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妇幼健康
Women’s Health Research 2018年1月第1期
4(5. 00)6(7. 50)6(7. 50)0(0.00)3(3. 75)0(0. 00)19(23. 75)12(15.00)3(3. 75)5(6. 25)0(0.00)0(0. 00)1(1. 25)21(26. 25)7(8. 75)7(8. 75)2(2. 50)2(2. 50)1(1. 25)0(0. 00)19(23. 75)1(1. 25)
2(2. 50)0(0.00)14(17. 50)1(1. 25)3(3. 75)21(26. 75)24(30. 00)
18(22. 50)
13(16. 25)
16(20.00)
5(6. 25)
4(5. 00)
80(100. 00)
3讨论 小儿时期由于大脑处于正在发育的阶段,其细胞层分化3.1临床因素分析
尚不完全,大脑皮层鉴别与抑制功能较差;同时神经元树突
文章编号:WHR 2017091010
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
何广良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对造成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以及预防措施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本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80例 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影响其发病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对小儿惊厥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

结果:小儿惊厥 发生率为5. 24%,其中男性占62. 50%,女性占37. 50%,不同年龄阶段患儿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 >0. 05)。

小儿惊厥发生的 主要病因主要有高热惊厥、代谢紊乱、颅内感染、癫痫、缺氧性疾病和中毒,而不同年龄阶段病因分布也有差异CP < 0. 05)。

结论:通 过对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分析,有助于病因的判断,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引发小儿惊厥的病因也不尽相同,因此临床防治上应针对不同 年龄段的患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小儿惊厥;临床因素;预防措施
小儿惊厥作为临床儿科较为常见的有一种急症,该病的 致病因素较复杂,具有多样化,而患病人群主要以婴幼儿为 主[1]。

患儿在发病后,进而表现出频繁、持续或是严重的惊 厥状态,病情严重的患儿不但会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而且 对其生命安全造成较大的威胁[2]。

因此,对于小儿惊厥发生 的相关临床因素进行分析,对于及时的实施对症治疗和采取 预防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本文对本院2010年3月至 2015年7月收治的80例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 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10年3月至2015年7月所收治的80例 小儿惊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在所选取的80 例患儿中,包含了 50例男性患儿与30例女性患儿,患儿年 龄最小的为2岁,最大的为5岁,其平均年龄为(3. 47± 1. 22)岁。

1.2方法
通过自制调查表对患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分析 的内容包含患儿年龄、性别、病因、惊厥发作时的形式以及辅 助检查方式等,将上述资料整理后录人电脑进行统一处理。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 0对患者临床资料等数据进 行录人、分析,利用R X C 中的x2分析与检验患儿临床因素 与病因构成的差异性,同时采用双侧检验对以上的假设检验 进行验证,当P < 〇. 05时表示数据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小儿惊厥发生率与病因
所选取的80例小儿惊厥患者在同期住院病人(1526例)中 占5. 24%。

80例患儿中,24例(30. 00%)为高热惊厥(上呼吸道 感染10例、支气管炎9例、支气管肺炎5例),18例(22. 50%) 代谢紊乱,13例(16. 25%)颅内感染,16例(20. 00%)癫痫,5 例(6. 25%)缺氧性疾病,4例(5. 00%)中毒(食物中毒3例、 药物中毒1例)。

2. 2
小儿惊厥性别与年龄的关系
80例的小儿惊厥患者中,男性50例占62. 50%,女性30 例占37. 50%,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其在性别分布差异上无 统计学意义CP > 〇.〇5)。

具体见表1。

表1小儿惊厥性别与年龄的关系[«(%)]年龄
男性
女性
总计
2岁12(15. 00)7(8.75)19(23.75)3岁13(16. 25)8(10. 00)21(26.25)4岁11(13. 75)8(10. 00)19(23. 75)5岁
14(17. 50)7(8.75)21(26. 75)总计50(62. 50)
30(37. 50)
80(100. 00)
2.;
小儿惊厥病因与年龄的关系
所选取的80小儿惊厥患者中,主要包含高热惊厥、代谢
紊乱、颅内感染、癫痫、缺氧性疾病以及中毒共6种病因,而 不同年龄阶段的患儿其病因(中毒除外)分布具有明显差异, 具备统计学意义CP < 〇.〇5)。

见表2。

表2小儿惊厥病因与年龄的关系[«(%)]
年龄
高热惊厥
代谢紊乱
颅内感染
癫痫
缺氧性疾病
中毒总计

岁岁岁一
106
2018年1月第1期中外女性健康研究妇幼健康
树突并未完全发育,轴突的神经髓鞘也还未完全形成[M]。

故其兴奋性冲动比较容易泛化,这就使得大脑皮质神经元过 度且同步放电,因而发生惊厥。

据临床统计[5_6],小儿惊厥作 为临床儿科常见的一种急症,其在儿科急症中约占3%〜 10%。

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小儿惊厥发生率为5. 20%,其中 男性占62. 50%,女性占37. 50%,不同年龄阶段患儿年龄分 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〇. 〇5)。

小儿惊厥发生的主要病 因主要有以下6方面:1)高热惊厥(30. 00%, 24/80) ;2)代谢 紊乱(22. 50%,18/80);3)颅内感染(16. 25%,13/80);4)癫痫(20. 00%, 16/80) ;5)缺氧性疾病(6. 25%, 5/80) ;6)中毒 (5.00%,4/80)。

而不同年龄阶段病因分布也有差异,本次 研究的患儿年龄主要在2〜5岁,从表2可看出,2岁左右的 患儿病因主要以高热惊厥、代谢紊乱、颅内感染以及缺氧性 疾病为主;3〜4岁的患儿病因则主要以高热惊厥、代谢紊乱 以及颅内感染为主;而5岁左右的患儿病因则以癫痫、中毒 较为多见,不同年龄病因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P< 0. 05)。

由此可见,小儿惊厥的病因与年龄具有一定的关系。

3.2预防措施
由于年龄相对较小的儿童其惊厥的发生多为高热惊厥 与代谢紊乱等所引发,因此针对3岁以内的儿童或婴幼儿, 一方面要加强钙的补充,多进行室外活动,增强阳光的照射; 另一方面,由于高热惊厥主要是呼吸道或是胃肠道感染所 致,因此需要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若出现发热或呼吸道感 染时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fr7]。

而癫痫所引发的惊厥 主要集中在年龄相对较大的儿童,癫痫的发生通常是由于脑 部病损或是代谢障碍而引起的,例如先天性疾病、围生期疾 病、外伤感染等。

因此对于癫痫导致的惊厥,应及时、准确地 找到癫痫的致病因素,同时尽量避免各种诱发因素[&9]。

颅内感染则主要是由于呼吸道与耳鼻部受病毒感染而导致,因此对于颅内感染引起的惊厥,应加强儿童细菌与病毒感染的 防治工作,在发生呼吸道或耳鼻等感染时,及时采取治疗措 施。

总而言之,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病因,采取针对性的预 防与治疗措施,对于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具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通过小儿惊厥临床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对病 因进行判断,同时能够根据不同年龄段病因分布的差异性采 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小儿惊厥的发生率或减少后遗 症。

参考文献
[1]崔巍峰.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J].医药
与保健,2014,22(02) :96-97.
[2] 屈晓,李志毅,田广燕,等.小儿惊厥的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36) :6052-6053.
[3]霍燕微,李永明,陈江泉.小儿惊厥的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对
策探讨[J1中国处方药,2015,(01):79-80.
[4] 徐苹苹.探讨小儿惊厥的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J].医
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01) :465.
[5]胡伟,陈晓瑜,王茜丽.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因素分析及防治对
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01) :101-103.
[6]熊代珍,刘小红.小儿惊厥临床因素分析及预防措施[J].中
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05) :118-120.
[7] 杜月红.导致小儿高热惊厥复发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预防
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3,(31) :526-527.
[8]胡伟,陈晓瑜,王茜丽.小儿热性惊厥复发因素分析及防治对
策[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5,23(01) :101-103.
[9]张志锋.小儿高热惊厥的临床诊治及预防措施——附80例
报道[J].中国医药指南,2013,(03) :127-128.
(上接至第58页)
时间等延长,其应用价值也因此出现争议,而选择腹腔镜方案则可改善该情况[2]。

腹腔镜方案对附件良性肿瘤病人造成的伤害小,从而促 进恢复,有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在腹腔镜直视 下,术者可以清楚观察病人病灶组织具体情况,降低手术的 风险,在控制出血量的基础上,缩短住院治疗的时间,术后排 气时间以及下床活动时间也会因此缩短[3]。

不仅如此,当病 人疾病情况、是否有生育需求等情况明确后,再根据其具体 状况,于腹腔镜下实施肿瘤剔除手术方案或者肿瘤切除手术 方案,可使病人治疗程序的严谨性提高,同时其预后水平也 可因此得到改善,确保治疗工作的有序进行[4]。

此研究给予 两组附件良性肿瘤病人行不同手术后,两组病人的手术都已 完成,其中治疗组30例住院时间(4. 45±1. 16)d,出血量 (74. 45±10. 23)mL,下床活动时间(11. 34±1. 26)h,排气时 间(10. 15±2. 16)h,都比常规组30例短CP<0. 05),而治疗 组手术时间(73. 33±6. 27)min,比常规组(60. 27±6. 66)min 长CP< 0. 05),满足贺红英[5]等人观点[治疗组住院时间(4. 11±1. 00)d,对照组(10. 13±2. 20)d]。

综上所述,对于出现附件良性肿瘤的病人,以腹腔镜手术方案对其进行治疗,可使病人住院时间、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排气时间等缩短以及降低,效果突出。

参考文献
[1] 李莉,严玲玲.妇科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
全切术的疗效对比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医药 导报,2016,13(32) :86-89.
[2] 段小平,卢红,胡艳荣,等.中西医结合护理联合低分子肝素
钙预防妇科腹腔镜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80例[J].中国药业,2015,24(24):232-233.
[3] 邓巧荣,张建辉,卢锡华,等.术毕前应用地佐辛对妇科腹腔
镜手术患者术后复苏的影响及对术后疼痛的干预效果[J].
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07) :665-667.
[4] 刘福军,高国兰,余立群,等.腹腔镜手术治疗43例妇科恶性
肿瘤患者的近期疗效分析[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30
(05):292-294,
[5] 贺红英,阳志军,张洁清,等.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早期子
宫内膜癌近远期疗效的比较[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5,50
(12):902-909,
1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