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18 逍遥游(节选)优化训练 粤教版必修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 逍遥游(节选)
5分钟训练(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并解释。

(1)鲲.( )______________
(2)抟.( )______________
(3)夭阏
..( )_____________
(4)泠.然( )______________
(5)蓬蒿.( )______________
(6)决.起( )______________
(7)恶.乎待哉( )______________
答案:(1)kūn 传说中的大鱼 (2)tuán 旋转着上升 (3)yāo è阻挡,遏制 (4)líng 轻快 (5)hāo 蒿子 (6)xuè迅速的样子 (7)wū什么
2.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1)北冥有鱼()
(2)其翼若垂天之云()
(3)小知不及大知()
(4)此小大之辩也()
(5)而征一国()
(6)旬有五日而后反()
(7)御六气之辩()
答案:(1)“冥”通“溟”(2)“垂”通“陲”(3)“知”通“智”(4)“辩”通“辨”
(5)“而”通“能” (6)“有”通“又”“反”通“返”(7)“辩”通“变”
3.下列各句中,不属宾语前置句式的一项是(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B.宋,何罪之有
C.奚以知其然也
D.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答案:A
解析:A项是定语后置。

4.填空。

作者大笔挥洒,用夸张的手法描述了鲲鹏,“____________”言其形;“_____________”言其翼;“______________”言其活动天地,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

答案:背若太山,不知其几千里也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10分钟训练(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海运
..则将徙于南冥()
(2)南冥者,天池
..也()
(3)野马
..也,尘埃也()
(4)众人
..匹之,不亦悲乎()
答案:(1)海动(2)天然形成的大海(3)传说山野中如野马般奔腾的雾气(4)一般人
2.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水之.积也不厚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④汤之.问棘也是已⑤
鹏之.徙于南冥也⑥楚之.南有冥灵者⑦众人匹之.⑧之.二虫又何知⑨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解析:①③⑥结构助词,②④⑤用于主谓之间,⑦⑨代词宾语,⑧代词复指,⑩动词“到”。

答案:B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去以.六月息者也
A.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B.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
C.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D.奚以.知其然也
答案:D
解析:A项作“用”讲。

B项作“把”讲,“以……为”是固定结构形式。

C项作“来”讲,作目的连词。

D项作“凭借、依赖”讲,与例句一致。

4.对下列文化常识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适莽苍者,三餐而反”中的“三餐”指的是一天。

B.“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中的“晦朔”分别指农历每月的二十九和农历每月的第一天。

C.“旬有五日而后反。

”一“旬”是十天。

D.“御六气之辩”中的“六气”是指阴、阳、风、雨、晦、明。

答案:B
解析:“晦”应该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5.下列各句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中期思想家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现存33篇,后人以“内篇”“外篇”“杂篇”分之。

B.庄子的哲学思想主要是顺应自然,反对人为。

庄子认为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才能无所待而游于无穷,才是逍遥游。

C.课文成功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譬如写积水负舟是以水比风、以大舟比鹏鸟;写鲲之大、鹏之飞,是运用夸张;以人之情状赋予学鸠,是拟人。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形象,还大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其中“海运”是指航海运输。

答案:D
解析:“海运”应该是“海动”的意思。

6.“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
答案:这句话反映了庄子对智慧的肯定,对生命的热爱。

30分钟训练(巩固类训练,可用于课后)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1)鹏之徙.于南冥也( )
(2)去.以六月息者也( )
(3)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4)水之积也不厚.( )
(5)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
(6)而后乃今培.风(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虚词。

(1)去以.六月息者也( )
(2)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3)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4)亦若是.则已矣( )
(5)置杯焉.则胶( )
(6)则风斯.在下矣( )
(7)而后乃.今培风( )
(8)而莫之.夭阏者( )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一句,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者意在证明什么?
1.答案:(1)迁移 (2)离开 (3)尽头 (4)深 (5)倒 (6)凭借
2.答案:(1)凭 (2)用 (3)岂是 (4)这样 (5)于此 (6)这就 (7)才 (8)指大鹏
3.答案: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

意在证明鹏鸟要高飞九万里必须凭借大风,必须有辽阔的天空。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8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4.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百川灌.河灌:灌注,流入。

B.河伯始旋.其面目旋:掉转。

C.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大概。

D.泾.流之大泾:同“径”。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6.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属同一种情况的两项是( )
A.顺流而东行
B.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C.轻伯夷之义者
D.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7.下列各组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我之谓也
B.闻道百,以为莫己若
C.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D.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8.这篇文章用寓言设喻,蕴涵一个什么哲理?
4.答案:C
解析:C项中的“殆”应为“危险”之意。

5.答案:B
解析:A项中的前一个“焉”是语气助词;后一个“焉”相当于“于是,于此”。

B项中的两个“以”都是“认为”之意。

C项中的前一个“夫”是用于句首,以提示下文或表示对某事进行判断的语气词;后一个“夫”是指示代词,表示远指,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D 项中的前一个“于”是介词,引出行为的对象;后一个“于”同前面的“见”构成被动句式,所以它是介词,表示引出被动行为的施事者。

6.答案:BC
解析:A项中的“东”是方位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东”;B项中的“少”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小看”;C项中的“轻”是形容词活用作动词“轻视”;D项中的“美”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美景”。

7.答案:AB
解析:A、B两项皆为宾语前置句。

C项是被动句。

D项是一般陈述句。

8.解析:从河伯由开始的“欣然自喜”到“望洋向若而叹”再到“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这一变化过程,可以看出河伯思想认识上的改变。

参考答案: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经过比较,就会显示出自己的不足。

如果骄傲自大,就难免贻笑大方。

(三)(2018山东高考9—1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

王戎,字濬冲,琅邪临沂人也。

父浑,凉州刺史。

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

视日不眩,裴楷见而目之曰:“戎眼烂烂,如岩下电。

”年六、七岁,于宣武场观戏,猛兽在槛中虓①吼震地,众皆奔走,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

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

又尝与群儿嬉于道侧,见李树多实,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

或问其故,戎曰:“树在道边而.多子,必苦李也。

”取之信然。

阮籍与浑为友。

戎年十五,随浑在郎舍。

戎少籍二十岁,而籍与之交。

籍每适.浑,俄顷辄去,过视戎,良久然后出。

谓浑曰:“濬冲清赏,非卿伦也。

共卿言,不如共阿戎谈。

”及浑卒于凉州,故吏赙②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由是显名。

戎尝与.阮籍饮,时兖州刺史刘昶字公荣在坐,籍以酒少,酌不及昶,昶无恨色。

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答曰:“胜公荣,不可不与饮;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惟公荣可不与饮。

”戎每与籍为竹林之.游,戎尝后至。

籍曰:“俗物已复来败人意。

”戎笑曰:“卿辈意亦复易败耳!”
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戎曰:“道家有言‘为而不恃’,非成功难,保之难也。

”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

征为侍中。

南郡太守刘肇赂戎筒中细布五十端,为司隶所纠,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然议者尤之。

帝谓朝臣曰:“戎之为行,岂怀私苟得,正当不欲为异耳!”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后迁光禄勋、吏部尚书,以.母忧去职。

性至孝,不拘礼制,饮酒食肉,或观弈棋,而容貌毁悴,杖然后起。

时和峤亦居父丧,以礼法自持,量米而
食,哀毁不逾于戎。

帝谓刘毅曰:“和峤毁顿过礼,使人忧之。

”毅曰:“峤虽寝苫食粥,乃生孝耳。

至于王戎,所谓死孝,陛下当先忧之。

”戎先有吐疾,居丧增甚。

帝遣医疗之,并赐药物,又断宾客。

永兴二年,薨于郏县,时年七十二。

(节选自《晋书·王戎列传》)注:①虓(xiāo),怒吼。

②赙(fù),赠送财物助人治丧。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明帝于阁上见而奇.之奇:认为……奇异
B.籍每适.浑,俄顷辄去适:往,到
C.若减.公荣,则不敢不共饮减:不如,比不上
D.以知而未纳,故得不坐.坐:犯罪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1.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戎聪明睿智的一组是()
①戎幼而颖悟,神彩秀彻②戎独立不动,神色自若③等辈竞趣之,戎独不往④故吏赙赠数百万,戎辞而不受⑤及会败,议者以为知言⑥戎在职虽无殊能,而庶绩修理
A.①②⑥
B.①③⑤
C.②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戎小时候视力极佳,看太阳时眼睛不花,裴楷看见后称赞说:“王戎眼睛有光芒,就像山崖下的电光。


B.阮籍与王浑、王戎俱为好友。

阮籍每次拜访王浑,时间都很短暂,但与王戎交谈的时间却很长,主要是阮籍认为王戎比王浑清逸可赏。

C.王戎不拘礼法,在母亲去世后仍然饮酒吃肉,经常下棋娱乐,以致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

D.和峤在服丧期间,用礼法约束自己,吃饭限量,皇帝认为和峤哀伤过度,并为此担忧,但刘毅认为王戎比和峤更让人感到忧虑。

13.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戎异之,他日问籍曰:“彼何如人也?”
(2)钟会伐蜀,过与戎别,问计将安出。

(3)帝虽以是言释之,然为清慎者所鄙,由是损名。

9.答案:D
解析:D项,坐:判处、判罪。

10.答案:D
解析:A项中“而”都为连词,第一个表并列,第二个表递进;B项,第一个“与”为介词,表“和”的意思,第二个为连词,表“和”的意思;C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第一个相当于“的”,可不译,第二个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项两个“以”都为介词,意为“因为”。

11.答案:B
解析:②表现了王戎临危不惧,④表现了王戎行为高洁,⑥表现的是对王戎从政能力的评价,
与聪明睿智无关。

12.答案:C
解析:王戎“容貌憔悴,拄着拐杖才能站起来”并非是因为他不拘礼法,而是“死孝”——无礼自持,鸡骨支床,孝入人心。

所谓至孝,在于心而不在形,心里的痛哭胜过形式的备礼。

13.答案:(1)王戎感到奇怪,有一天问阮籍说:“他是什么样的人?”
(2)钟会讨伐蜀国,路过时与王戎告别,问有何计策。

(3)皇帝虽然用这样的话解释此事,然而王戎被清廉谨慎的人鄙视,因此损害了名声。

创新应用
14.(原创题)读下面新闻,回答问题。

据《齐鲁晚报》报道5月23日,记者来到银座晶都国际施工工地,在这里打工的大部分是江苏籍的农民,他们中最大的50岁,已经在外面打拼20多年。

这些常年在外的人,言谈中无不饱含着对家人的思念和愧疚。

得知本报将资助他们的家属来济南与他们团聚时,有的人当即流出了喜悦的泪水。

看到这则新闻,你有何感想?请发表自己的看法。

答案:为了多挣些养家的钱,为了省下几百元路费,这些建设者们有的一年回家一次,有的几年不回家,但对亲人的思念,无时无刻不在折磨着他们。

“关注农民工情感生活”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政府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深层探究
15.什么是作者所谓的“逍遥游”呢?
答案:“逍遥游”的意思,是指不借助任何外力,也不受任何限制地自由地邀游永恒的精神世界。

本文旨在说明人应当摒弃一切外物的牵累而去追求自由。

庄子说,必须能够“乘天地之正”(顺着天地的法则,亦即自然规律),“御六气之辩”(驾驭阴、阳、风、雨、晦、明的各种变化),“以游无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才是无所待,才是逍遥游。

片段作文
16.寓言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

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

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非生物。

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逍遥游》运用寓言故事,把道理讲得形象生动。

请你依据生活写一则寓言故事及心得。

答案示例:
袋鼠与笼子
有一天动物园的管理员们发现袋鼠从笼子里跑出来了,于是开会讨论,一致认为是笼子的高度过低。

所以他们决定将笼子的高度由原来的十公尺加高到二十公尺。

结果第二天他们发现袋鼠还是跑到外面来,所以他们又决定再将高度加高到三十公尺。

没想到隔天居然又看到袋鼠全跑到外面,于是管理员们大为紧张,决定一不做二不休,将笼子的高度加高到一百公尺。

一天长颈鹿和几只袋鼠们在闲聊,“你们看,这些人会不会再继续加高你们的笼子?”长颈鹿问。

“很难说,”袋鼠说,“如果他们再继续忘记关门的话!”
心得:出现突发事件,解决的第一步是找出事发根源。

管理就是先分析事情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认清事情的“本末”“轻重”“缓急”,然后从重要的方面下手。

高考链接
17.(2018浙江高考,24)阅读下面一则寓言,写出寓意。

庄周梦见自己变成蝴蝶,感到自由自在,于是他积极修炼,终于化成了蝴蝶。

蝴蝶日日为食物奔波,还要防备天敌。

蝴蝶很怀念曾经是庄周的日子。

答案示例:没得到的总比已有的好,拥有了又怀念失去的。

18.(2018浙江高考,16)阅读下面三篇作品,然后回答问题。

乌衣巷
(唐)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人月圆①
(金)吴激
南朝千古伤心事,犹唱后庭花。

旧时王谢,堂前燕子,飞向谁家?恍然一梦,仙肌胜雪,宫髻堆鸦。

江州司马,青衫泪湿,同是天涯。

[中吕]山坡羊·燕子
(元)赵善庆
来时春社,去时秋社②,年年来去搬寒热。

语喃喃,忙劫劫③,春风堂上寻王谢。

巷陌乌衣夕照斜。

兴,多见些;亡,都尽说。

注:①北宋亡后,吴激被迫仕金。

在一次宴会上,偶遇流落为歌姬的宋朝宗室女子,遂有此作。

②春社、秋社:古时祭祀土神一般在立春和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称春社和秋社。

③劫劫:匆忙急切的样子。

(1)这三篇作品均通过___________的意象,表达了深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感。

(2)请简要赏析这三篇作品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色。

答案:(1)燕子兴亡
(2)①刘诗今昔对照,寓情于景,含蓄深沉,体现了咏史诗的特色。

②吴词剪裁唐人诗句抒亡国隐痛,温婉悲凉,凸显婉约词的正宗风韵。

③赵曲以议论作结,点破兴亡,明快直露,有浓郁的散曲风味。

快乐时光
妙语答记者
1944年3月25日,富兰克林·罗斯福第四次连任美国总统。

《先锋论坛》报的一位记者采访这位第32任总统,就他连任总统之事问他有何感想。

罗斯福笑而不答,请记者吃一片三明治。

记者觉得这是殊荣,很快就吃下去了。

罗斯福又请他吃第二片。

他觉得是总统的恩赐,情不可却,又吃了下去。

不料总统又请他吃第三块,记者受宠若惊,虽然肚子已不需要了,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吃下去了。

哪知罗斯福在他吃完之后又说:“请再吃一片吧!”记者一听啼笑皆非,因为他实在吃不下去了。

这时,罗斯福微笑着说:“现在已经不用回答您的提问了,因为您已经有了亲身的感受。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