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试卷3套>2018年长沙市某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调研物理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下列用品中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B.橡皮C.铅笔芯D.铁钉
【答案】B
【详解】常见的导体包括:人体、大地、各种金属、铅笔芯、酸碱盐的溶液等,题中四个选项中金属勺、铅笔芯、铁钉都是导体,瓷碗是绝缘体。
故选B。
2.某家庭用电器工作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用电器的电流为10A,则此用电器可能是下列电器中的哪一个()
A.电冰箱B.节能灯C.电磁炉D.电风扇
【答案】C
【详解】用电器的电功率:P=UI=220V×10A=2200W.四个选项中额定功率接近2200W的用电器是电磁炉,而电冰箱、节能灯、电风扇的功率均小于200W.故选C.
3.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的冰水混合物内能为零
B.水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C.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D.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内能不变
【答案】C
【详解】A.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故A错误;
B.热量是热传递过程当中传递的内能的多少,因此热量为过程量,只能说吸收或放出热量,不能说具有热量或含有热量等。
故B错误;
C.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低温物体内能不一定少,高温物体内能不一定多,所以热量可以从内能少的物体传递到内能多的物体。
故C正确;
D.水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而热量的实质是内能,所以内能减小。
故D错误。
4.如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某两点间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0.4A~1.2A之间,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为2V~6V之间。
则定值电阻R0的阻值及电源电压分别为
A.5Ω 8V B.5Ω 10V
C.10Ω 8V D.10Ω 8V
【答案】A
【详解】由电路图可知,电阻R0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较大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小,由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较大;反之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较小时,电路中的电流较大,变阻器两端的电压较小;所以,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4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因为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U=I1R0+U滑=0.4A×R0+6V-----①
电路中的电流为1.2A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源的电压:
U=I2R0+U滑′=1.2A×R0+2V--------②
因为电源的电压不变,所以联立①②可得:
R0=5Ω,
U=8V,
故选A。
5.下列现象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跟其他几个不同的是()
A.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门嘴处温度降低
B.放进冰箱冷冻室的水变成冰块
C.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气缸内气体的温度升高
D.用手来回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温度升高
【答案】B
【详解】自行车轮胎放气时,气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温度下降;水变成冰块是水对低温冷冻室放热凝固,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汽油机压缩冲程中活塞对缸内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来回弯折对铁丝做功,增加铁丝内能,铁丝温度升高。
故B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与其它几个不同。
故选B。
【点睛】
6.如图先闭合开关1S,再闭合开关2S,相同时间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无法判断
【答案】A
【详解】先闭合开关1S 时,R 1与R 2串联在电路中,再闭合开关2S 时,R 2 不工作,R 1工作,根据串联电路规律R 总=R 1 +R 2,所以
R 总>R 1,
根据电功公式
2U W UIt t R
==, 电路闭合前后,电压和通电时间相等,闭合前电阻大于闭合后,所以相同时间内,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电能增大。
故选B 。
7.我国研制的“神舟九号”试验飞船在返回地面通过大气层的飞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飞船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B .飞船的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C .飞船的势能越来越小
D .飞船的外表温度会升高
【答案】A
【详解】AC .神舟九号”实验飞船进入大气层到着陆的过程中,为了让飞船安全着陆,飞船下落的速度越来越慢,而质量不变,所以动能减小;飞船的高度减小,所以重力势能减小,所以飞船的机械能减小,故A 错误,C 正确;
BD .在返回过程中,需要克服摩擦做功,消耗机械能,将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使飞船的外表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故B 正确,D 正确.
8.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汽车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图所示是一种能自动显示汽车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0R 为定值电阻,R 的滑片连在杠杆的一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简化电路,定值电阻0R 可以去掉
B .当油面下降时,油量表示数增大
C .当油面下降时,定值电阻0R 两端的电压变大
D .当油面升高时,电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答案】D
【详解】A .定值电阻与R 0与滑动变阻器R 串联,去掉后会影响电路中电流及电压的分析,所以不能去掉
定值电阻R0,故A错误;
B.油量表串联在电路中,所以为电流表改装而成。
浮标通过杠杆与R的滑片相连,当油面下降时,滑片P向上滑动,R连入电路的阻值增大,总电阻变大,电路中电流变小,油量表示数减小;故B错误;C.当油面下降时,滑片P向上滑动,R连入电路的阻值增大,则R两端的电压增大。
因为R0与R电压之和为电源电压,不变。
所以定值电阻R0两端的电压变小;故C错误;
D.当油面升高时,滑片P向下滑动,R连入电路的阻值减小,总电阻减小由电功率公式
2
U
P
R
可得电
路中消耗的电功率变大。
故D正确。
故选D。
9.如图所示,是“探究通电导体放出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甲、乙两个密闭的容器中盛有等量的煤油,煤油的温度可以通过温度计准确测量,此时R1和R2串联接入电路中。
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R1 的电流大于R2的电流
B.实验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100%被煤油吸收
C.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反映导体产生电热的多少
D.用图中已连接好的电路不可以探究电热跟通电时间的关系
【答案】C
【详解】A.由图可知,该电路为串联电路,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R1 的电流和R2的电流是相同的,故A错误;
B.由于存在热量的散失,实验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不能100%被煤油吸收,故B错误;
C.通电后电流通过电阻丝做功,产生热量被煤油吸收,使煤油的温度升高,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故C正确;
D.实验中通过开关的闭合和断开情况能改变电路中的通电时间,所以能探究电热跟通电时间的关系,故D错误。
10.L1、L2分别标有“220V,40W” 和“220V,100W”,现将它们串联在220V的电路中,若灯泡的电阻不受温度的影响,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标有“220V,100W”的灯泡更亮些
B.标有“220V,40W”的灯泡电阻是1210Ω
C.它们的电流之比是1:1
D.它们的实际总功率小于40W
【答案】A
【详解】ABC.两个灯泡的电阻
R1=
22 1
1
(220V)
40W
U
P
==1210Ω
R2=
22
2
2
(220V)
100W
U
P
==484Ω
R1>R2
两灯串联接到220V的电源上,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它们的电流之比是1:1,根据P=I2R可知灯泡L1更亮,即标有“220V,40W”的灯泡更亮些,故A错误,符合题意,BC正确,不符合题意;D.它们串联在220V电路中时总功率
P串=
22
12
(220V)
1210+484
U
R R
=
+ΩΩ
≈28.6W<40W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二、填空题
11.如图所示,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过程中,重力对运动员_____(填“做功”或“不做功”),运动员的动能____,机械能_____(后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答案】做功不变减小
【详解】[1]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过程中,高度降低,所以重力对运动员做了功;
[2][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过程中,由于运动员质量和速度都没变,所以动能不变;高度降低,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机械能减小。
12.5kW•h的电能可供一盏标有“220V 25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_____h。
【答案】200
【解析】试题分析:
考点:电能的计算
13.如图冬天人们常用的电热暖手宝来取暖,暖手宝内部通常采用水,这是利用水的______大的属性使保暖时间更长;为了使用更加安全,它的内部采用了双重温控保护开关,当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自动断开,两个温控开关是_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起来使用的。
【答案】比热容串联
【详解】[1]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电热暖手宝内部液体通常采用水;
[2]由题知,电热水袋里使用双重温控开关,只要有一处温度过高就自动切断电路,说明一处断开,整个电路断路,因此这两个开关是串联的。
14.如图所示的悬浮地球仪,球体和底座都是由磁性材料制成的。
它利用了同磁极相互_______的原理,而指南针能够指南北,是因为指南针受到了_______的作用。
【答案】排斥地磁场
【详解】[1]因为球体与底座是相互分离的,所以球体与底座之间是相互排斥的,即该悬浮地球仪是利用的同名磁极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2]地磁场对放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
指南针本身有磁性,放入地磁场中,受到地磁场的作用,总是指示南北方向。
15.某型号电饭锅有高温档和低温档两个档位,其原理如图所示,则当开关置于______(选填“1”或“2”)位置时为高温档。
已知高温档额定功率是1100 W,当电饭锅以高温档正常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为______J;若已知低温档额定功率是440W,电阻R=_______Ω。
【答案】2 6.6×10466
【详解】[1]高温烧煮档其功率最大,由P=
2
U
R
可知,此时的总电阻应该最小,由电路图可知,开关S应
置于2位置,此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
[2]由P=W
t
可得,电饭锅在高温烧煮档正常工作1min产生的热量
Q=W=P高t=1100W×1×60s=6.6×104J
[3]开关S置于1位置时是保温焖饭档,此时R0与R串联,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2
2220V
440W
U
P
保
==110Ω
只有R0工作时处于高温煮饭状态,故R0的电阻为
R0=
()2
2220V
1100W
U
P
高
==44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所以,R的阻值
R=R总−R0=110Ω−44Ω=66Ω
16.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电机是根据图______的原理制成;电动机是根据图_____的原理制成.
【答案】 A D
【解析】A、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
B、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这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关系的实验,结论是当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此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现象,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
17.如图所示,用一节干电池、一根导线和一块强磁铁,就可自制一个最简易的电动机.导线会转动是由于磁场对通电导线有_____的作用.若要改变导线的转动方向,可进行的操作是_____.
【答案】力将电池正负极对调(或将磁铁的N、S极对调)
【详解】导线会转动是由于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力的作用,若要改变导线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电流方向或磁场方向,因此可以进行的操作是将电池正负极对调或将磁铁的N、S极对调.
18.人体发热时常用湿毛巾敷在头部,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这说明_____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也说明水的________较大,对调节温度有很好的作用.
【答案】热传递比热容
【详解】[1]人体发热,人体温度高,用湿毛巾敷在头部,湿毛巾温度低;过一段时间后,毛巾温度升高,体温降低,是热传递改变了二者的内能;
[2]用水做传热介质,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大,相同情况,水能吸收或放出更多的热量,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点.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定,R 2=30Ω。
当S 1闭合,S 2、S 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则电源电压为_____V ;当S 2闭合,S 1、S 3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6A ,则R 1=_____Ω;当S 1、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
【答案】18 20 1.5
【详解】[1]当S 1闭合,S 2、S 3断开时,只有电阻R 2接入电路,电流表的示数为0.6A ,则电源电压为 120.6A 30Ω18V U I R ==⨯=
[2]当S 2闭合,S 1、S 3断开时,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为0.36A ,即
122U R R I +=
则R 1阻值为
12218V 30Ω20Ω0.36A
U R R I =-=-= [3]当S 1、S 3闭合S 2断开时,两个电阻并联,电流表测量干路电流,即
1218V 18V 1.5A 30Ω20Ω
U U I R R =+=+= 三、作图题
20.在如图中,重为6牛的物块静止在水平桌面中央,用力的图示法画出该物块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________)
【答案】
【解析】压力的大小等于重力,F=G=6N ,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向下,作用点在接触面上,选取标度为3N ,
过压力的作用点,沿垂直于接触面向下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使线段长度为标度的2倍,如图所示:
21.如图所示,断开开关S,为使电阻R1、R2串联,请在“O”处填入电流表或电压表;
(______)
【答案】
【详解】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可以看作开路;电流表必须串联在电路中,在电路中相当于导线;若要S断开时R1、R2串联,上面的电表是和电源串联的,所以是电流表;下面的电表是和R1、R2并联的,所以是电压表;答案如图:。
四、实验题
22.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某同学采取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封闭着等量的空气)。
(1)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变化来比较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热量的多少;
(2)观察图甲中的AB管,在通电时间相等时,发现B管液面上升的高,则表明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多少与_____的大小有关;
(3)采用图乙实验装置,可以得出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_____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4)若图甲和图乙中总电压完全相同,则图甲和图乙消耗的总功率大小关系是_____(选“图甲大”或“图乙大”或“相等”)。
【答案】液面高度差电阻电流图乙大
【详解】(1)[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2]如图甲,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
(3)[3]在乙电路装置中两个5Ω的电阻并联后再与一个5Ω的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右端两个电阻的总电流和左端的电阻电流相等,即I右=I左,两个5Ω的电阻并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知I右=I内+I外,两电阻阻值相等,则支路中电流相等,I内 I外,所以右边容器中的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左侧通过电流的一半,由乙图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电阻、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电流越大,电流通过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
(4)[4]由图可知,甲的总电阻为:
5Ω+10Ω=15Ω;
乙的总电阻为:
5Ω+1
2
×5Ω=7.5Ω;
电压相同,根据P=
2
U
R
可知,乙图的功率大。
23.艾力同学在做“探究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时,所用实验器材有量筒、水、细针、天平和从同一木头上截取的三个大小不同的木块.
(1)艾力在调节天平时,指针如下图甲所示,则应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_________.
(2)艾力同学用实验器材测出了第一个木块和第二个木块质量和体积的数据见下表,请根据乙、丙两图的示数,在下表中填写出第三个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注:量筒中装有35mL的水).
木块第一个木块第二个木块第三个木块
(3)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
(4)木头的密度是__________g /cm 3(保留二位小数).
【答案】左 平衡螺母 17.50 25.00 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0.1
【详解】(1)由图知,指针偏右,所以应将平衡螺母向左移动;
(2)由图乙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1g ,所以木块的质量为10.00g 5.00g 2.50g 17.50g ++=;
由图丙知,水和木块的体积为60ml ,木块的体积为360.00ml 35.00ml 25.00ml 25.00cm -==;
(3)由表格中数据知,木块的体积越大,质量越大,且在误差范围内,体积增大为原来的几倍,质量也增大为原来的几倍,可知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4)311319.45g 0.63g/cm 15.00cm m V ρ===,3223213.4g 0.67g/cm 20cm
m V ρ===,3333
317.5g 0.7g/cm 25cm m V ρ=== , 则3333123
0.63g/cm 0.67g/c 0.7g/cm 0.67g/cm 33
m ρρρρ++++===. 故答案为左;平衡螺母;17.50;25.00;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0.1.
五、计算题
24.【答案】
初三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
1.将规格为“2.5V 0.3A ”的小灯泡L 1和规格为“3.8V 0.3A ”的小灯泡L 2串联,接在3V 的电源上,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L 1的电阻大于L 2的电阻
B .两只灯泡实际功率相等
C .两只灯泡都正常发光
D .L 1的亮度比L 2的亮度更小 【答案】D 【详解】根据U I R
= 得1L 的电阻为 111 2.5V =8.3Ω0.3A
U R I == L 2的电阻为
222 3.812.7Ω0.3U V R I A
=== 串联到电路中电流为
123V =0.14A 8.3Ω+12.7Ω
U U I R R R ===+ 1L 的电功率为
()2
21110.14A 8.3Ω=0.16W P I R ==⨯ L 2的电功率为
()2
22220.14A 12.7Ω=0.25W P I R ==⨯ 1L 的电功率小于L 2的电功率,所以1L 的亮度小于L 2的亮度;
1L 的正常电功率为
'111 2.5V 0.3A=0.75W P U I ==⨯
L 2的正常电功率为
'222 3.8V 0.3A=1.14W P U I ==⨯
说明两灯泡都不能正常发光。
故选D 。
2.关于欧姆定律变形公式R =U I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 .导体的电阻与这段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
D.利用这个公式可以计算电阻,但是电阻和电压、电流无关
【答案】D
【详解】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
和通过的电流无关,且导体中没有电流时电阻不为零,由R=U
I
可知,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
通过电流的比值.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3.新能源汽车被越来越多的家庭所接受,其核心部件之一是电动机,图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A.B.
C.D.
【答案】D
【详解】A.图示的是闭合电路的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不符合题意;
B.该装置是通电螺线管的装置图,不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是奥斯特实验,小磁针发生偏转说明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不符合题意;
D.图示的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受力的大小与电流的大小、磁场强弱有关,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符合题意。
4.在北方的冬天,汽车驾驶员常用水和酒精的混合物作为汽车冷却系统中的冷却液,这是因为这种混合液具有()
A.较低的沸点B.较低的熔点C.较大的比热D.较小的密度
【答案】B
【解析】冬天温度较低,冷却液在使用时应为液态,也就是在温度较低不会凝固成固态,所以要求这种冷却液应具有较低的熔点,也就是具有较低的凝固点,故应选B.
5.生活中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由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B.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C.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D.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答案】C
【解析】A. 端午米飘香,能闻到米粽的香味是扩散现象,由于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而形成,故A正确;
B. 夏天在河边觉得沙子热得发烫而水却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在同样吸热时,水的温度升高的低,故B正确;
C. 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故C错误;
D. 冬天很冷的时候搓手感到暖和,是用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机械能转化为手的内能,所以感到暖和,故D正确;
故C错误,符合题意。
点睛:注意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水和沙子的温度不同等。
6.如下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电动机B.电风扇
C.电饭锅D.电视机
【答案】C
【详解】A、电动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A错误;
B、电风扇的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B错误;
C、电饭锅工作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故C正确;
D、电视机主要把电能转化为光能与声能,不是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故D错误;
故选C.
7.如图关于仪表的正确使用和电路常规连接正确的是
A.电流表接电源B.电压表接电源
C.导线接电源D.家用电器接电源
【答案】B
【详解】A.电流表直接接在了电源两极上,电流表会被烧坏,故A错误;
B.电压表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测量电源电压,故B正确;
C.导线将电源两极连起来了,会形成电源短路,故C错误;
D.电冰箱与电吹风机串联在了家庭电路中,故D错误.
8.小椿同学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下面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
B.
C.
D.
【答案】B
【详解】试题分析:为保证安全电路设计时要求开关应接在火线上;分析电路可知哪一种设计可以满足只有两开关同时闭合灯才发光.分析电路可知,若两开关并联,则只要闭合一个开关,灯即发光;若两开关串联,则只有两开关都闭合时电路才能接通;为保证安全开关应接在火线上.符合条件的为B;故选B.考点:电路的设计
9.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后,灯L不发光,电压表指针有明显偏转。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是灯L的实际功率太小B.可能是灯L断路
C.可能是滑动变阻器R2断路D.可能是定值电阻R1断路
【答案】B
【详解】A.若R1、R2阻值太大,电路中电流较小,灯泡两端电压较小,灯光会因为实际功率太小而不发光。
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若灯泡断路,整个串联电路断路,电压表将无示数。
故B错误,符合题意;
CD.若滑动变阻器R2或R1断路,由于电压表并在了R1、R2两端,这样相当于电压表与灯泡串联了,所以灯不发光,电压表有明显偏转。
故CD正确,不符合题意。
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开关闭合前,电压表和电流表均无示数
B.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示数变小
C.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R的功率变大
D.开关闭合后,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B
【解析】由电路图知道,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开路状态,所以电流表没有示数;但由于电压表的两个接线柱通过变阻器与电源的正负极相连通,所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即电压表有示数,故A错误;
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A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
压;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总电阻变大,由I=U
R
知道,电路中的电
流变小;由U=IR可知,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示数变小,故B正确;
由于开关闭合后,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电路中电流减小了,由P=UI知道,R的功率变小,故C错误;
由欧姆定律知道,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定值电阻的阻值,所以,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故D错误.
二、填空题
11.灯泡的额定电压为36V,通过它的电流随其两端电压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甲所示。
(1)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为____________A。
(2)将若干个此规格的灯泡串联接入220V电路中使用,则至少要串联_________个灯泡。
(3)将灯泡接入电路中,如图乙所示。
滑动变阻器标有“80Ω 1A”字样,当闭合开关S,滑片P位于中点c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12W,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__V。
【答案】0.7 7 44
【解析】(1)[1]从图甲可以看到,当灯泡正常发光时,即电压是36V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7A;
(2)[2]设将n个此规格的灯泡串联接入220V电路中使用,那么每个灯泡的两端的电压需要小于或等于36V,
即220V
36V
n
≤,解得 6.1
n≥,可知至少要串联7个灯泡;
(3)[3]灯泡消耗的电功率为12W,从图甲可以看到,当电压是20V时,电流是0.6A,这时灯泡的功率是12W,所以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是0.6A,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两端的电压是
=0.6A40Ω24V
U IR=⨯=
滑滑
,
由上述可知,电源电压为
20V24V44V
U=+=。
12.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发电机是根据图______的原理制成;电动机是根据图_____的原理制成.
【答案】 A D
【解析】A、这是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是发电机的制作原理;
B、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
C、这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匝数多少关系的实验,结论是当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
D、此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现象,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
13.“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主要是城市中人口、汽车和空调等的急剧增加从而使城市聚热,钢筋水泥、土木砖瓦以及纵横交织的道路网,它们的____小,在阳光的照射下升温快。
它们取代了原本能降低城市温度的树木和草地,雨水大部分从下水道排走,地面水分______的散热作用日益丧失。
再加之城市通风不良,空气难以形成对流,不利于热量向外______等原因。
【答案】比热容蒸发扩散
【详解】[1]钢筋、水泥、沙石的比热容比水小,在同样太阳光照射(吸收相同的热量)下,钢筋、水泥、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