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生物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讲解全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对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组合二
组合一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Ⅰ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1个)
次级精母细胞(2个)
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1、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2、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精子 卵细胞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如:精原细胞 精子
卵原细胞 卵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成熟生殖细胞比原始生殖细胞)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 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二 有同源染色体 看 同 源 染 色 无同源染色体 体
三 判 断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减Ⅱ
无同源染色 体行为
(有丝分裂)
联会、 四分体、
分离 (减Ⅰ)
当判断分裂方式后,再判断时期,方式为
判断时期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或配对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中央 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有丝分裂是有同源染色体的)
染色体 复制
联会形成四分体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分离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三)、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场所: 卵巢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特殊体细胞
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卵细胞
过程:
1个卵 染色体 1个初级 联会、分离等 原细胞 复制 卵母细胞 不均等分裂
一次、两次、减半
5、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特殊体细胞)
减数分裂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2、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完成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合
成),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子细 胞个 数及
名称
1个精原细胞产生 4个精细胞(2种)
1个卵原细胞产生 1个卵细胞(1种)
是否
有
无
变形
(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
(4N)16
(2N) 8 (N) 4
0 精原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减Ⅰ
次级精 母细胞
减Ⅱ
精细胞
DNA 染色体
时间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1个次级 不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
1个极体 均等分裂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退化 2个极体
(四)、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行为);
场所
睾丸(精巢)
卵巢
分裂 形式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不 同 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
联 会 (出现)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同源染色
体两两配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对的现象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后的每对 同源染色体就 含有四条染色 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不同,不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父本
母本
+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
=2条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一个着丝点连在 一起的两条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中不共 用一个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图中有几条染色体,几个染色单体,几个DNA分子 ? 488
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2 2 AB CD
图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Ⅱ末期
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行为与有丝分裂 相似,整个过程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如:
减一前期
减一中期
减一后期
有丝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二次前
D
减Ⅰ前
E
减Ⅰ中
F
减Ⅱ末
G
减Ⅱ中
H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1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 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如人,可产生配子223种 2.考虑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种 类更多。
AC AD BC CD 图中姐妹染色单体是?非姐妹染色 单体是?
a a’ b b’
cc’dd’
A B CD
姐妹染色单体:aa’ bb’ cc’ dd’
非姐妹的单体:ab ab’ a’b a’b’ cd cd’ c’d c’d’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Ⅰ后期)
配子(染色体组合)多样性 受精时,精卵结合的随机性
后代生物多样性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膜融合 质融合 核融合 染色体会合
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 来自于卵细胞
3、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4、结果:受体精 细卵 胞中 中的 的染 数色 目体 ,数 其目中恢一复半到来
意义图解: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有丝分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卵细胞(N)
精子(N)
再见
精子
(来自父方)
受精作用
卵细胞
(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
意义?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 十分重要的。
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
细胞(母方)
精子
(来自父方)
卵细胞 (来自母方)
受精作用
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
5、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2)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3)形成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体现有性生殖优越性
(父本)减数分裂 (母本)减数分裂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组合二
组合一
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减Ⅰ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1个)
次级精母细胞(2个)
染色体数目减半 同源染色体分离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点
1、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四分体) 2、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叉互换 3、同源染色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精原细胞 卵原细胞
精子 卵细胞
学习总结
经常不断地学习,你就什么都知道。你知道得越多,你就越有力量 Study Constantly, And You Will Know Everything.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Powerful You Will Be
结束语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一 减数分裂
(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1、范围: 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 原始生殖细胞
成熟生殖细胞
如:精原细胞 精子
卵原细胞 卵细胞
3、特点: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4、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半(成熟生殖细胞比原始生殖细胞)
技巧:一数二看三判断
奇数
一 数 染 色 体 数 目 偶数
减Ⅱ
二 有同源染色体 看 同 源 染 色 无同源染色体 体
三 判 断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减Ⅱ
无同源染色 体行为
(有丝分裂)
联会、 四分体、
分离 (减Ⅰ)
当判断分裂方式后,再判断时期,方式为
判断时期
前期:染色体散乱分布或配对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中央 后期:染色体移向两极
当你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时,失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有丝分裂是有同源染色体的)
染色体 复制
联会形成四分体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同源染色体 分离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变形 精子
(三)、卵细胞形成的过程
场所: 卵巢
卵原细胞 有丝分裂 原始生殖细胞 特殊体细胞
卵原细胞
减数分裂
卵细胞
过程:
1个卵 染色体 1个初级 联会、分离等 原细胞 复制 卵母细胞 不均等分裂
一次、两次、减半
5、过程: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的曲细精管中
有丝分裂
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特殊体细胞)
减数分裂
精子 (成熟生殖细胞)
2、形成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减Ⅰ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完成染色体复制(DNA分子复制和蛋白质合
成),体积增大,成为初级精母细胞。
子细 胞个 数及
名称
1个精原细胞产生 4个精细胞(2种)
1个卵原细胞产生 1个卵细胞(1种)
是否
有
无
变形
(五)、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和DNA数量变化曲线
(4N)16
(2N) 8 (N) 4
0 精原细胞
初级精 母细胞
减Ⅰ
次级精 母细胞
减Ⅱ
精细胞
DNA 染色体
时间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六)、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鉴别
1个次级 不均等分裂 卵母细胞
1个极体 均等分裂
1个卵细胞 1个极体
退化 2个极体
(四)、精子形成与卵细胞形成的比较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相同点
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 形成的生殖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染色体行为);
场所
睾丸(精巢)
卵巢
分裂 形式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不 同 点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减Ⅰ前期)
同源染色体
联 会 (出现)四分体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同源染色
体两两配
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对的现象
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联会后的每对 同源染色体就 含有四条染色 单体
非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不同,不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父本
母本
+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
=2条染色体
=4条染色单体
姐妹染色单体:一个着丝点连在 一起的两条染色单体
非姐妹染色单体:四分体中不共 用一个着丝点的两条染色单体
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 体之间常常发生交叉互换
图中有几条染色体,几个染色单体,几个DNA分子 ? 488
图中有几个四分体,几对同源染色体,分别是?
2 2 AB CD
图中哪些是非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4、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半
(2)减数第二次分裂
减Ⅱ前期
减Ⅱ中期
减Ⅱ后期
次级精母细胞
减Ⅱ末期
变形过程不属于减数分裂
变形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子
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特点
染色体不再复制,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 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行为与有丝分裂 相似,整个过程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存在.
如:
减一前期
减一中期
减一后期
有丝分裂前期
有丝分裂中期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减数第二次前
D
减Ⅰ前
E
减Ⅰ中
F
减Ⅱ末
G
减Ⅱ中
H
二、受精作用
(一)配子中染色体组合的多样性
1.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1)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精子类型有2种; (2)一个含n对同源染色体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 产生的卵细胞类型有1种; (3)体细胞含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个体,经减数 分裂产生的配子类型有2n种;如人,可产生配子223种 2.考虑四分体时期有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种 类更多。
AC AD BC CD 图中姐妹染色单体是?非姐妹染色 单体是?
a a’ b b’
cc’dd’
A B CD
姐妹染色单体:aa’ bb’ cc’ dd’
非姐妹的单体:ab ab’ a’b a’b’ cd cd’ c’d c’d’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减Ⅰ中期)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减Ⅰ后期)
配子(染色体组合)多样性 受精时,精卵结合的随机性
后代生物多样性
(二)、受精作用 1.概念:
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2.过程:
膜融合 质融合 核融合 染色体会合
受精卵的细胞质几乎全部 来自于卵细胞
3、实质: 精子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4、结果:受体精 细卵 胞中 中的 的染 数色 目体 ,数 其目中恢一复半到来
意义图解:
高等动物的有性生殖细胞形成与受精作用:
高等动物(2N)
有丝分裂 受精卵(2N)
受精作用
卵细胞(N)
精子(N)
再见
精子
(来自父方)
受精作用
卵细胞
(来自母方)
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
意义?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的
4.意义: 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
的恒定性,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 十分重要的。
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
细胞(母方)
精子
(来自父方)
卵细胞 (来自母方)
受精作用
同源染色体 受精卵
5、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1)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
(2)对于生物遗传和变异,十分重要 (3)形成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化,
体现有性生殖优越性
(父本)减数分裂 (母本)减数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