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酸锌口服联合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糖酸锌口服联合山莨菪碱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行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的效果。

方法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以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且病毒的转阴率比对照组高,病程比对照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行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山莨菪碱;葡萄糖酸锌;轮状病毒性肠炎
轮状病毒肠炎为一种消化系统类疾病,好发于冬、秋季节,其因轮状病毒引起,为婴幼儿常见与多发病,在小儿腹泻中占40%~60%,严重者将导致病毒性的心肌炎,危及生命安全[1]。

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已选取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资料,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1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5例。

临床表现:水样便和蛋花样便,且伴脱水、发热、呕吐,粪便经检测呈阳性轮状病毒。

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30∶25,年龄6个月~3岁,平均年龄(1.56±0.58)岁;观察组男女比例32∶23,年龄5个月~3岁,平均年龄(1.50±0.60)岁。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服用蒙脱石散、补液、抗病毒、纠正酸中毒与电解质紊乱等。

观察组加以葡萄糖酸锌(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10890024,70 mg/片)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葡萄糖酸锌用量:≤6个月口服1 mg/d,>6个月口服20 mg/d,且分3次服用,于20~30 ml生理盐水中加入0.2~0.3 mg/(kg·d)山莨菪碱(杭州民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568,10 mg/片)保留灌肠,保留时间10~15 min/次,2次/d,两组均治疗1周。

1. 3 观察指标和疗效判断标准观察两组疗效、病毒的转阴率与病程情况。

据以下标准对疗效予以判断,72 h后症状消失,且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为显效;72 h后症状改善,但未完全消失,且腹泻次数、大便性状好转为有效;72 h后症状、大便性状与腹泻次数无改善或者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
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经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两组病毒转阴率与病程情况比较经治疗,观察组病毒的转阴率为67.27%(37/55),对照组为47.27%(26/55),观察组病程为(
3.40±0.52)d,对照组为(5.68±1.26)d ,观察组病毒的转阴率比对照组高,病程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轮状病毒类感染为冬秋季婴幼儿腹泻最常见病因,1~3 d为其潜伏期,且发病初期会出现呕吐现象,随后引发腹泻,常并发酸中毒与脱水症状[2]。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6%高于对照组的63.64%(P<0.05),表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行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改善临床症状。

可能与轮状病毒会侵袭小儿肠黏膜,从而破坏具有强大吸附功能与丰富双糖酶的小肠绒毛,损害小肠吸附功能并使双糖酶活性降低,使患儿肠内食物得不到完全消化密切相关[3]。

相关研究表明:葡萄糖酸锌内含大量锌元素,为小儿成长必备元素之一;对小儿锌元素的补充,不仅可以加速其组织伤口愈合,而且还可以促进器官发育,因此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够使其小肠T淋巴细胞的功能得以提升,为小儿肠内黏膜建立有效屏障,从而刺激其体内的B细胞活性,使患儿机体免疫力得到提高,进而对病毒产生一定抵制作用,从而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同时,通过分析两组病毒转阴率与病程情况,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病毒的转阴率比对照组高,病程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行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轻病毒程度,缩短病程。

可能因为腹泻后,患儿体内锌元素大量流失,不仅造成机体障碍,还减弱T细胞的功能,使病毒较易侵犯,而葡萄糖酸锌能增加锌元素,减少止泻时间,缩短病程。

此外,山莨菪碱属于抗胆碱类药物,其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治疗中能显著缩短病程。

综上所述,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行葡萄糖酸锌与山莨菪碱保留灌肠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使腹泻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并减轻病毒程度、缩短病程,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周彦平.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23):173-174.
[2] 刘仁红,肖毅,张荣贵,等.肠泰合剂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121例.实用医学杂志,2012,28(3):464-465.
[3] 梁建中,郭思,李轶.消旋卡多曲颗粒联合小儿氨基酸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中国实用医刊,2012,39(19):48-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