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许宇燕审核人:张少丽得分: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7分)
1、俗话说:“一方水土养—方人。
”我们美丽的家乡海南岛,是一个政治文明进步、文化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生态山清水秀、充满活力、幸福祥和的大美福地。
海南自贸港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使它绽放出更美的华彩。
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最美海南岛盛名扬四方”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
(2分)
2、下列四个选项中各有一个字的字形或注音有错误,请将之找出来写在对应序号的横线上并进行改正。
(4分)
A.忌惮.(dàn)行.辈(háng)凫.水(fú)戛.然而止(gá)
B.脑畔.(pàn)眼眶.(kuàn)喘.气(chuǎn)米酒油馍.(mó)
C.亢.奋(kàng)恢.暗(huì)羁.绊(jī)奇伟磅礴.(bó)
D.斡.旋(wò)静穆.(mù)争讼.(sòng)夜深星斓.(lán)
A、_____→ _____
B、_____→ _____
C、_____→ _____
D、_____→ _____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次青少年宫组织的国学知识竞赛,试题题量多、难度大,令我叹为观止
....,深感自己传统文化知识储备不足。
B.不管面对多么惊心动魄
....的场面,他总是临危不惧,让人十分钦佩。
C.多么美丽的年华,在此地邂逅人生中第一场大雪,情不自禁
....地沉醉在冰天雪地的世界,迷恋上白雪皑皑的冬季。
D.从靶场回来的路上,大伙兴高采烈
....地谈论着打靶比赛的情况。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在这次会议上,大家对双休日加班的报酬问题交换了广泛意见。
(将“广泛”放到“交换”前面)
B.石缝间刚强不屈的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刚强不屈的”与“倔强的”重复,应去掉一个)
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学到了很多知识。
(“通过”或“使”去掉其一)
D.学习成绩的优劣,关键在于有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在“有”的后面加上“无”)
5、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是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B.《回延安》按照“回延安——忆延安——话延安——看延安——颂延安”的内容,抒发诗人对延安的特殊感情。
C.《安塞腰鼓》的作者是刘成章。
安塞腰鼓以粗矿豪放、刚健雄浑著称。
D.《灯笼》中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春天推着年,在寒风中缓缓前行,由远而近的是熟稔的乡音。
,。
,。
①没有了羁旅他乡的牵绊,没有了“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落寞
②道道桃符红光满面,杯杯热酒倾诉衷肠
③喜鹊以佛的慈悲心,在家门口的白杨树上欢叫报喜,迎接一个个远道而来的游子
④远走他乡的人,背着行囊,默念着远方亲人的召唤,辗转南北,回到他们久违的家园
⑤匆匆的脚步像一支支箭镞,将乡愁的箭矢精确无误地射向故乡的靶心
A.②①④⑤③ B.①⑤③④② C.②④①⑤③ D.②④⑤③①
7、语言表达(3分)
仿照下面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一个有关传统习俗的句子,使前后语意连惯。
传统习俗文化底蕴深厚,寄托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元宵游龙灯,寓意人丁兴旺、迎祥纳福;冬至搓汤圆,寓意团团圆圆、好运发财……这些代代相传的习俗如香茗般散发着清香,久久缭绕。
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3分)
8、古诗文默写。
(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诗经•蒹葭》)
(2)青树翠蔓,__________,参差披拂。
(《小石潭记》)
(3)《蒹葭》一诗,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的艰辛与漫长。
(4)《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时隐时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古诗词鉴赏(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本诗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哪几句?(2分)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这四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
10、阅读《桃花源记》片段,完成下列小题。
(12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
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便舍.船(shĕ) B屋舍俨.然(yǎn) C黄发垂髫.(tiáo) D此中人语.云(yŭ)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4分)
A.渔人甚异.之( )B.便要.还家( )
C.处处志.之( )D.寻.病终( )
(3)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4)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
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
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2分)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
①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支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蒿,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②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
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他们换了四回手,渐望见依稀的赵庄,而且似乎听到歌吹了,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
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④那火接近了,果然是渔火,我才记得先前望见的也不是赵庄。
那是正对船头的一丛松柏林,我去年也曾经去游玩过,还看见破的石马倒在地下,一个石羊蹲着在草里呢。
过了那林,船便弯进了叉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1)用四个字或一个简短的句子概括这段选文的内容。
(2分)
(2)第①段开头一句说的“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从描写方式上看,属于________,“说不出的大”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
(2分)(3)请从第①段中找出描写少年朋友们开船动作的动词(至少4个),这些动词对于刻画这
群少年朋友起到了怎样的作用?(3分)
(4)选文②③段中的景物描写分别从哪些感官角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这些景物描写对表现文章的中心起到何种作用?(3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10分)
思念一块月饼
①“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唐代诗仙李白这首诗是我非常喜欢的,他深刻地揭示了游子的心理感受,仿佛撕下了我心口的一块伤疤,在隐隐作痛。
②古人说:“明月千里寄相思。
”月光如子弹般洒落,伤的却都是心灵。
每到这个季节,思绪总是湿漉漉的。
自打十八岁打起背包出来当兵闯世界,平均两年回家一趟的频率,怎能解我焦渴的思念之苦?父爱母爱只能写在信笺里,流淌在无线电波里,滚烫在父母盼望的目光里。
③在我老家扬州,中秋节这一天有祭拜月亮、祈求团圆的古老习俗。
临近中秋,母亲就要张罗着买藕段、莲子、月饼、江米条、馓子、花生还有鸡蛋、斗香等,最好吃的就是镇上老师傅自制的月饼,月饼巴掌大小,厚厚的,甜甜的馅被一层层的皮包裹着,放在毛毡纸上,沁着一片片油渍,那香甜的滋味像痒痒挠,将我的馋虫勾起来,恨不得一把抢在手中,放入口中。
④吃月饼的甜蜜回忆仿佛过日子一般,美好的一切总是会经历一番过程,一番铺垫,方才品味到幸福的滋味和内涵。
每次母亲都将祭过月亮的月饼分给每人一块,并嘱咐我们兄弟俩,要细细吃,吃完就没了。
所以,我每次将月饼切成四等份,每天吃一小块,其余的用纸包好藏在床头被窝里,有时睡醒了还拿出来看看。
⑤记忆最深的是三十五年前,那时我九岁,我的月饼吃完了,放学回来,趁着母亲做饭的功夫,到处翻找母亲藏好的月饼,终于在一只木箱子里看到了。
我迅速地盖上这个天大的秘密,悄悄盘算如何既不被发现又能满足那牵肠挂肚的欲望。
晚上放学回家,父母上工还没回来,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箱子,诱人的月饼还躺在那儿,并深情地望着我,我下意识地咽了一口口水,肚肠子也配合地发出两声咕咕叫声。
我冲动地把月饼拥入怀中,后觉不妥,小心翼翼取出来,掰开五分之一左右,然后包裹好放回原处。
那时我想,要是母亲责问起来,就说是猫或者老鼠偷吃了。
想到这儿,我为自己的小聪明窃喜。
⑥大约过了两天,母亲让我到她房间里去,说要给我变个戏法。
她缓慢地从箱子里拿出那块月饼,在我眼前一晃,欣喜地问:“这是什么?”我脸火辣辣的,低着头,没敢抬头望。
母亲打开纸包,盯着我看了看说:“吃吧,本来就是留给你的!”我的头埋得更低了。
母亲什么也没问,什么也没说,只是捡起散落在纸上的月饼屑子一粒粒放进嘴里。
我掰开一半,说:“妈,你也吃。
”母亲说:“我不爱吃沙甜的,还是皮好吃,又脆又酥。
”
⑦这块月饼我咀嚼了三十五年,慢慢体味到母亲那无私的宽容的爱。
又是一年秋风送爽时,又是一个花好月圆夜。
对着如玉如银的朗朗明月,又想起那块圆圆的月饼,月光如水,流逝我不尽的思念;月光如织,维系我永久的牵挂。
(1)文章围绕“月饼”主要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分)
(2)文章第①②段开头都引用了写月亮的诗歌,这样写有怎样的作用?(2分)
(3)请赏析第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4)文中刻画了一位怎样的母亲?请结合相关内容概括。
(2分)
四、写作 (40分)
生活中,我们有太多的不期而遇。
人群里,我们有与亲人朋友的偶然相遇;书店里,我们有与渴慕已久的书籍相遇;影视作品中,我们有与伟人英雄的相遇;旅游中,我们有与美丽风景的相遇……
请以“最美丽的相遇”为题,写一篇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不得抄袭。
(4)文章不得少于500字。
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共17分)
1、
2、A、gá→ jiá B、kuàn→ kuàng C、恢.→ 晦 D、斓→阑
3、A
4、B
5、A
6、C
7、示例:春节挂灯笼寓意红红火火吉祥如意
二、古诗文默写与阅读(23分)
8、(1)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2)蒙络摇缀。
(3)溯洄从之,道阻且跻。
(4)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1)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5)(2)这四句运用了兴/起兴/托物起兴的表现手法,借雎鸠鸟一声声的相互和鸣起兴,引发联想,引起男子无限的情思,继而想到那位文静美好的女子,正是自己理想的配偶。
10、
(1)D
(2)A惊异,诧异,这里是“对…感到惊异”的意思。
B同“邀”,邀请。
C做记号。
D随即,不久。
(3)①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绝了。
②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
(4)表达了诗人对现实黑暗社会的不满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现代文阅读(20分)
11、(1)月夜行船,或月夜行船去看戏。
(意对即可)
(2)心理描写夸张
(3)拔、点、磕、退、上、架。
(1分)这些动词刻画了这群少年朋友驾船时熟练敏捷、勤劳能干的特点和去看戏的愉快心情。
(点出其中两点即可)
(4)从嗅觉、触觉、视觉、听觉等感官角度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清新秀美。
(1分)这些景物描写衬托了“我”想要看到社戏的迫切和愉快的心情,表现“我”对江南美景的热爱,对农村自由生活的向往,也衬托出航船速度之快。
(点出其中两点即可)
12、(1)①吃月饼;②偷月饼;③思念月饼。
(意近即可)
(2)作者由写月亮引发思念,引出中秋吃月饼,为下文的故事交代了背景,起到了铺垫作用。
(3)这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用“躺”“望”写出了“我”看见月饼还在的欣喜之情和“我”极想偷吃月饼的心理。
(意近即可)
(4)文中刻画了一位关爱孩子、有教育智慧、无私、宽容的母亲。
如母亲分月饼给孩子,不责怪“我”偷吃月饼,捡月饼屑子,说自己不爱吃沙甜月饼等情节。
(意近即可)
四、写作 (4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