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专题之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叫做同义词。古代汉 语中的词,一般都是多义词,一个词可以 有好几个义项。我们所说的同义词? 有好几个义项。我们所说的同义词?是就几 个词的词义系统中的某个义项来说的,而 不是就这些词的词义系统中的所有义项来 说的,如“盗”和“贼”,在“盗窃”的 意义方面为同义词。“盗”的义项除了 “盗窃”外,还有“谗佞之人”等;“贼” 的义项除了“盗窃”外,还有“败坏”、 “杀害”等。除“盗窃”的意义外,“盗” 和“贼”就不是同义词了。
(2)变义复词。构成联合式合成词的词义不 是词素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其意义的引伸、 比喻或借代,叫做变义复词。如: 骨肉 本义指躯体。如《礼记·檀弓下》: 本义指躯体。如《礼记·檀弓下》 “骨肉复归于土。”后比喻“至亲”。如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人主之子 战国策·触龙说赵太后》 也,骨肉之亲也。” 春秋 原是词组,指春季和秋季。如《诗 原是词组,指春季和秋季。如《 经·鲁颂·閟宫》:“舂秋匪解,享祀不 鲁颂·閟宫》 忒。”又泛指时间。又引伸为年龄。如 《史记·李斯列传》:“且陛下富于春秋, 史记·李斯列传》 未必尽通诸事。”
5、动宾式合成词。前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 后一个词素表示对象的合成词,叫做动宾 式合成词。如: 伤心 祭酒 革命 用事 执事 摄政 司寇 终 身 为人 将军 6、主谓式合成词。前一个词素表示人或事物, 后一个词素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状态等 的合成词叫做主谓式合成词。如: 冬至 人定 威震 天幸
同义词
(3)偏义复词。由两个意义相反或相关的词 素组成的联合式合成词,其中只有一个词素 表示词义,另一个词素只起陪衬作用,不表 示词义。这类词叫做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大多由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素构成。 如:缓急、存亡、利害、异同、兴亡、生死、 安危、短长、作息、得失、寒暑、公姥、毁 的。例如:园圃、衣冠、父兄、车马等。
由于联绵词中的两个字因音见义,托名标识,所以 往往字无定写。如“崔嵬”,可以写作“崔巍”、 “磪嵬”等;“匍匐”,可以写作“匍扶”、“蒲 服”、“蒲伏”、“扶服”等。 对于联绵词,切忌望文生义或把两个字拆开采解释。 如: (1)“计犹豫未有所决。”( 汉书·高后纪》 (1)“计犹豫未有所决。”(《汉书·高后纪》唐人颜师 古注:“犹,兽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 古注:“犹,兽名也。……此兽性多疑虑,常居山 中,忽闻有声,即恐有人来且害之,每豫上树,久 之无人,然后敢下,须臾又上,如此非一,故不决 者称犹豫焉。一曰陇西俗谓犬子为犹,犬随人行, 每豫在前,待人不得,又来迎候,故云犹豫也。”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2)“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 叹。”( 庄子·秋水》 叹。”(《庄子·秋水》) 清·郭庆藩《集释》:“‘洋’、‘羊’ 郭庆藩《集释》 皆假借字,其正字当作‘阳’,……言望 皆假借字,其正字当作‘阳’,……言望 视太阳也。太阳在天,宜仰而观,故训为 仰视。” 联绵词使用时一般不能拆开,但在诗歌或 其他韵文中有时可以拆开使用。例如: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 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老子》 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老子》)
合成词
古汉语合成词主要有附加式、联合式、偏正式、动补式、 动宾式、主谓式等。 1、附加式合成词。附加式合成词是由词干和表示附加 意义的词组合而成的。例如: 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杂然相许。(《列子·愚公移山》)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孟予·滕文公下》 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孟予·滕文公下》)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庖丁解牛》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庖丁解牛》) “然”、“尔”、“如”、“乎”为表示附加意义的词。
2、联合式合成词。两个意义相同、相近、相关或 相反的词素并列起来构成的合成词,叫做联合式 合成词。根据两个词素在词中的表义作用,联合 式合成词又可分为“同义复词”、“变义复词” 和“偏义复词”三种。 (1)同义复词。构成联合式合成词的两个词素 意义相同或相近,表意上处于并列地位,叫做同 义复词,如: 土地 宾客 言语 朋友 美丽 险阻 自从 众庶 功 劳
词义是发展变化的,几个词同义与否也是发 展变化的。一些词,起初同义,后来可以变 得不同义。例如:“后”与“王”,在帝王 的意义方面,起初为同义词。后来,“后” 的意义转化为帝王的正妻,不再称君王,还 有一些词。起初不同义,后来可以变得同义。 例如: “屦”和“履”,在《诗经》时代不 “屦”和“履”,在《诗经》 是同义词。“屦”是名词,作“鞋”解, “履”是动词,作“践踏”、“踩”解。到 了战国后期,“履”开始变为名词,作“鞋” 解,和“屦”成为同义词了。
叠音词
1、摹拟声音。如: 关关 坎坎 霍霍 辚辚 萧萧 丁丁 淙淙 潺 潺 喈喈 2、描绘状貌。如: 夭夭 蓁蓁 离离 习习 翩翩 渺渺 恂恂 冥 冥 赫赫 漠漠
叠音词的词义一般同书写它的单字意义无 关,不能就单字来推测叠音词的词义,这 是区别叠音词和单音词重叠形式的主要标 准。如:《古诗十九首》 准。如:《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中的“行行”,是单音词的重叠使用,表 示动作“行”的重复。白居易《买花》 示动作“行”的重复。白居易《买花》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里的“家 家”、“人人”,分别是名词“家”、 “人”的重复使用,表示逐指“每一家”、 “每一人”。
联绵词
1、双声联绵词,如: 仿佛 参差 伶俐 玲珑 邂逅 恍惚 流离 憔悴 唐 突 蜘蛛 2、叠韵联绵词。如: 逍遥 窈窕 依稀 扑朔 荒唐 蹉跎 仓皇 混沌 朦 胧 徘徊 芍药 婆娑 葫芦 玫瑰 橄榄 3、双声叠韵联绵词。如: 缤纷 辗转 优游 燕婉 4、非双声叠韵联绵词。如: 旖旎 浩荡 颠沛 扶摇 陵迟 狼藉 铿锵 跋扈
3、偏正式合成词:前一个词素修饰限制后一 个词素,表意上以后一个词素为主的合成词, 叫做偏正式合成词。如: 国风 百姓 黎民 诸侯 国君 天子 鲁缟 锦 衣 兵法 4、动补式合成词。前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 后一个词素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等的合 成词,叫做动补式合成词。如: 激怒 平定 封闭 击走 匡正 摧败 助长 扑 灭 充满 断绝 击破 扰乱
单音词 复音词 同义词
单纯复音词
联绵词。两个音节连缀表义的单纯词叫做联 绵词。联绵词又叫“连绵字”、“连语”、 “謰语”等。王国维说它“合二字而成一语, 其实犹一字也”。 叠音词。两个相同音节构成的单纯词叫做叠 音词。叠音词又叫“重言词”、“叠字”等。 叠音词在古代相当多,土要用来摹拟声音和 描绘状貌。
夭夭夭夭蓁蓁蓁蓁习习习习翩翩翩翩渺渺渺渺冥冥冥冥赫赫赫赫漠漠漠漠叠音词的词义一般同书写它的单字意义无叠音词的词义一般同书写它的单字意义无关不能就单字来推测叠音词的词义这关不能就单字来推测叠音词的词义这是区别叠音词和单音词重叠形式的主要标是区别叠音词和单音词重叠形式的主要标准
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这在先秦两汉时期特别明 显。有人统计,《庄子·逍遥游》 显。有人统计,《庄子·逍遥游》中复音词只有 八十多个;《离骚》 八十多个;《离骚》中复音词只有一百四十多个。 《诗经》中单言词占90.3%;《左传》中单音词 诗经》中单言词占90.3%;《左传》 占89%;《史记》、《尔雅》中单音词约占80%。 89%;《史记》 尔雅》中单音词约占80%。 古汉语中,复音词所占比例虽然远远少于单音词, 但就一部作品来说,其中复音词的数量还是相当 可观的。如《诗经》 可观的。如《诗经》中的复音词就有三百多个, 《吕氏春秋》中的复音词竟多达二千多个。古汉 吕氏春秋》 语复音词可分为单纯复音词和合成复音词两大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