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测试题的命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文阅读测试
行为描述:利用读物设定问题,要求被测 阅读及答问,并根据被测的答题结果去测 量其现代文阅读水平的活动。
逻辑归因:阅读是学习的基本途径,阅读 能力是语文素养的基础要素,所以,阅读 测试是语文考试的重要环节。
基本功能:判断被测的现代文培养要求 能力结构:阅读能力的构成要素 阅读原理:理解读物的思维方式 测试理论:考试命题的科学依据
小弟弟要吃什么?(认知性阅读) 为什么小甜饼放在地下室的踏板上?(解释性阅读) 母亲让孩子们单独留在家里对吗?(评价性阅读) 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创造性阅读)
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分级
理解 指领会并能作简单的解释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分析综合 指分解剖析和归纳整理 【议论文章】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文章结构与思路;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文学作品】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分析作品 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实用文章】筛选并整合信息;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 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体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探究 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 【文学作品】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探讨作品中 蕴涵的人文精神;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实用文章】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探讨文本反 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理解读物的思维方式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是读者 与读物对话的过程。
阅读测试的基本概念
教育测试的性质分类(常模参照与标准参照) 教育测量的重要系数(信度;效度;难易度;区分度) 测试动机与考点设置(动机与手段的统一性) 测试目标与题型功能(测试目的约定题型选择) 阅读测试的试题结构(试题质量与测试效果的关系) 教育测试理论是科学命题的必要修养
阅读试题的基本构成
阅读教学的目标与要求
总目标: 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
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 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 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初中目标:
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 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
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 样式。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 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 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 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现代文阅读的能力分级
鉴赏评价 对阅读材料的鉴别、赏析和评说 【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欣赏作品 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评价作品的价值 判断和审美取向 【实用文章】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倾向;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 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阅读评价:
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 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
精读,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 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 察学生在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 感受等方面的表现。
16、小说中写道“父亲,孤独地在河上漂流的父亲需要 我”。请联系全文,简述“父亲”为什么需要“我”。 (以文本为极向,分析) 17、结合作品,请简要分析“母亲”这一人物形象。 (以文本为极向,综合) 18、有人说,“河的第三条岸”在现实中并不存在,它象 征着“父亲”超越世俗的人生追求。如果这样,那么“我” 对“父亲”的这种追求持何种态度?请联系全文,谈谈你 的看法。(以读者为极向,探究)
导语:测试行为的基本规定 (祈使性话语)
读物:阅读测量的基本凭借 (应用性文字)
问题:测试对象的操作项目 (平台式任务)
命题的技术环节
确定目标:能力目标;文体目标 选择读物:文体规定;内容把握;篇幅限
制 设计问题:考点;选材;题型选择 制定标准:参考答案及评分办法 试题规范:各种题型的技术格式
记忆、阅读的速度、阅读的技能 纵向发展:认知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
阅读、创造性阅读
【例】
鲁思的母亲出去了,要她留在家里照顾小弟弟。弟弟要 吃小甜饼。甜饼放在地下室的踏板上。鲁思打开地下室的 门,走下去拿小甜饼。这时小弟弟关上了地下室的门。门 是弹簧锁的,因此当鲁思要上楼去照顾小弟弟时,却被锁 在地下室里了。她设法脱离困境,最后她要小弟弟拿起话 筒,一遍一遍地叫“木头街16号”。小弟弟照做了。电话 员听见一个儿童重复这个地址的声音,知道出了事,把这 个地址告诉了警察,警察把鲁思从地下室里救了出来。
以作者为极向的阅读:解读指向作者的表达意图和动机 (作者到底要说什么?)
以读物为极向的阅读:以文本语言为依据进行深入解读 (语言的本意告诉了读者什么)
以读者为极向的阅读:以读者的经验去对文本作出解释 (读者从文本中获得的个性意义)
【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 河的第三条岸(小说,略)
题型选择的基本原则
题型选择要考虑测量的目标、相关的内容领域以及需要 的条件。题型应与测量的目标要求一致。效度是测试的 首要保证。
题型选择要保证考试结果达到预先设定的信度要求,即 必须考虑不同题型试题的比例。考试结果的高信度是考 试高效度的前提。
题型选择要有利于特定材料与相应的阅读方式的配合, 以保证考生答题时的顺畅。
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 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
文学作品阅读,在7~9年级,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 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
阅读能力结构要素
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取意义的心理过程 阅读能力是一个多侧面、多层级的复合结构 横向广度:阅读的认知、阅读的理解、阅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