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
在我们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大家一定没少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汉语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五四”运动以前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

广为流传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孟子·尽心章句下》文言文的原文及翻译,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孟子曰:“好名之人,能让千乘之国;苟非其人,箪食豆羹见于色。


翻译
孟子说:“喜好名声的人能够谦让一个有千乘兵车的国家,如果不是这样的人,即便是叫他让出一碗饭、一碗汤,他也会表现出不高兴的神情。


读解
有爱心的人才会谦让,才会有同情心,既然都能让出千乘之国,何况是一碗饭、一碗汤呢?这就是拥有爱心的最佳行为方式。

当然,没有爱心的人别说是千乘之国了,一碗饭一碗汤也是舍不得的,这就是没有爱心的行为方式。

作者:佚名
孟子曰:“圣人,百世之师也,伯夷、柳下惠是也。

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闻柳下惠之风者,薄夫敦,鄙夫宽。

奋乎百世之上。

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也。

非圣人而能若是乎,而况于亲炙之者乎?”
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圣人,是百世人民的老师,伯夷、柳下惠就是这样的圣人。

因此,听到伯夷高风亮节的.人,贪婪者都会变得廉洁,懦弱的人也会长志气。

听到柳下惠高风亮节的人,刻薄者也会变得敦厚,见识浅薄者也会变得宽宏大量。

百世以前奋发进取,百世以后,听说这些的人无不感动振作。

如果不是圣人,谁能够有如此的作为?何况是
那些亲自受到圣人熏陶的人呢?”
《孟子·尽心章句下·第八节》原文
孟子曰:“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

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


翻译
孟子说:“古代设置关卡,是准备抵抗残暴的;如今的关卡,却是用来推行暴政的。


读解
古代的贤王设置关卡,是因为爱民,是害怕外来的侵略伤害到自己的百姓,这就是古代贤王能够尽心知命而采取的最佳行为方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形势的变化,人们私有欲的膨胀,守关的将士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中饱私囊,就开始盘剥百姓,而且越来越残暴。

这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们越来越缺乏爱心!而缺乏爱心,就是不能尽心知命。

而不能尽心知命,也就不会选择到最佳行为方式。

《尽心章句下·第三十八节》
作者:佚名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闻而知之。

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朱则见而知之;若文王,则闻而知之。

由文王至于孔子,五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

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从尧舜到商汤王,经历了五百多年;象禹和皋陶,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商汤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商汤王到周文王,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伊尹、莱朱,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周文王,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周文王到孔子,又经历了五百多年,象太公望、散宜生,那是见到而且知晓的;象孔子,则是通过传闻才知晓的。

从孔子到现在,有一百多年,离开圣人的时间还没有多远,距离圣人的故乡又这么近,但是却没有能继承的人了,恐怕也不会再有能继承的人了。


《尽心章句下·第一节》
作者:佚名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

”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文言文翻译:
孟子说:“很不仁爱啊梁惠王!仁爱的人把所喜爱的推及到所不喜爱的,不仁爱的人把所不喜爱的推及到所喜爱的上面。


公孙丑说:“这是什么意思呢?”
孟子说:“梁惠王为了扩张土地的缘故,不惜让自己的人民粉身碎骨上战场,打了败仗,又准备再战,因此驱使自己所喜爱的子弟去献身,这就称之为把所不喜爱的推及到所喜爱的上面。


《尽心章句下·第十九节》
作者:佚名
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


孟子曰:“无伤也。

士憎兹多口。

诗云:‘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孔子也。

‘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

’文王也。


文言文翻译:
貉稽说:“我很大地不理解于众人的议论。


孟子说:“这没有什么妨碍。

读书人都憎恶这种众人的议论。

《诗经》上说:‘内心很忧愁,被那些小人所怨恨。

’孔子就是这样的。

《诗经》上又说:‘展现而不断绝他的怨恨,也不失去对他的问候。

’周文王就是这样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