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干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要求一、前言公路是连接城乡、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工程,而公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是确保项目实施顺利进行的基础。
本报告旨在对某一条新建公路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为相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背景某地区正面临着交通拥堵、交通安全隐患等问题,而该地区的公路网络较为薄弱,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
因此,有必要开展新建公路工程,以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三、可行性分析1. 交通需求分析根据该地区的人口分布、经济发展情况等因素,预测未来交通需求呈增长趋势。
新建公路工程将有助于缓解交通拥堵问题,提高通行效率,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2. 技术可行性分析通过考察地质条件、水文特征等,确定新建公路工程的可行性。
同时,进行勘察设计工作,确保工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经济可行性分析根据工程投资、运营成本、收益预测等信息,进行经济可行性分析。
通过编制投资收益分析报告,评估新建公路工程的盈利能力。
4. 社会影响评估考虑新建公路工程对环境、社会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轻和补偿。
同时,开展公众参与,征求各方意见,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四、风险分析随着工程的进行,可能会遇到资金不足、自然灾害等风险因素。
因此,需要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和应对计划,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及时处理。
五、总结与建议综上所述,新建公路工程在交通需求、技术、经济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建议相关部门积极推进该项目,以改善区域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
六、参考文献1.《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手册》,交通运输部出版社,2008。
2.《交通工程施工实用手册》,交通部规划院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3.《现代道路工程建设与管理》,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编,中国交通出版社,2012。
以上报告仅为初步研究,具体实施过程中还需继续深入开展。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公路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本次可行性研究旨在评估是否有必要在地区建设一条新的公路,并分析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项目概述本项目拟在地区建设一条新的公路,主要目的是提高该地区的交通运输能力,改善基础设施,促进经济发展。
该公路将连接该地区与周边城市,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成本,方便居民出行,促进区域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市场需求分析:该地区的居民和企业对公路运输需求旺盛,并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交通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加。
2.技术可行性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公路建设,无明显技术难题,施工工艺成熟。
3.经济可行性分析:通过建设新公路,可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节约时间和人力成本。
预计投资回报率在合理范围内。
4.环境可行性分析:项目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且可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环保措施来减轻环境压力。
四、项目预期效益1.经济效益:该公路建成后将提高区域的运输能力,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同时,新公路的建设也将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增长。
2.社会效益:新公路的建设将方便居民出行,改善交通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新公路也将有助于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发展和城市间交流合作的加强。
3.环境效益:通过合理设计和实施环保措施,新公路的建设可减轻环境压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五、项目投资及风险分析1.项目总投资:根据初步估算,该公路项目总投资约为X万元。
2.风险分析:公路建设项目存在市场风险、技术风险和政策风险等方面的不确定性,需充分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风险管理。
六、项目建议基于对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效益分析,我建议继续推进该公路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包括进一步详细设计、规划论证和项目融资等工作。
同时,为了确保项目正常进行,还需制定完善的工程管理措施和安全环保措施。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什么是研究报告“研究报告包括多个行业,网站评价分析报告可以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及时发现和改善网站的问题、为制定网站推广策略提供决策依据专业人士的分析建议用于指导网络营销工作的开展,检验网站前期策划及网站建设专业水平等等。
获得专业网络营销顾问的分析建议,让网站真正体现其网络营销价值。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第一章工程概况XX位于长江下游的中心地带,是XX省的省会城市,全省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是长三角地区重要核心城市之一, 也是长江流域四大中心城市之一。
交通方面,XX、XX、XX三条铁路干线在此交汇,XX 高速公路从这里贯穿苏南,XX港位于长江下游的黄金水道,XX国际机场航线覆盖国内外各主要地区及城市,是XX区重要的交通枢纽。
雨花台区地处XX主城西南,长江XX,雨花台畔。
全区面积XXX 平方公里。
总人口XX万人,其中常住人口XXX万人,暂住人口XXX 万人,常住人口中非农业人口XXX万人,城市化率达XX%。
下辖宁X、X桥、XX桥、XX桥、XX桥、XX新村、X山7个街道和XX经济技术开发区。
XX西路东延位于XX雨花台区,随着XX区城市建设不断推进,作为地域发展的配套工程,方便周边居民的出行,加快XXX区的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XX西路东延西起管道路,东至XX南路,道路全长约XXXkm 。
第一节编制依据1、XXX区建设局委托书2、《XX市城市总体规划》(20XX——20XX)3、XX市“十一五”规划纲要4、国家计委、建设部计投资(19XX)XX号文颁发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和参数》第二节研究范围及过程一、研究范围XX西路东延道路新建工程,起点位于管道路,终点与岱山南路相接。
二级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级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引言本文档旨在对二级路工程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
二级路工程是指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次干道,对于交通系统的完善和经济发展的促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二级路工程的可行性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长期效益。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二级路工程的可行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市场需求:分析当前交通状况,了解人口流动情况以及对交通系统的需求;•技术可行性:评估当前技术是否能够满足工程的需求,并分析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经济可行性: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评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投资回报率;•社会影响:分析工程对周边环境、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方法和数据来源本研究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文献调研:收集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二级路工程的实施情况和经验教训;•实地考察:对目标地区进行实地考察,了解交通情况和基础设施现状;•可行性分析: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工程可行性的各个方面。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政府统计数据:通过政府发布的交通统计数据,了解人口流动、车辆拥有量等情况;•调查数据: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公众对二级路工程的需求和意见;•实地调研数据:通过实地考察和勘测,获取被研究地区的交通和基础设施情况。
4. 可行性评估4.1 市场需求评估根据政府统计数据和调查数据的分析,目标地区存在较大的交通需求,交通瓶颈问题日益突出。
人口流动、经济发展等因素导致对交通系统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二级路工程对于解决交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2 技术可行性评估工程技术方面的可行性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方案:制定合理的二级路工程设计方案,满足预期交通流量和道路运行安全性的要求;•施工技术:评估施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材料及设备:评估所需材料和设备的可获得性和技术可行性;•环保要求:评估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环保措施。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背景道路工程建设项目是指为满足交通需求,改善交通条件,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所进行的公路建设。
道路作为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本文旨在进行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确保项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项目目标本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一条高效、安全、环保的道路,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改善当地交通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3. 可行性研究内容项目可行性研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3.1 项目建设规模确定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规模,包括路段长度、车道数、桥梁、隧道、收费站等基础设施。
项目建设规模应根据交通需求、土地资源、环境因素等综合考虑。
3.2 项目投资估算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进行估算,包括土地购置费、工程建设费、设备采购费、工程监理费、融资利息等。
投资估算应根据工程量清单和市场行情进行合理估算。
3.3 经济效益分析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经济效益进行分析,包括项目的运输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通过经济效益分析,评估项目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和社会效益。
3.4 技术可行性分析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评估,包括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材料设备的可获得性等。
技术可行性分析是确保项目建设能够按照预期进行的基础。
3.5 环境影响评价对道路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包括土地、水资源、大气、噪音、生态等方面的影响评估。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是保护环境,减少不良影响,确保道路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4. 可行性研究方法本项目可行性研究采用以下方法:4.1 资料调查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包括国家政策文件、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报告等,进行前期调查和资料分析。
4.2 实地考察对项目所在地进行实地考察,包括土地状况、地形地貌、交通状况、环境条件等。
实地考察是了解项目背景和现状的重要手段。
4.3 数据分析通过对资料调查和实地考察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包括土地资源、交通需求、经济数据、环境数据等方面的分析。
市政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整版)

第一章工程概况**,衔豫接楚,地联八县。
蕴秦岭之俊秀,显丹江之灵光。
融秦风楚韵,集南北文化,物丰民淳,山水旖旎。
全县辖10个镇,101个行政村23个社区,总面积2307平方公里,总人口24.6万。
**,初建于北魏景明元年的**已有1500年的历史,李白、白居易、韩愈曾在此借景抒怀,诗韵犹存;汉刘邦、明闯王曾在此挥戈跃马,奠基帝业;李先念、徐海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此创建革命根据地。
**,资源丰富,潜力巨大。
生物、矿产、旅游、水能四大资源各具特色,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4.5%,有药用植物1192种,素有“天然药库”之称;已探明矿产资源270余种;水能蕴藏丰富,极具开发潜力。
**,交通便利,环境优越。
沪陕高速公路、西南铁路和312国道与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纵横交错,已进入西安、南阳、襄樊、十堰等周边城市两小时经济圈,交通优势日益显现。
通讯、电视、网电遍布城乡,城市功能日臻完善。
**县**镇位于**县城以东 10 公里,行政区划面积 147 平方公里。
东北与**省的**、**两县交界,南与本县***接邻,西与本县***为界,拥有 5695 户、人口 21130 人。
2004 年底全镇工农业总产值为 8266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533 元,人均占有粮食 360 公斤。
该镇党委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积极实施学的建设伟大工程,近年来一直坚持“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使全镇党员队伍发展到 640 人,使全镇 15 个机关单位党支部、 17 个农村党支部分别达到了“四好”、“五好”支部标准;镇党扫于 1999 年至 2000 年 6 月份分加紧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六好”乡镇党委、文明乡镇,“双万工程”先进党委, 2000 年被市委评为“三带一创”先进党委,自 1999 年起连续四处被**县委为“六好”缚镇党委、综合工作先进镇第一名。
**镇自然条件优越。
境内 17 个行政村中有 11 个村为川塬平阔地带,有 6 个村为浅山丘陵地域。
完整版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完整版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目的近年来,我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速,社会交通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市政道路及附属工程建设项目被提上日程。
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评估该项目的可行性,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项目内容及范围本建设项目包括城市主干道、次干道以及相关的附属工程,主要涉及以下内容:1.新建道路:针对市区繁忙的交通节点,新建主干道和次干道,优化交通路网,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
2.道路改造和提升:对现有的城市道路进行改造和提升,包括道路拓宽、道路平整、交通信号灯安装等,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
3.停车场建设:在市区关键区域规划并建设停车场,增加停车位供给,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
4.交通设施配套建设:为了提高市民的出行便利性,项目将新建或提升交通设施,包括公交站点、人行天桥等。
5.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将注重环境保护,采取措施减少噪声和污染排放,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该项目有望带动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提高城市交通效率,减少交通拥堵,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出行环境。
同时,项目实施过程中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就业和消费增长。
2.社会可行性:项目将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状况,减少交通拥堵,提高市民出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
对市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出行便利性的改善具有积极的影响。
3.环境可行性:项目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将注重环境保护,采取减少噪声和污染排放的措施,保护城市生态环境。
项目建成后,将减少交通拥堵现象,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
四、项目推进方案1.确定项目负责人和项目组成员,明确各个职责和工作任务,形成有效的管理体系。
2.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时间表,合理安排工期和各项工作任务。
3.进行项目前期调研和数据收集,明确项目的需求和规模,为后续工作做好准备。
5.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政府支持和资源保障。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7篇)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用7篇)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篇1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省深入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时期。
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农村公路发展规划,关系到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及城乡协调发展。
兴仁县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是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根据20xx年7月13日全州农村公路建设规划工作会议和国家、省对规划的有关要求及精神,结合我县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组,明确有关部门及人员进行编写。
农村公路发展规划,是在《兴仁县公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乡村油路的规划建设问题,深刻领会林树森省长在省交通厅调研时的讲话要点,即:“关于乡村油路问题?在目前投资压力比较大,而投资体制还没有变化之前,乡村道路建设要注意四个问题:一是要搞计划推进,原来怎样安排就怎么去做。
在投资方面,交通部能给多少,省里面能安排多少,地方能出多少,只能按原计划来安排,在目前这个阶段,我们腾不出更多的资金往里投;二是要多跟交通部汇报,反映情况,争取他们加大对我省乡村道路建设的支持力度;三是要发动州、市、地出钱出力,原来确定的谁把路基搞好省里就给谁铺油,这个原则目前不要变。
实际上在沿海地区,经济条件好的地方,村镇都要自己拿出钱来修路,你想加快发展,全部依靠国家投资不行,自己也要努力。
我们的村镇穷,无钱,但目前也只好如此维持一段时间;四是要完善乡村道路建设规划,形成乡村道路网络,不能只有直进直出的路,形不成路网,要全省形成网络,不要太多断头路。
”这就是我们编制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树立县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把国家高速路建设和二级公路建设与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有机地联系起来,规划上处理好县级规划与部门和国家规划的关系,长远规划与近期规划的关系,解决好路的好与坏是经济发展快与慢的“瓶颈”。
兴仁《规划》是紧紧抓住兴仁地处黔西南州中心,北面有#320高速路、西南面有#324高速路。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日益迅速。
公路建设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而且对人民群众的出行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本项目旨在对某地区进行一项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为其公路建设提供依据。
二、项目概述1.项目名称:某地区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项目地点:某地区。
3.项目内容:本项目将对某地区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主要包括道路路线规划、交通流量预测、工程造价估算、社会效益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三、市场分析1.市场需求:随着某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公路交通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特别是对于某些偏远地区的居民,公路交通更加成为其出行的必需品。
2.竞争情况:目前该地区公路交通建设相对滞后,市场竞争并不激烈。
但是,一旦公路建设落后,将会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也会失去发展公路交通的先机。
3.市场前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交通建设需求将会不断增加。
因此,本项目建设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四、技术可行性1.技术条件:目前,该地区公路建设的技术条件相对成熟,具有一定的技术基础。
2.工程建设:公路建设所需的材料、设备等均能够保证供应。
3.环保要求:公路建设所涉及的环境问题需严格控制,保证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
五、经济可行性1.建设投资:本项目的投资总额为X万元。
2.资金来源:投资来源主要为政府和社会资本。
3.财务指标:项目投资的预计回收期为X年,IRR为X%。
4.风险分析:本项目存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市场风险、工程施工风险、政策风险等,需要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措施的制定。
六、社会效益1.交通便利性:公路建设将会提高当地交通便利性,便于居民的出行和货物的运输,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2.就业机会:公路建设将会带来一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就业的发展。
3.环境保护:公路建设应严格控制对环境的影响,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4.社会影响:公路建设将会带来一定的社会影响,如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等。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优化项目设计,采用节能、节水、节地等措施,提高资源利用 效率。
加强项目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恢复、植被覆盖等措 施,减少项目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促进项目与当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 平和就业机会。
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研发,推动环保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换代, 提高项目的环保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主要技术指标结果展示
以表格或图形的形式,展示主要 技术指标的计算结果和取值范围。
投资估算范围、方法和参数设置
投资估算范围
明确投资估算包括的工程项目和 费用类别,如建设安装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其他费用等。
投资估算方法
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投资估算方法,如指 标估算法、类比估算法等。
监测与预警机制建立
建立项目社会稳定风险的监测与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风险。
07
CATALOGUE
结论与建议
研究成果总结回顾
交通量分析与预测
对项目影响区的交通量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科学预 测,为项目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AB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对项目投资进行了详细估算,并制定了切实可行 的资金筹措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交通系统快速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创新,智能化交 通系统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更 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绿色环保理念深入人心
随着社会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 环保理念将在公路工程建设中得到 更深入的贯彻和落实。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
随着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不断完善 和优化,公路工程建设将更加注重 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和协调。
里程、用地及拆迁情况说明
给出推荐路线的总里程和 分段里程。
列出需要拆迁的建筑物、 构筑物等设施,以及拆迁 的数量和面积。
公路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1. 项目概述本报告旨在对XX省某条公路进行可行性研究,并给出建设方案、投资规模等相关内容。
该公路是连接该省主要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是该省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该公路的部分路段存在着路面损坏、交通拥堵等问题,对于改善交通状况、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市场分析该省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增加,交通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目前,该省的公路网络较为薄弱,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等问题较为突出,因此,对公路的改造和扩建具有紧迫性。
3. 技术可行性通过对该公路的路况、交通量等多方面调查研究发现,该公路的改造和扩建具有技术可行性。
目前,国内外公路建设技术已经相对成熟,能够满足公路建设的需求。
同时,对于现有问题的解决,技术手段也能够做到。
因此,从技术上讲,该公路改造和扩建是可行的。
4. 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是这个项目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通过对该公路的交通量、收费情况、周边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该公路改造和扩建的运营能够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在投资规模和运营成本方面,通过对多种方案的比较,可以得出该项目从长远来看是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
5. 社会可行性该公路的改造和扩建对于改善当地的交通状况具有积极意义,能够为当地居民带来很大的便利。
因此,从社会角度来看,该项目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可行性的。
6. 环境影响评价在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时,环境影响评价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通过对该项目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评价,可以得出改造和扩建该公路对环境的影响是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
7. 基本建设内容根据对该公路的调查研究和需求分析,该公路改造和扩建的基本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路面改造、路桥建设、交通设施更新等。
8. 投资规模和资金筹措在对该项目的投资规模进行评估后,可以得出该项目的总投资预估在X亿元左右。
在资金筹措方面,可以通过政府投资、银行信贷、社会资本等多种方式进行筹措。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一、前言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研究目的与范围 (3)二、市场分析 (5)2.1 市场需求分析 (6)2.2 市场竞争分析 (8)2.3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 (9)三、技术分析 (11)3.1 技术原理与特点 (12)3.2 技术成熟度评估 (13)3.3 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14)四、经济分析 (15)4.1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15)4.2 经济效益评估 (17)4.3 社会效益评估 (18)五、风险评估与对策 (20)5.1 风险识别与评估 (21)5.2 风险应对措施 (22)5.3 风险控制策略 (23)六、政策与法规分析 (25)6.1 相关政策法规解读 (26)6.2 政策法规对项目的影响分析 (27)6.3 合规性判断与建议 (28)七、结论与建议 (30)7.1 结论总结 (31)7.2 建议与展望 (32)7.3 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34)一、前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已成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本报告对某地区的道路工程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本报告旨在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以确保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取得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本报告首先对项目背景进行了简要介绍,包括项目的起源、目的、意义以及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对项目的技术可行性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技术方案的选择、技术路线的确定、技术难点的分析以及技术创新点的研究。
在此基础上,对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全面评估,包括投资估算、资金筹措、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内容。
还对项目的社会可行性进行了探讨,包括环境保护、社会效益、公共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本报告力求为有关部门提供一个全面、客观、科学的参考意见,以促进道路工程的顺利实施,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运输的需求日益增加,公路工程的建设更是成为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民群众的出行和物资的流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评估公路工程的可行性以及其对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本报告对公路工程可行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等。
通过收集有关公路工程的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同时,在工程建设地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交通状况以及工程建设的可能影响;最后,根据现有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公路工程的可行性。
三、可行性分析1.经济可行性公路工程的建设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通过分析工程建设投资、运营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数据,可以评估公路工程的经济可行性。
根据我们的研究,该公路工程的建设投资回报率高、产出价值大,因此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2.社会可行性公路工程的建设将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改善交通状况,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同时,公路的建设也将为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基于对社会影响的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我们认为公路工程具有较高的社会可行性。
3.环境可行性公路工程的建设对环境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土地占用、水土流失、噪音污染等。
为了评估公路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环境调查和数据分析。
根据研究结果,合理的工程设计和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保证公路工程的环境可行性。
四、风险分析公路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和政策风险。
为了评估公路工程的风险水平,我们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工程建设中可能出现的风险,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
五、结论和建议通过对公路工程可行性的综合研究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公路工程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可行性;2.工程建设中存在一定的风险,但通过合理的风险管理可以有效应对;3.建议在工程建设中注重环境保护,确保工程对环境的影响最小化;4.建议继续进行深入研究,完善公路工程的规划和设计。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背景介绍在城市发展和交通需求不断增加的背景下,道路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可行性研究报告旨在全面评估道路工程项目的可行性,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全面的依据。
二、项目目标1. 进行交通需求分析,评估道路工程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2. 研究道路工程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包括设计和施工方案。
3. 进行经济效益评估,分析道路工程项目的投资回收期和利润预期。
4. 评估道路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三、项目方法1. 调研和数据收集:对相关城市的交通状况、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进行调研,并收集交通数据、地质环境资料等。
2. 交通需求分析:基于调研数据,分析交通需求的现状和未来趋势,评估道路工程的合理性和迫切性。
3. 技术可行性研究:研究道路工程项目的设计方案,包括道路布局、道路宽度、交通设施等,并评估其技术可行性和可行性。
四、经济效益评估1. 投资估算:根据道路工程的设计方案,估算项目的投资成本,包括土地购置、道路建设、设备购置等。
2. 收入预测:基于交通需求分析和相关数据,预测道路工程项目的收入,包括通行费用、广告收入等。
3. 成本估计:估计道路工程项目的运维成本、维修成本等。
4. 利润预测:综合考虑投资成本、收入和成本,预测道路工程项目的盈利情况,分析投资回收期等。
五、环境影响评估与环保措施1. 环境影响评估:评估道路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污染、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破坏等。
2. 环保措施: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包括噪音防治、生态保护、污水处理等,以减少和弥补道路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六、可行性研究结论基于上述方法和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道路工程项目具有明确的交通需求和迫切性,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
2. 道路工程项目的技术可行性得到确认,设计方案满足相关标准和要求。
3. 经济效益评估显示道路工程项目具有良好的投资回收期和盈利预期。
4. 环境影响评估结果表明道路工程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可以通过环保措施得到有效减少和弥补。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道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一、引言道路工程是城市建设和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交通流通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一座城市中一条道路的工程可行性进行研究,以期为相关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二、项目背景该城市是一个交通拥堵比较严重的地区,特别是该道路沿线经常出现交通事故,给居民生活造成了困扰。
因此,为了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安全等方面的需要,本项目提出对该道路进行改造和扩建。
三、目标和目的1. 目标: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安全、提升居民出行便利性。
2. 目的:a. 分析道路改造和扩建的需求和必要性。
b. 评估道路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c. 提供决策参考和可行性建议。
四、可行性研究内容及方法1. 可行性研究内容:a. 道路周边环境调研,包括道路周边建筑、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
b.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及预测,分析道路现有交通状况、交通拥堵情况,预测未来交通需求。
c. 道路改造和扩建方案设计,包括改变道路宽度、增加车道数量等。
d. 道路改造和扩建的经济效益分析,考虑投资成本、维护成本和运营收益等。
e. 道路改造和扩建的社会效益分析,包括改善交通状况、提高道路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等。
2. 可行性研究方法:a. 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获得准确的道路交通状况和需求数据。
b. 统计学方法分析道路交通流量和需求,基于历史数据和趋势进行预测。
c. 经济学方法评估道路改造和扩建的经济效益,采用成本-收益分析和财务指标评估。
d. 社会学方法评估道路改造和扩建的社会效益,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评估。
五、可行性研究结果和建议1. 道路周边环境调研结果显示,该道路周边建筑密集,人口密度大,交通需求日益增加。
2. 道路交通流量调查及预测结果显示,道路交通拥堵情况严重,未来交通需求将增加。
3. 道路改造和扩建方案设计结果显示,适当扩宽道路和增加车道数量可以有效缓解交通拥堵状况。
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

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在不断进步的时代,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多数报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发生后撰写的。
我敢肯定,大部分人都对写报告很是头疼的,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道路可行性研究报告1一、我省高速公路发展与存在问题(一)现状与发展趋势改革开发以来,在历届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省交通厅党组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着力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到20xx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866公里,位居全国第六,为我省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通过一大批高速公路项目的建设,不仅改善了我省公路交通的状况,也总结摸索出一套具有浙江特色的高速公路建设管理经验,涌现出一批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项目管理科学、运营安全舒适的优良工程。
目前,建设中的杭州湾跨海大桥为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为世界第二、国内最大跨径的悬索桥,诸永高速公路7900多米长的括苍山隧道有“华东第一隧”之称。
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增加了新的亮点。
虽然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与规划目标还有差距,还有繁重的建设任务。
按照我省公路水路交通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到20xx年,在上届政府完成“四小时公路交通圈”的基础上,完成“交通六大工程”中的高速网络工程,即再建高速公路1000-1200公里,实现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500公里以上,为实现交通新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到20xx年,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与我省经济发展相适应,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500公里;到20xx年,提前基本实现交通现代化,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全省高速公路总里程将达到4000~4500公里。
(二)发展中的问题与矛盾我省是一个人口密集、资源相对不足、生态脆弱的省份,全省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人口增加,努力缓解资源不足的矛盾,不断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十分紧迫的任务。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 建筑工程类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范文建筑工程类可行性研究报告给你个提纲,参考下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要部分,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二)建设性质:指新建或改扩建(三)项目建设单位、法人代表、所有制形式(四)项目拟建设地点(五)承担可行性研究的单位及法人代表(或负责人)(六)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支持该项目的经济政策和产业政策。
包括国家产业发展规划、发展产业经营的有关方针政策,我市本项目所属行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及城市规划的要求,自治区对项目建议书的审定意见等。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要引用相关法规、政策、规划的目录和文号。
(七)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范围(八)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原则(九)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工作概况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项目发展及可行性研究工作概况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结论在可行性研究中,对项目的产品销售、原料供应、生产规模、厂址(建设地址)、技术方案、资金总额及筹措、项目的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社会效益等重大问题,都应得出明确的结论。
可行性研究结论包括。
(一)市场预测和项目建设规模(二)原材料、燃料和动力供应(或供水、供暖方式)(三)厂址(建设地址)(四)项目工程技术方案(五)环境保护(六)项目建成后的组织及劳动定员(七)项目建设进度(八)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九)项目财务和经济评价(十)项目综合评价结论1、综合评价: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可行性、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环境评价等。
2、论证结论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在总论部分中,可将研究报告中各部分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汇总,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使审批和决策者对项目全貌有一个综合了解。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对可行性研究中提出项目的主要问题进行说明并提出解决的建议。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这一部分主要应说明项目的发起过程,提出的理由,前期工作的发展过程,投资者的意向,投资的必要性等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基础。
次干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区域概况XX县位于XX市北部,土地面积达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02万人。
XX县是XX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XX公园已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文昌塔享有盛名。
XX县是XX市北部的交通枢纽。
XX铁路从县城西北方向穿过,xx高速公路、XX线、XX线穿境而过,形成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
XX县城市建设步伐较快,城区建成面积已扩大到24.3平方公里,其凝聚力、辐射力大为增强,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县城总人口达到25万人,城镇化水平38%。
已达中等城市规模。
远期规划至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到35万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 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XX县城XX路,项目位于湖南省XX市XX县境内,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0.545公里。
起点位于XX西路,终点为规划的城市次干路。
整条线路为直线。
1.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道路长度:545.039m(2)道路红线宽度:35m(3)20年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5000辆/日(4)设计行车速度:40km/h(5)总工期:2年(6)投资回收期:10年(7)总投资:1875.09万元(8)建安费用:1444.72 万元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范围1.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XX县城西区建设规划(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XX县国道绕城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函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1)通过对可研项目拟建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现状条件的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具备的有利条件。
(2)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范围、规模、道路、交通预测量及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3)估算项目总投资,拟定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预定建设进度计划。
(4)进行项目经济评价,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四节研究结论XX路是XX县城西区交通次干道,是联系XX大道西面区域的重要通道。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和目标(1)项目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需求不断增加,尤其是公路交通需求的日益增长,目前现有的交通线路已经无法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因此,本项目旨在研究新的公路工程方案,以提供更加便利和高效的交通服务。
(2)项目目标:通过可行性研究,确定新公路工程的可行性,包括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方面的评估,为项目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二、项目范围和目标(1)项目范围:新公路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等全过程。
(2)项目目标:满足城市交通发展需求,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流畅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建设。
三、项目方法与技术路线(2)技术路线:在项目可行性研究中,需要研究新公路工程的规划布局、交通流量预测、经济效益评价、环境影响分析等关键技术和方法。
四、项目风险分析和对策(2)项目风险对策:通过对风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制定相应的风险防控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影响程度。
五、项目经济评价(1)项目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根据新公路工程的规模和功能要求,进行投资估算并制定资金筹措计划,从多个渠道筹措资金。
(2)项目经济效益评价:分析新公路工程的交通需求、交通流量、通行时间、节能环保等因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行经济评价。
六、项目技术评价(1)项目技术可行性:对新公路工程的设计方案、建设技术和施工工艺进行评估,确认其技术可行性和可实施性。
(2)项目技术要求:制定新公路工程的技术指标和标准,作为后续设计、建设和管理的依据。
七、项目社会和环境评价(1)项目社会影响评价:分析新公路工程对交通出行、区域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社会影响,并提出相应的社会效益评价指标。
(2)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评估新公路工程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利用、水质、噪音、大气污染等方面的评价。
八、项目可行性结论与建议(1)项目可行性结论:通过对经济、技术、社会和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得出新公路工程的可行性结论,包括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等关键指标的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总论第一节区域概况XX县位于XX市北部,土地面积达2538平方公里,总人口为102万人。
XX县是XX市历史文化名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XX公园已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文昌塔享有盛名。
XX县是XX市北部的交通枢纽。
XX铁路从县城西北方向穿过,xx高速公路、XX线、XX线穿境而过,形成立体化的对外交通网络体系。
XX县城市建设步伐较快,城区建成面积已扩大到24.3平方公里,其凝聚力、辐射力大为增强,以县城扩容提质为重点的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
县城总人口达到25万人,城镇化水平38%。
已达中等城市规模。
远期规划至2020年,县城人口将达到35万人。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2.1 项目建设的基本情况XX县城XX路,项目位于湖南省XX市XX县境内,路线总体呈南北走向,全长0.545公里。
起点位于XX西路,终点为规划的城市次干路。
整条线路为直线。
1.2.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道路长度:545.039m(2)道路红线宽度:35m(3)20年远景设计年限交通量:5000辆/日(4)设计行车速度:40km/h(5)总工期:2年(6)投资回收期:10年(7)总投资:1875.09万元(8)建安费用:1444.72 万元第三节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及范围1.3.1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1)XX县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2)XX县城西区建设规划(3)城市道路设计规范(4)XX县国道绕城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委托函1.3.2 可行性研究范围(1)通过对可研项目拟建区域社会、经济、环境等现状条件的调查与发展前景预测、论证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具备的有利条件。
(2)通过调查和测算分析,确定项目建设范围、规模、道路、交通预测量及工程技术初步方案。
(3)估算项目总投资,拟定资金来源与筹措方案,预定建设进度计划。
(4)进行项目经济评价,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经济合理性和技术可行性,提出研究结论和建议。
第四节研究结论XX路是XX县城西区交通次干道,是联系XX大道西面区域的重要通道。
它的建设有利于XX县经济发,有利于促进县城西部新区的开发,有利于推动XX县城建设。
经过详细的分析论证,该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及财务评价都较好,它的建设是十分必要和切实可行的。
第二章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第一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1 按照XX县城总体规划,该道路是一条城市二级次干道。
2.1.2 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省、市、县政府关于以城市化推动工业化的政策精神,可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有效推动房地产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政府财税收入,是我县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力度,以城市建设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举措。
2.1.3 XX路是连接县城西区和XX两大分区的交通动脉,是县城主干道之一。
它的建成将构成一个完整的城市内部交通干线,是城市一条重要的进出通道。
2.1.4 XX路是横贯县城的南北主干道,它的建设对于XX县城西部新区综合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2.1.5 本建设项目地处县城西部新区,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和美化城市景观,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有利于树立XX新形象,有利于招商引资,同时也可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2.1.6XX铁路扩建、XX火车站新站建成后,给XX县城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以及更大的经济活力。
XX路是县城老城区、XX片区、县城西区连接XX铁路XX火车站的交通干道。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在国家以固定资产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的大气候下,抢抓机遇,规划建设XX路,具有很多有利条件。
2.2.1 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建设生态城市和经营城市的战略构想及战略决策,必将得到社会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并可增辟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
2.2.2 本项目建设不仅能大大优化城市资源配置,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形象,还能美化城市景观,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满足广大市民休闲娱乐等精神文化需要。
它注重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综合统一,因而能得到广大市民和拆迁单位、拆迁户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
2.2.3 该项目所处地段地势较平坦,地质条件较好,大部分为粘土及砂砾石层,无软弱地质,无溶洞。
2.2.4 该项目范围内建设开发用地拆迁量很小,拆迁安置难度相对较小。
2.2.4 该项目位于县城西区。
随着XX火车站新站及站前广场、站前道路片区的开发建设即将完成,对该项目的建设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章交通量调查及预测第一节道路交通量调查根据XX县交通局提供的G322国道交通流量,见表3-1如下:(单位:辆/日)3-1各种公路通用的车辆折算系数3.1.1 公路运输情况的调查随着改革开放,运输行业的发展,也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发展的格局。
这种状况优点之一是实现了客货运输的优化组合和快速运输,但对公路管理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如运输量的统计,也常出现不完整现象。
在社会公路运输量的预测中,必须客观地反映个体运输的占用额。
由于考虑到统计方面难以全面,此项目对全社会公路运输量的测量,以调查为基础,并以车辆出行法进行修正。
车辆出行法,指根据调查区域车辆拥有量、车辆运输参数(如年均日出行次数、平均每次载货量、载运系数等测算全社会年运输量。
见表3-3)XX县公路运输情况调查表3-3第二节交通量预测根据XX县城市总体规划,XX县的城市人口规模、城市用地规模、城市规划区范围和城市结构分别如下:现状人口规模:城区人口25万人远期规划(202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35万人远景规划(2050年):城市人口规模为50万人XX县城市结构:XX县采用“一主、一副、二线、多片”的城镇体系空间结构,“一主”──县城,“一副”──白水镇,“二线”即沿衡昆高速公路及三南公路两条城镇发展轴线,“多片”即文明铺片,XX──黎家坪片、大忠桥片、潘市片、白水片、金洞片。
县城为本项目所在,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信息中心。
部分发达国家汽车化初期小汽车发展情况XX县汽车拥有量预测3.2.1 机动车出行总量预测根据不同车型的日均出行次数,预测XX县城市机动车出行总量,2005、2010和2015年XX县机动车出行总量分别见表3-6、3-7、3-8。
2005年XX县机动车出行总量预测XX县机动车出行总量预测(2010年)XX县机动车出行总量预测(2015年)3.2.2 居民出行总量及其构成参照国内外其它中小城市资料,同时考虑到XX县的发展,由于居民出行距离较短,居民出行次数较多,经询问有关交通工程专家和城市规划师,为保证交通规划有一定弹性,预测取上限值,中远期城市居民日平均出行均按3.0次/人计算,其预测结果。
见表3-9、3-10。
部分中小城市居民日均出行次数表XX县城市居民出行量预测表3.2.3 322国道交通量预测根据322国道历年流量变化情况,分别预测XX──XX、XX──衡阳两段的交通量,以此作为XX县的过境交通量分析。
见表3-11322国道交通量预测表3.2.4 公路运输的预测分析分四个指标进行,它们是:旅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物运量、货物周转量,XX县提供历史运输情况调查表,见表3-3;XX公路运输量与周转量预测表3-12,根据表3-3统计数据建立各项指标与影响区内生产总值的线性模型。
货运量=874.81+0.004205×国内生产总值货运周转量=907.5034+0.4444×国内生产总值客运量=2733.0622+0.0091414×国内生产总值客运周转量=14374.6534+0.2682142×国内生产总值XX县公路运输量与周转量预测3.2.5 汽车保有量预测根据表3-3中汽车保有量的历年数据,分别建立货车和客车保有量的预测模型,并对汽车保存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3-13。
(1)客车保有量=358.56+0.0237×国内生产总值(2)货车保有量=9203.06+0.0322×国内生产总值XX县汽车保有量预测3.2.6 城市车辆预测城市交通机动化是国内外城市发展的共同道路,参照国内外城市在汽车化初期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内相关城市的千人拥有指标及其XX县车辆保存量预测情况可类比出XX县车辆发展水平。
部分发达国家在汽车化初期轿车发展情况八十年代初期工业化国家小汽车拥有量城市车辆预测表3.2.7 交通发展结构与政策货运交通政策货运车向两端发展,重点发展轻微型车与大型货柜车,轻微型车主要适于城市内部货运,大型货柜车主要承担长途重载。
人力三轮车、板车要尽量限制在城市道路中行车。
货物流动中心布置在城市外围交通便捷和公路、铁路转运的交通枢纽处。
3.2.8 预测参数的确定(1)车辆日行程,车辆利用率,干道行驶里程指标表(2)流量系数(3)道路不均匀系数本次将地区不均匀系数按道路路段不均匀系数考虑,主干道系统取0.7,次干道系数取0.3,部分沿主次干道单向发展地区不均匀系数取0.9。
3.2.9 分区交通出行预测各分区人口根据汉森引力分派模型认为,一个分区所分派的人口,应是该分区可供开发的住宅土地资源和人口可及性的函数。
Li×HiGi=Gt×ΣLj×Hjj=i式中,Gi━━分派到第i分区的居住人口Gi━━总居住人口Gi━━第i分区可供开发的住宅土地资源Gi━━第i分区人口可及性指数根据以上公式,利用计算机就可很简便算得各分区的居住人口,再利用前面居民出行计算方式就可得到各分区的居民出行量。
3.2.10 出行分布预测出行分布常采用Fratar法,Fratar法说明了两个交通分区的未来出行分布量,不仅与这两个分区的增长特性有关,还与其相关分区的增长特性有关。
其计算公式如下:对于第i分区而言,未来出行分布量可表示为:Tij(i)=Tij.Gi.Gj.Li同理对第j分区有:Tij(j)=Tij.Gi.Gj.Li则i、j两个分区之间未来出行分布量足以上两式预测结果的平均1Tij= [ij(i)+Tij(j)]2Li+Lj=Tij.Gi.Gj.2式中,Li、Lj分别为i、j两个分区的地区阻挠因素Gi、Gj分别为i、j两个分区的出行量增长系数Tij为i、j两分区之间的现状出行分布量Tij为i、j两分区之间的未来出行分布量3.2.11 交通量分配预测交通量分配就是在已知各分区之间的出行交换量,具体地确定它们所选用的路线,所使用道路的方法,也就是把分区之间交通量分配到个体路线上去,详见节点划分图。
目前,交通量分配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都有其优点,使用较多的是多路径概率分配中的戴尔法。
则该路径每一路段均有可能被选择使用的概率,并作为交通量分配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