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第20课 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教学说明素材 语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珍奇的稀有动物——针鼹
课文说明
这篇课文选自《珍奇动物写真——澳大利亚特有动物》,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1年2月出版。
作者王晓雨是位澳大利亚籍华人作家,在澳大利亚居住已12年(请参见“有关资料”)。
原文篇幅较长,共有10个小标题:奥运会的吉祥物——从一只碾死的针鼹说起;有刺不是刺猬;吃蚁不叫食蚁兽;单孔目的有袋类动物;生蛋的哺乳类;没有乳头的哺乳类;澳洲处处有针鼹;可以降低体温的哺乳动物;满身刺挡不住汽车轮子。
收入教材时作了较大的删改。
学习本文不仅可以增加有关动物的知识,更主要的是学习说明事物的方法,以及增强保护珍奇动物的意识。
课文共10段,可分为4个部分。
第一段为第一部分,由悉尼奥运会引出说明事物的主体——针鼹,并强调“在整个地球上,只有澳洲才有它的足迹”,一开头便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也突出它的“珍奇”与“稀有”。
第二部分(第2—5段),介绍针鼹的外形和善于掘土的特长。
作者采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说明针鼹的如下特点:形体较小,像刺猬一样浑身长刺,十分擅长掘土,其速度之快,“就是用现代人的工具甚至机器也未必能赶上它”。
这一段是从外部写针鼹的神奇之处。
第三部分(第6—9段),写针鼹的生活习性:以食蚁为主,白天活动,冬季蛰伏,能游泳,胃表皮粗糙,等等。
第四部分(第10段),主要写针鼹的繁殖。
这一段最能体现针鼹的珍奇之处:既是卵生,又属于哺乳类(目前世界上已知的卵生的哺乳类只有针鼹和鸭嘴兽两种);虽然有袋囊,但只有繁殖期才出现;怀孕时就挖好“护理巢穴”,以及独特的哺育方式,等等。
这篇课文在写作上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紧紧抓住了被说明事物的特点,突出其“珍奇”;条理清楚,分别从几个不同角度作详细介绍;恰当运用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等说明方法,使读者对这种陌生的小动物有了较清晰的认识;语言简洁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