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做,天在看。“天”为何物?且看《尚书》《简易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在做,天在看。

“天”为何物?且看《尚书》《简易经》
“天”是我们中华民族自古至今的一个恢弘、神秘的概念,存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常说,“天生地养”、“天公地母”、“我的天”、”天随人愿“、“人在做,天在看”等等。

“天”到底有什么含义?且看《尚书》、《简易经》。

《尚书》十分尊崇天,从上古以来,中国人就有这样的观念,认为天无所不在,无所不能,时刻注视民间,能赏善罚恶,尤其管理人间统治者的行为,此时天近神明。

《皋陶谟》篇记载,尧舜“天命有德”。

《汤誓》篇记载商汤伐桀,认为这是替天伐罪:“桀之多罪,天命我诛殛之”。

《君奭》篇记载周公言:“天命不易,天难谌,乃其坠命。

”(意为:天命不易测知,天难倚信,周人无德也会坠失天命。

天命即为正统大位。

)
在甲骨文中,”人“为侧立,无首,十分恭敬、有礼,而”天“为人正立,有首,明辨、雄浑、正直,与”立“、”大“十分相像,引人遐想。

人所居世界,为”天下“。

《尚书》乃儒家四书五经之一,既认为天管理人间、教化万民、教理知法,又认为民心似天,为执政之本。

《简易经》又名《简易道德经》,相传,《简易经》乃伏羲或其后人所作,比《周易》和老子的《道德经》早,记载了许多伏羲的言行。

《简易经》有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

“意为:经常说天的事,齐问究竟什么是天呢?太昊伏羲说,没有话可以准确的形容天,不知道的是天,空空旷旷的也是天。

由此看来,我们人类始祖,对天的认识不是一味的尊崇,俯首听命。

《简易经》中”推天说:一无天,二少天,三常天,四顺天,五应天,六违天,七采天,八取天,九纳天。

”可见伏羲所认为的天,既是空空荡荡的头顶之天,又是世界万物变迁的一种规律的体现,所以可以“顺天”,也可以“违天”,与《尚书》所意“天”极不一样。

古人所视“天”究竟是什么?大抵是《尚书》所示天和《简易经》所示天的一种对立的统一,既是实在,又是规则道理,既是正义神明,又是泱泱人心,既是教化之师,又是愿望所化;既是已知,又是未知,既不是存在,又不是不存在。

(最后几句话,借鉴了佛经语言,故弄玄虚,言之无物,但是也不知道如何表达,再看:《简易经》有载,“常言天,齐究何也?昊曰:无题,未知天也,空空旷旷亦天。

“十
分感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