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校书法教育向更深处漫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校书法教育向更深处漫溯
作者:陈伟
来源:《江苏教育.书法教育》 2017年第9期
陈伟
【关键词】课程;理念;研究;实践;模型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69-0057-01
【作者简介】陈伟,江苏省宜兴市城北小学(江苏宜兴,214200)校长,高级教师,中国
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教育学会书专会副秘书长,无锡市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宜兴市书法
家协会副主席、书法院副院长。
书法是我国的国粹,一直以来受到国人的青睐。
为适应新时期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
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部先后出台《关于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的意见》(以
下简称《意见》)、《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构建完整的中小学书法校本课程体系,以规范化、课程化、系统化的方式来落实顶层设计,才
能确保《意见》和《纲要》真正落地。
从书法课程构建的理念角度看,新庄小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化思考:第一,
学习了解书法的意义、学习书法的作用等,传承和延续书法艺术的精髓。
第二,书法技法研究,包括书法技术的各个方面,比如不同书体的书写方法与技巧。
第三,人文经典内容,比如书体
的演变、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学书故事等方面的书法知识等。
第四,书法美学研究,比如如
何欣赏一幅书法作品,如何创作一件完整的书法作品等。
在此基础上,新庄小学出刊了一系列规范有品位、有质量的校本教材,比如:《我爱书法》《如何写好书法》《师生书法作品集》等。
几年来,他们的研究和实践初见成效:
第一,极大提升了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品位,丰富了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内容。
通过墨香文
化校园的建设,创设了浓厚的传承经典、学习书法的良好氛围,学校环境和布局精致典雅;同时,书法校本课程建设内容充实,行动扎实,效果明显。
第二,促进了一大批教师的快速成长,不管在自身书写水平还是在教学能力上都有较快的
提高。
几位专职教师充当排头兵,带动其他任课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书写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人人爱书法、人人学书法,并能积极应用于教学当中,形成了良性循环,学书蔚然成风。
第三,提升了孩子们的综合素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
的能力和道德素养得到了提升。
学生的整体书写水平明显提高,在学习书法的同时,养成了良
好的书写习惯、听课习惯和临写习惯。
全校学生个个温文尔雅,文明礼仪习惯优良,一大批小
绅士小淑女茁壮成长。
第四,确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对教师的课程实施和专业提高进行评价,包括对书法专职教师和书法兼职教师的评价,对班级整体书写水平的综合评价。
对学生评
价的目光放在学生学习书法的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
习惯、态度、积极性、参与状况等,由教师综合评价,学习的客观效果由教师采取适当的方式
进行评价。
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还为每一位学生都设立
了一个形成性的书法小档案,将不同时段的作业和作品放到记录袋中,旨在考察每一位学生在
学习书法过程中的发展状况,并定期进行总结分析。
第五,铸造了学校品牌,构建了鲜明的办学个性特色,学校的声誉不断提高。
由于全校师
生都积极参与传经典、练书法、厚底蕴、学做人,整个校园弥漫书法的气息和韵味,充满张力。
慕名前来参观学习的人数众多,范围遍及全国各地,也吸引了多批国际友人前来学校观摩交流,多家媒体、报刊前去采访报道。
以校本课程的理念构建和完善学校书法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深化学校书法教育的必由之路,也是新课程理念在一线具体实施的体现。
新庄小学在书法校本课程方面的研究及其取得的实践
成果,为书法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向更深处漫溯提供了一个具有参考价值和探究意义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