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中考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 年的中考已圆满结束,为了总结经验,促进提高。

更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全面发展。

现对 2011 年中考生物试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试卷概况
1、试题分布特点
2011 年生物试题总分 50 分,其中选择题 11 个,每题 2 分,共 22 分;非选择题包括 6 小题,每空 1 分,共 28 分。

2、知识点的分布情况
初中生物内容包括十大主题,今年涉及到的考点如下表:考试内容
选择题 20 题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点( 2 分)
选择题 21

血液各成分的功能
选择题 22

先天性行为与学习行为的区别
选择题 23 题细菌菌落与真菌菌落的特点及二者的区别
选择题 24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选择题 25 题选择题 26 题选择题 27 题选择题 28 题选择题 29 题选择题 30 题非选择题 1 题非选择题 2 题非选择题 3 题非选择题 4 题非选择题 5 题反应速度) 非选择题 6 题
3、分值分析
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结构提点及比较
人血浆、原尿、尿液成分的比较
激素调节的理解
生物圈中动物的的气体交换场所
人的呼吸
鸟的生殖发育特点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保护)
吸烟的危害(呼吸系统、心率变化、健康的生活方式)
人的生理(呼吸、消化、循环、泌尿) 生物的生殖(发育场所、染色体、转基因技术、生物反应器)
课本探究实验(根的什么部位生长最快、植物的呼吸作用、测定人的生物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昆虫的发育、受精结果、光合作用)
选择题七年级上册 4 分
七年级下册 8 分
八年级上册 6 分
八年级下册 4 分
非选择题七年级上册 14 分
七年级下册 8 分
八年级上册 3 分
八年级下册 3 分
总体来说七年级考点占得比例较大,接近 70%。

二、试卷分析
从以上几个数据分析可以看出,今年生物试题的考查范围、难易度、题型等较好地体现了新课标理念。

试题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和科技发展实际,符合初中教学实际。

试题突出了对学生基本生物素养的考查。

考查的都是初中生物最基本的内容,没有偏题和难题,题量适中,难度不大,但较灵活,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知识分布比较合理,且重点突出。

知识覆盖面较广,突出了重点;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突出主干知识;试题以基础题为主,注重对生物学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方法的考查;选择题涉及到了十大主题的内容,知识面广且全。

情景综合题突出重点:第 1 题考查的是生物与环境中的食物网、食物链、生物因素及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第 3 题考查的是人体生理的相关知识;第 6 题考查的是光合作用和生物的生殖,这些都是初中生物学的重要知识点。

2、联系实际,关注社会发展。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非选择题第 4 题创设新情景,考查的是对新技术的运用问题。

充分体现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展望科学前沿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学生对于新技术的综合能力,同时关注了社会热点。

3、注重知识连贯性,与高中接轨。

中考带有一定的选拔性,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人才,生物与环境、光合作用等知识在初高中都是重点知识,本套试卷在这方面体现充分,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密切与高中接轨。

4、加强了对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

非选择题 5 题,考察了根部什么部位生长最快,让学生知道怎样标记,哪部分生长最快。

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导致蜡烛熄灭。

测定人的反应速度考查的是读数方法。

共五分,考察了三个实验,跨度比较大。

三、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卷的分析与反思,对生物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夯实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理解。

强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学科能力是在长期教学过程中逐步培养形成的,特别是驾驭综合型试题和开放性试题的能力,必须以基础知识的灵活掌握为前提。

越是基础知识,运用的范围就越广,考查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所以,要走出知识和能力相对立的误区,复习时要依据考纲,围绕教材,将教材中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等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对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要熟悉。

要特别注意熟能生巧。

2、提升能力,培养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要在抓好基础的前提下,重视学科内知识间的联系,并进行归类和整理。

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强调知识的内在联系。

知识的掌握要由面到点,再由点到面。

加强读图、分析、综合、科学表述的能力,如 4 题就是考查学生以上各种能力的典范,也是一种在中考中线常出现的题型。

在今后的教学当中,应该多角度、多形式着重锻炼学生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生物知识创造条件。

3、注重理解,深刻领会方法,灵活应用。

复习时要加强对教材中的所给知识的深层理解,尤其是教材中的图表,体会生命现象的过程及其应用,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在运用中谋求创新。

如非选择题 3 题,一个简单的图示将人的几大系统串在一起,学生只有深刻理解几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才能正确答出此题。

知识的灵活运用首先要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要透彻,并把它们运用于实践中,使之能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在实践中不断地创新,只有这样才达到学习的目标。

而且这道题是历年来考试的重头戏。

4、对自己要有信心,重视解题技巧和语言表达的规范训练。

在平时练习过程中,应注重审题、捕获题设信息、对信息进行分析、解题等技巧的训练,并强化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述。

避免因为不是“不会做”,而是“做不好”而失分的现象。

5、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实践能力。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与以往的题型变化,实验与探究
虽然竞占了 5 分,所以我认为这类题型不容忽视,而且是重中之重,要加大实验教学的力度,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功能。

若有条件可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得到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6、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实际联系理论,引导学生关注现实,分析现实,将有关知识串联起来,综合分析。

虽然今年中考没有考到预测的热点,但我认为这类题型仍不容忽视,而且依然是重中之重。

7、全面教学。

考试范围是全部教学内容,同样的课时,若解决重难点肯定很轻松,但考试试题失分严重的依然是课本中的小知识点,这也体现了教学的习惯定势,今后我们要在课时紧张的情况下,学会巧用课时,做到不落一个知识点。

总之,我们要注意改变教学中依然存在的重知识、轻能力,重识记、轻思维,重结果、轻过程,重临摹、轻创新,重主导、轻主体的问题。

通过试卷分析,发挥导向功能,指导教学实践,这才是我们试卷分析的最大收获。

以上是我的一点看法与建议,难免有不周的地方,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