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第三次周考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物理
第 I 卷(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5 分,共 60 分,此中10、 11、 12 为多项选择题。

其他为单项选择题)
1.在演示光电效应的实验中,本来不带电的一块锌板与敏捷验电器相连. 用弧光灯照耀锌板
时,验电器的指针就张开一个角度,以下图,这时()
A.锌板带正电,指针带负电
B.锌板带正电,指针带正电
C.锌板带负电,指针带正电
D.锌板带负电,指针带负电
2.14C是一种半衰期是5730 年的放射性同位素,若考古工作者探测到某古水中14C的含量为
本来的1
,则该古树死亡的时间距今大概8
A. 22920年
B. 11460年
C. 5730年
D. 17190年
3.以下图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用某种频次的光照耀大批处于基态的氢原子,遇到激发后的
氢原子只辐射出三种不一样频次的光a、 b、 c,频次大小关系为v a v b v c,让这三种光照耀逸出功为 10.2eV 的某金属表面,则()
A. 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 1.51eV
B. 从 n=3 跃迁到 n=2 辐射出的光频次为v b
C. 照射氢原子的光子能量为12.09eV
4.PET(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的基来源理是: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注入人体,参加人体的代谢过程。

158O在人体内衰变放出正电子,与人体内负电子相遇而湮灭转变成一对光子,
被探测器探测到,经计算机办理后产生清楚的图象。

依据PET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158O衰变的方程式为158O159F01e
B.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 注入人体,158O 的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
C.一对正负电子湮灭后也可能只生成一个光子
D.PET 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较长
5.假以以下四种粒子拥有同样的速率,则德布罗意波长最大的是()
A. 电子
B.中子
C.质子
D.粒子
6.对于核反响方程411 H42He2x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x是负电子,反响过程放出能量
B. x是负电子,反响过程汲取能量
C. x 是正电子,反响过程放出能量
D. x是正电子,反响过程汲取能量
7.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点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观点,成功地解说了
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
B.原子核发生α 衰变时,新核与α 粒子的总质量等于本来的原子核的质量
C.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氢原子的能量增添
D.在原子核中,比联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联合得越坚固
8.在物理学理论成立的过程中,有很多伟大的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对于科学家和他们
的贡献,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造
B.德布罗意揭露了光拥有波粒二象性
C.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铍核,获得了质子 ,
D. 居里夫妻从沥青铀矿中分别出了钋(P0)和镭( R a)两种新元素
9.对于布朗运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微粒的布朗运动是有规则的
B.液体温度越低,布朗运动越强烈
C.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强烈
D.液体中悬浮微粒越大,布朗运动越明显
10.甲、乙两分子相距较远,设甲固定不动,乙在分子力作用下渐渐向甲凑近直到不可以再靠
近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乙分子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B.加快度先增大后减小
C.分子力先减小后增大
D.分子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11.在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中,静止的钠核2411Na发生衰变,沿与磁场垂直的方向开释出一个粒
子后,变成一新核,新核与放出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径迹均为圆,以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
的是()
A. 新核为1224Mg
B. 发生的是α衰变
C. 轨迹 2 是新核的径迹
D. 新核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12.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观点,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散布的公式,与实验切合得特别好,并由此创始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B.康普顿效应表示光子拥有能量和动量
C.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行到实物粒子,以为实物粒子也拥有颠簸性
D.为认识释黑体辐射规律,康普顿提出了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第 II 卷(非选择题)
三、实验题(每空 2 分,共 12 分。


13.以下图为实验室中考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装置表示图.
( 1)若入射小球质量为m1,半径为 r1;被碰小球质量为m2,半径为 r2,则(______)
A. m1 m2, r1 r2
B. m1 m2, r1 r2
C. m1 m2, r1 r2
D. m1 m2, r1 r2
( 2)为达成此实验,以下所供给的丈量工具中必要的是________. (填以下对应的字母)
A. 直尺
B. 游标卡尺
C. 天平
D. 弹簧秤
E.秒表
( 3)设入射小球的质量为m1,被碰小球的质量为m2,P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均匀地点, 则关系式(用m1、 m2及图中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立 , 即表示碰撞中动量守恒 .
14.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
(1)某同学操作步骤以下:①取必定量的无水酒精和油酸,
制成必定浓度的油酸酒精溶液
②在量筒中滴入一滴该溶液,测出它的体积③在蒸发皿内盛必定量的
水,再滴入一滴溶液,待其散开稳固④在蒸发皿上覆盖玻璃板,描出油
膜形状,用透明方格纸丈量油膜面积请指犯错误或有遗漏的步骤,并更
正其错误:
错误的步骤: ________;
有遗漏的步骤: ________;
( 2)实验中,用 a mL 纯油酸配制成 b 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现已测得一滴溶液 c mL,将一滴
溶液滴入水中,油膜充足睁开后边积为
2
________ cm.S cm ,估量油酸分子的直径大小为
四、解答题(共28 分)
15( 10 分).用中子轰击锂核(36Li)发生核反响,产生氚和核α 粒子并损失了质量△m.(1)写出核反响方程式;
( 3)若中子与锂核是以等大反向的动量相碰,则α 粒子和氚的动能之比是多少?
16( 8 分).60 Co 发生一次β衰变后变成 Ni 核,在该衰变过程中还发出频次为ν 1 和ν 2 的两
27
个光子,试写出衰变方程式,并求出该核反响因开释光子而造成的质量损失.
17( 10 分).圆滑水平面上有一足够长的木板质量为M,另一质量为m的滑块,以速度v0从左端滑上木板,足够小滑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求:
⑴木板最后的速度;
⑵滑块相对木板运动的时间。

参照答案
1. B
【分析】锌板在弧光灯照耀下,发生光电效应,有光电子逸出,锌板失掉电子带正电,验电
器与锌板相连,致使指针带正电。

故 B 正确, ACD错误。

应选B。

2. D
1 【分析】依据
m m0 2 n
,探测到某古木中14 C的含量为本来
1
,知经历了3个半衰期,则
8
t =3×5730年=17190年,故D正确,ABC错误。

3. C
【分析】依据 C n2 3 ,可知,n=3,所以遇到激发后的氢原子处于第n=3能级;氢原子由n=2
向 n=1能级跃迁时辐射的光子能量为△ E21=13.6-3.4eV=10.2eV,而由 n=3跃迁到 n=1产生的光的
能量 12.09eV ,依照光电效应方程,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可能为零,也可能为
1.89eV ,故 A 错误;频次大小关系为v a> v b> v c,从 n=3跃迁到 n=2辐射出的能量最小,即其
对应的光频次为v C,故 B 错误;依据氢原子由n=3跃迁到n=1产生的光的能量:
△ E31=E3- E1=-1.51-(-13.6)=12.09eV,故C正确;氢原子由n=3跃迁到 n=2能级时,辐射的
光子能量为△ E32=-1.51-3.4eV=1.89eV,所以不可以使逸出功为10.2eV 的金属能发生光电效应,
故 D 错误。

所以 C 正确, ABD错误。

4. B
【分析】由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158O 的衰变方程式是158O157N01e,故A错误;将放射性同位素158O 注入人体,其主要用途作为示踪原子,故B正确;正负电子湮灭生成两个
光子,故 C 错误;氧在人体内的代谢时间不长,所以PET 中所选的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应
较短,故D错误;应选 B.
5. A
【分析】德布罗意波长为
h
p
又 P=mv
解得:
h
mv
速度大小同样,电子的质量m最小,则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最大。

应选: A.
6. C
【分析】由反响方程可知x 质量数为零,电荷数为+1,则 x 是正电子,反响过程有质量损失,
放出能量,选项C正确 .
7. A
【分析】玻尔原子理论第一次将量子观点引入原子领域,提出了定态和跃迁的观点,成功地
解说了氢原子光谱的实验规律,选项 A 正确;在α 衰变时,质量数守恒,可是新核与α 粒子的总质量不等于本来的原子核的质量,会出现质量损失.故 B 错误.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
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近的轨道上时要辐射光子,则氢原子的能量减小,选项 C 错误;在原子核中,比联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联合得越坚固,选项 D 错误;应选 A. 8. D
【分析】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构造,选项 A 错误;德布罗意揭露了
实物粒子也拥有颠簸性,选项 B 错误;卢瑟福用α 粒子轰击氮核,获得了质子, 选项 C 错误;居里夫妻从沥青铀矿中分别出了钋(P0)和镭( R a)两种新元素,选项 D 正确;应选 D.
9. C
【分析】 A.布朗运动指悬浮在液体中的颗粒所做的无规则的热运动,故 A 错误;
BC.液体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强烈,故 B 错误, C 正确;
D. 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强烈,故 D 错误。

应选: C.
10. AD
【分析】 A、 D、开始时因为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 0,所以分子力为引力当互相凑近时做加
速运动,当分子间距小于r 0,分子力为斥力,互相凑近时,做减速运动,,故A、D正确,B、C、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大小是先增大后减小0,表现为斥力时是向来增大,故B、 C 均错误 . 【点睛】此题考察分子势能的剖析问题,要注意分子势能是因为分子间因为距离的变化而产
生的势能,能够和电势能以及重力势能相类比掌握.
11. AC
【分析】试题剖析:静止的钠核2411 Na 发生衰变时动量守恒,开释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
相等,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开释出的粒子电荷量,由半径公式
r mv
径的大小,依据左手定章判断开释出的粒子是粒子仍是粒子,可比较两个粒子半
qB
即可由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剖析新核.
依据动量守恒得悉,放出的粒子与新核的速度方向相反,由左手定章判断得悉,放出的粒子
应带负电,是
粒子,所以发生的是 衰变。

依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衰变方程为
24
11
Na
24
12 Mg 0 1 e ,可知新核为 2412 Mg ,A 正确 B 错误;由题意,静止的钠核
24
11 Na 发生衰
变时动量守恒,开释出的粒子与新核的动量大小相等,两个粒子在匀强磁场中都做匀速圆周
运动,因为新核的电荷量大于所开释出的粒子电荷量,由半径公式
r
mv 得悉,新 核的半径
qB
小于粒子的半径,所以轨迹
2 是新核的轨迹, C 正确;依据洛伦兹力供给向心力,由左手定章
判断得悉:新核要沿逆时针方向旋转,
D 错误.
12. ABC
【分析】 A 、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观点,得出黑体辐射的强度按波长散布的公式,与实验切合
得特别好,并由此创始了物理学的新纪元,故
A 正确 ;
B 、 康普顿效应表示光子拥有动量,故
B 正确;
C 、德布罗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推行到实物粒子,以为实物粒子也拥有颠簸性,故
C 正确;
D 、为认识释黑体辐射规律,普朗克引入能量子的观点 , 以为电磁辐射的能量是量子化的,故
D
错误;
应选 ABC 。

【点睛】依据物理学史和知识解答,记着有名物理学家的主要贡献
即可解答。

13. C AC
m 1OP m 1OM m 2ON
【分析】 (1) 在小球碰撞过程中,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向右为正方向,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m 1v 0 m 1v 1 m 2v 2
在碰撞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1
2
1 2
1
2
2
m 1v
2
m 1
v
1
2
m 2
v
2
联立解得: v 1
m 1 m 2
v 0
m 1 m 2
要碰后入射小球的速度 v 1 0 ,则有 m 1 m 2 0 ,即 m 1 m 2 ,为了使两球发生正碰,两小
球的半径同样,即 r 1
r 2 ,选 C.
(2)P 为碰前入射小球落点的均匀地点, M 为碰后入射小球的地点, N 为碰后被碰小球的地点,
2h
小球走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运动时间
t
,即平抛运动的时间同样,碰撞前入射小球
g
OP
OM ,碰撞后被碰小球的速度 v 2
ON 的速度
v 0
,碰撞后入射小球的速度 v 1

2h 2h 2h
g
g
g

m 1v 0 m 1v 1
m 2v 2 ,则表示经过该实验考证了两球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将三个速度代入 得: m 1OP
m 1OM m 2ON ,故需要丈量的工拥有刻度尺和天平,应选
AC ;
(3) 由 (2) 可知,实验需要考证的表达式为: m 1OP m 1OM m 2ON
故答案为: (1). C (2). AC (3).
m 1OP m 1OM m 2ON
【点睛】此题考察用平抛运动的规律来考证动量守恒的实验,要注意明的确验原理,知道本
实验采纳平抛运 动的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来控制时间相等,进而剖析水平射程即可明确
水平速度.
14. 在量筒中滴入 N 滴溶液,测出它的体积
在水面上先撒上痱子粉
ac bS
【分析】错误的步骤是②,应为:要测出一滴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即在量筒中滴入
N 滴溶
液;有遗漏的步骤是③,应为:为了使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散开后界面比较清楚,要在水面上
先撒上痱子粉.( 2)据题得:油酸酒精溶液的浓度为
a
,一滴酸酒精溶液的体积为 cmL ,一滴
b
油酸酒精溶液中纯油酸的体积为V
ac
mL , 则 油 酸 分 子 的 直 径 为
b
V
ac 10 6
ac
ac
d b
4 m m cm .
S S 10
bS
100bS
15.( 1)核反响方程式为 6
1
2
4 2
( 3)3: 4
3 Li+ 0 n 1
H 2
He ( 2)△ mc
【分析】( 1)依据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得:
36Li 01
n
13H
24
He
( 2)反响中的开释出的核能为:△E=△ mc 2
( 3)设 m 1、m 2、v 1、v 2 分别为氦核、氚核的质量和速度,取碰撞前中子的速度方向为正,由动
量守恒定律得: 0=mv +mv
2
1 1
2
2

m 2v
2
2
氦核、氚核的动能之比为:
E k 1:E k2= m 1v 1 =m 2: m 1=3: 4.
2m 1 2m 2
点睛:此题的核反响与碰撞相像,恪守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书写核反响方程式时
要按照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的原则.
【答案】2760Co 10 e 2860 Ni , m hv1 hv2
c2
【分析】
试题剖析:依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衰变方程式为:2760 Co10e2860Ni.开释的能量
E hv1 hv2,依据 E mc2得质量损失为: m hv1 2 hv2。

c
考点: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裂变反响和聚变反响
【名师点睛】依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写出衰变的方程式,依据开释的能量,联合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求出质量损失。

17. (1)
mv0
(2)
Mv0 m M g m M
【分析】( 1)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M)v v mv0
m M
(2)由动量定律:- mgt mv mv0
t
Mv 0
g m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