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择优申请指引
水专项申报指南
![水专项申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036c5e9a51e79b8968022618.png)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 “洱海水污染防治、生境改善与绿色流域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流域社会经济优化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关键技术与示范等2个课题申报指南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指南说明该2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洱海水污染防治、生境改善与绿色流域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编写。
“洱海水污染防治、生境改善与绿色流域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选择洱海作为富营养化初期湖泊的典型代表,通过集成研发水污染防治与富营养化控制理念、整装技术,并开展工程示范,形成我国此类湖泊水污染防治的成套理论与方法。
通过研发和集成,实现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技术,以重污染湖湾—红山湾(10Km2)及其相应永安江子流域为科技示范工程区,开展系统控源、清水产流机制与入湖河流治理、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管理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实现红山湾水质显著改善,水质主要指标提高一个等级,展示在我国湖泊富营养化控制领域有显著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1、项目“十二五”目标通过研发和集成,实现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流域清水产流机制修复相结合为主要内容的核心技术突破。
以重污染湖湾—红山湾(10Km2)及其相应永安江子流域为科技示范工程区,开展系统控源、清水产流机制与入湖河流治理、水体生境修复、流域管理与生态文明体系构建,实现红山湾水质显著改善,水质主要指标提高一个等级,展示在我国湖沼富营养化控制领域有显著影响的标志性成果。
以“政府牵头、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科学家支撑、全民参与、综合治理、科学开发”的新思维,创建我国湖泊水污染防治新的体制与机制。
2、项目的课题设置针对高原富营养化初期湖泊-洱海处于富营养化敏感期的特点,在2011-2015年的五年期间内,按照从污染源控制到入湖河流的综合整治,到湖泊水体生境改善等方面进行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并进行流域管理综合平台构建的总体技术思路,项目设置以下7个课题:课题1,流域社会经济与结构调整控污减排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2,全流域面源污染工程治理与控制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3,流域低污染水净化体系与处理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4,入湖河流污染治理与清水产流机制修复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5,洱海湖泊水体生境改善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6,洱海流域管理关键技术与综合管理平台构建;课题7,深水贫营养湖泊水污染防治技术与示范课题。
申报指引-水专项
![申报指引-水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b28dabb4d1f34693daef3e84.png)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三峡水库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典型次级河流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等2个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本项目以服务于三峡水利工程绿色水电建设及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中心,重点实现超大型水库生态系统动态模拟、小流域生态修复及污染控制、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保育与修复、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调度、流域污染控制综合集成等方面的技术突破与集成示范。
项目的标志性成果包括:全面阐明三峡水库不同运用水位条件下的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环境后效、次级河流流域污染控制及生态重建示范工程并在示范河段消除黑臭、完成三类典型重污染消落带生态修复工程示范、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区多目标水资源调度优化方案、库区及上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综合示范。
本项目将构建超大型水库生态修复技术体系、完善以上游流域面源控制为重点的超大型水库流域管理技术体系,形成我国(超)大型水库水污染综合防治与生态安全保障的综合方案,为三峡水库水污染防治规划和水环境治理实践提供科技支持,切实保障三峡水库的水环境安全。
“三峡水库水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与工程示范”项目共设置6个课题:课题1-不同水位运行下水环境问题诊断及生态安全保障研究课题2-库区小流域磷污染综合治理及水华控制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3-典型次级河流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课题4-三峡库区及上游流域面源污染控制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5-水库群梯级联合调度改善库区水质的关键技术与示范课题6-库区及上游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水污染防治综合集成技术研究其中,本项目第3 和第5 两个课题通过发布指南征集课题申报书,经评审后择优确定课题承担单位。
二、指南内容课题3:典型次级河流水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示范(一)研究目标针对次级河流流域人口及经济急剧增长、河流生态严重退化的问题,突破次级河流流域自然村落、小城镇污染源综合治理、城乡一体污染综合防控、库岸湖滨带和河流生态修复等方面技术,完成三条典型次级河流10~15km河段水质改善和生态重建工程示范,示范河道消灭黑臭和劣V类水体,提出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次级水系水资源重构模式及库区次级河流综合治理的整体技术方案。
水专项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水专项年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引-国家科技重大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0e35410d6edb6f1aff001f23.png)
水专项2015年度拟立项课题(第一批)择优指南汇编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四年五月目录“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 (1)1、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整装技术与农业清洁流域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2)“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主题 (7)2、松花江水生态完整性评价与生态恢复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8)3、太子河流域山区段河流生态修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13)4、海河北系永定河-洋河段水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18)5、海河南系下游多水源灌排交互条件下农业排水污染控制技术集成与流域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26)6、海河南系独流减河流域水质改善和生态修复技术集成与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32)7、清潩河流域水环境质量整体提升与功能恢复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41)8、沙颍河中下游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与水质改善集成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47)9、东江高度集约开发区域水质风险控制与水生态功能恢复技术集成及综合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52)“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 (57)10、流域水生态安全遥感监控预警关键技术与应用平台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58)11、十大重点流域水生生物入侵种的生态风险评估与控制技术课题申报指南 (64)12、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成果转化平台与产业化推广机制研究课题申报指南 (71)产业化 (76)13、重点流域分散型点源处理及小流域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研究与产业化示范课题申报指南 (77)“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综合示范”主题1、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整装技术与农业清洁流域示范课题申报指南一、概述该课题是“巢湖水污染控制与重污染区综合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共性课题。
课题在巢湖南淝河流域选择合适区域,研发集成适合我国粮食主产区不同区域特点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整装技术,形成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总体方案,并建成农业清洁小流域,支撑巢湖项目实现污染物削减20%以上的目标,同时为水专项和巢湖“十三五”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技术支撑与解决方案。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b9ded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66.png)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问题越来越引人关注。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地区都存在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的问题,这也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因此,研究和实践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十分必要的,而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则是实现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必经之路。
一、 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和定义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飞速发展,DSS的应用越来越广泛,DSS也呈现出趋于智能和个性化发展的趋势。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领域,DSS的发展也具有以下趋势:
(一)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
随着数据的日益增长和数据来源的多样化,DSS需要更好的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管理,可以更好地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提高决策分析和评价的准确度和效率。
二、 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决策支持系统设计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包含多个阶段和环节。通常,设计一个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DSS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据管理
数据管理是DSS的基础和核心。水资源数据通常包括水文、水质、地下水、水资源利用和水污染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需要从数据源获取、整理、存储和更新。同时,DSS也需要具备数据质量控制和管理的能力,以确保决策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四)决策支持和决策管理
DSS最终的目的是为决策者提供科学、准确、高效的决策支持和决策管理。在决策支持方面,DSS需要及时提供决策建议、决策结果、风险评估等信息,帮助决策者进行决策。在决策管理方面,DSS应该建立决策流程、决策档案、决策反馈等手段,不断完善和改进决策流程和决策结果。
三、 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DSS发展趋势
(二)模型建立
模型建立是DSS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DSS中,通常需要基于水文地理特征和环境因素,建立包括水资源评价模型、污染模型、水资源供需平衡模型、水资源管理模型等多种模型。通过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和处理,从而揭示水资源的优缺点,评估水资源的使用和保护效果。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7cdf4af4650e52ea5418988f.png)
附件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的“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与污染减排管理技术研究”项目“十二五”在总结“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形成更为完善的基于流域水生态功能分区的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方法体系,包括开展流域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法研究,制定辽河流域、太湖流域和赣江水生态功能四级分区方案;开展河流生态保护目标制定研究,建立基于分区的管理机制;开展我国松花江、海河、淮河、东江、黑河、巢湖、洱海和滇池等8个重点流域的水生态功能评估,提出重点流域三级和四级分区方案;筛选辽河、太湖流域水环境优控污染物,提出我国流域优控污染物的基准值,建立一套具有流域水生态分区差异性的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体系;建立流域容量总量控制支持模型,研究流域水生态功能区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技术,提出辽河、太湖流域和赣江流域生态水量保障、容量总量控制方案;开展面向水生态安全的流域景观评估技术,建立基于水生态功能分区约束的土地利用优化模型,提出辽河、太湖流域的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方案;提出辽河、太湖和赣江流域水生态承载力调控方案、典型流域的社会经济结构与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评估水专项组织实施对国家控源减排、环境科技进步、环境经济发展及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贡献;综合集成国家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体系和管理两大体系,分类建立“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与管理,水污染治理与管理共性技术、能力建设平台、环保产业化培育与发展”等综合集成数据与案例库。
“十二五”期间,通过全国水生态功能一级、二级分区方案的形成,结合共性技术与示范流域的应用经验,进一步推进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应用,为全国流域水质目标管理技术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水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b4e24c3caaea998fcc220e59.png)
附件4: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海河流域重污染河流水质改善成套整装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下称“海河项目”)的第六课题“海河流域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示范”和第七课题“海河下游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技术及示范”采取发布指南、综合评审的方式择优委托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河流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主题“海河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目标紧密结合“十二五”地方水污染治理需求与规划,以河流水质功能达标为核心,集成研发河流污染控制、治理与管理适用技术,重点突破制药、皮革、食品深加工等典型行业水污染全过程控制技术,畜禽养殖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建立河流治理技术“产学研”平台,有效支撑流域重点治污与水体治理项目,推动流域产业结构调整,力争北三河、子牙河、徒骇马颊河等重污染河流综合示范区COD功能达标,NH3-N降低至3-5 mg/L,实现海河流域水质根本性改善;统筹衔接海河流域阶段治理需求,围绕流域水系统格局复杂、平原河流环境流量不足、非常规水源补给对地表水/地下水水质风险效应突出、水生态系统整体退化严重等特征问题,提出流域河流完整性恢复途径与措施,研发山前带水库水源地保护与水源水质污染控制、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滨海湿地群生态安全评估与调控、河流生态完整性恢复技术等关键技术;综合集成基本形成海河流域河流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技术体系,为“十三五”海河流域水环境安全与生态修复提供技术保障。
2.项目研究内容项目将针对海河流域9大水系河流水环境突出问题和流域内不同省市区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点,以流域水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为核心,筛选集成水专项“十一五”期间研发的合适的污染控制/治理、管理技术,以影响海河流域河流水资源功能、水环境功能和水生态功能与健康的主要耗氧污染物COD、NH3-N等为控制与治理目标,选择典型重污染河流(北三河、子牙河、徒骇马颊河)为主要实施对象,开展重污染河流水质综合改善研究,在流域层面实施综合示范,力争“十二五”末示范流域主要国控断面COD功能达标,氨氮削减至3-5 mg/L,为流域水生态重建奠定水质基础;为了有效衔接三个阶段的研究任务,海河项目基于“十三五”阶段河流生态修复需求,针对海河流域特有的水环境问题,突破上游山前水库带水源地保护与水质风险控制、中部平原潜水型水源地污染控制、下游滨海湿地群安全调控等关键技术,统筹考虑海河河流退化过程,提出生态完整性恢复途径与方案。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https://img.taocdn.com/s3/m/81b42c78866fb84ae55c8d34.png)
附件2: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择优课题申报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中“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下的“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是在总结“十一五”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流域水质目标管理等新需求,建立基于流域水生态系统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以太湖流域、辽河流域为重点示范区,集成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信息,构建水环境监测信息共享与决策支持平台,形成流域或区域水环境监测信息综合管理能力;开展流域非点源污染监测、新型污染物监测、水环境遥感综合监测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提高我国的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能力;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统化、成套的水环境监测技术装备、材料,推进水环境监测装备、材料产业化、国产化,实现面向水生态系统安全保障的流域水环境监测模式和管理体制的转变。
此次公开发布指南,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的课题为:第4课题“水环境污染物监测新技术方法体系研究”和第6课题“环境监测成套装备技术突破与产业化”课题。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报指南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流域水生态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目标主要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与水环境监测体系与技术现状,以说清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目标、水环境污染源、评价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及水环境风险为目标,创新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监测技术及评价方法体系、非点源污染监测监管技术体系和流域水生态环境监测监控质量管理体系,集成水环境监测监控预警信息,发展水环境中新型污染物的理化监测与生物毒性监测技术,突破水环境遥感综合监测的关键技术问题,研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适合中国国情水环境监测新技术、新设备,着力提高科技成果应用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课题申报-水专项
![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课题申报-水专项](https://img.taocdn.com/s3/m/1f0c1c290b4c2e3f57276336.png)
附件1:“水环境监测现代装备研发与技术突破”课题择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以下简称“水专项”)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确定的16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之一。
水专项“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主题下的“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主要针对我国流域水环境问题与水环境监测体系与技术现状,以有效支撑流域水环境管理、确保流域水环境安全为目标,按照“体制顺畅,数据准确、代表性强,方法科学、传输及时、评价合理”先进的监测预警体系建设要求,通过实施“国家水环境监测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建立先进、完整、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适应水环境管理需要的流域水环境和污染源监测与监控技术与管理支撑体系,完善水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等技术支撑,应用流域水环境遥感监测等先进技术手段,创新环境监测质量监控和管理体系及技术方法,全面反映流域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跟踪和掌握流域污染源污染物排放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和及时响应流域各类突发性环境事件,满足环境管理需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按照“国家监察、地方监管、单位负责”的环境管理体制要求,从体制、机制、技术方法体系、支撑保障体系等方面出发,研究和构建中国先进的监测网络架构,创新和完善全国水环境监测网络,形成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和各省、市、县监测站组成的国家、省、市、县四级水环境监控网络。
基于流域水环境生态特点,实行“分区、分类、分级、分期”的控制策略,系统研究和解决流域水环境监测的网络机构布设、业务管理以及网点布设、监测指标、质量管理体系、信息集成管理、水质目标管理考核等核心问题,进一步完善适应流域水环境管理需要的流域水环境监测体系。
研究水污染源特征污染物筛选技术、水污染源监测方法体系、水污染源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体系、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监管技术体系,建立水污染源监测监管技术支撑体系。
结合现代化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发展需求,利用现有多分辨率、多光谱、高光谱遥感数据源及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数据源,选择重点流域开展实用水环境遥感监测技术方法研究,建立现代环境遥感监测技术体系。
水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申请书
![水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申请书](https://img.taocdn.com/s3/m/70030dc4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01.png)
水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申请书尊敬的先生/女士,水污染控制研究项目申请书申请人名称:[申请人姓名]申请人所属机构:[申请人机构名称]联系方式:[申请人联系方式]摘要:本申请书旨在申请资金支持水污染控制研究项目。
水污染是全球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
本研究项目将专注于水污染的控制和处理技术的研究,以期促进可持续的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申请背景:水污染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威胁到全球各地的人口和生态系统。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工业废水排放、农业非点源污染、生活污水和大气沉降物等。
为了保护水资源和维护生态平衡,我们迫切需要开展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和科学技术创新。
研究目标和内容:本研究项目的目标是开发和推广高效、经济、环境友好型的水污染控制和处理技术。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水污染监测与评估:开展水体监测工作,研究水质变化规律,建立水污染评估模型,为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2. 污染物去除技术:研究先进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提高水质。
3.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研究水资源管理策略,包括水资源合理分配、水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等,推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4. 新技术与新材料研发:开展水污染控制新技术和新材料的研究,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研究方法和计划:本研究项目将采用实验室试验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设备,进行准确、全面的研究。
研究计划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水污染相关数据,进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处理,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趋势。
2. 实验室试验:开展物理、化学和生物实验,研究水污染控制和处理技术的效果和机理。
3. 田间试验:在实际场景中进行试验和观测,验证实验室结果的可行性和适应性。
4. 技术评估和推广:对研究成果进行评估,制定推广方案,促进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和推动。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a79b15d1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48.png)
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项目(课题)申报指南住房城乡建设部水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二〇一三年六月目录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 (1)一、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 (2)课题: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 (2)二、宜兴市水环境改善技术集成与综合应用示范项目 (10)课题1:产业集中区排水系统优化与减排控污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10 课题2:城市核心区水环境改善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20)课题3:城镇化新区水环境质量保障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 (28)三、滇池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36课题:内草海水系水质改善及低环境影响技术开发与工程示范 (36)四、城市水环境系统规划和管理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 (43)课题:城市水污染治理监管体系及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 (43)五、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项目 (48)课题: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集成 (48)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 (54)六、饮用水安全保障管理技术集成与能力建设项目 (55)课题1:饮用水全流程水质监测技术及标准化研究 (55)课题2:城市供水系统监管技术与业务化平台建设示范 (59)七、重点流域饮用水安全保障工程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项目 (63)课题1:应急供水技术研究与重点区域应急能力建设示范 (63)课题3:江苏省域城乡统筹供水技术集成与综合示范 (71)课题4:巢湖市水源优化与水质保障技术研究与示范 (75)课题5:村镇安全供水技术体系构建及重点流域规模应用 (78)八、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项目 (81)课题1:建筑水系统微循环重构技术研究与示范 (81)课题2:城市供水管网智能管理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86)课题3:饮用水特殊污染物去除原创性技术研究与应用 (90)城市水污染控制与水环境综合整治技术研究与示范主题一、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课题:巢湖市城市水环境质量改善研究与综合示范(一)指南说明该课题是“巢湖流域城市水污染控制及水环境治理技术研究与综合示范”项目下设课题之一。
水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
![水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88ece46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7.png)
水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论文:水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随着人口的增加,工业的快速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水资源的供应和质量变得越来越不平衡。
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决策支持系统 (DSS) 是一种在水资源管理领域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地评估和预测各种决策方案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水资源管理中的决策支持系统,并提供一些相关例子和未来发展建议。
一、决策支持系统概述决策支持系统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立的支持管理和决策制定的计算机系统。
它在管理决策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可以提供实时信息、计算和预测抽象事物的影响、生成可视化的结果并给出最优的解决方案。
在水资源管理中,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评估不同决策方案的可行性。
最近进展如机器降雨,可以用来操纵和控制降雨,以便管理者可以在干旱和洪涝的情况下更好地保持水资源的可持续管理。
2. 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协助管理者制定未来决策。
通过监测实时数据和以前的决策方案,决策支持系统可以预测不同决策方案的结果,并建议最佳方案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决策支持系统可以帮助管理者解决决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例如,如果水样品的质量不佳,则软件可以使用反演模型来预测水质问题。
此外,决策支持系统可以生成水资源管理方案,以确定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二、决策支持系统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应用1. Ankie Lӧwe River Basin 剧本:这是一个由瑞典和南非的合作项目,旨在为管理Ankie Lӧwe River Basin提供支持。
决策支持系统可用于预测洪水和干旱发生的概率,以及为供水计划提供更好的人口数据预测。
这个系统还可以为不同水资源管理方案提供经济和环境成本效益分析,并帮助管理者选择最佳解决方案。
2. 美國加州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该大学在为三个湖泊提供水源时使用决策支持系统。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https://img.taocdn.com/s3/m/ccce2772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39.png)
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9.18•【文号】水专项办函[2008]58号•【施行日期】2008.09.18•【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资源,环境标准正文环境保护部关于发布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的通知(水专项办函〔2008〕58号)各有关单位:根据水专项“水污染控制战略与决策支持平台研究”项目实施方案论证意见,现将该项目所属的“水污染控制技术经济决策支持系统研究”课题申报指南(见附件1)和课题申报书格式(见附件2)在环境保护部网站()及水专项官方网站(/tech/szx)上予以发布,申报截止日期为2008年10月8日。
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申报单位的基本条件(一)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内资或内资控股企业等企事业单位,均可单独或联合申报,不接受个人申请。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政府部门不能承担课题。
(二)在相关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具有较强的科研开发实力和研究团队,取得了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原则上作为第一承担单位承担过国家重大科研项目或课题。
(三)按重大专项经费管理的有关规定,申报单位经费须专款专用,设立单独账簿,独立核算,并保证配套资金及时到位,保障课题研究工作的顺利实施。
(四)申报单位可联合相关优势单位联合申请。
各参与单位之间专业优势互补,与牵头单位能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合作。
申报单位应对某个课题整体研究内容进行申报,不能只申请课题部分研究内容。
(五)对于涉及产品设备或装备开发、示范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具有较好市场化推广前景的课题,应以企业为主体申报或吸纳企业参与。
(六)过去2年内没有不良信用记录。
二、课题申报负责人基本条件(一)在相关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知名度,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较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强;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具有高级技术职称。
稀土,电解锰和黄金冶炼等典型重污染冶金行业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课题择优申请指南
![稀土,电解锰和黄金冶炼等典型重污染冶金行业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课题择优申请指南](https://img.taocdn.com/s3/m/c795cfefaeaad1f346933f42.png)
附件1:稀土、电解锰和黄金冶炼等典型重污染冶金行业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课题择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以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的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五《流域水污染防治监控预警技术与综合示范主题》的项目三《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评估体系研究与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一)项目总体目标本项目对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评估体系进行研究与示范,主要围绕辽河流域、太湖流域、东江流域的5大典型行业清洁生产过程控制技术、水污染物末端治理技术的评估方法学、评估机制、评估技术等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流域污染治理技术实施机制,并筛选和评估最佳可行性技术,建立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实验评估和最佳实用技术的推广示范平台,从而为国家环境技术评估、决策和管理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二)总体研究内容全面系统研究国内外现有环境技术评估方法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开展流域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运用成本效益分析法、运筹学方法、试验评估法及第三方技术验证等综合评估方法,进行流域水污染防治技术的评估,建立典型行业末端治理关键技术、配套设备及其成套技术集成的评估指标体系,对实证评估平台与决策平台的组织管理体系和实施机制进行研究。
(三)课题分解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解为7个课题,分别为《水污染防治技术管理体系框架及评估方法研究》、《东江流域(印刷线路板、化工涂料、制革等轻工业)微量有毒有害污染物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太湖流域棉纺、毛织、化纤染整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炼化、化纤、氮肥等重污染化工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稀土、电解锰和黄金冶炼等典型重污染冶金行业清洁生产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化学合成类、发酵类及制剂类等制药行业水污染防治技术评估研究与示范》、《水污染防治技术验证评估平台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2: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及消除机理研究课题择优申请指南一、指南说明本课题采取公开发布指南,评审方式择优选择课题承担单位。
此次发布的课题申请指南为根据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之主题-《湖泊富营养化控制》的项目-《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编写。
1、项目总体目标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的总体目标为:选择太湖流域作为经济发达地区的典型大型湖泊流域,开展大型湖泊富营养化控制、水污染与蓝藻水华治理技术研发、工程示范与总体方案研究。
采用--以综合的控源治河为主要对策,修复流域水源涵养林、湖荡水网、沿湖缓冲带与湖滨带生态自然体系(入湖清水保障系统)为长期与基本措施,以湖内控藻、调水引流及有毒有害污染底泥疏浚为配套措施,以依法治湖与强化管理作为太湖水污染治理的有效保证的治太技术路线,远近结合、标本兼治,选择示范区开展规模技术研究,以点带面,经过三个五年计划的努力,至2020年,太湖示范区水质得到明显改善,太湖水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取得明显成果。
2、总体研究内容本研究拟以太湖梅梁湾、贡湖湾、竺山湾和苕溪为例,根据水污染发展和湖泊水体修复的规律,提出太湖重污染湖湾治理的战略、理论、思路、目标和手段;划分阶段,分步实施;针对现阶段目标,拟依据不同污染源的产生、输移、循环等特征,开展外源污染系统控制、入湖河流综合治理、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综合治理、有毒有害污染底泥疏浚等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工程示范,并着重对饮用水源污染控制与供水安全保障、蓝藻水华控制与治理等难点问题进行系统研究与工程示范,为我国大型湖泊的典型重污染湖区的治理提供技术和科学支撑。
3、课题分解本项目的主要内容分解为15个课题,课题名称及主要研究内容如下:课题1-太湖流域环境综合调查与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方案研究,主要研究任务包括:(1)太湖流域环境综合调查与水污染特征及趋势研究;(2)湖泊水污染过程与蓝藻水华模型模拟研究;(3)太湖流域水污染与富营养化控制系统方案研究;(4)大型湖泊(太湖)富营养化控制的技术集成。
课题2-重污染区入湖主要污染源控制与污染物减排,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重污染区环境综合调查与分析;(2)重污染区产污与河网输送规律研究;(3)重污染区污染物控制综合系统方案制定;(4)主要污染源控制和污染物减排实施与监管体系;(5)重污染区入湖污染源控制与污染物减排综合示范课题3-乡镇污水处理及重点行业污染负荷削减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乡镇污水处理厂提标支撑技术研究与示范;(2)印染行业废水高效净化与分质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3)化工行业废水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研究与示范;(4)电镀行业废水分质处理与回用技术研究与示范;(5)造纸行业废水减排技术研究与示范;(6)工业园区污染负荷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4-复合污染型入湖河流武进港及小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武进港小流域农村污水处理与固废生物质能转化联用技术;(2)静脉河道低污染水负荷削减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3)武进港污染底泥疏浚、河道形态构建技术与工程示范;(4)武进港河口污染物强化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5)武进港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与工程效益评估课题5-闸控入湖河流直湖港及小流域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流域面源污染控制与新农村建设相关技术及工程示范;(2)直湖港小流域乡镇污染治理与污染物减排技术及工程示范;(3)闸控河流污染物去除与水质改善技术及工程示范;(4)直湖港水环境综合整治方案与工程效益评估。
课题6-苕溪农业面源污染河流综合整治技术集成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河流污染综合控制科学决策支撑技术;(2)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攻关;(3)河流水质改善技术集成与示范;(4)农业面源污染河流水环境综合管理技术研究课题7-太滆运河与湖荡水污染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太滆运河与湖荡地区污染控制与河湖生态调控优化方案;(2)滆湖水质改善与前置库系统构建技术及工程示范;(3)太滆运河水网湖荡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综合技术及工程示范;(4)河网区漕桥河水污染综合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5)太滆运河与滆湖水污染控制方案与工程效益评估课题8-调水引流工程水质保障与湖体水质改善关键技术及综合评估,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调水引流工程运行方案及系统运行模式;(2)受水湖区水动力过程及水质改善效果评估;(3)调水引流的生态效益和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4)输水河道水质保障关键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9-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太湖湖滨带生态修复与缓冲区生态建设方案研究;(2)重污染区多自然型湖滨带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及工程示范;(3)重污染区缓冲区生态建设技术及工程示范;(4)重污染区缓冲区水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课题10-有毒有害污染底泥环保疏浚、处理与资源化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有毒有害污染底泥鉴别、勘测与生态风险评估技术研究;(2)有毒有害污染底泥原状高浓度环保疏浚技术研究;(3)有毒有害污染底泥快速脱水干化与处理处置技术研究;(4)太湖有毒有害及高氮磷污染底泥调查与环保疏浚规划方案;(5)有毒有害及高氮磷污染底泥环保疏浚与处理处置示范工程课题11-湖泊大规模水华蓝藻去除与处理处置技术及工程示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水华蓝藻的拦截、浓聚与收集应急技术;(2)水华蓝藻处理处置与利用技术;(3)新型水华蓝藻去除及生态防护与水质改善技术;(4)蓝藻水华黑臭污染团发生机制研究与控制技术课题12-太湖水源地水质保护技术及工程示范与东太湖沼泽化防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东太湖水源保护区的沼泽化防治技术及工程示范;(2)水源保护区主要污染物源解析与风险评估;(3)水源保护区(陆域)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4)水源保护区(水域)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5)水源保护区污染事故快速诊断、处置技术与应急预案课题13-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及消除机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太湖氮磷来源、累积与污染机理;(2)太湖生境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成因;(3)蓝藻水华控制与消除机理;课题14-太湖流域环境与生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湖泊流域环境与陆生生态系统观测集成技术体系研究;(2)湖泊水生态现场连续观测成套技术研究;(3)湖泊藻类在线观察与藻种智能识别关键技术研究;(4)太湖全流域生态综合管理平台建设系统课题15-流域面源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及其设备化,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面源生物质废弃物的产生源及现状调查分析;(2)多种生物质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基地建设;(3)资源化技术与设备的性能评估与资源化产品的安全性评价二、指南内容有关申报单位根据课题申请指南,结合相关省级水专项协调领导小组和项目牵头单位意见编制课题实施方案。
(一)课题名称择优课题的名称是《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及消除机理研究》,为水专项湖泊富营养化控制主题太湖富营养化控制与治理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第十三个课题(课题编号2008ZX07101-013)。
(二)研究目标选择太湖一定规模的水体,通过大规模野外同步观测,室内模拟实验,受控野外实验以及数学模型构建,研究太湖氮磷来源、累计与污染机理,太湖生境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成因,蓝藻水华控制与消除机理;建立蓝藻水华暴发与水文、气象、营养盐、种群竞争等影响因素的关系;揭示蓝藻生长与消亡、积聚以及水华形成的时空分布规律;阐明污染物阻断与去除、水环境容量增扩、蓝藻水华消除等技术原理。
制定我国浅水湖泊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控制的技术标准,为我国浅水湖泊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三)研究内容子课题一:太湖氮磷来源、累积与污染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开展太湖河网区污染物迁移、扩散、降解规律的室内外实验,开展太湖入湖河道污染物通量监测,阐明通过入湖河道进入太湖的污染物通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在太湖生态实验室开展室内生态模型实验,在太湖20000m2的受控实验区开展原型实验,进行太湖大规模同步水文、水质、气象、遥感同步监测,研究大气干湿沉降、底泥活化、水生生物残体分解、水产养殖等面源污染的时空变化规律。
在机理研究基础上,建立太湖河网与太湖之间的耦合水环境数学模型,太湖水体与底泥之间耦合的水环境数学模型,太湖水体和风场耦合的水环境数学模型。
利用太湖耦合水环境数学模型,研究各类污染源对太湖氮磷浓度的贡献、累积规律及其时空变化特点;阐明太湖氮磷来源、累计与污染机理。
子课题二:太湖生境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成因主要研究内容:在太湖生态实验室开展室内生态模型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光照、营养盐、水动力、以及种群竞争等条件对太湖蓝藻水华生长、消亡、漂移积聚的影响;在太湖20000m2的受控实验区开展原型实验;进行太湖大规模同步水文、水质(包括藻类)、气象、遥感同步监测。
研究太湖蓝藻水华生长与生境因素的关系,重点研究湖体营养盐浓度控制、流速调控、生态修复等可控因素对太湖蓝藻水华的影响。
在机理研究基础上,探讨太湖生境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的成因,建立太湖生境变化与蓝藻水华暴发的定量关系,揭示蓝藻水华暴发的主控因素,阐明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群阈值。
子课题三:蓝藻水华控制与消除机理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室内外生态实验与野外同步监测,研究太湖湖体的底泥污染控制、河口湿地拦截与阻断,水生生物群落调控,水华藻类人工聚集去除,调水与生态修复增扩水环境容量等太湖蓝藻水华控制方法;建立描述太湖蓝藻水华生消的生态学数学模型和物理模型,研究不同生境条件下太湖蓝藻水华的消亡规律,揭示太湖蓝藻水华控制与消除机理;提出太湖蓝藻水华控制与消除的外源允许排放量以及内源污染控制的各种措施;制定我国浅水湖泊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控制的技术标准。
(四)考核指标与预期成果(1)建立一个约20000m2的受控实验研究区,分别在水面和陆上各建立15-20个不小于16m2的静水围隔;受控实验区生物多样性指数≥1.6,夏季透明度平均≥40cm;(2)建立太湖蓝藻生长及水华暴发的生态数学模型,制定我国浅水湖泊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控制的技术标准;提交《太湖湖体氮磷污染与蓝藻水华暴发原因及消除机理》研究报告;(3)给出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关键控制因子、太湖蓝藻水华暴发的群阈值及野外条件下底泥磷的释放对富营养化过程的作用;(4)培养优秀学术带头人2-3名,博士后3-5名,博士生6-10名,硕士生5-10名;出版专著1-2部,发表SCI论文30篇以上。
(五)课题实施年限两年,2008年10月至2010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