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过程和文档写作》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软件过程和文档写作》教学大纲
《软件过程和文档写作》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软件过程和文档写作
开课学期:5
学分/ / 学时:3/48 课程类型:选修课,专业课适用专业/ / 开课对象:软件工程/三年级本科生先修/ / 后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软件工程基础开课单位:数理与信息工程学院执笔人:李旻朔
责任教授:吴建斌团队负责人:李旻朔
核准院长:张长江
一、
课程概述
《软件过程和文档写作》是软件工程专业或计算机应用相关专业教学计划中一门专业选修课,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过程规范、软件过程标准体系、软件过程成熟度及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以及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流程、方法和实践,还涉及软件过程评估和改进的框架、模型和实施细节。

软件文档的编制是软
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作,是工程化方法的重要体现。

符合要求的、规范化的文档在软件开发中起着表达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作用,是保证软件开发质量,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靠性和可生产性的重要保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了解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全过程,使用和开发常用的需求分析^p 、系统设计、软件质量保证和版本控制等工具、资,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理解其局限性,并进行合理选择。

深刻理解软件过程的框架、标准和内涵,能够将软件过程模型灵活地应用于实践之中,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

掌握软件开发和维护过程中的各种管理方法,能够与业界同行、团队成员、客户进行良好交流。

掌握软件项目
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解决软件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软件过程。

掌握软件文档写作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

能够结合中外软件文档编写技术独立地进行基本的软件文档编写,并保证软件工程文档的规范性、可读性。

二、
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
1.支撑的毕业要求
编号
毕业要求指标点
中支撑 5-3 能够使用和开发常用的需求分析^p 、系统设计、软件质量保证和版本控制等工具、资,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理解其局限性,并进行合理选择。

弱支撑 6-1 能够了解软件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体系、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理解不同社会文化对软件工程活动的影响。

7-2 能合理评估软件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10-1 能够与业界同行、团队成员、客户进行良好交流,理解与不同人员交流的差异性。

10-4 能够撰写规范化的软件工程文档。

11-1 理解并掌握软件项目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11-2 能够在多学科环境下,在软件项目开发过程中,运用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2.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 1:掌握 TSP 团队软件过程模型,能使用有效的方法组建高效的团队。

小组各个成员一起制定项目计划,合理分配每个成员的任务。

课程目标 2 2:掌握 PSP 个体软件过程改进模型,在小组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提高个体软件过程,学习管理个人的时间和个人工作产品的质量,制定个人计划,不断改进个体软件过程。

课程目标 3 3:探索团队合作与交流的高效途径,在项目的分析^p 和设计过程中,学习团队的组织和管理。

实现项目的需求管理、配置管理、质量管理。

课程目标 4 4:掌握 CMM/CMMI 模型,了解组织级的软件过程改进。

课程目标 5 5:能在分组实践中完成项目的分析^p 与设计,具备团队合作,沟通、书写报告和陈述发言的能力。

3.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强支撑指标点的权重关系
(无)
三、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1、软件过程规范(3 学时)
掌握所介绍的概念,理解过程规范的作用,熟悉软件的各类过程及其活动,掌握软件过程建模。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 和 4。

2、软件过程成熟度(3 学时)
理解过程成熟度标准、过程文化和过程框架,掌握过程模型的不同点,注意区别过程能力和过程性能。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 和 4。

3、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3 学时)
理解组织过程焦点,区分组织过程和项目过程,掌握过程剪裁的原则和方法,深刻理解PSP 和 TSP 的思想、构成和流程等,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3,4 和 5。

4、软件过程的需求管理(6 学时)
了解需求管理的模型和流程;掌握需求获取、确认和控制的基本方法,理解变更控制的重要性。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3 和 5。

5、软件过程的技术管理(3 学时)
理解过程技术架构的层次和内容,掌握问题解决的系统方法,包括原因分析^p 和缺陷分析^p 。

了解设计、编程和测试中的流程、方法和技术,理解知识传递的重要性和渠道,并会使用软件过程管理工具。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 和 3.6、软件过程的质量管理(3 学时)
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内容,理解软件产品质量和过程质量的度量,掌握软件评审方法、缺陷分析^p 和预防措施。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 和 3。

7、软件过程的集成管理(3 学时)
理解和区别集成项目和产品集成,掌握集成项目的管理方法,对 IPD 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包括流程重整、产品重整。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3 和 5。

8、软件过程的评估和改进(3 学时)
理解软件过程评估和改进的重要性,熟悉各种软件评估模型(如 CMM/CMMI、TSP、PSP),掌握软件度量、评估和改进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进行应用推广。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 和 4。

9、软件过程的管理实践(3 学时)
理解不同的过程模式(模型)的优点和缺点,并能将它们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掌握如何建立适合自己的软件过程体系。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3 和 4。

10、可行性报告的编写(3 学时)
每个小组确定待开发系统,并确定开发方案。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2 和 4。

11、项目计划书的编写(3 学时)
根据本组具体情况,给出项目计划书。

12、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编写(3 学时)
给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需求的正确定义。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3 和 4。

13、测试计划的编写(3 学时)
根据需求说明书给出测试用例的设计。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3 和 4。

14、概要设计说明书的编写(3 学时)
使用相应的工具给出系统模块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的设计。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3 和 4。

15、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编写(3 学时)
使用相应的工具给出程序模块设计说明。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3,4 和 5。

四、
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主题:通过对软件过程规范、软件过程标准体系、软件过程成熟度及其相关的概念和理论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软件过程的理论核心知识。

介绍软件过程的组织管理、需求管理、项目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和集成管理等流程、方法,以及软件过程评估和改进的框架、模型和实施细节。

通过对软件文档和软件文档规范等内容的讲解,使学生掌握软件文档的地位和作用。

介绍重要软件文件文档的编写技能,使学生掌握编写规范文档的能力。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2,3 和 4。

(2)实践教学主题:
通过小组和个人实践,把软件过程技术应用于项目开发,
通过计划的制定和各个评审环节,更好地理解软件项目的组织和管理。

同时把过程评估和改进模型应用于个人软件过程和团队软件过程,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认识。

在项目的分析^p 和设计过程中,开展软件文档的编写工作。

并通过课堂陈述、讨论和评审等环节保证文档的质量。

重点支持课程目标 1,3 和 5。

五、课程考核要求及方法
本课程成绩由小组项目实践(40%)、小组项目文档(40%)、个人工作(20%)组合而成,采用百分制。

各部分所占比例如下:
课程目标
考核环节
目标分值
课程目标 1 小组项目实践 10 小组项目文档 10 个人工
作 2 课程目标 2 小组项目实践 5 小组项目文档 5 个人工作8 课程目标 3 小组项目实践 10 小组项目文档 10 个人工作
5 课程目标 4 小组项目实践 5 小组项目文档 5 个人工作 5 课程目标 5 小组项目实践 10 小组项目文档 10
小组项目实践评分标准:
评价要点
权重



及格
不及格
90- - 100
80- - 89
70- - 79
60- - 69
<60
1 理论基础 0.
2 概念清晰概念较清晰主要概念清晰部分概念清晰基本概念不清晰 2 方案 0.2 所提方案合理,思路清晰所提方案较合理,思路较清晰所提方案基本合理方案部分合理不能制定方案
3 书写规范 0.3 正确且规范正确较规范基本规范正确欠规范基本不规范
4 团队协作 0.3 任务分工合理、协作有序有效分工较为合理、协作较为有序分工明确、协作一般分工一般、团队合作较差分工不明确课堂陈述与讨论评分标准:
评价要点
权重



及格
不及格
1 陈述 0.4 规范清晰较规范清晰大致规范清晰主要概念正确主要概念错误
2 课堂提问 0.2 完整正确较完整正确大致完整正确主要概念正确主要概念错误
3 组织讨论 0.
4 对知识点理解全面正确
对主要知识点理解正确对主要知识点理解基本正确
对主要知识点理解部分正确
对主要知识点理解基本错误
六、持续改进
本课程根据学生课堂陈述与讨论、小组项目文档和个人工作等情况,结合学生、教学督导等反馈,及时对教学中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在下一轮课程教学中改进提高,确保相应毕业要求指标点达成。

七、建议教材及参考资料
建议教材
[1] 《软件过程管理》朱少民、左智,清华大学出版社,20__.4.[2] 《跟 Microsoft 工程师学技术文档编写》,中国科学出版集团新世纪书局。

参考资料
[1] 《软件文档编写》潘孝铭、辛明海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 《软件开发规范的实施文档》主编:黄思曾、陈仲驹,中山大学出版社。

[3]《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8566-88》中国标准出版社。

[4] 《软件过程管理》(美国)瓦茨&middot;S&middot;汉弗莱著,高书敬,清华大学出版社。

[5] 《个体软件过程》吴超英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6] 《小组软件开发过程》吴超英译,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 11 页共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