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鸭绿江导游词大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
(最新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导游词大全、合同范本、心得体会、致辞讲话、演讲稿大全、个人报告、工作资料、条据书信、办公文秘、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guide words, contract templates, experience and experience, speeches, speech drafts, personal reports, work information, letter of evidence, office secretary,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To learn about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please pay attention!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
导游词是导游人员引导游客观光游览时的讲解词,是导游员同游客交流思想,向游客传播文化知识的工具,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
下面是本店铺收集整理的辽宁鸭绿江导游词五篇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五篇(一)
欢迎参观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位于鸭绿江中下游丹东市境内,东起浑江口,西至大东港,全长210公里,总面积824.2平方公里。
风景区与朝鲜新义州隔江相望。
这里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冬暖夏凉,山青水秀,一览中朝两国风光而独具特色。
鸭绿江因为水的颜色而得名,那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沿袭至今。
鸭绿江发源于吉林省长白山南麓,流经长白、集安、宽甸、丹东等地,向南注入黄海,全长 795公里,是中朝两国的界河。
鸭绿江流经丹东市约300公里。
此段江面宽阔,两岸风光秀丽,在入海口一带,盛产大银鱼。
鸭绿江造桥历史很早,可上溯到辽代,20世纪初,鸭绿江上始建铁桥,先后在丹东和朝鲜新义州之间建了二座。
第一座建于1909年,是座开闭式桥梁。
1950年朝鲜战争中被美国飞机炸毁,桥墩至今犹存,现辟有端桥游览区。
第二座桥建于1940出
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长940米,属中朝两国共管。
它是中朝两国的交通要道,也是游人观光览胜的景点。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第一座大桥,又被称作‘断桥’。
1909年建,当时是0年,被美机炸断,由日本朝鲜总督府铁道局建造。
这是条单线铁路桥,桥面为直梁划板式。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断桥是志愿军出国的主要通道,也是运输战略物资的大动脉。
1950被美机炸断,成为废桥。
93年开放为景点供人们游览。
侧面的这个炮楼,就是当年日本警备队守桥的主要工事地。
这5层炮楼是我国目前现存最完好的公路防御炮楼,也是日本侵华战争的铁证。
在我们左侧不到100米的地方,是第二座大桥,也是著名的‘鸭绿江中朝友谊桥’。
这座桥是复线铁路桥。
大桥上行铁路,下行公路。
当时公路桥面铺设木板,一九七七年换铺水泥板后就再没有修过。
多年没有大修过的鸭绿江大桥钢梁已锈蚀斑斑,路面破损多达三百余处,有的桥面板移位、断裂,致使大桥承重能力减弱。
朋友们,我们现在所在的位置是虎山景区。
虎山景区位于中朝界鸭绿江江畔,主要有长城、睡美人、中朝边境一步跨、古栈道等景点。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景点便是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于丹东市宽甸县虎山乡。
距据考证,它大约始建于1469年,是我国明朝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
它横跨祖国的千山万水,西与甘肃的嘉峪关长城相连,可称的上是古人留下的一座
建筑丰碑。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是1992年重修的。
修复后的虎山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
本着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修复后的长城走势和各个敌楼、墙台、烽火台的位置都与文物考古发现原址相符合,基本上再现了历史上虎山长城的雄姿。
这座山就是虎山,它是突起于鸭绿江的一座孤山。
仔细看一下,很像一只猛虎蹲坐在那里,所以这里得名虎山。
现在请随我登上长城。
明长城的建筑结构非常完备,包括城墙、城台、敌台、烽火台、关口等部分,在这虎山长城基本都可以看到。
这是虎山峰顶,为明朝万里长城的第一个烽火台。
站在烽火台上放眼眺望,江城丹东的高楼大厦和朝鲜新义州市尽收眼底。
应该说,博大精深的长城文化,已经深深地凝聚了我们的民族精神。
长城,作为历史的丰碑,将永远屹立在一个伟大民族的心灵深处!
欢迎再次光临丹东鸭绿江风景区。
再见!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五篇(二)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今天由我竭诚为大家服务,如果大家在这段期间有什么事情,请不要客气的对我说出来,我会竭尽全力为您解决。
丹东市,是我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位于辽宁省的东南部,与
朝鲜民主主
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临黄海,大陆海岸线长120km,沿海有30多个岛礁。
总面积为14910平方km,市区面积为832平方km。
“七山一水三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是丹东地理特点。
丹东总人口240万,现辖三区二市一县(即振兴区、元宝区、振安区,东港,凤城,宽甸),城市人口81万人。
少数民族20个,最多的少数民族是满族,占全市人口的32%。
丹东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江相望,两国中间仅相隔一条江,这就是闻名于世的鸭绿江,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从这里雄赳赳气昂昂、义无反顾的投入保家卫国的战斗的。
丹东,是一个以工业、商贸、物流、旅游为主体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是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
是中国也是亚洲唯一一个,同时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港、高速公路的城市。
丹东市因为距离黄海较近,受其影响,气候宜我,可谓冬暖夏凉。
东北的冬天比较寒冷,可丹东寒冬期仅有182天,历史最低气温只有零下18度。
夏季炎热期也仅有50天,平均高于25度的炎热期也只有20多天。
因为气温比较适宜,主要的农副产品有板粟、草莓、柞蚕、柱参、对虾,海产品品种相当丰富。
丹东市辖区内共有29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4%之多。
主要是以满、
蒙、回、朝xian族居多。
早在300多年前,满族八旗兵勇就驻扎在凤凰城和通远堡一带,后来在康熙年间,大批八旗兵勇携家眷入关,同时调蒙古族人进关驻边垦荒,一改少数民族游牧移居的生活习惯,从此居下来,丹东现有凤凰城市和宽甸县两个县是满族自治区。
丹东市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点八个,分别是凤凰山风景区、青山沟风景区、天桥沟风景区、抗美援朝纪念馆、鸭绿江断桥、水丰湖景区、河口景区、太平湾景区。
省级风景点多处,如鸭绿江公园、锦江山公园、大鹿岛海边度假区、虎山明长城遗址、大孤山古文化寺庙建筑群、五龙山、五龙背温泉等。
旅游特色相当丰富:有山、水、奇石、温泉、历史人文景观、少数民族风俗人情等。
还有边境特色旅游项目,赴朝鲜一日游、四日游、五日游;乘船赴韩国七日游等。
丹东市的市树为银杏树,市花为杜娟花。
在您乘车游览市容时会发现,主要街道两旁都被绿色的树林覆盖着,这种树就叫银杏树,据调查,亚洲共有五条街道被银杏树覆盖着,其中丹东就占了三条。
现在丹东市政府还在加大城市绿化的投入,并对站前市容部分做了长久规化建设,不久的将来,当您再来丹东时,会发现丹东市容市貌有更大变化。
丹东自然风貌保存完好,旅游资源含量丰富,北有层恋迭嶂的青山为屏,南有蜿蜒舒缓的鸭绿江与烟波浩淼的黄海相连,万
里长城东端起点邦山台、万里海疆的北部起点江海分界碑、弹痕累累的鸭绿江断桥,还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与江、山、湖、海、林、泉、河组合成无数奇观奇丽的景观。
丹东的风景旅游资源占辖区国土面积的10%以上,有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16处。
鸭绿江、凤凰山、青山沟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大孤山、天桥沟是国家级森林公园;鸭绿江湿地、白石砬子是国家级自然
保护区;省级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有五龙山、天华山、黄椅山、大梨树、蒲石河等。
虎山长城
游客朋友,我们的车正从市区向虎山方向的古长城遗址驶来。
现在游车正路过振安区的九车城镇政府,坐在车里,大家便可看到立在路旁山上的那座石碑。
我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一下石碑的来历。
这座山名叫日本山。
现改名为镇东山,山上埋有日俄战争时期的一位日本将军,并立了这个石碑做为一个历史遗迹,石碑没有被拆迁。
虎山位于丹东市东北1500m处虎山形似卧虎,昔日的安东八景之一“虎耳双峰”和对岸朝鲜八景之一“统军亭”隔江相望,站在山顶烽火台上远眺,马市沙洲和朝鲜的新义州市尽收眼底。
虎山地势险要,是历史上的军事要地,是著名的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
在进入虎山景区之前,我们遥远虎山,纵观后你会发现那掩
映在崇山绿水间影现出来了一个仰卧的睡美人呢,从西向东依次是长发、头部、胸部、衣裙、栩栩如生。
当看到耸立在鸭绿江边的虎山长城这一庞大的历史遗迹时,相信大家一定很激动,在没登长城前,请给我5分钟,让我把虎山长城的概貌作一下介绍: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长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渲化为今日的虎山。
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作为国门,长城选址虎山,确有军事意义,任何懂军事的人都知道,控告战斗的主动权,首先必占据制高点,所以在虎山建长城顺理成章。
而翻开丹东现存的古志书,也早有记载,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丹东就开筑长城,秦统一六
国,丹东继续筑长城,直到明代,才确切了长城在丹东的地位。
虎山长城始建于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是由当时的总兵韩斌督建的,当时也称“辽东边墙”。
主要包括长城墙体、墙台、敌台、马面、烽火台、护城河、拦马墙等。
明巡抚都御史王之浩,登临虎山要塞时,曾写下《登马耳山望朝鲜》诗,诗云:“高头极目海之东,指点扶桑可挂弓,衰柳迷烟知驿古,寒鸦带月撑天空。
江山不尽关山迥,帝德无私雨露同。
却笑楼船成底事,海边枯骨战图功。
”诗中将虎山的地势、关边的冷肃,古战场的残酷,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但由于历史的误会和历史的延误,直到1990年12月,辽宁省、丹东市两级政府邀请全国的长城学者、长城专家,敲定虎山长城的历史地位,彼此丹东才理直气壮
向世人宣布:明长城的起点在丹东,丹东拥有明长城的第一块砖。
在景区广场这块巨大的岩石上刻有一首诗:“清清绿江水,巍巍虎头山。
长城从此始,万里壮神州。
”这是国家文物局石建筑专家、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罗哲文先生于1990年题写的。
过街城楼,它位于虎山的北坡,楼高23.6米,共五层,其中主体三层,箭楼二层。
主体高9.6米,整个楼体以红色为主,给人以雄浑的历史韵味。
虎山长城功不可没,抵御过朝鲜、俄国、日本等数不清的入侵者。
为了让古长城遗址重新恢复它的历史原貌,为了让虎山长城重新站起来,丹东人多单位联手组成修复长城募捐委员会,老人、孩子、干部、工人、农民、学生、军人纷纷解囊,即使是一分钱的贡献,也是敬祭先祖的行动,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披星戴月,用近乎原始的方式,背砖、爬山,半点马虎不得,如今卧于虎山的长城已完全体现出古长城的原始雄浑,也完全可向游人诉说它的历史陈述了。
我们要亲自目睹古长城的风貌,亲临实地体验一下中国古长城从丹东起始的骄傲。
现在我们从南山脚下开始顺原有路线向山上登攀。
朋友们,这些高大、宽厚、壮实的墙体,会让你感受到曾似相识吧凡到过北京,游过长城的人都会有同感戟山长城与八达岭长城的墙体开关是吻合的。
还有这白色灰浆,勾抹砖缝的灰色墙面,也很有历史陈迹的感觉。
当我们沿长城宽阔坚实的路而登到长城顶端时,会令你由然
产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自豪感。
心境也会为之开阔起来。
大家临高远眺,可见鸭绿江如一条碧绿的绸带,从脚下向远处飘然而去,对岸镶嵌在绿树丛中的是朝鲜新义州的解放塔和统军亭旧址,这块“一步跨”的界碑,标出了丹东与朝鲜在此只有一步宽的国际界线,朝鲜乡民的劳作,如同在我们身后左右一样。
远处丹东市的亚洲第五大无柱拱桥。
国际酒店的旋转餐厅、国贸大厦的摩天大楼、24层的居民住宅及葱绿的锦江山、元宝山……,满眼是美景,也尽是丹东人的骄傲。
虎山长城的集体游览到此结束,余下时间可自由观赏、游玩,30分钟后在长城脚下的旅游车前集合。
祝大家玩好!
鸭绿江风景区
游客朋友,乘大家没上游船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鸭绿江。
鸭绿江,因水的颜色而得名,碧绿的江水犹如雄鸭脖颈的莹绿。
先人们便称其为鸭绿江,并沿袭至今。
鸭绿江是界河,有主航道,却是以岸为界。
在世界上不以主航道为界的界河极少有,而鸭绿江便是其中之一。
现在我们所乘的游船,正载着大家顺流而下,对岸是朝鲜平安北道道府新义州市。
如果没有出国经历的人乘此船一游,将能饱览异国它乡的风光。
这是新义州市的公园,平时游人不多,很幽静,节假日也有成群的学生来公园做集体活动。
每当载有中国游客的游船驶来时,对岸的朝鲜人民便很有礼貌地招手致意,中朝两国人民用鲜血凝聚而成的友谊,已植根于代代人民心中。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五篇(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欢迎来到鸭绿江风景名胜区参观游览,下面请大家听我介绍一下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的概况。
一、景区概况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是国务院于1988年批准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地处鸭绿江下游,浑江口至大东港之间,与朝鲜的碧潼、清水、义洲和新义州隔江相望,全场210公里,面积824.2平方公里。
鸭绿江风景名胜区由绿江、水丰、太平湾、河口、虎山、大桥和江口等景区100多个景点组成,以自然风光旖旎,人文景观荟萃、地理区位独特、环境质量优越而驰名中外,是一览两国风光,凭吊历史遗迹,融休闲度假、科学考察和异国旅游于一体的河川型风景名胜区。
鸭绿江风景区2003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荣获辽宁省“十佳”旅游区,2006年虎山长城、鸭绿江断桥升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XX年获全国十佳休闲景区称号,20XX年被评为辽宁省文明景区。
二、绿江景区
绿江景区位于宽甸振江乡,从东江至浑江口,面积141平方公里,为鸭绿江景区上游。
这里层峦叠嶂,风景秀丽、野趣横生,由南天门、小青沟、壮哉谷等景点组成,至今仍保持着原始状态,处于待开发阶段。
三、水丰景区
水丰景区以水丰水库为核心,面积为274平方公里,建成于1941年的水丰大坝,长900米,高146米,宽8.5米,为世界少见的水泥结构高坝。
素有东北第一大水库和辽宁第一大淡水湖之称的水丰湖,因开发较晚儿完整地保存了自然风貌。
湖面浩瀚壮阔,山水相映,空气清新,既有北方山水的雄浑壮美,又有江南山水的清秀之美。
水丰湖面由中朝两国共管,船只只在水面上自由来往停泊,游人尽可饱览两岸风光和异国风情。
四、太平湾景区
太平湾景区距丹东市50公里,与朝鲜平安北道朔州郡隔江相望,主要由古渡新村和太平湾电站等景点组成。
其中太平湾电站为景区核心,是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
在这里可以直观地看到“水是怎样发电的”,并踏上朝鲜土地感受异国风情。
五、河口景区
河口景区位于宽甸县长甸镇境内,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鸭绿江沿线景区景色最优美的地方,也是一个汇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及异国风景的超浓缩型综合景区。
自然景观有著名歌唱家蒋大为唱红大江南北的《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中的万亩桃花园,人文景观有电视剧《刘老根》中的“龙泉山庄”,具有深刻教育的意义的渡江作战的“河口断桥”,原名“清城桥”,是鸭绿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
六、虎山景区
虎山景区是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与“朝鲜八大景”之一的统军亭隔江相望。
景区内有明万里长城东端的起点--虎山长城、中朝边境“一步跨”等景点。
从一定意义上说,虎山景区是一处以古代军事文化遗址旅游为主题,以边境旅游和红色旅游为特色的著名景区。
七、丹东市城区
丹东市城区段属于鸭绿江风景名胜区中著名的大桥景区,有宝山悬红,碧水玉榭、鸭江帆影等著名景点。
其中,断桥原是鸭绿江的第一座大桥,由当时的殖民机构--日本驻朝鲜总督府铁道局承建,1909年8月动工,1911年10月竣工,长944.2米,宽11米,共12孔,始为铁路桥。
1950年11月8日,“第一桥”被美军飞机多次轰炸称为残桥保留至今,俗称“断桥”。
桥上保存碉堡等文物遗迹,并开设有大桥旋转处观赏台、断桥炸断处观赏台、断桥史话,世界桥梁与战争史展等。
登上断桥处不仅可以领略中朝两国风光,更是人们凭吊历史、缅怀英烈、激发爱国之情的游览胜地,鸭绿江断桥已经成为丹东这座英雄城市的标志性景点。
第二座桥建于1940年,为铁路、公路两用桥,全场940米,归中朝两国共管。
八、江口景区
江口景区是鸭绿江风景区名胜区最南端的一个景区,从江口
至文安岛北端,面积为246平方公里,大东岗区的江海分界线时中国海岸线的最北端,三号江海界碑吸引了许多游客。
好了,我的讲解就到此结束了,祝大家有一个愉快的旅行。
辽宁鸭绿江导游词五篇(四)
各位游客你们好!我是XXX旅行社的导游员XXX,首先我代表旅行社、本人和司机师傅向远道而来的客人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大家在后面的行程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请及时向我提出,我们将竭诚地为大家提供满意的服务。
在此,我预祝大家本次丹东之旅心情愉快。
未来几天的行程中,我们大家要互相帮助、互相体贴,使我们这个旅游团成为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今天,游览各个景点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丹东市的概况。
地理及人口概况
丹东市地处黄海之滨、鸭绿江畔,位于辽宁省东南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相望,是一座以工业、商贸、物流为主的沿江、沿海、沿边城市。
丹东行政区划面积
1.52万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
其中市区面积831平方公里,人口76.5万。
辖三县(市)三区和一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丹东成为沿海开放城市。
2006年,被列入辽宁沿海“五点一线”重点发展区域。
20XX年,全地区实现生产总值463.86亿元,比上年增长16.1%。
全口径财政收入65.79亿元,增长2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33.8亿元,增长45.4%。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2亿元,增长17.2%。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增长24.9%。
农民人均纯收入5543元,增长19.2%。
实际利用外资1.47亿美元,增长28.3%。
外贸出口16.2亿美元,增长15.2%。
产业门类比较齐全——丹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83户,分布在36个行业大类中,目前已形成了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电子信息和仪器仪表制造业等优势产业。
黄海客车、曙光车桥、化纤等产品在国内拥有各类发电站十余个,集水电、火电、风电于一身,电力总装机容量达到159万千瓦,三至五年将达到500万千瓦。
农业已初步形成海水精品渔业带、鸭绿江珍品渔业带和优质稻米、板栗、草莓、蓝莓等特色农业基地,是全国最大的草莓、板栗和贝类养殖生产和出口基地。
自然禀赋得天独厚——丹东依山、临江、傍海,景色优美,气候宜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气温9°C,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南部属于半大陆半海洋性气候。
环境空气质量全年好于国家二级水平,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6%,年降水量800—1200毫米,地表径流千余条,水库57座,人均水量是全国人均水量的1.6倍,是辽宁省的4.5倍。
境内海岸线长126公里,多处可发展港口、造船、旅游、发电等产业。
滩涂面积328平方公里,海域水质好、营养盐含量高,具有发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条件。
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是东北地区最温暖湿润的地方,也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
人文历史悠久厚重——丹东原名“安东”,源于唐代设置的
安东都护府,一直是我国东北的商贸重镇和军事要地。
1876年设立县,1906年开埠通商,1945年——1954年为辽东省省会。
1982年在东沟县(现丹东东港市)发现的“前阳人”洞穴遗址,证明早在1.8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劳动、生息、繁衍在这块富饶的土地上了。
秦统一全国后,丹东属辽东郡。
西汉时在丹东设置武茨县和西安平县,这是丹东最早的城池.也是东北地区最早设置的县级行政单位之一。
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设置安东都护府(安东市市名即源于此)。
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清政府设凤凰厅和安东县,次年设宽甸县,并以凤凰厅为首府统辖全境。
1937年12月1日安东市正式成立。
1965年,国务院决定改安东市为丹东市,含义是“红色东方之城”。
丹东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汉、满、蒙、回、朝鲜、锡伯等36个民族。
因此,丹东拥有满族、朝xian族等多民族的文化风土民情。
在少数民族中,满族人口最多,占全市人口的32%,是全国最大的满族聚居区,是满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气候和城市环境
丹东属温带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夏凉。
年平均降水量为800——1200毫米左右,是中国北方地区最湿润的地方。
春季大地回春,正是观赏丹东市花—杜鹃花的最佳季节。
夏季凉爽,游人纷纷来到丹东海滨或风景区避暑度假。
秋季雨量减少,气候凉爽宜人,丹东市树—银杏树已是果实累累、一片金黄;环顾鸭绿江沿岸的各个景区,红叶满山,恰似彩锦织成的秋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