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复习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苏教版数学小学四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全册
第3页的例题在列出算式420÷30以后,先估计商大约是多少,在知道商是十几的基础上教学竖式计算。学生知道了商是十几的数,就有条件理解为什么先算竖式里的42除以30,"1"为什么要写在商的十位上等问题。例题下面的"试一试"让学生算一算、比一比 420÷40和 420÷5,这两题的商分别是两位数和一位数,除的过程和步骤也不相同,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1~6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除法》教材分析
本单元教学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内容包括口算、笔算、估算和解决实际问题四部分。
〔一〕口算:几百几十的数除以几十〔商是一位数,没有余数〕;稍难些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积不超过100〕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除以两位数〔没有余数〕
〔二〕笔算: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是两位数或一位数、商里有0或没有0〕
第1页的例题第一次教学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材先让学生口算60÷20,在知道商是3以后再用竖式计算。"试一试"中96÷20的被除数是非整十的两位数,而且有余数,教材用填方框的形式辅助学生进行竖式计算。150÷30是三位数除以整十数,让学生独立完成竖式计算。无论是例题还是"试一试"都把"商为什么要写在个位上"作为主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迈好第一步。由于笔算60÷20和96÷20、150÷30时学生已经知道商是几,所以容易理解"要写在商的个位上"的道理。
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先教学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然后教学商是两位数的除法,充分体现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商是一位数的除法里,以最容易的整十数除以整十数为起点,逐步发展到非整十数除以整十数和三位数除以整十数。在商是两位数的除法里,从商的个位上不是0发展到商的个位上是0,充分展开了学生认知的建构过程。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7单元8课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同步练习-7单元8课时-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整理与复习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整理与复习》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一、填空1、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 )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角。

【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根据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意义直接填写即可.【答案】解: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直角三角形中必定有一个是直角,钝角三角形中也必定有一个角是钝角.故答案为:锐,直,钝.【总结】此题考查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三类:锐角△、直角△和钝角△.2、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它是一个( )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要()厘米长的绳子.【考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解析】由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可知,此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围成这个三角形要多少厘米长的绳子即求此三角形的周长,继而根据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角形三条边的和,即可得出结果.【答案】解:一个三角形三条边的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4厘米,它是一个等腰三角形;3+3+4=10(厘米);故答案为:等腰,10.【点评】根据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周长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3、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三角形、()三角形和()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分类.【解析】三角形按角分类的方法是: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答案】解:三角形按角分类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锐角,直角,钝角.【总结】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可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按边可分为: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它具有()性。

【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解析】两组对边互相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答案】解:当两组对边分别平行时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性.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易变形.【总结】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概念及特性.5、()的梯形叫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也相等.【考点】梯形的特征及分类.【解析】根据等腰梯形的含义: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也相等.【答案】解:两个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叫做等腰梯形,等腰梯形的两个底角都相等.故答案为:两个腰相等;两个底角【总结】解答此题应明确等腰梯形的含义,和性质6、经过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画( )条不同的高.【考点】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及性质.【解析】根据四边形高的含义: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的对边引一条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之间的距离,即平行四边形的高;每一个顶点的边有两条,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可以向对边作两条高(如下图);进而解答即可。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苏教版小学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

偶数:2、4、6、8、10、12、14、16、18、20。
素数:2、3、5、7、11、13、17、19。(共8个,和为77。)
合数:4、6、8、9、10、12、14、15、16、18、20。(共11个,和为 132。) 9、最小的奇数是1,最小的偶数是0,最小的素数是2,最小的合数是4。 10、如果两个数是倍数关系,则大数是最小公倍数,小数是最大公因 数。 11、如果两个数只有公因数1,则最大公因数是1,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 乘积。
(11)A÷0.125=A×8 (12)A×0.125=A÷8
3、求近似数的方法。 (1)四舍五入法。 (2)进一法。 (3)去尾法。 4、积与因数、商与被除数的大小比较: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 数;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 数; 第2个因数<1,积<第1个因 数。
除数>1,商<被除 数; 除数=1,商=被除 数; 除数<1,商>被除 数;
乘号可以记作“·”,也可以省略不写。在省略数字与字母之间的乘 号时,要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 2、2a与a2意义不同:2a表示两个a相加,a2表示两个a相乘。即:2a=a+ a,a2= a×a。 3、用字母表示数: (1)用字母表示任意数:如X=4 a=6 (2)用字母表示常见的数量关系:如s=vt (3)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如a+b=b+a (4)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S=ah 方程与等式 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3、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和等式的联系与区别:
(二)数的运算
计算法则【整数、小数、分数】 1、计算整数加、减法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 2、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从低位算起。 3、小数乘法: (1)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是多少,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数学第七册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设计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6~17页。

教学目标1. 让学生在观察、画图和交流等活动过程中,认识射线和直线,掌握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及其联系。

了解从一点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并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知道两点间的距离。

2. 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会用符号表示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相应的读法。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能应用所学知识描述生活现象。

教学过程一、感知射线——从生活中引入教师打开激光灯,光线射向教室对面的墙壁上。

提问:在墙上你看到了什么?(一个光点)这个光点是从哪里发出的?再问:如果把激光灯的发射点和墙上的光点看作两个端点,那么中间的一条光线可以看作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线段。

提问:线段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让学生根据线段的特点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评析:用学生熟悉、喜爱的激光灯射出的光线引入,贴近学生的生活。

同时,及时将具体的生活实例上升为抽象的数学概念,有机孕伏与复习了线段的特点,为射线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提问:如果把激光灯射出的红色光线射向天空,看不到尽头。

追问:这条光线还能用线段表示吗?为什么?讲解:对!我们可以把这样的光线看作是射线。

(板书:射线)出示教材第16页的情景图。

提问:这幅美丽的夜景图中,那五光十色的灯光都可以看作是射线吗?为什么?谈话:但图上只能看到这些光线的一部分,你准备用什么方法清楚地画出这些射线呢?请大家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

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反馈时引导学生通过交流、比较,明确: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射线有哪些特点?提问:你还能举出生活中有关射线的例子吗?[评析:揭示了线段的概念后,通过光线射向天空,射得很远很远,看不到尽头,让学生初步感受“无限”。

同时,让学生在尝试画“射线”的活动中理解和体会“无限延长”的含义,感受并理解射线的特点。

]二、认识直线——在操作中体会谈话:想象一下,如果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会得到怎样的一条线呢?你会画一画吗?学生画出的图形可能有:……师生共同评价,并通过讨论明确:直线没有端点,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苏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数学知识点

苏教版新教材四年级上学期第七册数学知识点

四年级数学上册期末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升和毫升一.容量单位的产生1、为了准确测量或计量容器的容量,要使用统一的单位:( )。

2、计量水、油、饮料等液体的多少,通常用()作单位。

3、计量比较少的液体,通常用()作单位。

4、1升水正好能装满棱长为1()的正方体容器。

5、1毫升大约只有( )滴水。

二、升和毫升之间的进率1、1()=1000毫升2、生活中的升和毫升的运用:生活中一杯水大约250( );一个高压锅大约盛水6( );一个家用水池大约盛水30( ),一个脸盆大约盛水10( );一个浴缸大约盛水400( );一个热水瓶的容量大约是2( ),一个金鱼缸大约有水30( ),一瓶饮料大约是400( ),一锅水有5( ),一汤勺水有10( )。

3、一个健康的成年人血液总量约为4000----5000( )。

义务献血者每次献血量一般为200( ) 。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一、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1、怎样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①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试商。

②计算时从高位算起,先用被除数的前两位除以除数,如果被除数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用前三位除以除数。

③除到被除数的第几位,商就写在这一位上。

④注意每次的余数要比除数小。

2、试商时,用四舍五入法将除数看作最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若除数看大,则初商可能();若除数看小,则初商可能()。

例: 362÷43,将43看作(4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362÷48,将48看作(50)来试商,此时初商可能()。

()53÷56,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最大是();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最小是()。

439÷()4,若商是一位数,()里可以填(),最小是();若商是两位数,()里可以填(),最大填()。

3、被除数÷除数=商……余数则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例:一个数是786,除以某个数商是24,余数是18,求除数是多少?解:4、余数要比除数小:最小的余数是1;最大的余数=除数-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7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单元复习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三角形1.认识三角形:(1)生活中的三角形: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如大桥的桥柱、斜拉索与桥面可以组成三角形。

生活中一些物体的包装盒的面,一些积木的面等都是三角形。

(2)画三角形:(步骤)①先画一条线段。

②再以第一条线段的一个端点为端点画第二条线段。

③最后连接另两个端点,围成封闭图形。

(3)三角形的特点:①三角形有3条边、3个角和3个顶点。

②三角形的3条边都是线段。

③三角形的三条线段要首尾相接地围起来。

(4)三角形的定义: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5)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①围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就是三角形的边,每两条边所组成的角就是三角形的角,每个角的顶点就是三角形的顶点。

②三角形有3个顶点、3条边和3个角。

要点提示: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

易错点:过同一条直线上的3个点不能画出三角形;围成三角形的3个顶点不能在同一条直线上。

要点提示:如果有三条线段,而没有说是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就不是三角形。

(6)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①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7)三角形高的画法:通常用三角尺画三角形的高。

①把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指定的底边重合。

②沿底边平移三角尺,直到另一条直角边与该底边相对的顶点重合。

③再从该顶点沿三角尺的另一条直角边向底边画一条虚线段,这条虚线段就是三角形的高。

④最后标上直角符号。

(8)解决问题:①运用类推法解决数三角形的问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引若干条线段,将三角形分成了若干个小三角形,所分成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对边上的线段的条数相等。

如果对边被分成n段,则三角形有【n+(n-1)+(n-2)+…+1】个。

②运用分析法解决求用时最短的路线问题:要想使每次走的路线最短,就应从每个顶点向与对面路垂直的方向走,即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最短。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1)在拼成的三角形中,任意两根小棒的长度一定大于第三根小棒的长度。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4)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 (4)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期末质量监测试卷姓名得分一·计算55×25-25+45 930×48+480÷78100÷4×75 15×(18+22)÷24960÷[(187+18)÷41-2] 455÷[(109-102) ×13]450÷(100-350÷7)] 425-[(228+375)-168] ÷15729-24×(81-65) [16+192÷(220-217) ]×8120÷8+2-4 540÷(24+75÷25)23×[162÷(33-15)] 810÷[162÷(33-15)][175-(49+26)] ×23 490÷[210÷(180÷12)]576÷(33+15) 77×13-13×27二·填空1、在○里填上“〉”、“〈”或“=”。

① 35×20÷70 ○ 35+20×70 ② 810÷27 ○ 810÷9÷3③ 450÷9×5 ○ 450÷(9×5)④ 365-(65+38)○365-65-382、在下面每组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

①67-25=42 ②58-37=21 ③83×2=16642÷14=3 90-21=69 200-166=3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东东在计算120—□×5时,把运算顺序弄错了,结果得到500。

这道题的正确得数是。

4、马路一边有一些电线杆,每两根电线杆中间有一个广告牌,已知广告牌有25个,那么电线杆有()根。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测试 (1)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册)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测试 (1)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和应用题A一、填空。

(1)一个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后算();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后算();小括号内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这个括号内也要先算(),后算()。

(2)把下列数量关系式填完整。

工作总量÷ =× =路程单价× =总价(3)在□内填入一个相同的一位数,使等式成立。

□×□=□÷□ 5×□=□+36□×□=72+□□×□=56-□(4)在下面的○中填上>、<或=。

25×4÷25×4○25×4-25×4600÷20÷5○600÷(20×5)450÷18-12○450÷(18-12)二、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并改正。

(1)54÷18+41×3 (2)16×5-80÷16=3+41×3 =80-80÷16=44×3 =0÷16=132 () =0 ()(3)640+360÷60+40 (4)5×(825-115÷23)=1000÷100 =5×(825-5)=10 () =5×820=4100()三、用递等式计算。

78×50-1440÷12 3856÷16+85×164000÷(16+832÷13)(326+95×25)÷37(7236÷18-228)×28 (4275-24×75)÷25四、列式计算。

(1)103乘38减26的差,积是多少?(2)98加42除以14的商,和是多少?(3)甲数是99,比乙数的3倍多15,乙数是多少?(4)360与140的和的一半,再除以50,商是多少?(5)60与40的和,被它们的差除,结果是多少?五、应用题。

苏教版1-6年级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点汇总(含目录)

苏教版1-6年级数学总复习基础知识点汇总(含目录)

苏教版1-6年级数学目录1年级上册一数一数二比一比三分一分四认位置五认数(一)六认识物体七分与合 8=4+4;8=3+5;8=2+6;8=1+7;8=8+0八加法和减法九统计十认数(二)十一认识钟表十二加法十三期末复习1年级下册一减法二认识图形三认数四加法和减法(一)五认识人民币六加法和减法(二)七统计八期末复习2年级上册一认识乘法二乘法口诀(一)* 快乐的对日活动三认识图形* 有趣的七巧板四认识除法五口诀求商(一)六厘米和米* 量一量七位置和方向八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算24点九时、分、秒十观察物体十一统计与可能性*田园风光十二期末复习2年级下册一有余数的除法二认数三分米和毫米四加法五认识方向* 测定方向六减法七认识角八乘法九统计* 你能跳多远十期末复习3年级上册1 除法○农村新貌2 认数3 千克和克○称一称4 加和减5 24小时记时法○周末一天的安排6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是多少7 乘法8 观察物体9 统计和可能性○摸牌和下棋10 认识分数11 整理与复习3年级下册1 除法2 年、月、日○生日快乐3 平移和旋转○美丽的花边4 乘法5 观察物体6 千米和吨○了解千米7 轴对称图形○奇妙的剪纸8 认识分数9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我们的试验田10 统计○运动和身体的变化11 认识小数12 整理与复习4年级上册1 除法2 角○怎样滚得远3 混合运算4 平行和相交5 找规律6 观察物体7 运算率(加法和乘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8 解决问题的策略9 统计与可能性○了解我们自己10 认数11 用计算器计算○一亿有多大12 整理与复习4年级下册1 乘法2 升和毫升○美妙的“杯琴”3 三角形4 混合运算5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6 找规律7 运算率○我们去春游8 对称、平移和旋转○图案的欣赏和设计9 倍数和因数10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11 解决问题的策略12 统计○了解我们的生存空间13 用字母表示数14 整理和复习5年级上册1 认识负数○面积是多少2 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校园的绿化面积3 认识小数4 小数加法和减法5 找规律6 解决问题的策略7 小数乘法和除法(一)8 公顷和平方千米9 小数乘法和除法(二)10 统计○了解周围的家庭11 整理与复习5年级下册1 方程2 确定位置3 公倍数和公因数○数字与信息4 认识分数5 找规律6 分数的基本性质○球的反弹高度7 统计8 分数加法和减法○奇妙的图形密铺9 解决问题的策略10 圆○画出美丽的图案11 整理与复习6年级上册1.方程2.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3.分数乘法4.分数除法5.认识比*.大树有多高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7.解决问题的策略8.可能性9.认识百分数*算出它们的普及率10.整理与复习6年级下册1 百分数的应用2 圆柱和圆锥○测量物体的体积3 比例○面积的变化4 确定位置○实际测量5 正比例和反比例6 解决问题的策略7 统计8 总复习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可能性综合应用基础知识-《数与代数》(一)数的认识整数【正数、0、负数】1、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七单元 整理与练习 (共16张PPT)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第七单元 整理与练习 (共16张PPT)
整理与练习
苏教版 四年级下册
知识回顾
这一单元, 你学 到了哪些知识?
我知道了三角形、平行 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
三角形可以分成 锐角三角形、直 角三角形和钝角 三角形三类。
两条边相等的 三角形是等腰 三角形……
小组讨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角形的边和角各有哪些特征?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3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正三角形 三角形的3个内角和为180° 当三个角都小于90°时,是锐角三角形 有一个角大于90°时,是钝角三角形 当有一个角是90°时,是直角三角形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各有什么特征?
平行四边形2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四个内角和为360°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且不相等 四个内角和为360°
3. 本单元学习的图形中, 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等腰梯形
随堂演练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 有什么收获?
课后作业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10日星期日2022/4/102022/4/102022/4/10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102022/4/102022/4/104/10/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102022/4/10April 10,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7.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

7.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知识点归纳 典例讲解 同步测试)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复习专题讲义-7.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知识点归纳】三角形:三条线段首尾相接围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和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对边的垂直线段是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是三角形的底。

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三角形分类:按角分为: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作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高和底:从平行四边形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是平行四边形的高,这条对边是平行四边形的底。

梯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作梯形。

梯形的上底、下底和腰:互相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是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是梯形的腰。

梯形的高:从梯形一条底边上的一点到它对边的垂直线段叫作梯形的高。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多边形内角和=180°×(边数-2)。

(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推算出来)【典例讲解】例1.等腰三角形中有一个内角是80°,另外两个角()A.都是50°B.分别是20°和80C.分别是20°和80°或都是50°【分析】等腰三角形这个80°的内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根据等腰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及等腰三角形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即可分别计算出当这个角是顶角时的底角度数、当这个角是底角时顶角的度数.【解答】解: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80°时它的两个底角:(180°﹣80°)÷2=100°÷2=50°当当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80°时180°﹣80°×2=180°﹣160°=20°答:另外两个角分别是20°和80°或都是50°.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三角形内角定理及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应用.例2.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32°和46°,第三个内角为102°,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按角分类)【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已知这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用180°减这两个角的度数之和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由前面计算可知,这个三角形的第三个角是102°,是钝角,根据钝角三角形的意义,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解答】解:180°﹣(32°+46°)=180°﹣78°=102°这个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是钝角三角形答:第三个内角为102°,这个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故答案为:102,钝角.【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应用、三角形的分类(按角分类).例3.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这样的三角形的形状只有一种.√(判断对错)【分析】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因为三条边是确定的,三角形的形状就是确定的,所以这样的三角形的形状只有一种,那就是直角三角形.【解答】解: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cm、4cm、5cm,这样的三角形的形状只有直角三角形一种.故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还可以利用三角板画出图,然后直观判断.例4.在三角形ABC中,∠1=65°,∠2=20°,求∠4的度数.【分析】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3=180°﹣90°﹣20°=70°,∠4=180°﹣70°﹣65°=45°.据此解答.【解答】解:∠3=180°﹣90°﹣20°=70°∠4=180°﹣70°﹣65°=45°答:∠4=45°.【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做题.例5.红红家有一块三角形的小菜园,菜园的最大角是120°,且最大角的度数是最小角的4倍,这块三角形菜地其他角的度数是多少?这块地的形状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分析】这块三角形菜园的最大角是120°,且最大角的度数是最小角的4倍,用120°除以4就是最小角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之和是180°)即可求出另一个角的度数.这个三角形中最大角是120°,属于钝角,根据钝角三角形的意义,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解答】解:120°÷4=30°180°﹣120°﹣30°=30°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角是钝角,它是一个钝角三角形答:这块三角形菜地其他角的度数都是30°,这块地的形状是一个钝角三角形.【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按角)分类.【同步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根据下列描述,一定是锐角三角形的是()A.有一个内角是85°的三角形B.有两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C.其中最大的内角小于90°D.等腰三角形2.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A.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B.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C.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腰3.一个三角形的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A.2倍B.4倍C.6倍D.8倍4.小明用小棒摆三角形,应该选取()组小棒.A.12cm,12cm,24cm B.12cm,15cm;27cmC.12cm,15cm,24cm D.15cm,15cm,31cm5.一个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50°和65°.这个三角形一定是()A.等腰的锐角三角形B.等边的锐角三角形C.等腰的钝角三角形D.三边不等的锐角三角形6.小明在研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想把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长方形.下面的四种剪法中不能拼成长方形的是图()A.B.C.D.7.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平行四边形的高是()分米.A.1B.2C.3D.48.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8cm,它的对应底是()A.36cm B.20cm C.25cm D.28cm9.张浩将梯形ABCD通过割补的方法,转化成三角形ABF(过程如图).已知三角形ABF的面积是24cm2,则CF的长是()cm.A.2B.4C.6D.1210.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是10厘米和4厘米,它的周长是()厘米.A.18B.14C.24D.20二.填空题(共8小题)11.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13分米,高是70厘米,面积是平方分米.12.在锐角三角形中,任何两个内角的度数之和都90°.13.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等于AC,∠B=,∠A=.14.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或.15.在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分别是28°和62°,另一个角是,这是一个三角形.16.把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倍.17.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60dm2,底是5dm,这条底边对应的高是dm.18.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是18cm,它的面积是cm2.三.判断题(共5小题)19.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判断对错)20.在梯形里画一条线段,分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图形不可能是平行四边形.(判断对错)21.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30cm,它的最长边的长一定不小于15厘米.(判断对错)2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1cm,其中一条边长5cm,它的另外两条边可能是5cm和11cm.(判断对错)2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4cm2,将它的底增加2cm,高减少2cm,得到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仍是24cm2.(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2小题)24.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单位:厘米)25.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五.应用题(共6小题)26.把一根长25米的彩带剪成三段,第一段长5米,第二段长8米,这三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27.有5根小棒,长度分别是3厘米、3厘米、3厘米、4厘米、6厘米,可以摆成几种不同的三角形?请你列举出来.28.如图,一个长方形框架拉成平行四边形后,面积是18dm2,长方形框架的周长是多少分米?29.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cm2,底边长6cm,这条底边上的高是多少cm?30.在一块平行四边形空地(如图)上种草坪,1平方米草坪的价格是10元.种这块草坪需要多少钱?31.一块平行四边形玻璃,底长150厘米,高比底少50厘米,刘阿姨买这块玻璃用了90元钱.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分析】根据角的分类、三角形按角的大小分类情况,小于90度的角叫做锐角;等于90度的角叫做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叫做钝角;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叫做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锐角三角形的特征,锐角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是锐角,由此可知,三角形中最大角小于90度的三角形一定是锐角三角形.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角的分类、三角形按照角的大小分类及应用.2.【分析】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A错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B正确;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C错误;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有且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梯形,A错误;平行四边形和梯形都是四边形,B正确;在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叫做梯形的上底和下底,C错误;只有B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梯形的特征,要熟练掌握.3.【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若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2倍.【解答】解:因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若底不变,要使面积扩大2倍,高要扩大2倍.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4.【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依次分析、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A、因为12+12=24,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因为12+15=27,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12+15>24,所以能组成三角形,符合题意;D、15+15<31,所以不能组成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分析】三角形的两个内角的度数已知,依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即可求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从而可以判定这个三角形的类别.【解答】解:180°﹣50°﹣65°=130°﹣65°=65°因为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且有两个角相等,所以这个三角形是等腰的锐角三角形.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的主要依据是: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以及三角形的分类方法.6.【分析】选项A:图形中是沿着高剪得,有直角,把剪下的左边图形平移到右边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选项B:图形中不是沿着高剪得,没有直角,把剪下的上面图形平移到下面不能得到一个长方形.选项C,沿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中点分别剪下了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后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选项D,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后,可以平成一个长方形,据此解答.【解答】解:根据长方形的特征,长方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选项A:图形中是沿着高剪得,有直角,把剪下的左边图形平移到右边可以得到一个长方形.选项B:图形中不是沿着高剪得,没有直角,把剪下的上面图形平移到下面不能得到一个长方形.选项C,沿平行四边形的一边中点分别剪下了个直角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后能够拼成一个长方形.选项D,沿平行四边形的高剪开后,可以平成一个长方形.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及应用.7.【分析】由题意可知: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由两种图形的面积公式可得,平行四边形的高应是三角形高的一半,三角形的高是2分米,所以用三角形的高除以2即可解答.【解答】解:2÷2=1(分米)答:平行四边形的高是1分米.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8.【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高的意义,从平行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垂线,顶点到垂足的距离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通过观察图形可知,高28厘米对应的底是25厘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如图中,平行四边形的高是28cm,它的对应底25cm.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高的意义及应用.9.【分析】CF的长就是梯形的上底,24平方厘米是梯形的面积,梯形的下底是8厘米,高是4厘米,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则上底=梯形的面积×2÷高﹣下底,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24×2÷4=8=12﹣8=4(厘米)答:CF的长是4cm.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梯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情况.10.【分析】求等腰三角形的周长,就要确定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长;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10厘米和4厘米,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解答】解:(1)若4厘米为腰长,10厘米为底边长,由于4+4=8,两边之和不大于第三边,则三角形不存在;(2)若10厘米为腰长,则符合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所以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10+10+4=24(厘米).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题目从边的方面考查三角形,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求三角形的周长,不能盲目地将三边长相加起来,而应养成检验三边长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好习惯,把不符合题意的舍去.二.填空题(共8小题)1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70厘米=7分米,13×7=91(平方分米)答:它的面积是91平方分米.故答案为:91.【点评】此题需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2.【分析】根据锐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解答即可.【解答】解:锐角三角形中,三个角都是锐角,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所以任意两个锐角之和都大于90°.故答案为:大于.【点评】此题是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以及锐角三角形的性质的灵活应用.13.【分析】已知角为145°,它的补角是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可求出底角度数为180°﹣145°=35°,两底角度数相等,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则顶角度数为180°﹣35°﹣35°=110°.【解答】解:∠B=∠C=180°﹣145°=35°∠A=180°﹣35°﹣35°=110°故答案为:35°,110°.【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14.【分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包括一般平行四边形或特殊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即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等.【解答】解: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一般平行四边形或特殊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一般平行四边形,特殊平行四边形.【点评】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和分类.1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用180°减掉两个已知角的度数,就是第三个角的度数;根据三角形按角分率的标准,判断三角形的分类即可.【解答】解:180°﹣28°﹣62°=90°答:另一个角是90°,这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90°;直角.【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内角和,关键是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做题.16.【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再根据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积扩大的倍数等于因数扩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解答.【解答】解:2×3=6答: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原来的6倍.故答案为:6.【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及应用.17.【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那么h=S÷a,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60÷5=12(分米)答:这条底边对应的高是12分米.故答案为:12.【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18.【分析】由条件“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和是18cm”可知,此三角形的直角边为18÷2=9cm,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18÷2=9(cm)9×9÷2=40.5(cm2)答:它的面积是40.5cm2.故答案为:40.5.【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三角形面积=底×高÷2,将数据代入公式即可求得结果.三.判断题(共5小题)19.【分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则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但是一个数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因数,所以说这两个三角形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比如,底和高分别是4、3,6、2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底和高不相等,判断即可.【解答】解:因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则两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也相等,也就是底乘高相等;比如,底和高分别是4、3,6、2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但底和高不相等,所以说“两个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底和高不一定相等”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0.【分析】(1)过上底上的除两个端点外的任意一点做腰的一条平行线,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过上底上的除两个端点外的任意一点做底的一条垂线,把梯形分成两个图形:两个梯形;(3)连接梯形的对角线,可以得到两个三角形.(4)这不是一个直角梯形,得不到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由此求解.【解答】解:根据分析画图如下:(1)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2)两个梯形(3)一个三角形(4)一个三角形和梯形得不到两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本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来对图形进行分割的能力.21.【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任意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如果三边长分别为14cm、7cm、9cm,周长是30cm,符合7+9>14,能组成三角形,但最长边是14cm,14<15,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三角形的特性,应灵活掌握和运用.22.【分析】首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分为两种情况讨论:5cm为腰长、5cm为底的长度.然后看是否能围成三角形,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当5厘米是腰时,底边是21﹣5×2=11(厘米),5+5<11,这种情况不成立;如果5厘米是底边,则腰长为:(21﹣5)÷2=8(厘米),5+8>8,所以能围成三角形;所以其中一条边长5cm,它的另外两条边不可能是5cm和11cm.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已知没有明确腰和底边的题目一定要想到两种情况,分类进行讨论,还应验证各种情况是否能构成三角形进行解答,这点非常重要,也是解题的关键.23.【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可以通过举例证明.假如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8厘米,底增加2厘米后是5厘米,高减少2厘米后是6厘米,分别求出原来和增加后的面积,然后进行比较即可.【解答】解:假如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厘米,高是8厘米,底增加2厘米后是5厘米,高减少2厘米后是6厘米,原来的面积:3×8=24(平方厘米);增加后的面积:(3+2)×(8﹣2)=5×6=30(平方厘米);24平方厘米<30平方厘米,答:所得到的平行四边行面积比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大.因此,所得到的平行四边行面积与原来平行四边形面积相等,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四.计算题(共2小题)24.【分析】根据题意,如图,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3cm,高是2.8cm.根据面积公式:S=ah,把数据代入公式解答.【解答】解:3×2.8=8.4(平方厘米)答:它的面积是8.4平方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熟记公式.25.【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用8+8+10计算即可得到三角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用(15+7)×2计算即可得到长方形的周长.【解答】解:8+8+10=26(厘米)答:三角形的周长是26厘米;(15+7)×2=22×2=44(厘米)答:长方形的周长是44厘米.【点评】本题考查长方形的周长、三角形的周长,明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三角形的周长=三条边的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五.应用题(共6小题)26.【分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因为25﹣5﹣8=12(米)且5+8=13>12所以这三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因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点评】此题主要依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特点和减法的意义解决问题.27.【分析】根据三角形边的特征,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由此解答.【解答】解:根据分析知,共有以下情况,①3厘米,3厘米,3厘米;②3厘米,3厘米,4厘米;③3厘米,4厘米,6厘米;答:一共可以拼成3个不同的三角形.【点评】此题主要根据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解决问题.28.【分析】由题意可知:平行四边形的高已知,面积已知,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底,也就是长方形的长,从而利用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就能求出长方形框架的周长.【解答】解:18÷3=6(dm)(6+4)×2=10×2=20(dm)答:长方形框架的周长是20分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长方形的周长计算以及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实际应用.29.【分析】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则三角形的面积×2÷底=高,把数据代入即可求解.【解答】解:12×2÷6=24÷6=4(厘米)答:这条底边上的高是4厘米.【点评】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的灵活应用.30.【分析】先利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S=ah求出这块空地的面积,再用草坪的面积乘单位面积草坪的价格,就是种这块草坪需要多少钱.【解答】解:15×12×10=180×10=1800(元)答:种这块草坪需要180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1.【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ah,已知底是150厘米,高比底少50厘米,那么高是150﹣50=100厘米,把数据代入公式求出这块玻璃的面积,然后根据已知总价和数量求单价,用除法解答.【解答】解:150×(150﹣50)=150×100=15000(平方厘米)15000平方厘米=1.5平方米90÷1.5=60(元)答:每平方米玻璃的价钱是60元.【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以及总价、数量、单价三者之间关系的应用.。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总复习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教案
 作者:信息来源:点击数:7874
 (一)四则运算意义和运算定律的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4l页第1~3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四则运算的意义及其应用,进一步掌握四则运算的定律和一些规律,并能应用这些定律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今天这节课,我们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运算定律、以及简便算法。

通过复习,要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系统地掌握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认识相互之间的联系和不同点,进一步认识一些运算的规律,并能熟练地应用运算的定律、规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
 1.口算下列各题,并说出各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55+20=75—55=75—20=
 提问:你能说出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吗?(出示加法定义)根据这一组算式中的两道减法再说一说,什幺叫做减法。

(出示减法定义)它与加法有什幺关系? 谁再来说一说,什幺叫做乘法?(出示乘法定义)根据乘法的意义,它与加法有什幺联系吗?什幺叫做除法?(出示除法定义)它与乘法有什幺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了四则运算的意义,并且从上面的每组题可以看出,减法是。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四年级数学苏教版下册 第七单元《单元复习》教学设计 教案

《整理复习:三角形》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观察、对比,让学生加深对三角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完善三角形的认知结构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有关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积累有关平面图形学习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 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心向,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1.三角形各部分知识点的梳理,对所学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

2.进一步理解三角形不同的分类方法及各种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各种三角形、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你说我猜,复习特征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复习三角形的有关知识。

板书课题:整理复习:三角形师首先,我们请出三角形家族中的几位成员是谁呢?我们进行一个“你说我猜”的游戏。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伴随悦耳的音乐,把俏皮可爱的三角形小精灵引入复习课,学生有亲切感,在“你说我猜游戏中共同回顾各种三角形的特征,充分调动了学生复习的兴趣,也为后面的整理复习做好铺垫】二、回顾分析,建构网络1.分类入手,理解关系。

师:课前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思维导图归纳、整理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现在请同学们现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看自己的作品与别人有什么不同,别人有些什么内容而自己又欠缺的,大家互相取长补短,等一会,请一些同学分享生1:我把三角形的知识分成四个分支。

第一部分是按角分有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第二部分是按边分,有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第三部分是中点句:第四部分是有关的对应练习,欢迎同学们给我提意见。

生2:我认为应把连接每个分支的重点词写上,不然同学们不知道这部分画的是什么内容生3:画三角形时要用尺子生4:你出的练习太单一,只有判断能否可以构成三角形的题目。

四年级第七册数学期末复习江苏教育版

四年级第七册数学期末复习江苏教育版

班级____姓名_______成绩_____一、填空1、两个因数的积是630,其中一个因数是21,另一个因数是〔〕。

2、梯形里一组互相平行的对边分别叫做梯形的〔〕和〔〕。

3、15时是下午〔〕时,120时=〔〕日3、2000年第一季度是〔〕天,今年第二季度是〔〕天4、锐角三角形有〔〕个锐角,直角三角形有〔〕个锐角,钝角三角形有〔〕个锐角。

5、平行四边形的〔〕组对边分别平行。

正方形有〔〕条边相等。

6.两个因数的积是3500,其中一个因数是50,另一个因数是〔〕。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减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在乘法算式里,乘数又叫做积的因数4.〔25+a〕×4=25×4+a×4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时,那一年就是闰年6.小江和小丁今年相差3岁,10后就相差13岁了11.差一定小于被减数。

〔〕12.0除以任何一个数都得0,0和任何数相乘也得0 〔〕13.被乘数和乘数都叫做因数。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中〕1.求264÷x=24中的未知数x,等于〔〕①264÷24 ②264×24 ③24×2642.苹果500千克,比桔子少28千克,桔子有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①500×28 ②500-28 ③500+283.除法是〔〕的逆运算①加法②乘法③减法4.简便计算25×28=〔〕①25×20×8 ②25×20+8 ③25×4×75.21时就是〔〕①上午9时②晚上11时③晚上9时6.等腰三角形的〔〕①两条边相等②两条边平行③三个角是锐角7.课本的封面是〔〕①长方形②梯形③正方形8.线段有〔〕个端点①2 ②3 ③19.从一点引出两条〔〕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①直线②线段③射线10.被减数是520,减数减少70,差〔〕。

①随减数减少70 ②反而增加70 ③450四、计算432÷〔100-8×8〕78×37-48-37 768+20238×6-572÷13 375×〔48-400÷16〕280×〔78×5-384〕2、求未知数X24×x=312736÷x=23 1840-x=1540①470比一个数多180,这个数是多少?②比64多x的数是200,x是多少?③一个数的45倍是3240,这个数是多少?④470比一个数少139,这个数是多少?五、操作题1.过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第七册数学复习
班级_____姓名______等第____
一、填空题
1.一年有()个月,其中()是大月,每个月()天;()是小月,每个月有()天。

2.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的和,乘最小的三位数,积是()
3.根据462×34=15708,写出两个除法算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4.等腰三角形至少有()边相等,()个角相等
5.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在除法里,已知的()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叫做除数,求出的另一个()叫做商。

6.从()时到()时的记时法,通常叫做24时记时法。

7.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先把两个角的()分别重合,然后看哪个角的(),那个角就大。

8.把半圆分成()等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是()的角,记作()
二、判断
1.射线有一个端点()
2.平行四边形是由两组分别平行的直线围成的()
3.平行四边形就是正方形()
4.可以把等腰梯形分成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
5.a×b×c=a×(b+c) ()
6.今年第一季度有90天()
三、选择题
1.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能拼成一个()
①正方形②平行四边形③三角形
2.从平行四边形的一条边上的一点到对边引(),这条线段叫做平行四边形的高
①直线②射线③垂线
3.0除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
①这个数②0 ③不能计算
4.元旦在()
①第一季度②第二季度③第三四季度
5.(a+b)+c=a+(b+c)表示()
①加法结合律②加法交换律③加法分配律
6..一张纸上有两点,过这两点可以画()
①一条直线②两条直线③无数条直线
四、计算题
1.简便计算
263+503 43×36+57+36 8100÷45÷2 1648-253-347 1256-(256-179)
2、脱式计算
75÷[138÷(100-54)][75-(12+18)]÷15 2160÷[(83-79)×18]240×78÷(154-115)
3.文字题
1.一个数的7倍是1883,求这个数?
2.比120个12还多12的数是多少?
3.478加322的和除以67的商,和是多少?
4.18与51的积加上1608除以67的商,和是多少?
六、应用题
1.师傅和徒弟一天都工作8小时,师傅每小时组装6辆自行车,徒弟每小时组装4辆自行车。

这一天师傅比徒弟多组装几辆自行车?
2.两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路,3天修完,第一队修了1200米,第二队修了1020米。

平均每天第一队比第二队多修多少米?
3.四(1)班的同学在图书室借了54本科技书,借文艺书的本数是科技书的2倍,借的故事书比科技书和文艺书的总数少36本。

借了多少本故事书?
4.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同向出发,沿环形跑道赛跑。

甲每分跑320米,乙每分跑295米,16分钟后甲追上了乙。

环形跑道长多少米?
5.果园里有梨树421棵,比桃树少123棵。

桃树有多少棵?(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再解答)
七、实践题。

1、画出指定边上的高。

2、用量角器画出80°和120°的角。

3、∠1是多少度?
底1
57° 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