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六十周年我国工业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国六十周年我国工业成果报告
今年8月2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联合发布《20XX年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

据预计,第三季度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左右,全年增速有望保持两位数增长,达到11%—12%。

但企稳回升基础还不牢固,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无序上马等问题不容忽视。

“虽然今年前7个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7.5%的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了8.6个百分点,但从月度运行情况看,工业增速已明显见底回升。

”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朱宏任指出,今年6、7两个月,我国工业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与年初1—2月3.8%的增速相比,企稳向好的态势更加趋于明朗。

以电子制造业为例,前7个月,规模以上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8%,扭转了上半年负增长局面。

这主要得益于国家鼓励消费、稳定出口的一揽子政策。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经济运行呈现出四大特点。

一是轻工业运行相对平稳,重工业回升态势明显。

前7个月,轻、重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8.1%和7.2%,其中7月份增长9.2%和11.3%。

二是效益下滑状况有所改观,多数行业利润实现增长。

上半
年,全国上报工业效益的22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8941亿元,同比下降21.2%,降幅比一季度缩小11个百分点;在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23个行业利润同比上升。

三是东、中部地区回升加快,西部地区保持较快增速。

前7个月,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6.3%、7.3%和13.2%;其中7月份分别增长9.5%、11.8%和15.2%。

四是出口大幅下降,国内需求成为拉动增长的主要力量。

1—7月,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下降15.6%。

在外需严重萎缩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有力支撑了工业生产企稳回升。

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工业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运行态势还不平稳,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也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等问题突出。

目前,钢铁行业产能过剩超过1亿吨,而今年以来新开工项目同比增长20%左右;水泥产能过剩近3亿吨,而在建水泥生产线超过200条,将新增产能超过2亿吨;铝冶炼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左右,在建氧化铝、电解铝产能仍达560万吨和200万吨。

此外,造船、化工、平板玻璃等行业也都存在较为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