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情逆势求增长 重监管合力谋未来——2020年第一季度健康险业务经营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透视D
Market Perspective
战疫情逆势求増长重监管合力谋未来
—2020年第一季度健康险业务经营分析
蒋冠军明德丰怡精算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近年来,中国健康险市场在“健康中国”以及十三五规划“大健康”建设的推动下,进 人高速发展期。
2019年年底,《健康保险管 理办法》正式实施。
2020年3月5日,中共中 央、国务院正式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 度改革的意见》,为未来健康险市场发展定 调。
2020年第一季度,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催 化下,消费者的健康风险保障意识不断提高,随着复工复产的逐步推进,健康险的市 场需求也将得到进一步释放。
本文将基于第一季度的健康险经营数据和市场端的最新进展,从健康险的最新监
管政策、市场经营分析、健康险发展趋势三
个部分,介绍2020年第一季度的健康险最新
动态,探讨未来行业发展。
一、健康险政策
2020年第一季度,监管频频发力,努力
将健康险市场规范化、制度化,以期到2030
年,全面健全以基本医保为主体,补充医疗
保险、商业健康保险共同发展的多层次医疗
保障体系的目标。
应对疫情影响,监管部门大力支持行业
建设互联网平台,完善“互联网+医疗”服务
功能。
符合要求的服务可纳入医保范围,为
行业开发相关保险产品以及民众使用线上
平台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支持。
疫情期间,
多家保险公司通过手机A P P推出线上诊疗
服务,远程为客户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咨询
和健康管理服务。
未来,保险公司在政策支
持下,可以通过建设大数据平台,提供电子
病历、在线挂号、送药到家等智能医疗服务,
提升服务质量。
〇1月6日,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规范短期健康险业务
有关问题的通知》,规范健康险短期产品的设计、续 保、停售和理赔。
〇1月23日,银保监会、国家医保局等13部门联合出台 {关于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发展的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商业健康险的市场规模超过2万亿元的 目标。
此外,未来健康险市场需要重视以下5个方面 工作:完善健康保险产品和服务;加快发展商业养老 保险;释放教育、育幼、家政、文化、旅游、体育等 其他社会服务领域商业保险消费潜力;推动保险资金 加大社会服务领域投资力度;完善保险市场体系。
03月2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推进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
的指导意见》,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
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可纳入医
保基金支付范围。
03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医疗保
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全文共八个部分28条,研究
提出了 “1+4+2”的总体改革框架。
03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正式印发《重大疾病保
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建立
重疾分级体系,引入轻度疾病定义,增加病种数量,
适度扩展保障范围,优化疾病定义,禁止疾病拆分。
〇5月6日,国家医保局起草了《关于扩大长期护理
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向社会
公开征求意见。
重点解决包括失能老人、重度残疾
人在内的重度失能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
〇5月7曰,中精协发布《中国人身保险业重大疾病
经验发生率表(2020X征求意见稿)》,根据实际发
展情况,完善产品定价逻辑,更新疾病数据。
2020年1月2020年2月2020年3月2020年4月2020年5月
02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普通型人身保险精算规定》,调整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 险、定期寿险、终身寿险等风险保障类保险产品的最低现金价值参数,新增健康保 险评估假设的相关要求,补充保证续保产品相关精算规定,为开发保证续保的医 疗保险产品做准备。
02月8日,国家卫健委下发《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医疗服务优势,大力开展 互联网诊疗服务,特别是对发热患者的互联网诊疗咨询服务”。
02月11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推广人身保险电子化回访工作的通知》.鼓励保险公司在保单犹豫期内,运用手机A P P、微信服务号等电子化方式进行投保人回访。
04月2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费率调整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费率可调的长期医疗保险产品范围、费率调整的基本要求、产品条款及 产品说明书相关内容以及信息披露要求。
►图12020年1月以来健康险政策汇总
2020年6月•上海保睑
市场透视华夏人寿,2.7%平安养老,2.6%
太平人寿,3.5%
人保健康,3.8%
泰康人寿,4.7%
新华保险
16.0%
人保股份,12.4%
平安寿险,11.8%
•国寿股份 *人保股份 *平安寿险
太保寿险 •新华保险 *泰康人寿 *人保健康 «太平人寿
•华夏人寿
*平安养老
►图2
截至2020年3月底的健康险市场份额(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
Market Perspective
在重疾险方面,中保协时隔13年重新修 订了重疾定义,首次引入轻症概念,增加病 种数量,并根据最新医疗技术进一步明确疾 病定义,总体而言有利于减少理赔纠纷,规 范市场销售行为。
此外,重疾险经验发生率 表也进行了更新,新版发生率较旧版有所降 低,从而为产品保障提供了更灵活的空间; 同时还新增了大湾区版本的发生率表,为保 险公司打造大湾区专属的重疾险产品提供 了定价支持。
新规下保险公司有机会开发 组合式、可选择式产品,以满足市场差异化、 多元化需求。
4月,银保监会出台了长期医疗保险产 品费率调整政策,明确了费率调整机制,包 括符合条件、首次调整时间、调整频率等。
之前由于缺乏费率调整政策的明确支持,保 险公司多倾向于开发一年期或多年期(六年 内)医疗保险产品,通过停售老产品或产品
迭代策略来应对医疗赔付上升的压力。
如 今在监管方的支持下,保险公司未来可以开 发保障期限更长、保障责任更全面的医疗保 险产品,但整个保险行业同时需要考虑未来 调整费率可能带来的逆选择螺旋等问题。
二、健康险经营状况
从市场整体看,健康险业务在疫情影响 下依然逆势保持较快增长,一季度原保险保 费收入2641亿元,同比增长21.6%。
疫情期 间,消费者购买健康险的意愿和热情显著提 升。
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复T .复产 逐步展开,业务局面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以下从市场格局、渠道构成、地域差异、盈 利能力等角度讨论第一季度健康险经营结果。
()市场格局
对于人身险公司,2020年一季度健康险
在其总体业务中的占比较去年同期略有上 升,截至3月底为16.2%。
财产险公司的健 康险业务占比则依然保持逐年上升趋势,达 到14.4%。
财产险公司健康险业务占比增速 显著快于人身险公司。
截至一季度末,健康险业务原保费收人
排名前十的保险公司的市场份额合计为 72.0%,市场集中度依然较高。
健康险业务 总体由人身险公司主导,排名前十的保险公 司中仅有一家财产险公司。
人身险公司的 总体健康险市场份额为80.4%,较去年下降 约7.7%,部分原因是财产险公司的部分健康 险业务年初集中出单,未来人身险与财产险 公司的占比差距有进一步缩小的可能。
(二)渠道构成
截至3月底,人身险公司的健康险业务 个险、团险占比分别是73.2%和26.8%,与去
26
S H A N G i
INSURANCE
MONTHLY
• JUN
2020
年同期相比没有显著变化历年来,团险比 例在第一季度会高于全年,主要原因可能为 团险业务以企业补充医疗和政府合作类(如大病商办)业务为主,多在年初签单或续保,随后业务比例在年内逐渐下降。
我国健康 险业务与寿险业务渠道主导的模式类似,这 是因为健康险业务中以个险销售渠道为主 的长期重疾险业务贡献了三分之二的保费,可能通过团体渠道销售的医疗险仅贡献余 下的三分之一的保费。
(三)地域差异
财产险公司健康险各地区综合成本率与去年同期相比,天津同比减少33.0%,深圳 同比减少11.6%,而大连同比增长21.6%,陕 西同比增长10.5%;西藏是综合成本率S高 的地区,其次是大连(109.0% )和广西(103.6%):重庆、甘肃和江西保费收入增长较快,增速分别为16.7%、13.4%和12.8%;宁
波、大连和河南保费收人略有下降,降速分
别为 8.0%、5.9% 和4.9%。
(四)盈利能力
财产险公司主要销售短期健康险,赔付
率相对较高,数据显示,一季度89家财产险
公司中54家综合赔付率高于80%,20家高于
100%,总体财产险公司的盈利能力一般,当
然,不同财产险公司之间综合成本率和综合
费用率存在显著差异。
人身险公司健康险总体赔付率仍处于
较低水平,相比国际市场也较低,部分原因
是中国目前商业健康保险主要购买人群较
为年轻,且大部分保费由长期重疾险组成,
还在保单早期,尚未进入疾病高发时期,但
近年来也有盈利能力降低的趋势。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健康险行业面
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银保监会多次
下发通知文件,指导行业积极应对疫情影
响,有35家人身险公司在不上调保费的基础
上,将疾病险的责任范围扩大至新冠肺炎导
致的身故、伤残和重疾赔付。
健康险的赔付
也在短期内受到疫情的影响,防疫初期赔付
有所延迟,导致疫情稳定后赔付量短暂有所
上升,但因新冠肺炎确诊相关费用由政府承
担,对商业健康险影响有限。
此外,受国家居家隔离政策影响,保险
行业线下展业受到极大阻力,短期内传统模
式下的新单销售近乎停滞。
多家保险公司
运用保险科技开展业务,积极幵发线上服务
平台。
三、城市普惠医疗保险(“普惠险”)
近年来,国家频频出台政策鼓励商业健
康险发展,提出“健康中国2030”规划,明确
随着我国经济、财政迈入新周
期,为进一步激活社会活力,减
轻基本医保及财政负担,普惠型
补充医保项目原则上不需要政
府付费(除非政府考虑为贫困家
庭提供保费补助)。
政府组织
公众付费
通过精准保障、精准定价,将保
费控制在普通家庭可承担的范
围(每人100元左右),如将保障
突破到医保目录外,预计产品价
格在100元以上,低于200元。
各地普惠险项目常见组织形式
通过引进优质保险公司承保,有
利于与基本医疗保险衔接互补、
形成合力,夯实多层次医疗保障
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
康保障需求;有利于处理好政
府和市场的关系,提升医疗保障
服务效率和质量。
g商保承办
2020年6月•上海保险
27
市场透视Market Perspective
►表1多地普惠险项目比较
深圳补充保险
珠海大爱无疆
广州惠民保佛山佛医保 i
城市深圳市珠海市广州市佛山市起始时间2015 年2019 年2020 年2020 年参保人群
参加医保参加医保
参加医保
参加医保
(含既往症)(含既往症)(不含既往症}
(含既往症)免赔
1万元3万元2万元2万元;
医保目录内
报销比例:70%90%80%80%限额
无限额1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保障内容i
i ..
特药种类13种15种15种
15种特药限额
0〜15万元1万~30万元
2万~100万元/共用
1万~15万元;
医保目录外
t
特药比例70%90%
80%90%;既往症60%自费约定i
无首次确定10种重疾,2万元补贴
无免赔2.5万元,报销比例60%;
限额100万元
人均保费30元/年190元/年49元/年185元/年参保人数/医保人数
752 万/1400 万
102 万/600 万
66 万/1320 万
96万/500万
发展目标,为健康产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 契机。
然而,现阶段中国个人医疗支出占比 过高,商业保险占比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 水平。
普惠险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基础 上,用商保降低个人自付及目录外特药医疗 支出,是完善医疗供给、提高消费者多元化 医疗需求保障的创新产品产品衔盖面广
(不限年龄,筹资能力允许也可以不限既往 症投保),保障范围涵盖自付、自费、特药保 障,保额高至百万元,有望进一步提升老百 姓的医疗保障水平,有效缓解医保资金支出 过快上升的压力,同时避免老百姓W 为灾难 性医疗支出W 病致贫或因病返贫,通过商业 保险服务国家全脱贫的战略
自2015年起,多地率先尝试开发普惠险 产品,如深圳医保补充保险、珠海大爱无疆 保险、广州惠民保、佛山佛医保等其他省 市如山东、浙江、江苏、四川等地纷纷跟进研 究,产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東,有望在 全国范围进一步推广。
尽管已有先行探索经验,但行业也清醒 地认识到普惠医疗险还有诸多M 题亟待解 决。
如,各地特药目录和品保障没有明确 规范,也没有充分务虑医保统筹地K 的具体 情况;部分地区的保障片面追求价格竞争 力,没有充分关注产品的普惠厲性,提升的 保障水平有限;梢算定价没有发挥应有作 用,各地的实际经营状况存在很大差异;健 康管理功能暂时缺位,商保的角色定位仍局 限于财务转移;K 保和商保行业也缺乏跨界 交流,尚未形成柯效协同,影响参保率的进 一步提升;等等,相信随着行业主体的进一
步重视及监管方的协同努力,普惠险市场会 逐渐制度化、规范化,推出更多基于市场需 求的地区差异化、多元化产品,配合积极的 健康管理服务,在行效减轻投保人医疗负担 的苺础上,积极协助管理投保人的健康风 险,在总体医疗成本町控前提下提升全民健 康水平,麵
28
SHANGHA
二
NSURANCE
MONTHLY . JUN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