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部位感染感染目标监测幻灯片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
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性监测的目的是发现本院的切口 感染的分布、危险因素、原因,提出干预措施,降低 手术切口的医院感染的发生
监测只是手段,通过监测发现危险因素,提出干预措 施,制定一些改进措施、流程,表达出持续质量改进, 逐步完善各项操作规程,使感染率逐步下降。
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监测
分析
分析
存在缺乏
人员投入缺乏,处于回忆性调查状态 仅院感办监测,缺乏相关科室的协同 感染病例报告不及时,尤其在发生聚集
性感染病例时
2021、2021、2021年监测统计结果比较
如何改进
开展前瞻性调查,寻求人员投入 相关科室支持,协同配合院感办开展监测 及时报告可疑感染病例,尤其聚集性
T治疗用药 / P术后用药<24小时 / W术后错误用药
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3〕
手术部位感染:是口 / 否口
感染部位:表浅切口口 / 深部切口口 / 器官腔隙口 SSI感染日期: 年 月 日 转归日期: 年 月 日 病原学送检1: 日期 年 月 日 标本 方式: 涂片口 / 培养口 病原菌1: 敏感: 耐药:
手术切口感染目标性监测
内容
以往阑尾炎手术监测情况 监测目的 监测方法和内容 资料分析 资料反响 今年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目标监测
2021年阑尾炎手术病病人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析
分析
医院2021年阑尾炎手术病人 手术部位感染目标性监测资料分析
手术部位感染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包括
一、表浅手术切口感染
仅限于切口涉及的皮肤和皮下组织,感染发生于术 后30天内。
临床诊断 具有下述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表浅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性分泌物。 2.临床医师诊断的表浅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根底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创口包括外科手术切口和意外伤害所致伤口,为防止 混乱,不用"创口感染"一词,与伤口有关感染参见皮肤软组 织感染诊断标准。 2.切口缝合针眼处有轻微炎症和少许分泌物不属于切口 感染。 3.切口脂肪液化,液体清亮,不属于切口感染。
目的 监测方案
一、目的
了解剖宫产手术病人的切口感染率、危 险因素
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促进母婴平安,到达有效控制感染的目
的。
二、监测方案
监测方法和内容 通过搜索剖宫产手术通知于术后第一天
开场每天按照调查表〔表1〕进展登记, 月末进展汇总分析。
附表1 :新华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部位感 染监测登记表
二、深部手术切口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内、有植入物(如人工心脏瓣膜、人造血管、机械心脏、人 工关节等)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并涉及切口深部软组织(深筋膜和肌肉)的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深部切口引流出或穿刺抽到脓液,感染性手术后引流液除外。 2.自然裂开或由外科医师翻开的切口,有脓性分泌物或有发热≥38℃,局部有疼 痛或压痛。 3.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深部切口脓肿或其它感染 证据。 4.临床医师诊断的深部切口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根底上,分泌物细菌培养阳性。
三、器官(或腔隙)感染
无植入物手术后30天、有植入物手术后1年内发生的与手术有关(除皮肤、皮下、 深筋膜和肌肉以外)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临床诊断 符合上述规定,并具有下述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引流或穿刺有脓液。 2.再次手术探查、经组织病理学或影像学检查发现涉及器官(或腔隙)感染的证据。 3.由临床医师诊断的器官(或腔隙)感染。 病原学诊断 临床诊断根底上,细菌培养阳性。 说明: 1.临床和(或)有关检查显示典型的手术部位感染,即使细菌培养阴性,亦可以诊 断。 2.手术切口浅部和深部均有感染时,仅需报告深部感染。 3.经切口引流所致器官(或腔隙)感染,不须再次手术者,应视为深部切口感染。
〔 分〕 ASA评分: Ⅰ口、 Ⅱ口、 Ⅲ口、 Ⅳ口、 Ⅴ口 〔 分〕
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3〕
抗生素使用情况: 术前用药 是/否 围术期使用 是/否 术后使用 是/否 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名称 剂量 途径 时间 1、 1、 1、 2 2、 2、 3 3、 3、 I切皮前30-60分钟 / O术前病房用药 / N未用 /
病原学送检2: 日期 年 月 日 标本 方式: 涂片口 / 培养口 病原菌2: 敏感: 耐药:
医 院出产院科后剖随宫访产感手染术情部况位:感有染口监/无测口登记表〔4〕 假设感染 部位名称:
表浅切口口 / 深部切口口 / 器官腔隙口
特别关注:术前备皮
三、资料分析
㈠感染率:即指定时间内每100例某种手术病人手术切口 感染〔SSI〕例数。
医院产科剖宫产手术部位感染监测登记表 〔1〕
调查员: 监测调查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患者姓名: 住院号 床号 性别:男口 / 女口
年龄: 岁; 体重 kg; 联系 :
住院日期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转归:出院口/死亡口/转科口/转院口/ 自动出院口
专科病诊断:.
根底病诊断: .
指定时间内剖宫产手术病人的SSI数 感染率〔%〕= ────────────────
×100 指定时间内剖宫产手术病人数
三、资料分析
㈡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 对于外科术后病人,选择具有普遍意义的危险
因素即手术时间、切口污染程度、麻醉方式和 是否为急症手术来计算感染危险因素指数,详 见表2。
手术日期 年 月 日; 手术医生:
手术类型:急诊口/择期口 ; 术后引流:是口/否口; 术前WBC
手术名称: 产程 小时; 失血 ml; 输血 ml
医 院危产险科因剖素宫评产分手:术总部计位分感染监测登记表〔2〕 麻醉方式: 全麻:是口/否口 〔 分〕 手术时间: 〔 〕分钟 〔 分〕 切口级别: 清洁口、 清洁-污染口、 污染口、 感染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