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统一考试教育学试卷三-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一〕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共30
分〕
1、主张教育要从儿童本性出发,尊重儿童本性,开展儿童个性,并远离城市,到偏远安好村落进行的不雅点是〔〕(2 分)
A: 自然教育
B: 绅士教育
C:骑士教育
D:和谐教育
2、报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教师的身份特征是〔〕(2 分)
A: 准专业人员
B: 专业人员
C:非专业人员
D:不确定
3、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开展理论,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开展的〔〕(2 分)
A: 重要依据
B: 重要前提
C:重要条件
D:重要途径
4、德育对学生保存、开展和享用发生的影响属于德育的〔〕(2 分)
A: 社会性功能
B: 个体性功能
C:教育性功能
D:自然性功能
5、按照教学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底子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2 分)
A: 课程方案
B: 课程尺度
C:教科书
D:教学参考资料
6、个体动作遵循着自上而下、由躯体中心向外围、从粗动作向细动作开展的规律,这表达了儿童身心开展的〔〕(2 分)
A: 挨次性
B: 不服衡性
C:阶段性
D:个别差别性
7、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遍及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2 分)
A: 班级授课制
B: 分层教学
C:小组合作学习
D:复式教学
8、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常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拟、阐发、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常识的教学方法是〔〕(2 分)
A: 谈话法
B: 讨论法
C:讲授法
D:操练法
(2 分)
9、班集体成熟的重要标记是〔〕
A: 健康舆论的形成
B: 学生干部的选拔
C:共同目标确实立
D:班级制度的成立
(2 分)
10、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系统脱敏、行为契约、模仿学习等属于〔〕
A: 着重调整情感的方法
B: 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C:着重改变认知的方法
D:运用游戏及艺术活动的方法
11、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稠密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遍及存在于〔〕(2 分) A: 原始杜会
B: 奴隶社会
C:封建杜会
D:本钱主义杜会
12、我国初次规定了中小学实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2 分)
A: 壬寅学制
B: 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戊戌学制
13、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那么和法律制度等的底子
法律是〔〕(2 分)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部分教育法?
C:?教育行政法规?
D:?处所性法规?
14、提出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发地学习、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给学生平安感等教学原那么体系
的是〔〕(2 分)
A: 凯洛夫
B: 赞可夫
C:布鲁纳
D:罗杰斯
15、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学质量或用于人
才选拔,这种测验是〔〕 (2 分)
A: 安设性测验
B: 形成性测验
C:诊断性测验
D:总结性测验
二、文字题〔共 13 题,共 80 分〕
16、名词解释:教师聘任制度
17、名词解释:课程 (3 分)
18、名词解释:讨论法 (3 分)
19、名词解释:教师申诉制度 (3 分)
(3 分) 20、名词解释:教育目的 (3 分)
21、简述现代教育的底子特征。

22、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

(5 分) (5 分 ) 23、简述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24、简述教师备课的底子要求。

25、试述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5 分) (5 分) (10 分)
26、联系实际阐述直不雅性教学原那么的内涵及其贯彻要
求。

(10 分) 27、试述决定课程的几个底子关系。

(10 分)
28、在一节美术公开课上,学生正在按老师的要求,分小组合作制作一顶帽子。

组长剪,助手粘贴,
其余的小组成员围着出主意。

这时,有一个男生不甘心闲着,不由得合作的“绑缚〞 ,单独把组长剪 下来的废料, 迅速做成了一顶新帽子, 戴在本身头上, 引来一阵笑声。

于是, 其他同学都抢着戴起来。

这时, 老师走过来说道: “有什么好笑的 ?还不快看你们组长是怎么做的 ! 〞老师顺手把那顶 “不像样〞 的帽子丢在一边。

教室里又恢复了原先的小组合作——做和看的样子。

课堂小结时,老师暗示有的同
学在小组合作中影响课堂纪律。

再看看阿谁学生,头一直低着,没有半点兴致。

问题:
该教师的行为主要存在什么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什么?请运用“学生主体性与教育〞的相关道理进行
阐述。

(15 分)
1604-全国- 教育学〔一〕
总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题,共30
分〕
1、【考点】卢梭
答案:A
解析:卢梭〔法国〕:?爱弥儿? ,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自然教育〞;教育四个时期:婴儿时期,儿童
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提出自然教育的思想:①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安好的村落进
行②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因为那些都是压抑人性扼杀人性的,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
出发。

2、【考点】教师职业的发生与开展
答案:B
解析: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当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
高民族本质的使命。

教师的身份特征是专业人员。

3、【考点】人的全面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答案:D
解析:人的全面开展的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社会出产力及其决定的分工状况是人的全面开展的重要前提。

其次,社会关系是人的全面开展的重要条件。

社会关系之中最为重要的构成局部是出产关系。

最后,教育是人的全面开展实现的重要途径。

人的全面开展是整个人类全面开展的总趋势和总目标,
也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

对于中国教育和中国而言,一方面,整个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应当以受教育
者的全面开展作为社会主义教育的底子目标,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培养一多量不同层次
的现代化建设所急需的专门人才同样是中国教育的重要使命。

4、【考点】德育的个体性功能
答案:B
解析: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保存、开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5、【考点】最一般的布局形态
答案:B
解析:按照教学方案,以纲要形式编定,规定了学科的教材范围、教材体系、教学进度和教学底子要
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课程尺度,又叫课程大纲。

6、【考点】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挨次性
答案:A
解析:儿童的身心开展具有挨次性。

儿童头部先得到开展,其次是躯干和四肢。

7、【考点】班级授课制的由来及开展
答案:A
解析: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最遍及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是班级授课制。

8、【考点】谈话法
答案:A
解析: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常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拟、阐发、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常识的教学方法是谈话法
9、【考点】如何成立良好的学生集体
答案:A
解析:学生集体是否形成了健康舆论,这是集体成熟的重要标记。

10、【考点】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答案:B
解析: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障碍,大多是在后天环境中习得的,同样可以通过学
习正确的行为模式而加以克服,用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1〕系统脱敏法。

沃尔普提出,运用在矫正焦虑症、恐惧症等方面。

首先教会患者某种自我放松的
技术,然后帮忙患者把焦虑和引起焦虑的刺激划分成严重程度不同的等级,再引导患者逐步地学习用
放松反响代替焦虑反响,当患者开始能够做到对严重程度较低的刺激不再感到焦虑时,会得到必定鼓
励,然后再操练适应更严重的刺激,直到焦虑症完全消掉。

〔2〕行为契约。

把和学生商定的行为方案相应的奖惩条件写成书面文字并签署姓名,这样更能包管
强化条件的严肃性和约束力。

〔3〕模仿学习。

在学生对正确行为的内容出格缺乏了解时,应当多提供适宜的典范,让学生进行不
雅察,再要求进行模仿。

11、【考点】古代社会与古代教育
答案:C
解析: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严格的等级性或稠密的宗教性的学校教育遍及存在于封建杜会
12、【考点】我国现代学校及学制的发生
答案:C
解析: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个现代学制系统发生于1902 年,这就是?钦定学堂章程? ,又称“壬寅
学制〞。

?奏定学堂章程?称为“癸卯学制〞,这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

1905 年清当局遏制科举。

1922 年公布了“壬戌学制〞,该学制初次规定了中小学的六三三制,并一直延续至今。

13、【考点】我国教育法制建设的现状与前瞻
答案:A
解析: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的、主要规定了我国教育的性质、地位、任务、法律原那么和法律制度等的

本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14、【考点】罗杰斯的教学原那么体系
答案:D
解析:罗杰斯的教学原那么体

〔1〕以学生为本
〔2〕让学生自发地学习
〔3〕排除对学习者自身的威胁
〔4〕给学生平安感
15、【考点】诊断性测验和总结性测验
答案:D
解析:总结性测验是在一门课结束后,教师会编制一套试题,全面考察学生的掌握情况,用来评判教
学质量或用于人才选拔。

二、文字题〔共13 题,共80 分〕
16、【考点】教师聘任制度
答案:教师聘任制度是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者教育行政部分按照教育教学岗位设
置,聘请有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任用制度。

17、【考点】什么是课程
答案: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
按照必然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开展程度,有方案、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18、【考点】讨论法
答案: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颁发和交换定见,通过彼此之间的启发、讨论、
筹议获取常识的方法。

19、【考点】教师申诉制度
答案:教师申诉制度是教师对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及有关当局部分作出的处置不服,或对侵犯其权益
的行为,依照?教师法?的规定,向主管的行政机关申诉理由,请求处置的制度。

20、【考点】学校教育具有的目的性更强的表示
答案: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但愿达成的成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
总的质量尺度和规格。

21、【主考点】现代教育的公共性
【副考点1】现代教育的出产性
【副考点2】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答案:〔1〕现代教育的公共性;〔2〕现代教育的出产性;
〔3〕现代教育的科学性;
〔4〕现代教育的未来性;
〔5〕现代教育的国际性〔6〕现代教育的终身性。

22、【主考点】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副考点1】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常识技能
【副考点2】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答案:〔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常识技能;〔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23、【考点】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
答案:〔1〕集体通过有机的组织对其成员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教师个人起不到的作用;〔2〕集体组织活动比教师个人对学生教育的范围大、内容丰富、方法多样灵活,学生易于接受;〔3〕集体的教育影晌是通过舆论实现的,集体舆论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4〕在集体中,个体之间的彼此影响
使得人人都成为教育者。

24、【考点】备课
答案:〔1〕钻研教材;〔2〕了解学生;〔3〕设计教学过程。

25、【主考点】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常识
【副考点1】教育理论常识与技能
【副考点2】职业道德素养
答案:〔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常识:①具有所教学科的全面而扎实的专业常识和技能;
②具有博识的文化科学常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

(2 〕教育理论常识与技能:①教师必需具有教育理论常识,并有把它运用于实践的能力;
②教师要具有不雅察儿童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
③教师必需具有较强的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④教师要具有运用教育机智处置各种突发问题的能力。

〔3〕职业道德素养:①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②热爱学生;
③严于律己,为人师表。

26、【考点】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那么体系
答案:〔1〕直不雅性教学原那么的内涵:是指按照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用本身的感官直接感知学
习对
象。

〔2〕贯彻要求:①恰本地选择直不雅手段;
②直不雅是手段而非目
的;
③在直不雅的根底上提高学生的认
识。

27、【主考点】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
【副考点1】常识与能力
【副考点2】分科与综合
答案:〔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示形式是学科课程,认为课程就是
别离地从各门科学中选择主要内容,组成不同学科,彼此分登时安排它们的挨次、学习时数和期限。

直接经验为主的课程,典型的表示形式是活动课程,认为课程应当是一系列学生本身组织的活动,学
生通度日动学习,获得经验,培养兴趣,解决问题,开展能力。

〔2〕常识与能力:常识与能力之间存
在着内在联系,不克不及截然分开。

〔3〕分科与综合:分科与综合反映了人类认识的两种底子方式,
即分
化与综合。

这是认识论的两个底子范畴,阐发的方式注重探究事物自身的特征,注重了解特定事物的
个性和特殊规律;综合的方式那么强调事物之间的联系,不同事物之间的共性和遍及规律。

〔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从发生上,科学主义课程的发生要晚于人文主义课程,并且是以人文主义思想对封建
神学的批判和否认,才有了近代科学和科学课程。

28、【主考点】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阐扬儿童的主体性
【副考点1】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副考点2】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缔造性
答案:〔1〕在该案例中,教师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未能充实阐扬每一位学生的主体性,甚至按捺了
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适性。

〔2〕正确的做法是:教育中阐扬学生主体性应该遵循以下底子原那么:
①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要尊重学生的感受;
②教育活动中,要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并尊重学生的选择;
③教育中要鼓励学生的缔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