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组织学生看教材第11页,或出示投影,由学生自己提出要求说一说。
2题
学生按一定的顺序坐成一排,教师提出要求,如:从前往后
xxx后面的同学举起右手。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做。
学生自己提出要求,其他学生根据要求做。
说一说,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谁在谁的上面,谁在谁的下面。
四、第4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1、这幅图还可以用怎样的加法算式表示?
①有2只蓝纸鹤,有3只红纸鹤,合起来是只纸鹤,表示成。
②有2个小朋友,又来了3个小朋友,合起来是个小朋友,表示成。
③有2个男同学,3个女同学,一共有个同学,表示成。
④有1个女同学,2个男同学,一共有个同学,表示成。
过关检测:
1、做一做的左图
①教师示范,边操作边说明含义。
②学生小组操作,表述含义。
2、做一做的右图
学生独立看图操作,表述含义。
3、独立操作,边摆边说。
①教师说明要求:用桌子上的5个圆片摆出不同的加法算式。
②学生操作。
③汇报交流。
4+1、1+4、3+2、2+3、1+3、3+1……
4、课后做课本练习五第1、2题,第6题的第1、2小题,第7题的第1小题,再指名回答
5、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并用加法算式表示。
板书设计:
加法
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学习流程
一、提问导入,唤起记忆
1、教师提问:
随意贴出数字卡片0~5。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要对学过的6个数字和相关的数学知识进行整理复习。
二、师生互动,梳理知识,建构网络
1、复习数的顺序
教师(出示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1题)你能按顺序用6个数字给小鸽子的房屋编号吗?
2、复习数和数比大小。
(1)教师:(出示课本第3页的图)老师请来了几个动物朋友,仔细看看都有谁?
(2)教师:出示“>”和“<
这三种动物之间的数量关系吗?把你想到的填在课本第32页。
(3)教师: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三种动物谁比谁多,谁比谁少。
(4)教师:独立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4、5两题。
在学生完成后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讲评。
3、复习5以内数的分解。
(1)完成课本第32页的第2题。
(2)教师:在小组内把你填的内容小声地读一遍。
(3)教师:你能根据自己填的分解,写出加法和减法算式吗?动手试一试,比比看哪个小组写的最多。
教师巡视指导。
4、整理表以内的加减法算式
(1)
(2)分类的结果。
(3)请学生按分类的结果,整理成加减法表。
教师巡视,提供指导意见。
(4)出示课本第32页5以内加减法表,引导学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加、减法中算式的排列规律。
三、课堂总结,提出要求
1、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对5以内加法和减法进行了整理,归纳成了表格。
回去后大家要熟记表格中的算式和得数,进行又对又快的口算。
2、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第33页练习七的第2、3两题。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教学反思:
据我课前了解,我班的70名学生都已经学会了计算5以内的加减法,也会根据具体情境正确地选择加减法(熟练程度有差异),但是对“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得数‘5’是怎么来的”之类的问题讲不出所以然。
“1~5的加减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安排了5课时,包括加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加法,减法的初步认识和1~5的减法,练习三。
刚入学的孩子上课习惯尚未形成,自控能力差,需要有趣味性的学习方式。
让一年级的新生投入到数学活动中的关键是调动起他们的兴趣,创造一个学生乐于参与的活动情境。
我利用坐火车旅游形式,将练习题串在一起,变枯燥的练习为生动有趣的数学活动。
让学生亲身体验问题情境中的问题,增加学生的直接经验。
在练习中,通过用手指表示得数,将式子列在自己的纸板上,小组交流,抢答等形式,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都得到需要的数学知识。
习题的内容上选择有生活味的、学生熟悉的情景,可大大提高他们的兴趣。
比如点点人数,看看动物园,数数小蜜蜂,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注意,去思考,从而让学生亲近数学,喜欢数学,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