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
入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摘要:
现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学生思想素质的提高,思想品
德教育应该从小抓起,在小学就对学生核心素养打好基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充分融入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当中,使学生树立健全人格,培养正确三观。

才能在以后的道路中不会误入歧途。

本文将主要围绕在小学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如何融入学生核心素养的路径。

关键词:小学教育品德教学学生核心素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引言
在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主要指的是
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1]小学
作为义务教育的起步阶段,在学生成长道路上发挥的作用极为重要。

将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在小学教育当中得到贯彻需要加强对思想品德的教育。

加强思想品德
教育,除了老师要在日常的学习生活当中言传身教,更应该在思想品德课上对学
生进行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的提升。

通过从个人品德教育层面的爱国、
敬业、诚信、友善等方面完善学生的自我修养,进一步做到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最终达到我们整个国家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伟大目标。

二、如何将小学品德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生核心素养
首先,老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引导作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情况,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制定正确恰当的教学目标,在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向目标努力。

教学目标一定要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以维护学生成长为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让整个的教学过程不
会脱离轨道。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也应该依据教材,教材是由国家安排学者编写的,具有代表性,所以不能脱离了教材谈空话,放大话。

要加强建设一批有理想、有
担当、师德高尚、师风良好、认真负责的教师班子,将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规范
作为目的,完善教师的入职考核,适当增加学生及学校对老师的评议考核制度,
对于不符合教学要求的老师予以辞职,同时抓好老师个人思想修养水平,包括思
想品德课等一系列教育。

鼓励老师增强自身职业荣誉感和使命感,做好一个老师
应该做的。

[2]以前班里有好几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他们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每天
不思进取,只知道贪玩,相互之间嬉戏打闹,而且时常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


至还破坏课堂秩序,许多老师都向我反馈过这个问题。

后来在思想品德课上,我
通过播放教学视频和英雄故事的手段,带着孩子们温习了王二小的故事,还有千
千万万为了新中国成立付出生命的烈士,通过生动的讲述告诉他们:我们的国家
来之不易,靠的是无数先辈们用自己的努力和牺牲换来的。

正所谓岁月静好,只
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不断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责任感,鼓励他们向那些英
雄学习。

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后来他们慢慢的改
变了自己调皮的性格,上课也开始慢慢认真听讲,学习成绩也慢慢的有了进步,
和班里的同学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老师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才是思政教育课堂的主体,将德育的重心从老
师的角度转移到学生上,给他们充分发挥的空间。

在进行思想品德法制教育的过
程中,一定要发挥学生作为主体的作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努力探索。

从而进
一步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欲发现欲和创造欲。

并且从他们的自身需求出发,鼓励他
们奋发向上,锐意进取。

让他们能够认识到思想对一个人的影响和领导作用,明
白知识的价值。

然后发自内心的渴望对社会和国家做贡献。

积极开导学生,避免
他们因为过度竞争而造成心理压力过大。

同时也要注意把握好度。

让学生们在良
性竞争的基础上表现出强烈的成才欲望,这种内在动力的提高适应了学生的成才
需求,鼓励她们将潜力发挥出来,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走得更远。

[3]
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更多的是老师讲授为主,老师的讲授方法主要是填鸭式教育,缺乏正确的引导。

如今的课堂教学当中,老师更应该引领学生参与各种主题
活动或者是社会实践。

在活动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贯彻到教学里面,
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且增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

思想品德教育不止应该出现在课堂上,同时也应该出现在校园里、生活中、家庭里面。

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合作。

同时注重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做到老师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积极引导家庭和社会主动配合老师的教育工作,在优良的家风和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下,学生自身也会受到影响。

从而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提升小学生德育水平的良好状态。

结语:
对于小学生来说,思政教育的重点是能够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对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塑造和培养。

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小抓起、从学生抓起。

教育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落实到小学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加强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祖国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
[2] 李小玲.品德与社会课程中小学生爱国主义价值观构建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09):220.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品德课教学的路径和策略——郑文《甘肃教育》2018年第02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