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E-分析报告样板详解 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于冲床状态,加工精度,钳工研配对拉延筋和压料面间隙影响较 大,CAE分析在准确模拟压边力和拉延筋锁料能力方面存在一定难度, 所以容易发生制件单初时坯料流入量和成型分析结果偏差较大的情况, 这种情况下应先调整压边力,拉延筋强度和压料面间隙使现场流入量和 模拟结果相近。然后再调整分模线以内的补充型面,最后再调整产品型 面。
Forming process:2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1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5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 Home
感谢您的聆听!
- 整个变形过程中有皱纹或镦粗,且在外板可见区域,有表面损伤; 在可见区域以外,有装配和使用功能故障(皱纹位于安装面、法兰或坡口连接 处)。;
滑移线- 外板在可见区域有滑移线。
危险状态的模拟结果(Marginal)应该是
材料最大变形点在成型极限曲线以下, -20%安全裕度地成型极限曲线以上,减 薄量>20%,小于30% (不同材质的允许减薄量相差较大,具体材质应具体分析)
试模前必须先 确认材质,坯 料尺寸,压边 力,行程
流入量分布图
10.0
26.3
43.3
53.8
65.042.716.813.018.1
23.4
28.7 24.2
27.0 24.4 66.3 55.3 41.0 32.8
流入量分布图
流入量说明
现场调试时确保坯料流入量和模拟结果相近(最好小于5mm)是非 常重要的,在试模坯料流入量达到模拟值前,CAE分析报告缺乏参考性。
现场测量流入量的最好方法就是在确认压边圈闭合状态和模拟情况 一致时(必须先解决板料定位,压边圈行程等问题),在压边圈上用油 笔画出闭合后的板料边界,和板料拉延完毕后的轮廓比较即可得出流料 分布。
(料厚分布图)
蓝色减薄量大,红色减薄量小
从模拟结果上看出:此处最大减 薄22.8, FLD图上此区域为黄色 区域处于破裂临界状态,调试 时注意模面光洁度,示意图见第 六页B图。
外板成型不够充分
考虑到位置以及材料拉应力的和谐变化,在外表面区域内的最小板料厚度减薄 大于2%。小于3%
起皱和波纹(通过成型过程中的板料形状和应力状态来判断)
-- 整个变形过程中有皱纹或镦粗,难以判断这些皱纹在下死点时能否出现表 面损伤;
-- 补充面或则零件的不可见区域有小皱褶或波纹 ,但不会导致功能故障(非 安装面、法兰或坡口连接处),也不会在模具表面造成损伤。
FLD 成型极限图
理论成型极限曲线,图中的点表示某区 域材料的变形状态,所有在该曲线以上 的点为红色,表示对应区域的材料已经 破裂失效,这种模拟结果不可接受
蓝色为有起皱趋势的点
A图 B图
绿色点为20%安全裕度 地成型极限曲线以下的 安全点
考虑20%安全裕度地成型极限曲线,黄色的点表示该 区域的材料有破裂的危险,这种模拟结果处于临界 状态,必须设法予以改善,如工艺上无法改善,则 应该在分析报告中指明现场解决该问题的方向
Material(材料): DX56D Property of Material(材料性能)(Y、T、N、R): 158Mpa、314Mpa、0.22、2.1 Thickness (料厚):0.7mm Blank Size(坯料尺寸): 1800X1030mm Allowable Thickness(可接受最小料厚):0.561mm
损伤,因为这些皱纹在模具到达下死点时可以被拉平;
滑移线- 外板在可见区域无滑移线。
差的模拟结果(Failure)应该是
破裂和失效,材料最大变形点在成型极限曲线以上,板材的最大减薄率大于30% 外板成型不充分,
考虑到位置以及材料拉应力的和谐变化,在外表面区域内的最小板料厚度减薄 <2%。 起皱和波纹(通过成型过程中的板料形状和应力状态来判断)
(坯料减薄率分布图)
减薄量是客户比较关心的指标之一,一般客户会要求减薄 量在20%以内,这也是好的模拟结果的标准之一,但复杂 零件从模拟和现场调试的结果来看都非常难达到这个标准, 图示蓝色为减薄量大,红色减薄量小甚至增厚
27.4%
修边线
18%
21.7%
不同的材料允许最大减薄量不一样,一般从FLC曲线 衍生得到的TLC曲线
平均应力分布图 (起皱判断)
红色区域为材料处于压应力状态且接近屈服应力,起皱。黄 色和橙色处于临界状态,难以判断,一般认为细微波纹或者 表面质量不好,不影响使用功能,内板可以接受
A
B
从模拟结果上可以看出:在产品上没有褶皱产生.但在AB 区域有可能出现轻微波纹
蓝色为拉应力区域, 无皱褶
The Blank Size (坯料形状及定位)
粉色为起皱点,但FLD一般不作为起皱判断的依据
料厚,减薄量和表示材料变形状态的成形极限图(是衡量材料成型性(破裂) 的3个重要指标
好的模拟结果(Safe)应该是
无破裂和失效点,材料最大变形点在-20%安全裕度地成型极限曲线以下,板材 的最大减薄率在20%以内,但高强钢板等成型性能极差的材质最大的允许减薄率 可能还不到20%,这时的破裂判断准则以FLC为准 -成型充分,考虑到位置以及材料拉应力的和谐变化,在外表面区域内的最小板 料厚度减薄≥3%。 无起皱和波纹(通过成型过程中的板料形状和应力状态来判断) - 外板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无临界皱纹产生 - 内板在整个变形过程中有皱纹或镦粗,但最终产品无皱纹,不会造成模具表面
一般模具设计时加工面边界是在理论坯料边界均匀外扩1020mm,故单初件坯料定位时在理论坯料和加工面边界四周 留均匀的距离可保证定位和CAE分析情况一致
加工面边界
1800
坯料边界
1030
Forming process:The blank gravity (重力状态)
Forming process:The binder closing
Frictionfactor(摩擦系数): 0.15 Draw Type(拉延类型):单动拉延 BHF(压边力): 100T(气顶) Tonnage(成型力):430T Stroke(压边圈行程):190mm Drawbeads(拉延筋): 实际筋 Master Surf(基准面): 上型 Accuracy(精度);一般
Forming process:7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6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5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40mm to the draw home
从模拟结果 上看出:此处 最大减薄21.9, FLD图上此 区域为黄色
区域处于破 裂临界状态。
从模拟结果上看出:此处最大减薄 20.9, FLD图上此区域为黄色区 域处于破裂临界状态,请在调试 时注意模面光洁度。
从模拟结果上看出:此两处最大减薄27.4, FLD 图上此区域为黄色区域处于破裂临界状态.但是 分析认为此处已经破裂,调试时局部调整此处圆 角, 可解决破裂问题.
分析结果
Safe
Marginal Failure
(安全) (危险) (失效)
Splits (破裂)
O
Wrinkles (起皱)
O
(其他问题)
O
Check (审核); Approve (同意);
Simulation Set-up(模拟参数):
Style Release(产品数据等级): 正式数型 Geometry(模面等级):加工
试模时首先保证重力状态和压边圈闭合 状态和模拟情况一致是非常重要的,复 杂曲面的压边圈和闭合情况对最终的成 型结果影响很大,但复杂压边圈闭合的 精确模拟也是成型模拟的难点之一
Forming process:110mm to the draw home
Forming process:90mm to the draw home
CAE分析报告样板详解
Dynaform Simulation
Project Name(项目名称): BBDC 300C Panel Number (产品号):05065358AD Part Description(产品名称):前围板 Analyst(分析):焦雷魁 Process layout (工艺规划) :刘宏俊 Date(日期): 11.01.2005 Sim File(模拟文件版本);V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