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度量》教研听课评课稿202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的度量》教研听课评课稿2021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
今天很荣幸有机会和大家一起学习交流,有幸聆听了盛子明老师的执教的《角的度量》一课,纵观本课的教学过程,感触颇深,获益不少。

纵观整节课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游戏的情节引入创设了一个问题的情境,根据儿童年龄和心理特征,学生有极强的好奇心,所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加强了学生对角大小的初步认识和理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体现了数学教学的开放性。

二、挖掘生活素材,巧妙整合课程资源
盛老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选择、组合、再造、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尊重教材且不拘泥教材。

这节课安排的程序是先出示两角,再让学生说说哪个角大,怎样知道哪个角大哪个角小、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接着通过用10度的角去度量得知角的大小,然后再学习量角器的各部分名称和度量角的方法。

三、在动手操作中,理解突破重难点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育学家杜威早就提出:“让学生从做中学。

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经历“做数学”的过程。

她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
四、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
老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课堂是灵动的,有生成,有变化,刘老师能根据孩子的情况随时做出反应,是一位有教育机智的老师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如:教学量角器的认识,师让学生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小组先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然后再让学生拿着量角器到前面来,一边指一边介绍,其他人再补充。

教学量角的方法时,先让学生小组试着量一量,然后说说怎么量的。

这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自己先思考怎样用量角器量角,在争论的过程中,老师只是组织他们去争论,引导他们去争
论,正是这激烈的争论,学生由不会到会,由以为懂了到真的懂了。

并自然而然的掌握了量法。

课堂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多给学生一点时间交流探究就会更加精彩!
以上就是我对这堂课的一些想法和感受,有不妥或不当之处请各位领导、同行多多指正,恳请盛老师多多包涵,谢谢!
2021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