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课件:第2单元 第3课 第1站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28张PPT)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单元构建和谐社会第2课完善社会治理第2站实现社会善治课件北师大版(1)

第2站 实现社会善治
学习目标 :1.怎样实现社会善治?
自主学习
1.系统设计,整体推进。社会治理是全社会的共同行为.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
、
、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机制。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努力实现
政府治理和
、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2.依法治理,化解社会矛盾。法治为社会治理活动提供法律基础和有力保障。我们
根据你的经验、各类媒体信息和我国的文化 传统,分析一下我国春运规模巨大的原因。
大家讨论一下:综合运用哪些措施,既可以缓解 春运压力,又能让人们过上舒心的团圆年。
(1)①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规模大。 ②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流动人口大。③我国现阶段的 运力还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特别在春节期间, 问题更加突出。④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影响。在中国,春 节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是一年的开始,无论离家人 有多远,一般人都要尽量在除夕时与家人团聚,共度新 春。这些离开家去外地就业的人员在春节前后集中返 乡过年,即成为春运运输的主要人群。
要从人民群众感受最直接处入手,抓小、抓早、 抓苗头。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以街道、社区 为网格,把人、地、物、事、組织均納入管理系统, 把社会治理触角延伸到社会最末梢,把服务工作做 到群众身边,在了解社情民意、采集治理信息的基 础上,服务群众,化解矛盾纠纷。
五、和谐社会,你我共建。
公民的民主协商精神、公共服务精神、理性参 与社会生活的能力是社会治理得以有效深入的基础。 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从关心和参与身边的公共事 务开始培养和历练这些公民素质。
5.和谐社会,你我共建。公民的民主协商精神、公共服务精神、理性参与社会生活的 能力是社会治理得以有效深入的 。我们需要从现在开始,从 和 身边的公 共事务开始培养和历练这些公民素质。
2019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建设美丽中国第3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1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案北师大版

落实到生活实际中,做具体行动
能初步认识人口形势严峻
明确学习任务,总结人口现状特点
通过同学们各抒己见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人口要与经济相适应、相协调。
知道具体的政策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因此计划生育不是一成不变的。全面二孩是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完善。我们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2、请同学们思考:你认为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有什么关系?
总结: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3、提问:那么,面对不容乐观的人口形势,中国该怎么做?
4、我国采取了计划生育的政策
20世纪80年代:一对夫妻只生一个——独生子女
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单独二孩
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二孩
思考:(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计划生育
难点
计划生育政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几个人多的场合的图片
思考︰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压力﹖
思考,谈感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合作探究:各小组结合自身实际讨论我国人口形势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特点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解释:什么是人口素质。
提问那么如何去提高人口素质?
结合几个图片和学生身边的事例(跳广场舞,康姿百德健身操,大多数家有汽车,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图书馆,农村道德模范家庭评选等)引导学生去思考提升
找身边的事例讨论交流思考
阅读材料,思考,找出关键词句,总结特点
思考,同意谁的观点,组织语言谈认识
思考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1单元 构建和谐社会 第1课 加强社会建设 第一站《谋社会发展》课件 北师大版

问题探究1.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 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共同总结
• (1)加强社会建设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 证。
• (2)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3)加强社建设有利于释放社会活力。
问题探究2.为什么说加强社会建设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证?
• 指导学生分组结合自己的实际展开讨论。
答案解析
•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共享的认识。我国取消国
内手机长途漫游费,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国 家致力于让全民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维护人民的 利益等,A不符合题意;B观点错误,我国现阶段的 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C观点错误,我国仍处于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所以正确答案选D。
• 例2、(2018年湖北孝感中考)2018年2月4日,《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正式发布。这是新世纪以 来第15个持续关注“三农”问题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强 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 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 振兴道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有利于( )
酬20权18益年,至确20保202年02,0年每实年现度基开本展无一拖次欠。工这作不目能D标表。明考(核从)
• A.党和国家重视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
• B.党和国家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我国社会建设的重 点
• C.党和国家采取措施保障人民劳有所得
• D.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无条件站在人民这边
共同总结
•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矛 盾凸显期。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处理好经济发展 与社会稳定的关系,实现两者的良性循环。发展是 稳定的保障,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支撑和维护;稳 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展难以实现。 要想实现稳定发展,必须加强社会建设。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推动和平与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PPT课件

如今,我们又在叙利亚内战中看到了同样的 人间惨剧······
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1. 为什么要维护世界和平?
① 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 ② 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深深感受到和平
发展的可贵。 ③ 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战争的阴
影从未远离,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 在。
和平与发展
和平做出贡献。
世界银行眼里的世界各国人均收入分布图 蓝、绿、紫、红分别代表高、中高、中低和低收入国家
频发的战争导致世界经济发 展不平衡现象日趋严重,发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差距不 断扩大,而这又成为滋生壮 大恐怖势力的重要原因。
最不发达国家因贫困而引发 的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着世 界的和平,制约着人类的发 展。
中国 的贡献
中国人民抗 日战争是世 界反法西斯 战争的重要
组成部分
中国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贡献
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 中国人民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
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③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
1937年,侵华日军轰炸伤害,一位摄影师 拍下当时的场景:人满为患的火车站瞬间被 炸成废墟,一个孩子浑身是血坐在地上大哭, 身边的父母早已离他而去。
贫穷和落后 困扰着许多 发展中国家
他们生活的村落
他们的伙食
饿死后被秃鹫盯上的男孩尸体
许多儿童的生活现状
生活在化粪池旁的儿童
3. 为什么要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① 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 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 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P19
2019年春北师大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课件

思考:左边 图表说明了 我国人口的 什么特点? 人口增速趋缓
2016年, “全面两孩”后, 2016年人口出生 率为12.95‰, 2017年人口出生 率为12.43‰。
说明了我国人 口的什么特点?
思考:材料
出生率降低
出生人口性 别比,是指每 百名出由生物学规律 决定的,保持在 103—107之间。
摩肩接踵的人群
你说这人的素质, 牌子上写的清清 楚楚!
男女性别比 例失衡!
1、我国人口国情: 人口问题依然严峻 ①影响人口素质提高。 2、人口问题危害:
②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对社会就业、教育、资源和环境 造成的压力日益沉重。
3、我国人口的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新人口素质偏低。 (1)基本特点:
布不均衡;③ 男女性别比例失衡;④ 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降低。
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剧; ②人口分 (2)其他特点:
4、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5、为什么要坚持实行计划生育的这一项基本国策? ①人口众多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 因素。人口过多给社会就业、教育、资源和环境造成的压 力日益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问题的危害) ②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 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 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优化等均衡发展。必须坚持计划生 育政策,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 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因此,只有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 势,才能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课堂训练
• 1、我国许多人口方面的问题相叠加,在一 定程度上了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 展。这些问题包括( ) A ②人口教育水平不高 • ①人口日趋老龄化 • ③人口分布不均 ④人口基数大 •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1.2 解民生之忧 课件(共27张PPT)

• 例3、(2018年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人民日报报道2017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 基本均衡县名单中,齐齐哈尔市有龙沙区、 铁锋区、昂溪区、碾子山区、梅 里斯达斡尔族区、克东县等六个县区榜上有名。国家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是维护公民的( )
• A.受教育权
• B.自主选择权 • C.建议权 • D.监督权
• 河南省义马市的做法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习目标 • 1、了解我国解民生之忧的措施。
• 2、理解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 现实的利益问题的现实意义。 • 3、认识解决教育、就业、医疗方面问题 的意义。
课前预习
• 1.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______。我们必须解决好人民最 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______,努力让人民过上_____ 的生活。
共同总结
• 就业是民生之本,收入分配是民生之源。就业关乎个人 生计和价值实现。一个人只有从事某项工作,通过劳动 获得经济收入,才能获取生活资料,维持生计,改善生 活;劳动者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聪明才智,为社会创造 财富,才能享受劳动的喜悦,实现人生价值。
知识结构
典例精析
• 例1、(2018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中考)2017年12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印发 《援藏援疆万名教师支教计划方案》,帮助西藏、新疆整体提升教育发展水平。 国家重视教育事业发展是因为( ) • ①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
• ②发展教育是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 ③教育是一个国家、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 ④教育能够提高各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解析
• 【答案】D •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决定着一个国家 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并最终决定着一个国家和 民族的兴衰成败。教育为人的幸福生活奠基,教育是一 个国家、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教育能够提高各族人民的 科学文化素质,①③④正确;②说法错误,经济建设是 现阶段的中心工作。故选D。
北师大版2019年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第3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1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案

【讨论】(1)日本要实现“第二个科学技术基本计划”,要依靠的是什么?
(2)中国大陆迄今为止获得诺贝尔奖项的只有两人,由此,反映出了怎样的问题?
全国大陆的人口为137349万人。同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133972万人相比,五年共增加3377万人。2015年全国增加人口680万。
具有大专以上教育程度人口为17093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教育程度人口为21084万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人口为48942万人;具有小学教育程度人口为33453万人。从年龄构成看,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为90199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4.9%;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
难点
计划生育政策。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几个人多的场合的图片
思考︰从图片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怎样的现实压力﹖
思考,谈感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
合作探究:各小组结合自身实际讨论我国人口形势严峻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下面材料分析我国人口特点
201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课题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拥护国家政策,关心国家、民族的永续发展。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2单元建设美丽中国第3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一站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案北师大版

- 本文重点知识点:人力资源的概念、人力资源的重要性、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目标、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政策措施。
- 词:人力资源、重要性、战略目标、政策措施。
- 句: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是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
2. 个人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中的作用
- 本文重点知识点:个人提升、积极参与、贡献智慧。
2. 掌握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战略目标,了解政府在人力资源培养、吸引、使用和管理方面的举措。
3. 分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意义,从个人和国家角度认识人力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4. 探讨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贡献力量。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
1. 引导学生回顾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理解人力资源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 视频资源:
- CCTV新闻联播关于我国人力资源发展的报道。
- B站上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和人才培养的纪录片。
- 优酷上关于职业规划与发展的视频教程。
2. 拓展要求:
-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相关材料,观看相关视频。
- 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
-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拓展内容,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选择。
-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微信群等,实现预习资源的共享和监控。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课题,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 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案例或视频等方式,引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联系学生在地理、历史等学科所学到的关于我国地域、人口、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加深对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认识。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教材通过理论阐述和实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人力资源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对于国家的发展和人才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和内涵可能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他们更加全面地了解这一概念。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和内涵。
2.让学生认识到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力资源强国的概念和内涵。
2.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3.学生如何提升自身素质,为国家的建设贡献力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提高他们的独立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材料,用于教学演示。
2.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3.准备PPT,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成就,如教育、科技、经济等方面的突破,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了解人力资源强国的重要性。
案例可以包括我国在教育、科技、经济等领域的发展,以及国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成功经验。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为本地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讨论题目可以包括:a.我们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发挥优势,为家乡的发展做出贡献?b.我们的不足是什么?如何克服不足,提升自身素质?c.我们可以为家乡的建设做些什么?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4.巩固(5分钟)学生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因素。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3课第1站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14张幻灯片)

思考: 左边图 表说明 了我国 人口的 什么特 点?
人口增速趋缓
2016年, “全面两孩” 后, 2016年 人口出生率为 12.95‰, 2017年人口 出生率为 12.43‰。 思考:材
料说明了我 国人口的什 么特点?
出生率低
出生人口 性别比,是 指每百名出 生女婴对应 的出生男婴 数。 正常情况 下,出生性别 比是由生物 学规律决定 的,保持在 103—107之 间。
的认识正确的是(
A.表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已经过时
B.它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严峻的人口问题 C.有利于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D.人口老龄化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C)
①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剧; ②人 (2)其他特点: 口分布不均衡;③ 男女性别比例 失衡;④人口增速趋缓、出生率低。
3、基本国策: 计划生育
人口众多,不仅给自然资 源和生态环境带来沉重压 力;还会直接影响我国经 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的提高。这在长时期内不 会根本改变。
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在为停留乘客焦虑的同时, 你还想到了什么?
摩肩接踵的人群
你说这人的素质, 牌子上写的清清 楚楚!
旅游归来, 都是罚单 啊!
1、人口问题危害:
①影响人口素质提高。 ②影响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③对社会就业、教育、资源和环境造成 的压力日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重。
2、我国人口的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②新人口素质偏低。 (1)基本特点:
男女性别比失衡
4、“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5、人口大国 教育
人力资源强国 (人才优势)
科教兴国战略 (人口压力)
1、(2017·齐齐哈尔)我国的养老社会 服务,亟待来一场供给改革。这体现了 我国( )的特点。
【北师大版】九下道德与法治:2.3.1-建设人力资源强国课件

新特点:①人口增速趋缓
总的来看,非洲、西南亚、拉丁美洲的人口出生率最高,大多数国 家均>40‰;其次是东南亚、南亚地区,这些地区和国家的出生率 为20~29‰;再次是欧洲与北美洲、俄罗斯与澳大利亚,其人口 出生率为14‰~20‰;最低是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和新加坡, 人口出生率低于13‰。
新特点:②出生率低
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①人口基数大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 据显示,我国总人口约13.7 亿人,占世界人口总数的 21%,相当于美、英、法、 澳、意、加、日七个发达国 家人口总和的2倍,超过了 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洲人口 的总和。
世界上每五个人中就有一个是中国人。若 将这些人排成一队,可以绕赤道26圈。
新特点: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 百名出生女婴对应的出生男 婴数。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 这一数值为105.20 ,即当时 平均每出生100名女婴相对应 地出生了近120名男婴,这大 大偏离了103-107的正常范 围。 而江西、广东、河南、 海南等省超过130。
"2020年中国将有3000万到4000万光棍汉 找不到老婆,这绝不是危言耸听。"ຫໍສະໝຸດ 面对上述人口问题, 我国必须怎么做?
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 促进人口均衡发展 展问题 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经 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 调、与资源环境承载 能力相适应,实现人 口规模适度、人口结 构优化等均衡发展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 项基本国策,必须长 期坚持
历史档案
怎样认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2017中国城镇和乡村常住人口数据
材料:2017年末,我国城
镇常住人口81347万人,
乡村常住人口57661万人,
北师大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1.1谋社会发展 (共27张PPT)

9、要实现下列图片中的“幸福生活”,我们要(
C
)
• A.加大财政支出,给贫困家庭发放补助,提高贫 困人口的物质生活 • B.坚持经济建设,着力于市场经济增速,加快经 济发展 • C.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民生福祉 • D.满足人民的所有生活需要,提高他们的幸福感
• 10、下图漫画反映的是我
• 国实行的养老金“并轨” • 政策。养老金“并轨”是 • 指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 • 员实行和企业职工一样的 • 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这一 • 制度表明( B )
第1课加强社会建设
第1站 谋社会发展
1.1 谋社会发展
• 这一站主要学习什么?(检测预习效果)
1、社会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2、为什么要加强社会建设?
3、发展与稳定是什么关系?
1、什么是社会建设?
社会建设主要包括:
教育事业、科技事业、文化事业、 医疗卫生、体育事业、劳动就业、 社会保障、社区建设、旅游事业、 人口与计划生育等方面 。
制定我国福利敌策要符合我国国情,与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既要尽力而为, 又要量力而行。
• 例: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群 众的医药卫生件总体上有了较大改善,但仍存在 “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这体现出( ) B • A加强社会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 • B加强社会建设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 C加强社会建设是激发社会活力的有效途径 • D加强社会建设是兴国之要
(1)加强社会建设是发展和稳定的重要保 证 我国仍处于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同时又处于社会
矛盾凸显期。
地区差距 城乡差距 环境问题......
社会矛盾
3、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1)发展是稳定的保障,稳定最终要靠发展来 支撑和维护; (2)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没有稳定的环境,发 展难以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我国许多人口方面的问题相叠加,在一定 程度上了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这些问题包括( A ) ①人口日趋老龄化 ②人口教育水平不高 ③人口分布不均 ④人口基数大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9、要努力提高人口素质,人口素质的高低 ,直接影响着( C ) ①社会的稳定 ②经济社会发展 ③资源有效利用和 ④国家综合竞争力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人口问题的实质是( B ) A.稳定问题 B.发展问题 C.素质问题 D.计划生育问题
目 1. 我国人口在未来30年还将净增2亿人左右,2033年前 后达到15亿人左右。短时期内,中国不会缺少劳动力, 但考虑到素质、技能等因素,劳动力结构性短缺还将长 期存在,同时,人口与资源、环境矛盾会越来越突出。 这表明( ) A.我国人口问题无法解决 C B.我国不再需要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C.我国人口形势依然严峻 D.人多力量大,我国众多的人口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 进步
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 ,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 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结构优化等均衡发展。
目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3.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
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全面素质提升,人口分布合理,重点 人群得到有效保障,实现人口内部各要素相均衡,人口与经济发展相互动,人 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人口与资源环境相适应。
口分布不均、人口基数大等问题相叠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
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知识梳理 教学
2.为什么要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计划生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即按人口政策有计划的生育。 主要内容及目的是: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二条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国家,实行 计划生育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国家采取综合措施,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 质。
目 4.为什么要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有效利用 和国家综合竞争力。当今世界,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 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只有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 力资源优势,才能推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知识梳理 教学
目 5.什么是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包括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
强化训练 教学
2.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高龄老年人 将增加到2 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这体现了 我国人口现状的特点是( D ) A.人口基数大 B.增速趋缓 C.城乡分布不均衡 D.老龄化加剧
待加强
④人口总量减少了,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 完成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2018年9月13日,全球化智库与中国教育学会在京联合 发布《2018人力资源强国报告——人力资源竞争力指 数》。该报告显示,我国人力资源竞争力排名上升至第 13位,人力资源开发能力持续提升,开发质量不断提高, 更加接近人力资源强国标准。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原因 是( A ) ①人口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发展、资源有 效利用和国家综合竞争力 ②当今世界,人力资源越来 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③只有全面提 高人口素质,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才能推进我 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 ④倡导终身教育理 念,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2018广东)据统计,2017年广东省65周岁及以上老
年人的家庭户占全省家庭户的22.22%,平均每五户就有
一户有老人家。人口老龄化( B )
A.是广东省人口问题的最主要特征 B.给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带来压力 C.直接阻碍了广东省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必然给家庭经济带来巨大的负担
4.我国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这是因为( A ) 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很多都与我国的人口 国情相关 ②没有对人口增长的有效控制和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 难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③我国人口众多,素质偏低,决定了我国的社会管理亟
第2单元 建设美丽中国 第3课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学习目标 教学
• 1、了解我国的人口国情。 • 2、理解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必须长期坚持。 • 3、知道努力提高人口素质的原因。 • 4、明确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途径。
目
问题导航 教学
目
1、我国的人口现状及影响。 2、为什么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3、人口发展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4、为什么要提高人口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 国? 5、什么是人口素质? 6、如何提高人口素质? 7、“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现实意义。
划生育基本国策
D.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有利于使人口增长与社会和经济
发展计划相适应
2.据权威统计,2017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 24 090万人。到2025年,全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3亿人。 人口老龄化加剧将导致( C )
①财政负担加重
②家庭压力加大
③劳动力短缺
④人口流动加快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①人口问题给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使生态环境受 到严重破坏,而遭到破坏的环境反过来又威胁人的生存与发展。 ②人口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必须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 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规模适度、 人口结构优化等均衡发展。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 须长期坚持。
难点详解 教学
和思想道德素质三方面。其中,身体素质是人口素质的
自然条件和基础,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是人口 素质的中心。
目 6.如何提高人口素质?
难点详解 教学
(1)重视婴幼儿早期发展,加强青少年健康人格教育。
(2)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优质均衡发展。
(3)关注学生高中阶段潜能的激发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4)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阶段学生专业技能和科研
水平的提高。
(5)倡导终身教育理念,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提
高人口素质,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目 7.“全面放开二孩政策”的现实意义。
难点详解 教学
(1)这是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调整和完善。
(2)有利于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优化人口结构,促进 人口均衡发展。 (3)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
男性人口71 137万人,女性人口67 871万人,总人口性
别比为104.81(以女性为100)。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 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5 831万人,占总人口的11.4%。从上述材料可以看出我国 人口的特点是( A) ①人口基数大 ②人口素质偏低 ③人口老龄化加剧 ④男女性别比失衡
10、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进人21 B 世纪,我国人口状况的新特点有( ) ①增速趋缓,出生率低 ②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 ③城乡分布不均衡 ④“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11、如图漫画《撑不住了》说明(
B
)
①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②人口数量少问题突出 ③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过时了 ④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 、战略性问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D.①③④
3.下面漫画《僧多粥少》主要说明人口众多会(
) D
①影响人口素质的提高 ②给社会保障带来沉重的压力
③严重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④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A.①②
C.③④
B.①④
D.②③
4. 2017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139 008万人,比上年末
增加73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32‰。从性别结构看,
(4)有利于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促进经济发展。
(5)有利于缓解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促进家庭幸福与社
会和谐。
目 1.下列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随堂检测 教学
C )
A.计划生育政策是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
而制定的基本国策
B.计划生育是当前条件下解决我国人口问题的正确选择
C.国家实行“全面两孩”政策后意味着不再需要实行计
• 12、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 全体会议公报:为了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完 善人口发展战略,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 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为此,有的同学认为我 国启动“二孩政策”,说明我国已不再坚持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 请对以上观点进行辨析。
参考答案
• 5.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 国家,人口过多和过快增长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 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从本质上讲,人口问 题就是发展问题。只有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实行优生优育,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 应,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大业的顺利实 现。实行计划生育,是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的一 项基本国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全面放 开二孩政策是适应我国人口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 的,对计划生育做出适当调整和完善,并没有动 摇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1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1月25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 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促进生育政策与相关经济社 会政策配套衔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健全以居 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护结合的养 老服务体系。 结合材料,说说为什么要作为推动创新发 展的突破口,启动实施莱芜籍优秀大学生“学 成归莱”工程,举办首届“归莱吧”,积极吸 引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回乡创新创业。这样做 是因为( )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关键在人才 ②科技创新,人才为本 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靠的是无数全面发展的人才 ④新时代为每个人成才提供了诸多机遇和有利条 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