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古诗《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组(年级及学科)
二年级 语文
备课人
课题(教学内容)
望庐山瀑布
时间
教学
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小组交流识记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多种形式地朗读,以至背诵。
3.配合文中插图,理解诗文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1.正确认读本课生字,掌握本课会写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二、借助媒体,感受瀑布景美。
三、紧扣题眼,品词析句。
1.教师范读全诗。
2.课件出示生字。
3.全班齐读古诗。
4.品读感情。
四、指导书写
五、拓展延伸
一、师:同学们,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种壮观的景象,,你们想欣赏吗?今天,我们就同大诗人李白一起去欣赏庐山的瀑布。
二、1.师:同学们,我们的行程开始了!现在我们来到江西庐山,观看这飞流而下的瀑布,谈谈你的印象吧!
(3)①全班齐读。
生:“飞”和“直下”
指多名学生读。学生有感情地读诗。
学生再次练读,赛读,配乐朗读。
四、1.学生观察这几个字的结构特点,说说书写时应注意什么。
2.学生练习书写。
五、学生思考练习
板书设计:
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远望——照、生
遥看——看、挂
近观——飞、下
联想——疑、落
作业或随堂检测设计:
2.小老师领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全班齐读古诗。
(1)生:远望,看望…
(2)生:在这儿应该用远望。
(4)学生观看庐山瀑布风景围片。(5)学生自由发言。
4. (1)理解第1句诗文。
①生读第1句诗文。
②生:太阳、香炉峰、紫烟。
(2)理解第2句诗文。
①全班齐读。生:“遥看”说明诗人是在远望。
交流诗意:从远处看瀑布就像悬挂在山峰前面的一条大河流,学生自由发言,并带着感受读。
1.比一比,再组间。
炉( ) 挂( )川( )
庐( ) 桂( )州( )
2.按原文填空。
,遥看瀑布挂前川。,疑是银河落九天。
3.读下面诗句的意思,写出对应的诗句。
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教学反思:
学生自由发言。
师:夸得真好!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样夸的。
4. (1)理解第1句诗文。
师:指名读。谁来说一说这句诗中写到了哪些最物?
师小结;“香妒”是指庐山的香妒峰,此峰在庐山西北,形状尖园,像座香妒。紫烟是真的烟吗?不是,由于瀑布飞泻,水汽蒸腾而上,在太阳照耀下,仿佛有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
2.课目,谁能用这个一“望”字组词?
(2)师:你觉得在这儿应该用哪个词更准确些?(区分“望”与“看”)
(3)师:题目的意思就是——远远地看着庐山的瀑布。
(4)师:我们再来领略一下庐山和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色吧!(学生观看庐山瀑布风景围片)
(5)师:看完了,请你来夸夸它吧!
师:请同学们一起想象瀑布像银河从天而降的最象,一起读一读这两句诗。
师:现在,你们面前就是庐山瀑布,你们想不想做一回诗人,也来吟诵一下这首诗呢?
四、1.课件出示5个会写字。
2.教师指导、示范书写。
五、师: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及问题让学生思考
一、学生观看后各抒已见谈感受。
二、学生齐读、指名读。
三、
1.学生自由读,读出节奏,画出停顿的地方。
2.播放瀑布飞流而下的视频。
3.师:面对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地吟诵起“日照香炉生紫烟."(诵读后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
4.师:诗中描绘的景美吗?请你也打开书读一读吧!
三、
1.师:李白五岁就开始读书习字,二十六岁起离乡远游,走了大半个中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他畅游庐山后写下的,教师范读全诗。
教师指导朗读。(要求,读出感情和气势)
(2)理解第2句诗文。
师:在这句诗中,你能看出诗人是在怎样望着瀑布呢?
③师小结:说得真好!“遥看瀑布”四字照应了题目(望庐山瀑布),说明诗人是在远处看,”川”在这里不是山的意思了,而是河流的意思。
(播放图片-----远观瀑布图)
师:大家想一下,瀑布还像什么呢?
(3)理解第3.4句诗文,
师:哪些字和词写出了瀑布流动速度很快?
师:怎样读出瀑布流动速度的快?谁来读一读?
师小结“三千尺”有多高?在这用,“三千尺”不是准确的数字,主要是形容香炉峰很高,瀑布长。“银河”是指农历七月,在晴天的夜晚,天空呈现出一条明亮的光带,夹杂着许多闪烁的小星星,看起来像一条银白色的大河,所以叫“银河”,瀑布看上去银河很相似,所以让人怀疑是从九重天上落下来的。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的意思,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方法
1.多种形式的读来加深理解。
2.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视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进行现察,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发表见解,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师:多媒体课件。
生:铅笔、田字格本。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谈话激趣导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