰抛丸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湾集团等16家企业,为首批新型学徒制试点企业,每家企业选拔100人左右参加新型学徒制培训。
二、“企业新型学徒制”发展策略
(一)落实培训补贴政策
为了确保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效果,山东省将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补贴纳入山东省就业及技工教育专项资金的项目预算,并建立了由省人社厅、财政厅联合牵頭,试点企业和技工院校联动、相互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强了政府、企业、技工院校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以便及时解决试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也便于统筹推进该项工作。
山东省人社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制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专项资金列支。
青岛市在《关于做好企业新型学徒
制试点工作的通知》(青人社办字[2016]84号),从培养模式、资金支持等方面给予规定和保障,指导企业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
(二)建立考核监督机制
积极建立相应的考核监督机制以确保企业新型学徒制工作的顺利进行。
目前建立了“三级考核体系”,即:一是企业和学校共同制定并落实教学质量督导的措施;二是人社局的监督和指导;三是职业能力建设指导中心进行具体指导和检查。
青岛市企业新型学徒制的试点单位,按照对企业负责、对培训学徒负责、严把考核鉴定质量的原则,制定了详细规范的鉴定实施方案,经市鉴定中心批准并全程督导下,严格按照鉴定规程实施考核鉴定,鉴定结果真实反映了试点工作成效。
三、校企联合背景下企业新型学徒制的积极意义
(一)企业培训重要作用得以发挥
由企业确定学徒的对象和岗位、培养目标和培训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和职业院校与劳动者分别签署一系列的合同与协议,整个围绕岗位的需要进行对职工的培训,才能明确企业和职业学院以及劳动人员的权利和责任还有利益,真实地提高职业培训的有效性和特殊针对性,来保证培训的质量以及效果。
(二)高质的培训资源得以汇集
通过学校和企业合作的这一方式,提高职工在职业院校的入职培训,推动政府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推动,使其积极参与职业院校的培训,劳动者积极响应并参与。
(三)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稳定性得以保障
政府在职业培训上提供一定的补贴,能够促进企业招用更多的新生代的农民工在内的青年劳动人员,通过对学徒的制度培训让其达到可以上岗的要求,从而提高劳动者的再就业情况。
新型的学徒期限一般情况下为1—2年,这样可以促使企业和新录用的职工签订较长的劳动合同,以稳定劳动者工作的稳定性。
企业的新型学徒制可以设立一个长期的,稳定的单位和学校相结合的工作模式,研究新型的企业培训模式,完善培训的一些措施和服务体系,加强对企业的重点人才的培养。
四、结束语
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这一政策实施,无疑是顺应时代、社会、行业发展变化切实要求的优化尝试,校企联合背景下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为员工(学生)奠定理论和实践的双重基础,更有针对性的接受了教育和培训。
可见,这一形式兼顾了用人单位和育人单位双方的客观需要,并成为校企双方、行业内外应对转型升级变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良策。
参考文献
[1]吴珊.浅议建立校企联合的新型学徒制[J].时代经贸(中旬刊),2015(S2):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