浸润乒乓文化 提升幸福能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浸润乒乓文化提升幸福能力
作者:暂无
来源:《教育家》 2016年第46期
文│周华李建广
兵乓球是中国的“国球”,它小巧、轻盈,富有弹性,受到不少中国人的喜爱,同时也是
国人精神力量的象征。

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将乒乓特色项目建设与“把培养追求
幸福能力,当作课程的灵魂”的办学理念相结合,确定了将“乒乓文化”中“爱国主义、集体
主义、辩证观点、敬业精神、忧患意识、创新意识”等核心价值融入学校乒乓特色建设的各个
方面,充分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乒乓文化,通过有效路径促使其在校园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期望对学生幸福力的提升和学校的特色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影响。

巧用国球文化,构建育人新平台
通过乒乓特色项目培育,探寻“乒乓文化”在校园中根植的有效路径和策略,充分发挥
“乒乓文化”的育人功能,让乒乓运动在促进学生提高乒乓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同时,帮助学生
磨砺良好的意志品质,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并期望通过长期的坚持与积淀,形成具有中
国乒乓内在气质的校园特色文化。

具体而言,基于幸福力提升的乒乓文化,根植于以下三个平台:
体质体能平台根据学校育人目标:每位学生至少有一项喜欢的运动和习惯的要求,在“乒乓文化”根植过程中,通过乒乓课程教学、课间活动及其他训练等形式,加强对全体教师、学
生的乒乓知识和身体技能的普及,由于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特别有助于降低目前居高不下的近
视率,提升学校教师学生的健康力,为师生的幸福健康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人格品质平台通过对“乒乓文化”核心价值的传承,有助于学生形成“人生能有几回搏”的拼搏精神,“胜利在望不等于胜利在手”的忧患意识,“输球不输人,赢球要赢心”的宽广
胸怀,提升“胜不骄败不馁”的耐挫折能力等,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提升师生的品
质力,为师生的幸福人生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

文化浸润平台在乒乓项目推进与文化根植的过程中,形成以人为本,螺旋上升的“乒乓课程”;通过以班级为单位的乒乓活动组织与评比,形成各班级的“乒乓文化”特色;在校园环
境建设中创设良好的“乒乓文化”氛围,让“乒乓文化”渗进校园的角角落落;通过系列的文
化根植与培育活动,提升幸福教育的感染力,形成学校外显于形,内隐于心的“乒乓育人”模式。

浸润乒乓文化,提升幸福能力
在显性课程中学习乒乓文化通过对世界乒乓球运动及乒乓球技战术的梳理,根据学校实际,开设基于幸福力提升的乒乓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提炼出一套适合学生阅读的校本教材,低段以
绘本的形式介绍乒乓名人故事,中高段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乒乓运动发展史和乒乓知识,通
过显性的课程建设让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乒乓文化,体会乒乓运动背后的故事和精神。

在技能训练中渗透乒乓文化
在乒乓技巧和体能训练过程中,通过对一个个技术动作的反复练习磨炼学生的意志,通过
压腿、挥拍、跳绳、高抬腿跑等有强度的体能训练培养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

在环境建设中创设乒乓文化氛围学校在乒乓馆中悬挂世界乒乓冠军巨幅肖像,介绍其成就,让学生在仰望冠军的过程中燃起对乒乓球运动的热情和梦想。

在乒乓长廊上张贴本校的乒乓球
队集体照片和历次区赛冠军照片,激发为校争光的乒乓小明星们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激励他们
和更多的学生体会到“有付出才会有回报”,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乒乓运动,以勤学苦练的行
动获得相应的成绩。

在校园内建设乒乓文化墙,介绍乒乓知识,在校史陈列室开辟专门的乒乓
专栏,陈列荣耀记忆,形成环境的乒乓隐性课程,促进乒乓文化的良好发展。

在特色活动中孕育乒乓文化
倡导并鼓励班级开展个性化的乒乓特色建设,以乒乓名人或某一精神作为中队名称、口号,建立与乒乓文化相适应的激励机制,在阳光体育锻炼过程中,各班可以自创以乒乓为主题的趣
味训练项目,激发学生和教师的创新意识,形成独具个性特色的班级乒乓文化。

此外,学校每年还会举办全校性的乒乓文化节活动,展示各年级特色训练项目,开展多个
项目的趣味乒乓球比赛,进行以班级为单位的全校乒乓球比赛,在比赛中培养学生的拼搏精神
和团队意识,提高技术水平和战术智慧,“以球会友”,在与对手、裁判的交流中提高人际交
往能力。

基于幸福力提升的校园乒乓文化根植行动,促进学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了学生对乒乓球
运动的兴趣,几年来,学校形成了人手一块乒乓球拍、人人会打乒乓球的喜人局面,课间乒乓
运动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的年度乒乓文化节成为学生期盼的全校性节日,持球接力、对墙打、乒乓排球等传统集体项目很大程度上推进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意识的形成。

日常
乒乓球课程和乒乓球技战术训练过程中,学生的体能体质得到较大提高,近视率呈现下降趋势,学生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得到一定程度的锤炼,这些因素将对学生幸福力的提升产生积极的
影响。

同时,在乒乓文化校园根植过程中,学校的乒乓课程体系日趋完善,课堂教学、校本课程、社团训练相辅相成,逐步形成了课内普及、活动提高、课外集训三级管理体系,为学校的乒乓
球运动高位运行提供了机制保障。

在历次区中小学生乒乓球比赛中,学校参赛队都以高过第二
名近百分的优势夺冠,并组队代表本区中小学生参加市乒乓球赛,连续取得优异成绩。

2015 年,学校乒乓课程还被确认为区首批精品课程,学校被市体育局授予杭州市体育传统项目(乒乓球)学校。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回首过去,学校以乒乓文化孕育一大批优秀学子。

展望未来,学校将不断开拓创新,不断
以乒乓球为切入点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水平,倾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当地具有乒乓特色的教育品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