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 2.2 汽化和液化 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2.2 汽化和液化(一)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什么是汽化及汽化时吸热; 2、知道汽化有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知道蒸发和沸腾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知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能用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4、知道沸点,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沸点联系起来。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体验蒸发现象,通过观察水的沸腾,记录数据,描绘图像,总结归纳液体沸
腾时的特点。

了解图像法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经历科学实验的基本过程,体会物理实验的魅力。

通过对“坎儿井”的了解,培养学 学以致用的习惯
教学重点:蒸发和沸腾的条件和特点,用蒸发和沸腾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和表达,总结出沸腾的特点,并对
生活中蒸发现象的观察、分析得出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教学用具:酒精、棉球、温度计、铁架台、石棉网、烧杯、三芯酒精灯、酒精、水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链接、导引自习
(一) 温故链接
1 常用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的原理工作的,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
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_____;被测温度不要超过温度计的_______;读数时
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上表面_____。


2 当物体温度发生一定的变化时,物体的状态是否会发生一些变化?
(二)导引自习
1、物质由
变为
的现象叫做汽化,这个过程需要 热量.汽化有两种方
式:

.
2、夏天撒到地面上的水很快就干了,这是____ 现象.蒸发是液体在______ 温度下
都能发生,并且只在液体的______ 进行的汽化现象。


3、用湿毛巾包在牛奶瓶外,能使牛奶延缓变质,是因为蒸发________
4、探究水的沸腾实验需要的器材:

装配实验器材的顺序是
(从上往下或从下往上);要节约实验时间,
可以采用哪些措施。


5、沸腾是液体在_______
同时发生的____ 汽化现象,各种液体沸腾都有确定
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____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都要____ 热.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一)汽化 1、情景:洗过的湿衣服晾干了;用手指沾水在黑板上写字,一会儿变干了;锅里的水越 烧越少。

2、问题: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习小组讨论,说出共同特点。

) 3、结论: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学生举出蒸发和沸腾的例子。


(二)蒸发 1、活动: (1):用酒精棉球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什么现象发生,涂酒精的部位感觉到什 么? (学生:手上的酒精干了,涂酒精的部位感到凉,并且闻到了酒精的气味。


(2)将温度计插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测出酒精的温度,再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观 察温度计示数怎样变化。


(温度计示数变先降低后又升高了) 2、思考:上述实验说明了什么?生活中有哪些经验能支持你的结论? (学习小组讨论。

) 3.结论: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蒸发,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液体蒸发时会吸 热。

4、问题讨论:洗过的湿漉漉的衣服晾干的过程是蒸发现象,要使洗好的衣服干得快,同 学们有哪些方法? (学生说出方法:放在阳光下晒;将衣服展开来晾晒;放在通风处。


问题:同学们能归纳出加快蒸发的方法吗? (总结归纳⑴升高液体的温度;⑵增大液体的表面积;⑶加快液体表面附近的气流速度) 5、阅读“生活、物理、社会”,说出“坎儿井”能节约宝贵水资源的原因。


6、分析蒸发特点: (1)发生的部位:只发生在液体表面: (2)温度条件: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3)吸热放热:吸热; (4)温度变化:降低温度,有制冷作用。

(5)影响快慢因素:液体的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附近的气流速度。


例题 1 当小孩发高烧时,不少妈妈的应急退烧办法是在小孩的手心和脚心上擦酒精,这是 因为酒精_____时能吸收患者身上的_____,使患者的体温_____。




例题 2、夏天扇扇子或吹电风扇,人感到凉爽,这因为( ) A 扇扇子使空气中的温度降低;B 扇扇子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有降温作用; C 扇扇子带走了周围的热量; D 扇扇子使人体血液流动加快。


例题 3、阅读下文,回答: 住在非洲沙漠中的居民,由于没有电,夏天无法用冰箱保鲜食物.
一位物理老师发明了一种“沙漠冰箱”罐中罐(如图所示).它是由 一个内罐和外罐组成,两罐之间填上潮湿的沙子.如图所示,使用时将 食物和饮料放在内罐,罐口盖上湿布.然后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 并经常在两罐间的沙子上洒些水,这样就能起到保鲜作用. (1)经常在两罐间洒些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2)放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____.
例题 4、某同学游泳时,在水中不觉得冷,而上岸后却觉得冷。

这是因为 ( ) A.人刚上岸,还没有适应岸上的环境。

B.人体的温度一部分传给了空气。

C.人体皮肤附近的水蒸气,液化时吸收热量。

D.人体皮肤上的水,蒸发时从人体吸收热量。


例题 5、 【探究名称】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
的高低、液体
的大
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二: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猜想液
体蒸发快慢可能还与
有关.
【设计与进行实验】小明同学对其中的一个猜想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 20 所示,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通过观
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交流与评估】
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请你举一个应用蒸发吸热的事
图 20
例:
.
(三)沸腾 活动 3 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 实验前的指导: 实验目的:1、探究水沸腾的过程和特点。


2、述其前后情景并找出其温度变化的特点。




3、画出水的沸腾图像
实验器材: 温度计 酒精灯 烧瓶(杯) 铁架台 石棉网 直尺 秒表
实验步骤: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


2、描述实验中声音和气泡的情况。


3、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一分钟记录温度计的示数。


4、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观察水的沸腾情况。


5、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
时间/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
温度℃
看一看:
水中气泡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____,
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是_______摄氏度,说明水沸腾后温度保持_____。


听一听: 水中声音在沸腾前___________,沸腾时___________。


做一做:水沸腾后拿走酒精灯,停止加热,水___________,说明水沸腾时要__________
热。

实验时水到达_____℃,才开始沸腾,所以水必须满足:1、___________,2、___________
才会沸腾。


水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补充说明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在表中查看沸点表可知,
不同物质的沸点是_______。

其中水银的沸点是_______,酒精的沸点是_______。

故测量
沸水应用_______温度计。

在表中液态氮和液态的氧的沸点_______,由此可用于分离和提
纯气体。


画一画:
水的沸腾图象 1、试以横坐标表示加热 时间,纵坐标表示温度, 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右图 中标出各个时刻水的温 度,然后用平滑的曲线把 它们连起来。


℃ 105
100
2、试观察水沸腾的图像, 说说沸腾的特点,并找出 5 分半时刻可能的温度。


95
90 0 2 4 6 8 10 分
请用规范的语言总结水沸腾时的条件和特点:沸腾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


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

分析沸腾的特点: (1)发生的部位: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2)温度条件:温度达到沸点; (3)吸热放热:吸热;(4)温度变化:温度不变;
思考:1 沸点与哪些因素有关?
2、联想蒸发说说沸腾和蒸发的区别和联系。


汽化


共同点
汽化现象,吸热
仅在液体表面

缓和

在任意温度下都可发生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


例题 6、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 察到图 16(a)、(b)所示的两种情景。

(1)你认为哪一种是水沸腾时的情景. (2)实验中你还观察到哪些实验现象. (3)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时的时间,可以 采取哪些措施。


例题 7.(2014•宜宾) 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表示的
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按它 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正确的应该是
A、甲乙丙丁 B、甲丙丁乙 C、乙丁丙甲 D、丙丁甲乙
例题 8 壶中的水用大火加热沸腾后,仍放在火炉上用小火加热保持沸腾,此时 壶中水的温度将() A 升高 B 不变 C 忽高忽低 D 降低
例题 9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说明此时气压
(选填“<”、“>”或“=”)1 个标准大气压.
(3)观察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


(4)本实验中,要缩短加热时间使水尽快沸腾.请写出两种可行的办法:

;②

(5)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
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D
(6)在“探究水沸腾”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观察到烧杯中有如图(a)、(b)所示的两
种情景.你认为水沸腾时的情景应该是

例题 10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达到 100℃后() A 一点沸腾 B 一点不沸腾 C 水继续吸热一点沸腾
D 无法确定
例题 11 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___℃,说明此时气压 ____(选
填“<”、“>”或“=”)1 个标准大气压。


(3)分析图丙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4) 在烧水的整个过程中,观察水沸腾前声音_______,沸腾时声音________ 。

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开始加热时,杯底及杯侧壁生成许多_________;沸腾前杯底的
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_________;沸腾时杯底的气泡在水中迅速上升,体积_________, 到达水面时气泡_____
(5)在实验中还发现邻组测得的沸点比自己的测量结果低 1℃,认为是邻组在实验中温 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造成的,她的想法正确吗?____________(“正确”或“错误”)。




(5)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采取
措施。


例题 12 如图所示,甲容器中盛有水,乙试管内盛有表中的一 种液体,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若对甲容器底部持续加热,过 一段时问会发现乙试管内的液体发生沸腾,则乙试管内盛的液 体是______.(物质 酒精 水 煤油 沸点(℃) 78.5 100 150 )
例题 13 饺子放在水在煮时,无论煮多长时间也不会变黄变焦,而放入油中炸时,过一会
儿就变黄变焦,这是因为。


三、当堂反馈、拓展迁移
(一)当堂反馈
1、用塑料薄膜把田地履盖起来,是农业生产中一项新技术――地膜履盖法。

地膜的主要
作用是。


2、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粘土做的茶壶。

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外壁总是
潮湿的。

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你认为茶壶放在
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3、打预防针前常用酒精棉球涂在皮肤上消毒,皮肤有凉爽的感觉,这是因为酒精________
时从皮肤吸热,使皮肤的温度__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4.关于蒸发和沸腾,下面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蒸发,而只能在一定温度下沸腾。


B.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C.液体蒸发时不需要吸热,而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D.液体蒸发时温度会降低且能继续蒸发,而沸腾时温度一降低就不能继续沸腾。


5、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 90℃时,每隔 1min 记录一次温
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 5min 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
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


(2)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由
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
于”、“等于”或“低于”)1 标准大气压。


(3)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
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其中能正确反映
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


7、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记录表格如下:
时间(分) 0
1
2
3
4
5
温度(℃) 90℃ 92℃ 94℃ 96℃ 98℃ 99℃
6 99℃
7 96℃
8 99℃
(1)观察到当水沸腾时,水中形成大量的气泡上升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
空气中。

从实验可得出,沸腾是从液体

同时发生的剧烈的

象。

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 热,但温度。


(2) 从记录的数据看出,在第 分钟记录的数据是明显错误的。


(3)由表可知,加热了 分钟水开始沸腾,水的沸点是 ℃ 。


(4)小丽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
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图

水沸腾时的情况。


8、把盛水的试管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中,则试管里水的温度 ( )
A. 能达到沸点、能沸腾; B.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达到沸点,不能沸腾;
D.无法确定。


(二)拓展迁移
1.厨房中包含着很多物理知识.如手拿刚出笼的馒头时,若先在手上沾些冷水,就不会感
到很烫,这是由于 _____________ 的缘故. 2、当室内温度为 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 速蒸发,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
3、 在很多宾馆的卫生间装有热风干手器,洗手后用热风 干手器可以很快把手烘干,如图所示.这里利用了哪几种 方法加快水的蒸发?


4、如图所示,已知有一支温度计的刻度不准确,在实验 中,杯中和密封瓶中的液体都是酒精。

请你帮忙判断一 下哪支温度计有毛病?为什么?
5 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研究影 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有 A、B、C 三组同学各自做了实验.图中为实验的 部分情景示意图(实验材料是均匀削开的胡萝卜.A 组的两条胡萝卜,分别在阳光下和阴 影中).观察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三组实验中,A 组是研究蒸发快慢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保持_____和____不变. (2)这三组实验中,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是______,原因是______.
6 如图甲、乙所示,烧瓶中的水沸腾后,移去酒精灯,水停止沸腾,待水温稍 降低一些后,将一大注射器接到密闭的烧瓶口上,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可以 看到水又重新沸腾,该实验表明:______.


2.2 汽化和液化(二)
教学目标
㈠: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什么是液化,液化时放热,理解液化和汽化互为逆过程。

知道气体液体的方法。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液化现象。


㈡: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生经历“观察水蒸气的液化”实验,加深对液化现象的了解。


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使学生乐于探索物态变化的现象,乐于探讨
日常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道理。


教学重点:用液化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液化现象。

教学难点:知道液化放热,知道液化现象和液化的方法。


教学用具: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烧瓶、铁夹、金属盘、火柴、打火机、注射器针
筒等
教学过程: 一、温故链接、导引自习
(一)温故链接
1 什么是汽化?汽化有哪两种方式?吸热还是放热?
2 蒸发和沸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蒸发
沸腾
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不同的 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缓慢汽化
剧烈汽化
温度降低
温度保持不变
相同点 (1)都是汽化现象(2)都要吸收热量。


(二)导引自习
1、物质由 态变成 态叫做液化。

液化的方法
和。

液化要 热。




2、水蒸气是看不见的,我们看到的“白汽”是。

3、常见的液化现象还有:。

4、
2、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常看见人们的口中呼出“白气”这是由水蒸气_________形成的. 液化
3、烧饭的锅盖掀开后,盖内有大量水珠,这是通过方式形成的。

4、夏天从冰箱内拿冷冻食物时,打开冰箱门,会看见大量的“白气”,这些“白气”是由_______中的水蒸气遇冷_______成的小水滴附着在空气的灰尘上所形成的;而取出的冷冻食品周围有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被100 0C的水蒸气烫伤比被100 0C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
A.水蒸气液化要放出大量的热
B.水蒸气比水温度高
C.水蒸气液化要吸收大量的热
D. 水蒸气比水传热
二、交流质疑、精讲点拨
(一)液化
1 情景问题:
(1)雨水主要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现成的,那么,水蒸气是如何变成水的?
(2)雾、露是怎么现成的?
(3)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烧开水是锅口上方的“白气”是怎么现成的?
(学习小组讨论,说出讨论结果。


2 活动:观察水蒸气的液化
(1)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

观察瓶内和瓶口
的上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观察说出现象:)
(2)在瓶口上方倾斜放置一个金属盘,观察金属盘的地面,你
看到了什么现象?
(观察说出现象:)
(3)在实验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养的变化?需要什么条件?
(观察、讨论说出结论:)
(4)在实验前、实验过后用手摸金属盘,温度一样吗?
(让一位同学协助老师进行实验,说出感觉:)
总结: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做汽化,气体液化的过程会放热。

例题1如图甲所示,将圆底烧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
取一干燥的金算盘放在瓶口上方,在金算盘里放几块冰。

甲乙
如图乙所示,将圆底烧瓶内注入少量的温水,取一金算盘放在瓶口上方,在金算盘内倒入适量热水。

(1)仔细观察瓶口附近是否出现了什么?上方的金算盘底部出现了什么?
(现象:瓶口上方没有雾气出现;蒸发皿底部也没有水珠)
(2)为什么图甲中有水珠出现而图乙中没有水出现水珠呢?
(学生交流后回答:图甲上方温度低,潮湿而暖和的水蒸气遇到冷时,会出现“白雾”而图乙上方温度高,所以不会出现“白雾”。

)
雨滴的形成要经历怎样的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学生分析总结)
例题2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是的水蒸成的小水滴; .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是的水蒸气成的小水滴。

例题3 将一棵绿色植物用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扎紧袋口,放在阳光下,如图所示,经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塑料袋内壁出现细小的液滴,分析此现象形成的原因是()A.植物在阳光下只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B.液滴是由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液化而成的
C.液滴是由泥土中的水蒸发后液化而成的
D.液滴是由植物蒸腾作用散发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例题 4 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因而污水净化有极
重要的战略意义.右图是某同学发明的太阳能净水器,
对照图示分析,污水被净化先后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
A.升华液化B.液化汽化
C.熔化液化D.汽化液化
例题5 从冰箱中刚拿出的饮料瓶表面会出现小水珠,水珠怎么现成的?用干净的毛巾怎么也擦不不干净,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问题?
如图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按照图安装、调整实验器材时,科学合理的顺序是:先调整固定(A/B)
的位置,再调整固定(A/B)的位置.
(2)往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到液态的水(填物
态变化)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
(3)往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面出现大量的小水滴,小水滴是由烧瓶喷出的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形成的.在此过程中金属盘的温度(升高/不变/降低).
(4)短时间内要在金属盘的底面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5)大自然中雨的形成过程与这个实验类似:水蒸气与热空气一起上升,在高空遇
(冷/热)时,水蒸气就凝结成.
例题6(1)当水壶里的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
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
3活动课本图2-20,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
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当看不见针筒内的乙醚
液体时,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是否出现了液态乙醚。

问题:这个实验中采用的液体方法是什么?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哪些?
结论: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①降低温度;②压缩体积。

(学生举例:将气体燃料液化,可使体积减小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一次性打火机、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所使用的燃料就是液态的氢和氧).
例题7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怎样液化的?
例题8、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教室空凋,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玻璃窗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

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及你猜想的依据。

我的猜想:呈在______________侧(选填“室内”或“室外”)。

猜想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 甲 乙
例题9向手背吹气时,手背会感到 (填“冷”或“热”),
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 (填“冷”或“热”)这时发生了_______现象。

冷 蒸发吸热 热 液化放热
三、当堂反馈、拓展迁移
1、物质从 态变成液态叫液化。

所有气体,在 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 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3、一种说法叫“水缸穿裙子,天就要下雨”,水缸穿裙子是指在盛水的水缸外表面,齐着水面的位置向下,发现了一层均匀颁布的小水珠。

关于小水珠出现的原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缸有裂缝,水渗了出来
B .是水的蒸发现象
C .是水蒸气的液化现象
D .是水蒸气附着在上面 4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
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
察的__甲__房间壶嘴的上方_小水珠_较多,判断出__乙__
房间的气温较高. 5、很冷的冬天,戴眼镜的人揭开锅盖后,眼镜变模糊了,这是因为 ( )
A .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华成的小水珠附着在眼镜上;
B .眼镜上有灰尘;
C .锅内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眼镜片上;
D .镜片导致水发生汽化蒙在玻璃上。

6、冬天呼出的“白气”与夏天冰块附近冒出的“白气”,形成的方式( )
A .都属于液化
B .前者属于液化,后者属于汽化
C .都属于汽化
D .前者属于汽化,后者属于液化
7、下图所示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些现象,针对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玻璃上的小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B.花草上的小露珠是草叶分泌出来的
C.棒冰冒“白气”是棒冰汽化形成的
D.热风干手器的作用是加快手上的水分蒸发
拓展迁移
1、“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

小丽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

小丽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

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个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

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

实验器材:;实验方法:。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

2、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儿,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

3、夏天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卧室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在玻璃上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是在室内一侧,还是在室外一侧?请写出你的猜想与你猜想的依据
(1)我的猜想是(选填“室内”或“室外”)
(2)猜想的依据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